本文目录一览

1,茶叶中的什么决定醇度

醇,这个就较难以理解了,通常是指无苦涩味厚,一般是指茶汤浓度,就如你喝水与喝米汤的区别感,米汤就感觉比较厚

2,茶汤粘稠跟什么有关系

茶汤的粘稠度类似于浓淡问题,和冲泡有关,但又不同于浓淡,粘稠度和茶叶的品质也有关系,水浸出物不丰富的茶不会有粘稠度。 但水浸出物中水溶性糖和水溶果胶含量多些,茶汤会稠,可不一定有附着力和渗入感,多是绵软无力,直白的甜稠。茶多酚、咖啡碱不足会导致茶汤无骨。如一些老茶头和普洱熟茶。将注意力集中到舌面和舌前两侧,会感觉到粘稠的轻而飘。对舌头没有太大的压力,基本上只对舌面的最表面一层有触感。 而茶汤厚度,是茶汤的饱满度、平衡度、协调感等综合体现。茶汤入口对舌面和口腔的触感深、渗入感强、质感结实厚重,能透过舌面往舌头里面渗,会对舌面以下更深的部分形成触感。有人形容“是那种入口后只往牙缝里钻的感觉”。 粘稠度只是厚度的体现之一,而不是全部。粘稠度好的茶品质不一定好,厚度好的茶品质错不了。很多人误把粘稠度当成了茶的厚度看待,导致“浓稠”的茶成了好茶。

3,茶叶的浓度过高 会导致什么事情

茶叶的浓度过高 会导致什么事情?没事。喝浓茶对人的身体是没有伤害的。反而有些时候还会对身体有利。但浓茶在口味上会过重,有的人并不喜欢。有句话叫美味不可多得。所以,无论美食还是茶饮只要适量就可以了。
失眠
尿道结石,肾结石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4,茶叶的外形与冲泡出的茶汤的滋味浓淡没有关系

茶叶的外形与冲泡出的茶汤的滋味浓淡没有关系。茶汤的浓淡一般与投茶量、冲泡时间和水温等有关系。茶量越大、水温越高、茶叶的浸泡时间越长等因素,都可以让茶汤变浓,但它只是增加其浓度,而不会增添其他味道。茶汤的“厚薄”,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与否的反映。主要表现是茶汤进入嘴里,感受到茶叶内含物质丰富,析出丰厚的滋味,并且多种不同的味道和谐配合在一起,给人饱满厚实的感受。由此可见,茶汤的“浓淡度”和“厚薄度”,有着明显的区别,浓淡不代表茶叶的品质,但厚、薄则直接跟品质挂钩了。品质:一般来说,生态环境越好,树龄越悠久,采摘次数越少,茶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的糖以及水溶性果胶含量越高,茶汤厚度就越高。因为历经多年的生长,树大根系发达,能够汲取土壤中较多养料,为茶叶积蓄丰厚茶质,茶叶中的多酚类、氨基酸类、咖啡碱类等物质含量较多。若加上茶树几乎没有受到过多的人为干涉,自然生长,以此种茶叶为原料,经传统手工工艺制成的白茶,冲泡后茶汤厚度较高。从茶叶的内含物质来讲,最主要影响味觉的有以下几个成分:茶多酚,涩;咖啡碱,苦;茶氨酸,甜、鲜爽;其他芳香物质等。就春茶和夏茶,嫩芽和叶来说,茶多酚含量:春<夏,芽<叶;咖啡碱含量:春<夏,芽>叶;茶氨酸含量:春>夏,芽>叶。

5,茶叶的好坏由其中什么成分多少判别有无什么易得的化学试剂可检验

朋友你应该是理科生吧。如果单纯从科学实验角度来讲,茶叶中氨基酸含量越多,说明茶叶品质要好一些。当然还要检测农残是否超标。如果评价茶叶本身,那就是从茶叶干茶色泽,条索,茶汤颜色,清澈度,香气,滋味等多方面研究。至于化学试剂:你去搜“茶叶中氨基酸含量测定”会出现很多实验及相关试剂。
同问。。。

6,茶叶的内含物质有哪些茶叶的内含物质与茶叶的滋味有什么联系

我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茶类花色繁复、茶名多种多样,说上一天一夜都说不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陈启坤教授,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和研究茶叶,提出了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把茶叶分为基本的六大茶类。六大茶类因为加工工艺不同,成茶内含物质有所区别,所以六大茶类的色、香、味、形各不相同。 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多种多样,目前已经统计出的就有140多种。总的来说,茶叶的主要内含物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糖类、蛋白质、果胶、芳香物质、叶绿素等。茶叶的品质特征即是这些内含物质的在外表现。其中叶绿素、叶黄素、叶红素等物质决定了茶叶的颜色,绿茶中茶叶的原有物质保留的最为全面,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因此绿茶呈现出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红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发生了酶促氧化反应,生成了叶黄素和叶红素,叶红素堆积在一起呈现出红茶干茶乌黑油润的品质特征。叶黄素被较多的溶解在茶汤中,所以红茶的茶汤呈金黄色。黑茶中普遍含有较多的叶红素,因此黑茶的茶汤多是红艳透亮的颜色。氨基酸溶解在茶汤中,带给我们的感官体验是鲜爽度和甘甜。茶叶中含有多种不同的氨基酸,其中主要成分有茶氨酸,茶氨酸只存在于茶叶里,其他花草树木果蔬等都不含有茶氨酸。茶氨酸主要决定了茶叶的鲜爽度,另外也略带甜叶和苦味。大体上讲,氨基酸的含量越高,茶汤的鲜爽度就越高。 茶多酚是茶叶当中的主要内含物,它是无色透明的,表现在茶汤的滋味上就是大家常说的“收敛性”。所谓收敛性指的是茶多酚于口腔粘膜蛋白质发生反应,会在口腔中生成一种不透水的新产物,新产物使口腔感到收敛感。茶多酚主要影响茶汤的浓度和收敛性,茶多酚含量越多,茶汤浓度越高,收敛性越强。茶叶中也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俗话说“不苦不涩不成茶”,茶汤中的苦涩物质就是咖啡碱。咖啡碱具有遇热则挥发的特性,因此随着茶叶冲泡次数的增多,茶汤中的咖啡碱会越来越少,苦涩味也会越来越不明显。

7,喝铁观音的浓度要控制吗

铁观音的香味芬芳扑鼻,沁人心脾,尤以秋茶为最。近年来,随着安溪铁观音走俏市场,关于此茶的科学研究也在加强。其中,铁观音为什么那么香,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国内外的试验研究表明,安溪铁观音所含的香气成分种类最为丰富,而且中、低沸点香气组分所占比重明显大于用其他品种茶树鲜叶制成的乌龙茶。 另外,铁观音的制作过程,也紧紧围绕着香气开展。这也是导致此茶香高味醇的重要原因。 炒青是破坏酶反应的过程,铁观音属于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的茶,制作乌龙茶也是酶发酵反应的过程,所以,绿茶是纯粹的茶香,乌龙茶是化学反应的香,导致化学反应的前提是物理做功。跟红茶不一样的是,乌龙茶控制了发酵的时间,控制的标准就是香气,以香气最盛阶段作为停止发酵的时间依据--杀青。 晒青,以蒸发水分,激活酶活性为目的。伴随水分蒸发,香气就容易溢出。一般要晒到“低头”(叶尖下垂),晒出香味。晒过头会影响摇青的香气出现,晒不足会出现生青味。 摇青,破坏叶边,使叶子边缘部分损伤,茶多酚氧化聚合,部分香气成分游离出来。 发酵轻重是影响茶汤浓度的关键,也是造成香气风格的关键,我们经常说的花香、清香是轻发酵的结果。 低温复焙火,也是造成香气高昂隽永的原因。 以上这些原因,促成了铁观音香高味醇的独特魅力,所谓“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
如果是玩茶艺,那要洗茶,洗茶在10秒之内,然后第一泡15秒左右,以后没泡根据对茶的了解延长一倍左右的时间,若是好的铁观音,泡的时间掌握好可以七泡余香~
是的。根据自己和客人的口味来控制。
浓度适宜自己就好,毕竟铁观音也不是很老道的茶叶!当然不能喝的太浓,以免引起茶叶中毒额!

8,茶叶的含量高于8会导致什么后果

最近,一些媒体就茶叶铅含量超标之事进行了曝光,令许多消费者大为不安,在茶叶行业中引起密切关注。茶叶铅含量的情况如何?怎样喝茶更安全?为此,广东省茶叶学会邀请有关专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茶叶铅含量的情况如何?铅是人体不需要、而且过量时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铅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各种食品、水、空气中均含有微量的铅。茶树和其他植物一样也含有铅,与其他植物相比处于中等水平。据检测,全国20多个省市566个茶样的铅含量,有75%的铅含量在2毫克/千克以下,约25%的铅含量高于2毫克/千克。茶叶中铅的残留与泡茶茶汤的铅含量不能等同,研究说明,溶入茶汤中的铅是极少的,仅为微克级。茶汤中含铅很低,饮茶不会对人体造成毒害。 因为茶叶中的铅在泡茶时仅有部分可以溶出,浸出率一般在3~5%,茶叶通过冲泡后喝茶汤的,按无公害茶叶标准,对饮茶的安全性有可靠保证。 如何对待茶叶含铅问题?茶树容易受到土壤中含铅等有毒或有害物质的污染。铅是食品和饮水卫生中常用的毒性指标,如长期、过量食用沿超标的食物或水,则可能引起铅急性或慢性中毒。然而,饮茶不是吃叶渣,是经冲泡后饮用茶水的,而铅是重金属,难溶于水,与其他食品直接食用有较大区别。为此,专家们用自来水和纯水,做了茶叶中铅在水中的溶解度实验,将含量超过3毫克/千克的茶叶用沸水浸泡30分钟,结果是纯水中茶叶溶出量较自来水要低。茶叶中含量有30%左右的茶多酚,茶叶里的茶多酚能“络合”掉许多重金属,避免人体吸收。经实验,茶叶中含有微量的铅,经茶多酚“络合”,不被人体吸收,只要饮法得当,对饮用者是安全的。 怎么样喝茶更安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茶叶的含铅问题,但也是提醒我们应尽量减少茶叶中铅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茶叶中铅的来源有几方面,如茶园土壤含铅量高,老的加工机械合金中铅肥料中的铅,汽车尾气排出的铅污染茶树等。专家通过试验证实,铅在中性水中的溶解量是很低的,但在酸性或碱性液体中的溶解量有所增加,故泡茶应选合格的自来水,当然选合格的天然水浸茶,用瓷壶或紫砂壶比用金属壶泡茶要好。 此外,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必日前进行了这样一项试验:将上海市技术监督局送来抽检的最高含铅量的4种龙井茶,模仿沏茶,用100摄氏度沸水沏1小时后,测定茶汤中铅含量,结果4种茶汤中均未测出铅。可见,尽管茶叶中铅含量较高,但这些铅不溶解于茶汤或者浸出率极微量,从而可认为不会被人体摄入。
茶叶会发生褐变, 发霉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是含水量吗 如果茶叶的含水量高于8%就会返青 导致霉变

9,泡茶有什么学问

要泡好一壶茶,既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又讲究艺术性。首先要讲究泡茶用水。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一是甘而洁,二是活而鲜,三是贮水得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科学的水质标准,卫生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规定了感官、化学、毒理学和细菌等四方面的内容。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天然水按来源可分为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自来水是通过净化后的天然水。自来水有时用过量氯化物消毒,气味很重,可先将水贮存在罐中,放置24小时后再用火煮沸泡茶。水的硬度和茶品质关系密切。水的PH值大于5时,汤色很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倾向于自动氧化而消失。软水易溶解茶叶有效成份,故茶味较浓。另外,水中的含铅量达到0.2mg/kg时,茶叶变苦;镁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淡;钙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涩;若达到4 mg/kg时,茶味变苦。因此泡茶宜选软水或暂时硬水为好。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溪水、泉水、江水(河水)属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蒸馏水为人工软水。其次是泡茶器皿。古代茶之器皿很多,陆羽《茶经》里列举了煮茶和饮茶的29种器皿,如今的茶具已无取水用具、煮水用具等,通常是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盘、茶盅、茶托等饮茶用具。东北、华北一带,大多数人喜喝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江南一带,普遍爱好喝绿茶,多用有盖瓷壶泡茶。福建、广东、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特别喜爱乌龙茶,宜用紫砂器具。四川、安徽地区流行喝盖碗茶,盖碗由碗盖、茶碗和茶托三部分组成。喝西湖龙井等名绿茶,则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理想。品饮名绿茶和细嫩绿茶,无论使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否则,大热量容易使茶叶烫熟。除以上常用泡茶器皿外,还有一些配套茶具,如放茶壶用的茶船(又名茶池,有盘形、碗形两种);盛放茶汤用的茶盅(又名茶海);尝茶时盛用的茶荷;沾水用的茶巾;舀水用的茶匙;放置茶杯用的茶盘和茶托;专门存放茶叶用的铁罐、陶罐、木罐等贮茶器具。三是要注意泡茶用量。茶叶用量为泡茶三要素(用量、水温、冲泡时间和次数)之首。茶叶种类繁多,泡茶时茶叶用量各异,还要考虑泡茶用具大小和饮茶者的习惯。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或1:60,即每杯放3克左右茶叶,加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乌龙茶,每杯放茶量5—10克,如用茶壶冲泡,则按茶壶容量大小适当掌握比例,投入量为茶壶容积的一半,或更多。四是注意泡茶水温。泡茶水温的掌握因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致使茶汤变黄,滋味较苦。饮泡各种花茶、红茶、中低档绿茶,则要用90—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茶叶中有效成份析出少,茶叶味淡。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因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沸滚开水冲泡。少数民族饮用的紧压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熬煮。通常茶叶中的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跟水温相关,60度温水浸出的有效物质只相当于100度沸水浸出量的45—65%。五是注意冲泡时间。冲泡茶叶的时间和次数相关。茶叶冲泡时间与茶叶种类、用茶量、水温和饮茶习惯都有关系。冲泡时间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一般讲,用茶量多,水温高。细嫩红绿碎茶,冲泡时间宜短,3—5分钟即可。冲泡次数1—3次为宜,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时间应适当延长。冲泡时最好先倒少量开水,浸没茶叶,再加满至七八成,便可趁热饮用,当喝至杯中剩1/3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二次冲泡,继续喝至1/3茶汤时,再冲泡第三次,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冲泡乌龙茶的次数可达5—7次,又由于其多用小型紫砂壶,冲泡时间较短,一般约2分钟左右,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从第二泡开始渐渐增加15—30秒的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10,茶要怎么喝才健康

如今,茶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地区种茶饮茶,不少人已经把饮茶当作了明目、减肥、利尿、降压、降脂的保健方法。不过,很多人对茶的认识还是相当不够的。比如一天应该喝多少茶?一杯茶应泡几次?自身的疾病与饮茶保健有些什么关系,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就让我们为你一一道来。 泡茶有学问 ·沏茶的要领好茶、好水、好茶具,还要掌握好的泡茶技术,才能真正得到一杯好茶。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和冲泡时间。 泡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订书机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为茶壶的1/2-2/3。 对于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度(指水烧开后再冷却)左右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因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 ·一杯茶该泡几次茶叶的耐泡程度除与嫩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茶叶加工的方法。初制过程中把茶叶切碎,茶汁就容易冲泡出来,粗、老、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就慢。 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总量的50%~55%;第二次冲泡一般约占30%;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从其营养成分(茶叶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看,第一次冲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约15%,第三次冲泡后,基本全部浸出。茶香气和滋味,一泡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二泡茶虽浓郁,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 一般的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3次为宜。乌龙茶在冲泡时投叶量大,茶叶粗老,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一杯茶从早泡到晚的做法不可取。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能使一些难溶的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逐渐浸出,对人体有害。理想的泡饮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茶,既有新鲜感,又有茶香味。
喝浓茶好一般是不好的。茶一般在70度左右喝最佳。
泡茶的要领 茶的烹沏、冲泡方法,随著茶叶生产技术的改进和茶叶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最早的鲜叶直接烹煮,至现今所讲究的各式饮茶方法。饮茶时,人们不仅注重茶叶本身色、香、味、形的优美,而且还要配用实用性高与艺术性高的茶具。茶具与茶叶相互塔配得好,可相得益彰。在每个朝代各有不同的茶艺文化出现,不同的茶叶冲泡方式,发展出不同的茶具器皿,不论是陶器、青瓷、白瓷、紫砂,或是金属、玻璃器皿等,都是为了表现不同的茶叶特色。 在各形各色的茶叶中,因为发酵、制造、烘焙方式的不同,所以各有不同的香气与滋味,为了展现它们不同的风味,就必须使用不同的冲泡方式并搭配不同的器具。芳香味美的茶叶,搭配质优、雅致的茶具,更能衬托茶汤的汤色,保持浓郁的茶香。特别是精致的茶具,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品,既可品饮使用,又能让人欣赏其中的美。 不同茶类的饮用方式,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甚至是可以互通的。但必须注意的是,人们在品饮时,对各种茶的追求不一样,例如铁观音、普洱茶的酽和,绿茶、青茶类的清香飘逸,红茶的鲜浓。但总括来说,对各种茶的要求都讲究「香醇」。人们之所以强调各种茶的饮用方法,且研究、制造出各种不同的器具,其实无非是为了发挥各种茶固有的特色罢了。 茶具的准备: 冲泡茶叶,除了好茶、好水外,还要有好的器具。中国人所使用的泡茶器具,种类繁多,各种茶具的结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均包含了极丰富的内容。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茶具,可根据茶叶的种类、人数及饮用的方式而定。花茶、绿茶及较注重香气的青茶类,可用瓷壶、盖杯(盖碗)或玻璃杯来冲泡;部分发酵的乌龙茶、铁观音、水仙等宜用紫砂茶具,工夫红茶和碎红茶,一般也用瓷壶或紫砂壶冲泡。品饮绿茶或其他细嫩的茶类,不论用何种茶具均宜小不宜大,因用大杯则水量多、热度高,易使茶汤有「熟汤」味。 在现代的生活茶艺中,我们如何有效而方便地使用一些器具,将茶泡的既好喝又美观,是讲求品茗用具的基本态度。平时常用到的泡茶器具有:茶壶、壶垫、盖杯、煮水器、茶船、茶杯、杯托、茶海、茶荷、茶匙、茶则、茶盅、奉茶盘、水盂等。这些器具的造型、颜色、材质都不一,我们可选用较实用且能操作自如的器具来搭配。平时不论个人品茗或三、五好友喝茶,或大型会议、聚会的茶水供应,所使用的器具、冲泡方式,可能都不一样,我们可准备几组茶具搭配,即使在不同的场合、心情下,一样能够品尝到一杯香醇美味的佳茗。 盖杯(盖碗)的冲泡方法: 盖杯是用於个人独享或开会时,为节省时间的喝茶法。为单次、短时间使用的个人用简便品茗茶具,还可以将盖杯当作冲泡器使用,在一般试茶时也适用。 如欲享用标准浓度的茶汤,可依茶叶的种类、性质、时间、场合及饮用者的体质和习惯,而酌量增置茶量。若盖杯的容量为150时,单次饮用,可放3克茶量,冲泡五分钟后可饮用。在时间较长之会议或多次饮用时,可放置5克茶量,冲泡两分钟就可饮用。盖杯的盖子可用来拨动茶叶,使茶汤均匀后,判断浓度是否恰当;也可在倒茶汤时,做为过滤茶叶之用。倒完茶汤后,除了享用茶汤,也可以闻茶叶及碗盖的香气。若将盖杯当作冲泡器或茶壶使用时,置茶量可依个人的喜好、饮用习惯作适当增减,冲泡好的茶汤可由盖碗倒入茶海中,使茶汤浓度混合均匀,再倒入杯中饮用。盖杯的质材大都为瓷器,所以冲泡茶叶时香气很容易表现出来,且茶汤的滋味及香气不会受到干扰,最适合冲泡香片、高香气的包种茶类、龙井、碧螺春等绿茶类。 大桶茶的泡法: 一般在公司或开会等喝茶人数众多的场合理,为了能供应多数人饮用,常见到用大型保温桶泡茶,但往往因茶叶与水量不成比例,或没有将茶汤和茶叶隔离开,而使茶汤变得苦涩难喝,或冲泡太多而浪费茶叶。事实上用大桶茶的泡法,也可得到一杯香醇的茶汤,且可避免茶叶和水的浪费。冲泡大桶茶时,可准备纱布袋或细铁网球做为隔离茶叶之用,或拿两只大茶壶,一把做为茶壶,另一把可拿来当做茶海。冲泡时的水温也必须考虑到各种茶叶的不同性质,在冲泡较细碎茶叶时,可将水温略微降低,或减少置茶量。大桶茶的置茶量与水量,一般标准比例如下:(1)茶叶:水=1克:50CC,约冲泡五至六分钟后将茶渣和茶汤分开。(2)用水量的决定。杯子的容量×人数×每人供应杯数。 (3)用茶量的决定=用水量÷50CC。这样便可算出所需的用水量和用茶量,例如要供应十五个人,每人饮用一杯50CC的冻顶乌龙茶,所需的用水量为:50×15=750CC;用茶量为:750÷50=15克;茶量:水量=15克:750CC。 传统宜兴式小壶茶冲泡法: 宜兴制的紫砂茶具,泡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味,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在冲泡时可视茶叶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壶具搭配运用,以求达到最理想的冲泡效果。使用的器具包含有煮水器、茶壶、茶杯、茶海、茶盅、茶荷、茶匙、水盂等,其冲泡方法如下: (一)温壶、温茶海。温壶可提升茶壶的温度,避免在泡茶时已控制好的水温受到影响,温茶海也是相同道理。 (二)备茶、赏茶。取茶时,藉著欣赏茶荷中的茶乾外形,以了解茶性并决定置茶份量与冲泡水温。 (三)温润泡。注入适当温度的水入壶后,短时间便将壶内的水倒出,使茶叶在吸收温度与湿度后,呈含苞待放的状况,有利於冲泡第一道茶汤时香气与滋味的展现。 (四)温杯。先将茶杯预热,有助於茶汤香气之散发。 (五)冲泡。每一泡茶冲泡后倒出的时间,应视茶叶的特性与置茶量调整。 (六)倒茶。倒茶时有二种方式: (1)平均分茶法(点兵方式),将茶汤平均倒入杯中,其优点是可使香气不致散失太多。 (2)直接倒入茶海内,除了可使茶汤的浓度平均外,亦可沉淀茶末。 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要泡好一壶茶,除了需要了解茶叶特性外,最重要还是多泡,用心去体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