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老树茶,碧螺春是什么茶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时间:2025-03-31 04:20:41
1,碧螺春是什么茶
碧螺春属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向来被人们视作茶中精品,也是苏州地区的著名土特产,常被本地人作为高级礼品之用。 因原产地位于苏州吴中区的洞庭东西山,故又称“洞庭碧螺春”。
2,碧螺春怎么泡才好 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碧螺春属于绿茶,绿茶一般都是在谷雨或者清明前后采摘的,绿茶都是采用嫩叶制作而成,其冲泡法有别于其他绿茶。 因为碧螺春叶面较嫩,所以碧螺春最佳的泡法应采用上投法(即先冲水至七分满,再投茶)。碧螺春因为毫多,泡茶之后会有“毫浑”,而其他绿茶汤色都应清明透亮。碧螺春最佳的泡法准备茶具:公道杯、玻璃杯、茶荷、水盂、茶匙冲泡步骤:温杯:清洁并提高杯的温度。滚烫杯身:慢转杯身使杯身的上下温度一致。倒水:将洗杯水到入水盂。凉水:将沸水倒入杯中,使水温度降到70-80度之间。投茶:用茶匙把干茶轻轻拨入杯中。赏茶舞:茶叶从水的顶部慢飘下去在水中伸展,俗称“茶舞”。注意事项:依个人口味加碧螺春干茶一撮(约3g)放入250ml玻璃杯,推荐使用花草玻璃杯(250ml)。加开水(80℃左右)约1/3茶杯,摇动后。待茶叶充分吸水、舒展,再加水至7-8分满,即可趁热饮用。喝至剩下1/3茶汤,再加开水冲泡,这样前后茶汤浓度较均匀。
3,碧螺春这种茶产于什么地方
江苏省苏州市吴县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碧螺春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