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蒙古第一次有了统一的文字,这个文字是以“回鹘字母”为基础所创制,回鹘字母又是来源于“粟特字母”,所以成吉思汗命人创制的蒙古文也叫“畏兀儿蒙文”,也称为老蒙文。用啊,怎么不用,只是蒙古文字的演变比较复杂,不同地区的蒙古人走上了不同的文字演化道路。

夫妻肺片怎么做?

夫妻肺片夫妻肺片是四川著名的菜肴之一,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有位叫郭朝华的师傅,与其妻一道在成都小街边设摊,以经营凉拌牛肺片为业。所卖肺片制作精细,并用特制的卤水调味,深为人们称道,‘夫妻肺片 由此而得名。现在,此菜经过厨师们的不断改近,以牛的心、舌、肚、肉、头皮代替了原用的牛肺,滋味更佳,使之登上了大雅之堂。

其实想这样的凉拌菜在四川有很多种,如:花仁兔丁、棒棒鸡、红油耳片等等。正宗的夫妻肺片是什么味道呢?谁又敢说自己的就是正宗别人的都不正宗呢。其实烹饪的味道千变万化,只要味道好大部分顾客喜欢就对了,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再好吃的东西也有人不喜欢。所以,何为正宗,顾客说的算!不管正不正宗,还是分享一款夫妻肺片的做法一、原料比例: 熟牛肉 50克 熟牛心 50克 熟牛肚 50克 熟牛舌 50克 熟头皮 100克 酥花仁 50克芹 菜 50克 卤 水 100克 酱 油 20克精 盐 10克 辣椒油 100克 花椒粉 5克味 精 5克二、制 作 流程:1.将牛肉、牛心、牛舌切为长约200px,宽约75px的片,牛肚和头皮斜刀片为相应大小的片。

芹菜切为节,花生仁用刀拍碎。2.将切好的整齐摆放在盘内;调味碗内依次放入卤水、盐、酱油、味精、花椒粉、辣椒油、芹采节,调匀后淋入盘内既成。三、菜品 特 点:色泽红亮、软脆兼备、麻辣鲜香。四、制 作 要 领:1.牛肉与牛杂必须事先煮制熟软。2.调料中的卤水是指卤制牛肉用的五香白卤水,质量的好坏非常关键,缺一不可。

你们是怎么制作香肠的?

工具/原料主料:猪前腿肉10斤。调料:辣椒粉2两(可依个人口味增减)。 花椒粉0.5两(可依个人口味增减)。 胡椒粉1大匙。 白糖2两。 盐2.5两(我吃咸味较淡,只放了2.2两)。 白酒2两。 肠衣适量。步骤/方法方法/步骤1:猪内用干净湿布擦一遍(不能用水洗),去皮后切成片。切片比切块好,切片灌出来的香肠外表不会疙疙瘩瘩的。

方法/步骤2:放入辣椒粉所有调料。方法/步骤3:充分拌匀,腌约20分钟(如果没时间的话,也可不腌)。方法/步骤4:准备一筒状的物件,如果实在没有这类型的东东,可以用矿泉水瓶子代替,也可用铁丝缠一鸡蛋大小的圈。方法/步骤5:将肠衣套在筒上,如果是铁丝圈,就将肠衣的口部套在铁丝圈上,在肠衣的终端打上死结。

方法/步骤6:将肉从筒口往里装,一边装一边用手把进入肠衣里的肉挤紧。方法/步骤7:全部装完后将肠衣口扎紧,用针在香肠上扎孔排出里面的气体。方法/步骤8:在每隔约一尺长的地方用细绳结紧。方法/步骤9:在每间隔两节的地方拴上挂绳。方法/步骤10:将香肠提起,放沸水中汤一下后立即提出,此动作一定要快哈!方法/步骤11:挂在通风处10天后便可以吃了。

   注意事项香肠口味的浓淡,可根据各人爱好调配。但调料中一定要有白酒和姜粉(汁)。做香肠时加一点葡萄糖,可使腌制出的香肠具有红色,增添香肠的外观美。香肠可以保存较长时间。香肠制作最好在冬至前后,冷,而且风大,正适合制作香肠。做好的香肠可以放在米饭上蒸熟,肉汁渗透到米饭中,非常好吃。一次可以做两种口味的香肠,宴客时也是一道快捷的金牌宴客菜。

楷书是怎么演变出来的?

谢谢悟空邀请!自唐以来,楷书是应用范围最广,使用历史较长的书体,那么它是怎么演变而来的?楷书是由隶书简化演变而来,初期的楷书有浓重隶书意味,结体略宽,横画长竖画短。起笔改为侧入或顺势起笔,撇画的起收也作简省手法。其特点如清朝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后来字形由扁变方,笔画由一波三折变成横平竖直。

有了点、长撇、短撇、直钩等笔画。楷书大字之祖《瘗鹤铭》赏析:用笔圆润,字形端庄灵动,开张畅达,雍容大气,高雅脱俗,精美绝伦。笔法由隶至楷。北宋书法家黄山谷的书法风格形成,多得力于此碑。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价:"此铭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固书家之雄。″(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为《瘗鹤铭》局部。

滇红是什么茶?该怎样冲泡

我是茶客闲品锦锦,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滇红是什么茶?该怎么冲泡?顾名思义滇红字面意义就是云南红茶,中国的两大红茶,一是云南的滇红,二是安徽的祁红。  滇红茶实际上是云南红茶的简称,滇红属于全发酵茶,主产区包括凤庆、勐海、临沧、双江,昌宁、普洱等县,口感、工艺还得以凤庆的为尚,勐海的普洱茶,凤庆是红茶,思茅的绿茶,这口号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现在因为利益的驱使,很多地区都在做滇红样子红茶,只是形似,口感差别跟凤庆的区别是很大的,滇红最明显的口感特点是有特殊的红糖香。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发明的?怎么那么准确?

这个问题的表述有待商榷的,二十四节气是观察总结出来的,不是发明出来的。例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节气是首先被确定下来的,但也有一个变化过程。夏商时期,是通过观测恒星“四中星”在天空的位置来确定这四个节气,可是不准确。周朝采用“土圭测景”,即测量一年竿影长变化确定四时,“冬至”白天最短,日影最长;“夏至”白天最长,日影最短。

这种方法科学而准确。而后到战国时期增加到八个,《吕氏春秋》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为什么是二十四呢,也因为古代观测星象的经验总结,例如发现月亮一年12次变化,木星公转一周为12年,所以古人对12这个数字特别的崇拜。

人们划分节气也用上了12,二十四节气就是24个“气”,有“节气”和“中气”之分:每月第一个即月首的“气”, 称为“节气”;第二个即月的“气”称为“中气”。这样,全年共有12个节气、12 个中气,合起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那以今人目光看的话,二十四节气可以解释为当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时定为“黄经零度”,即春分点。

从这里出发,每前进15度就为一个节气,从春分往下依次顺延。待运行一周后就又回到春分点,此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分为24个节气。另外题主说的准确是相对性的。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我国华夏先祖在这片土地总结,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对于指导农事生产有重要意义。因此广泛适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对于海南,台湾地区就不见得有很大适用性了。

成吉思汉创造了蒙古文字,为何后来蒙古人不用?

用啊,怎么不用,只是蒙古文字的演变比较复杂,不同地区的蒙古人走上了不同的文字演化道路。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后,对该部拥有文字非常羡慕,也很欣赏乃蛮部的大学者和掌印官塔塔统阿,就请塔塔统阿帮助蒙古发明了文字。这是蒙古第一次有了统一的文字,这个文字是以“回鹘字母”为基础所创制,回鹘字母又是来源于“粟特字母”,所以成吉思汗命人创制的蒙古文也叫“畏兀儿蒙文”,也称为老蒙文。

谁说不用,这就是六十年代的老蒙文印刷品。到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请当时的国师八思巴重新创制一种新的蒙古文字,八思巴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法王,他就根据吐蕃文字设计了一套蒙古文字,共有41个字母,1000多个字,这套蒙古文字称为“八思巴字”。当时,蒙古帝国已分裂成了金帐汗国、伊儿汗国、察合台汗国和元朝,其他汗国都各自为政 ,所以八思巴字只有元朝采用,而且是用来给汉字注音。

元朝被推翻后,元顺帝北奔,在草原建立北元政权,八思巴字又通行过一段时间,后来也被废弃了,又重新采用畏兀儿蒙古文字。元朝时用八思巴字写成的诏书。明末清初,蒙古逐渐形成三大集团:漠北蒙古(喀尔喀蒙古,即外蒙古)、漠南蒙古(即南蒙古或内蒙古)、漠西蒙古(卫拉特蒙古)。1648年,漠西蒙古和硕特部喇嘛咱雅班第达,在原有的畏兀儿蒙文基础上创制的文字,为了让拼音方式更吻合卫拉特蒙古的方言,也容易书写从藏语和梵语中音译的借词,这套蒙古字母称为托忒字母。

1686年漠北蒙古的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也发明了一套称为“索永布”的文字系统,这套文字同时也可以用来书写藏语和梵语。索永布字母的特殊符号已经是蒙古国的标志,国旗、钱票和邮票上都有。索永布字的特殊符号,在今天的蒙古国成为广泛使用的标志。但是老蒙文的使用仍然是主流,但是到了现代情况出现了剧变。卫拉特蒙古的土尔扈特部留在俄罗斯境内的,称为卡尔梅克人,他们已经被苏联要求改用了斯拉夫字母。

20年代苏联占领外蒙古后,先是在当地推行蒙文“拉丁化”,到30年代直接强迫外蒙古全部采用“斯拉夫字母”。近年外蒙虽然也有人在搞恢复老蒙文运动,但是成效不大,年轻人似乎都习惯了使用斯拉夫字母。但是中国内蒙古的地区的蒙古族,在学习民族文字时,仍然学老蒙文。这是蒙古国的报纸,他们现在使用的“斯拉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