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今天的问题是什么?我将通过小罐茶整体的设计思维,给大家分享「茶是什么」。茶是什么茶,是一片神奇的树叶。它应该是什么?中国茶。中国茶的问题是什么在中国茶行业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七万茶企不敌一个立顿。在我们眼里,怎么看这个茶?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有三个茶:柴米油盐酱醋茶、烟酒茶、琴棋书画诗酒茶。

小罐茶是个什么品级的茶叶

茶叶等级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等每款茶系都有我们国家的产品质量标准可查询我是一个正经茶人:星星小罐茶的茶叶等级还是比较高的,不得不说的是小罐子虽然有千万的不是,但对于我们整个茶行业还有一定的好处的!下面进入正题:小罐茶的质量等级我是一个卖茶的,也是制茶师,也是评茶员小罐茶当年很火的时候我禁不住好奇,花钱买了他们的8个茶样,10罐装的合计3840元,一毛没少,不为别的,我只是想学习学习,他怎么说也是把茶行业带动起来的企业。

首先我打开了一个茶样:滇红茶,因为我专业是做红茶,他们当时还没有做金骏眉或小种红茶,给我选择的只有滇红茶了,打开来是一股熟悉的滇红蜜香,仔细看了看是单芽的,按外观的条索、色泽、干茶香气是属于特级茶应该没什么毛病,但我想说的是特级茶不一定代表就是好茶哦!然后把茶叶倒入评审碗中,按审评流程一套下来,得出的结论和看到干茶的评断是一致的,小罐茶之滇红茶按国家功夫红茶质量标准是 勉强。

属于特级没错!但是对于我们技术控的人来说,眼前的小罐滇红茶好像有点不太对!以下评论只是我个人观点第一:形态条索与传统的滇红茶有点区别,因采用单芽,芽头上绒毛过于多,整个茶叶显黄黄的有点恶心,正经的好产地上滇红应该会有一点点黑,黑黄相间才对!第二:香气虽然说没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也是做了改良,应该是正干燥的工序上第三:口感太过于平稳,正经的滇红茶应该是从浓到慢慢淡下来,香气从蜜香变果香再变花香,其耐泡度也比正经的滇红差第四:叶底活性不高,没有鲜活感,这主要是工艺改良后的无奈所以我在小罐滇红的茶里喝出他们为了这款茶还是下了一定的心血的,但是卖的这么贵,我大星星表示不服!!!!接着我一一审评了其他7款茶叶,不出所料,每款茶叶他们都精心改良过,但我师傅教我的,一茶一标准,百茶百味道的理念和他们小罐茶完全相反。

结论:小罐茶的茶叶等级是属于特极茶没错,个别也只能算勉强而已,但小罐茶的茶叶经过他们的改良个人感觉完全差评第一:茶叶的零售价偏高,以福鼎白茶为例:20罐1000元每罐50元每克12.5元,合计一斤6250元整福鼎白茶里选用的是福鼎的白毫银针,我们在福鼎的收购价大致为600-800不等,零售价因该以1600最高,但是小罐茶卖到6250元我表示有点黑,然后我细细的算了一下小罐茶的礼盒费用,小罐茶礼盒含罐子经山寨的产家确认,做出一摸一样的大概是80元一盒(20罐的)然后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数据:礼盒80元,一斤茶叶装6.25个盒子,盒子成本合计500元,所以小罐茶实际售价为5750元一斤!这样的价格还是有点偏高了,对于小罐茶,我只想说:带动茶叶的热度没错,但是偏高贵的价格我们小老百姓还是心里有点数的!茶叶是特级没错,但价格以超越了特级谢谢!。

现在小罐茶很火,你们怎么看?

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我们的愿景,是要让中国茶叶重新走向世界。杜国楹小罐茶创始人大家好。茶对中国人来讲,是一个非常司空见惯的东西。但是究其细节,要说非常了解茶,我想很多人又变得非常不自信。我们团队在过去的五年当中,几乎走遍了中国茶叶的所有核心产区,对茶建立了一些自己的认识。接下来时间,我想跟大家分享三个部分:茶中国茶小罐茶茶是什么?一种饮料。

它还应该是什么?中国茶。中国茶今天的问题是什么?我将通过小罐茶整体的设计思维,给大家分享「茶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的十大名茶,可能它的形状大家都有印象。这是不同的茶它的茶汤,实际上它的深浅差异也是很大的。我记得我第一次上茶山的时候,一直以为红茶长在红茶树上、普洱茶长在普洱茶树上、绿茶长在绿茶树上……事实上,树本身的差异并不大,在深加工之前它们都是绿色的叶子,当然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健康功效。

茶是什么茶,是一片神奇的树叶。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时间长河当中,这一片叶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不同的原因变成了不同的茶。最重要的是,中国茶是意外的发现,那么茶是如何被发现的?红茶在福建的桐木关地区,因为战争的原因,当时的绿茶做好之后没有来得及打理,回来之后发现原来绿茶变成了今天所谓的红茶的原形,舍不得丢掉,尝试用火烘焙一下,结果喝起来味道也不错,便成了的红茶

乌龙茶摇青工艺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是因为采茶工过去采茶时都背一个竹篓,在山上下山、来回晃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香气,这就是乌龙茶的摇青工艺,同样是意外的发现。普洱普洱茶在历史上就是绿茶饼子,为了进藏区和牧区时方便运输,将绿茶压成茶饼。但在运输和后期储藏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年份茶、熟茶。

所以,中国茶是意外的发现。同时,茶也是生活方式的记录。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喝抹茶,这是我们唐宋时期传到日本的喝法,中国人今天的冲泡方式是明代开始的。最早茶是煮的,就像煮蔬菜粥一样,可以加盐、调料、米煮着喝。我们今天的冲泡方式,在历史上过去几千年当中,也不断的地在发生变化。如今全球有几种比较重要的尝法:英式的下午茶、日本的抹茶道、中国的功夫茶,这是几大流派。

最后,我们说茶也是健康的「毒品」。大家可以看到,烟酒茶都来自于植物:烟是叶子,酒是果实的深加工产品,茶也是叶子。那么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嗜好品。喝了上瘾,喝了好的回不来,成瘾性非常强。所以说我们说,茶是一片神奇的树叶,茶是意外的发现,茶也是我们生活方式的记录,茶也是健康的毒品。中国茶的问题是什么在中国茶行业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七万茶企不敌一个立顿。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茶叶这个品类、这个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说常识问题,老百姓一般提起茶的时候,除了口粮茶、非常低端的茶之外,在老百姓的脑中没有清晰的价格认知,企业没有强势的产品品牌,投资者、整个金融行业、整个资本,跟茶行业接触几乎是零。那么,茶在中国年轻人心目当中是什么?第一个就是土,喝茶这事太low了。

第二个在办公室里,80后、90后谁端个茶杯进办公室了,就觉得这人老了。一说喝茶这件事都望而却步,为什么?啰嗦、太「事儿」,还有茶价格是晕的,当然天价茶也是层出不穷。关于品牌认知问题,我们说西湖龙井,西湖是谁的?西湖是浙江的。龙井是谁的?龙井是浙江省政府的。都是产品品牌和品类品牌,没有真正的企业,没有强势的产品品牌。

云南的普洱、武夷山的大红袍、安西的铁观音都不是产品品牌,而是品类品牌和产地品牌。中国茶行业目前是360亿的市场,但这个行业的前一百名不足市场份额的10%,还处于一个极度分散的状态。在我们眼里,怎么看这个茶?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有三个茶:柴米油盐酱醋茶、烟酒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三个茶是不同的,最底下这个(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农产品的茶,中间(烟酒茶)是消费品的茶,再上面这个(琴棋书画诗酒茶)是文化的茶。

事实上,从市场和品牌的角度来看,可能消费品的茶更像品牌茶,而农产品的茶是大宗茶,文化的茶变成了发烧友级的茶。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但是大多数人并不太懂茶。那么我们反过来讲,消费者没有义务去了解茶,品牌应该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告诉消费者真相。为什么大多数人又不太懂呢?因为八十年代之前,中国的茶叶是计划经济,跟今天的香烟一样是受管制的,国家统购统销。

但是开放三十年之后,我们觉得它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农产品的思维,缺乏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充分洗礼。集约化主要是上游的种植,标准化是中间的加工端,品牌化是在下游的商业端。小罐茶的设计思维小罐茶想做的是一个现代派的中国茶,它的整个设计思维和传统茶有什么区别呢?所有茶叶的消费,无非不过这三个场景:买、喝、送。

「没有标准」是买的时候最大的困惑。到了茶城和茶叶市场,你不知道五百的、五千的、五万的哪个性价比更高,也不知道哪个更适合自己。喝的时候还是比较复杂,送的时候最大的困惑时「没有价格」,当你对礼品做品牌选择的时候,它们大多数都有清晰的价格标签,但茶在这方面是比较弱的。针对这三个问题,我们从产品的设计开始解决。

我们中国人在泡茶的时候,常常手抓一把往杯子里放,这是一个很不卫生、不讲究的行为,但大家都司空见惯了。我们试图去创造一个更好的包装方式,便携、卫生的同时更易于保存。经过一年的反复实验后,我们将每罐撕开的力量固定在18个牛顿,拉力、开启力都恰到好处。过去最大的困惑是茶叶成本,到底如何鉴别茶?大概跑了四年之后,我总结了判断茶的三个要素:第一,产地的稀缺性。

今天云南普洱的老班章炒得很火,老班章那个村制的一定是贵的,隔壁村的就便宜很多。第二,采摘的标准。是一芽一叶还是一芽两叶,芽和叶的齐整程度对成本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同样的农民、土地、管理和采摘,产量不同茶叶的成本差距达到几倍。第三,工艺的复杂程度。绿茶的传统制作技艺是相对简单的,经过几个的炒制过程就可以,但是乌龙茶后期的焙火工艺就非常复杂了。

我们五月份做完茶,到九月份才能上市。因为每个月要焙一次火,焙完火要进仓退火,这样反复三、四次才可以上市,工艺不同,成本也会发生变化。拿这三个标准去审视任何一种茶,对成本基本就可以作出快速的判断。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更多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我们希望通过统一的标准简化消费者的认知。我本来就不懂茶,茶叶店琳琅满目几百个选择,我们怎么去选?小罐茶只有一个选择,你去挑喝什么种类的茶就好,重量、品级、价格都是一样的。

我们用统一的小罐、重量、品级、大师和价格,让消费者的选择变得简单。传统的茶,可能是把简单的茶复杂化,它要利用信息不对称去赚钱。但是小罐茶是要用专业的能力,把复杂的茶简单地呈现给消费者。我们对于茶叶产品,要做的是标准化的设计,让用户的认知变得简单。那么对于茶具的产品,我们做的则是生活化设计,希望适应不同的消费场景。

所以,我们刚才讲这个中国茶是意外的发现,但是小罐茶它一定不是意外,都是用心的设计。如果今天中国的年轻人都不接受中国茶,西方世界如何能够喝上中国茶?我们必须把茶变得现代起来、年轻起来,跟现代的生活场景做充分的结合。这样,我们的80后、90后、00后年轻群体都能喝上一杯喜欢的中国茶,中国茶走向世界的机会就来了。

设计思维是创新的驱动茶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的一张名片。我们的愿景,是要让中国茶叶重新走向世界。做好设计和创新,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一个让用户使用起来非常复杂的产品,一定是设计师和工程师的简单所造成的。产品背后的复杂,才能够让用户真正的变简单,把用户的体验做好。而产品背后的复杂需要公司、工程师、设计师,以及所有相关的专业人员一起努力,所有的困难解决好,呈现给消费者那一刻,让他们的感受是愉悦的。

最后一点,我想讲讲狭义的设计思维与广义的设计思维。在一个商业的世界里,除了产品需要设计之外,营销模式、产业链模式也需要设计,只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垂直方向上去表达。我们过去对于设计思维的理解,可能在专业的方向上偏垂直了些。那么,在商业世界应用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看得更宽。我曾经认真读过原研哉那本《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当时就记住了一句话:设计为需求服务。

如何评价小罐茶在茶行业的表现?

作为一个传媒行业的从业者来说,看到小罐茶更多的是关注于它的商业模式。杜国楹的小罐茶2018年卖了20个亿!小罐茶推广它走的是传统媒体路线,2017年央视播出了长达3分钟的小罐茶专题片。那年朋友送来的小罐茶10罐茶叶40克,售价500元,这还是普通装,听说还有更贵的1500元,根据茶叶成本,业内人士简单估算,以零售价来计,利润率应该在90%以上。

从“6000元一斤的小罐茶”涉嫌征收国人的智商税,到“大师作”的广告涉嫌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自小罐茶问世以来,顶着“茶中贵族”的小罐茶,一直充满了争议。小罐茶在传统媒体营销上虽然有优势,但是却十分头疼如何利用新媒体营销方式,去渗透到更多年轻用户心智中,不论如何努力,写出来的文案还是带有浓厚的老年干部气息。

小罐茶和其他的茶叶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最初是老在飞机上见到广告,然后接到过几次朋友送的小罐茶,我转手再送出去了。后来忍不住打开一罐品尝,不出所料,极其一般,靠吹的,能好到哪去?真好的,还用这么吹吗?不如上等的龙井。第一是小罐茶应该是从北美的小罐咖啡那里获得灵感的,但咖啡那个小罐是为了放入咖啡机,自动煮好,是为了方便。然而茶这个小罐仅仅故弄玄虚,没有什么用处,说实在,浪费材料...可耻。

小罐茶年销售20亿元,你怎么看?未来的小罐茶会如何发展?

谢谢头条邀请。首先,小罐茶到底好不好?肯定是好,身边有亲戚在喝,有幸喝过几次。确实是品质不差。看过很多专业人士的评测,确实是达到了一定的品质等级,业内很多评测公众号和一些大V的评测,品质是没问题的。其次,就是价格的问题。价格确实虚高,广告费肯定要消费者来花,他们还要收智商税。之所以被大家诟病,我想原因应该和8848手机一样吧,智商税太高,高的吓人。

“小罐茶,大师做”成为了虚假宣传,向80后征收“智商税”?这家企业会倒闭吗?

这个事情由几个大V发酵后,可谓是风生水起,大家纷纷表示受到侮辱,被征收了“智商税”。2017年小罐茶已经实现盈利,再短短的两年内,营业额已经逼近国内最大的茶企,零售额达到11亿元,而且据企业负责人说小罐茶一再断货,实际营业额应该会更高。有人深扒了小罐茶的企业创始人,竟发现其与“8848手机”的创始人是同一个人,同时经他之手打造的还有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

几乎全是大家家喻户晓的商品。大家可能会觉得惊讶,这个人也太厉害了,从电子产品到健康类产品到通讯手机现在又到茶叶行业,可谓是人中龙凤,什么都精通啊!其实杜国楹真正精通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营销之道。他的创业之路每次都十分类似:产品加工--产品包装--产品营销。而且选择的重心都是最后一个环节投放巨资,在央视轰炸式推广!也就是说,他卖的从来都不是商品,而是品牌。

如果你看中的商品,那么真的不值。80G的小罐茶卖到1000元,那么一斤的价钱就在6250元。我们看到京东上特级大红袍一斤的价格在500元左右、张一元特级茉莉花茶叶价格在1000元左右、八马茶叶的特级铁观音一斤在1200元左右、凤牌特级滇红在1500元左右。按照市面上最贵的价格计算,80G的小罐茶也顶多卖200元,结果豪华的包装、八位大师的加入、广告一轰炸就卖到了1000元。

难怪大家说小罐茶是天价茶!另外,小罐茶还受到诟病的是误导消费者:广告词是“八位大师来自制茶的原产地,传承了正宗的制茶技艺”,而八位大师则是代表不同制茶技艺的传承人。让人似乎觉得小罐茶是八位大师做出来的,至少也得是监工把。但有人算了一下,每位大师全年无休,每天要做220斤茶。真的是太辛苦了!非人力所为啊!而这八位大师真正的身份都是企业家、厂长、院长,各有各的企业,应该没有那么多功夫来监工小罐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