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只在于简体和繁体。1969年新加坡首先公布了502个简体汉字,此后又在1974和1976年两次公布简化字表。现在事实证明,新加坡采用简体汉字,说普通话,确实极大地便利了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交流。虽然现在汉语不是新加坡的第一语言,但只要是新加坡华人,一般都会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中国游客在当地旅行没有多少语言障碍。

新加坡为什么用简体字?

新加坡这个国家非常的奇特,它是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华人占到总人口的74%。既然华人占主体,那么按理说新加坡的国语应该是汉语了。但新加坡的国语并非汉语,而是马来语。其实马来人在新加坡占比并不高,但由于李光耀一直抱有“大马来西亚梦”,因此新加坡将马来语定为国语。顺便也提一句,当年新加坡并非主动从马来西亚独立的,而是被马来西亚开除后被迫独立的。

不过虽然马来语是国语,但新加坡官方基本上不怎么使用马来西语,新加坡官方的第一语言是英语,第二语言才是汉语(新加坡称“华语”)。在新加坡建国之初时,大多说新加坡华人的语言都是汉语,但不是普通话,而是南方十多种方言。很多人将中国分成南方和北方,并且想当然的认为南方的习俗和语言是一样的。但其实南方各地方言之间差距极大,有时根本无法正常交流。

于是为了增强华人凝聚力,新加坡官方推行了长达40年的“华语运动”,在新加坡普及标准普通话。除此以外,新加坡还效仿大陆废除了繁体汉字,开始推行简体字。推行简体字是李光耀一手提倡的,李光耀先生认为繁体汉字太过于复杂,不利于学习,因此坚决主张简化汉字。其实不只是李光耀,在二战后,日本、中国大陆,甚至中国台湾都曾对汉字进行过简化。

只不过日本的简化程度比较轻,中国大陆的简化工作更为全面,然而由于戴季陶的阻止,中国台湾地区的汉字简化运动以失败告终。1969年新加坡首先公布了502个简体汉字,此后又在1974和1976年两次公布简化字表。新加坡所公布的简体字与中国大陆基本一致,只有十几个汉字不一样。但是在1976年之后,新加坡完全采用中国大陆的标准简体字。

并且新加坡也同时废除了传统的注音符号,取而代之的是大陆地区的汉语拼音。新加坡之所以采用大陆的标准简体字,主要是为了方便同中国大陆的交流,毕竟文字是用来交流的,而作为一隅之地,新加坡单独搞出一个简化字体系意义不大,还不如与中国接轨,这样便于以后的文化商贸交流。现在事实证明,新加坡采用简体汉字,说普通话,确实极大地便利了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交流。

虽然现在汉语不是新加坡的第一语言,但只要是新加坡华人,一般都会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中国游客在当地旅行没有多少语言障碍。(作为一个新加坡籍歌手,林俊杰在中国交流完全无障碍,并且不只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也都是会说普通话,像是梁静茹、李宗伟这些大马华人,其普通话都非常标准,在普及普通话方面,海外华人社会要比国内做得好)。

第一批进入股市的散户还健在吗?

我虽然是1995年才正式先开通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帐户,第二年又开通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帐户,但是我在1992年就参加了成都红庙子股票黑市交易,至今快30年了,也算第中国首批“准股民”,而且一直在参与A股交易,也称得上是资深股民了。1991年底,因四川金融市场交易中心位于成都红庙子街挂牌经营,随之而来的各类股票、股权、债券交易自由露天市场形成,每天上万人参与,交易金额数千万元,算得上是全国90年代初最大非正规股票交易场所之一,在这里诞生了四川第一代股民。

中国是什么时候繁体字改简体字的?

问题:中国是什么时候繁体字改简体字的?前言最早的简体字在汉朝的碑帖中就可以看到了,古人的书法作品中有不少简体字。但是真正为了提高百姓的识字率,据说太平天国时开始有了推广,晚清和民国时也都有这类措施。但是真正实现简体字的普及还是80年代以后.一、汉朝史游《急就章》中的简体字史游在汉元帝时做过黄门令。他著的《急就章》用隶书草写的方法书写。

其中有不少简体字我们今天还在使用:时、东、陈、孙、检、帐、项、楼、来、夹、颊、侠、箧、贝、学、见、为、伪、长、张、随、状、问、觉、乐、犊、读、断、变、郸...二、苏轼书法中的简体字下面这个字帖是苏轼的《人来得书贴》,其中就有不少简体字:万、诚、来.....在晋朝王羲之王献之、唐朝欧阳询褚遂良、元赵孟頫、明朝董其昌、清朝郑板桥中的字帖中都有所谓的 “俗体字”。

我们今天的很多简体字来源于这些古人的“俗体字”。六、简体字的推广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的知识分子们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提高国人知识水平、增加识字率,提出了复杂的繁体字简化的办法。参与这项运动的有陈望道、叶圣陶、巴金、老舍、郑振铎、蔡元培、邵力子、陶行知、郭沫若、胡愈之、朱自清、李公朴、艾思奇、郁达夫、林汉达.......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为遭到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强烈反对。

“简体字应暂缓推行”,后来抗日战争爆发,汉字简化工作被迫停止。后来汉字简化运动解放区开始执行,这些字又称为“解放字”。1950年主席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 这项巨大的工程一波三折, 一直到2000年第九届人代会才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结束语现在简化字已经完全普及了,但是很多人又开始呼吁恢复繁体字。

当年推广简体字是为了提高国民的认字水平, 如今这项使命已经完成了。而且目前手写文字的比率越来越小,用电脑打字越发普遍,很多当年推广简体字的因素已经不复存在。港、台一直在使用繁体字,并没有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不过繁体字的字形过于繁杂,甚至同一个字十几个写法,对于国人识字也是一项考验,可能会在学习和沟通上降低效率增加成本。

简体字“这”和繁体字“這”有什么区别?

简体字的“这”,和繁体字的“這”,有区别吗?意义上没有区别。区别只在于简体和繁体。楼上有高人说了,这个字由繁到简,是民国二十四年,即1935 年,民国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确定的。词表包含了324个简化字。见上图。这个简体字表公布后,受到了时任民国考试院院长戴季陶的激烈反对,跑到蒋氏介石的办公处大吵大闹,搞得蒋氏无可奈何,1936年2月,蒋氏以国民政府名义发文,称此表“不必推行”。

但实际上,已然无法限制社会上对这324个字的使用了。可以确定,“这”和“這”只是简繁关系,并无任何意义上的不同。当年为何简化这324个字,一是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一大批如钱玄同等著名学者,提出应该简化繁体汉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时期以来,在使用中,至少有一千多个汉字已经被简化了,只是没有经过“官方”确认而已。

这324个字的简化,是顺势而为罢了。“這”简化为“这”,亦应如此。只是,“這”何时被人们简化为“这”,一时难以彻底搞清。第一,很可能与王羲之等顶尖大家的草书有关;第二,这个变化过程,应该在明清阶段。说与王羲之等顶尖大家有关,是因为后来的许多简化字,在右军大人,以及苏轼等等那里,已经被简化了。“這”字的“言”,简化为“文”,很可能与他们的草书书写的“言”,逐渐变成了“文”。

王右军的“言”这样——虞世南的“言”这样——“言”与“文”义近形近,于是,后人们“照猫画虎”,把“言”假借为“文”也未可知。其实,“這”,本身就是假借字。《说文》里,没有“這”字。初造此字,当在魏晋。南朝的《玉篇》收录此字,释曰:“這,迎也。”音“yan”,就是和“唁”音同。古时,最早,不说“這那”,而说“彼此”。

后来,在唐代,用 “个”字,繁体是“箇”或“個”,作为“這”的代词。李白《秋浦歌之十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这里的“箇”,实为“这”之意。《旧唐书.李密传》:“(隋炀)帝曰:‘箇小儿视瞻异物,勿令宿卫。’”此“箇”也意为“這”。又逐渐,“箇”成为量词,开始用“者”作为“這”的代词。唐代齐己《道林寓居》诗云:“青嶂者边来已熟,红尘那畔去应疏”。

“者边”就是“這边”。“者”与“這”音近,从唐代开始,此两个字经常相互假借。唐郑綮《开天传信记》曰:“者畔有那畔,那畔有這畔”一诗中,既用“者”,又用“這”,所表达的,都是“這”。自此,“這”原来表示“迎”的含义,逐渐消失了,而且逐渐取代了“者”,就是表示“這”的专用词了。这个过程,大约到宋代就完成了。

南宋毛晃说:“凡称此箇为者箇,俗多改用這字。這,乃迎也。”他的意思是说,别忘了“這”的原意是“迎”。“這”先表示“迎”。表示“這”含义的最早是“箇”;然后是“者”,假借了“這”,其实还有“遮”。最后,就剩下“這”了。再往后,又被简化成了“这”。后面这些话有点儿跑题,只是感慨汉字太有趣了,没忍住。所以敬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