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有下关06、10、11、16年的飞台小铁,09年的飞台8653铁饼,12年的下关麻黑圆茶、15年的下关并王。现在我们都有在喝十几年、二十年上的下关沱或者是下关铁饼,它没有任何问题,没有什么变质、异味儿等等。其次估计就是下关铁饼和中茶这个两个品牌了,它们两个很难说谁更知名一些,不相上下吧。

如何分辨您喝的普洱茶中混有烘青料?

谢谢邀请!一般而言,普洱茶当中混烘青料主要还是在生茶当中,熟茶当中极少见。生茶当中,有的是工艺要求会有少许的烘青料拼配,有的就是把一些过期的或者是销售不了的烘青料混到普洱生茶当中。我们先来说工艺要求方面的,云南下关的沱茶或者是饼茶,工艺当中就会混有很少的烘青料,这个是工艺要求。下关沱茶的包装上面会印有36个月的保质期,就是因为普洱沱茶当中混有少许烘青料。

保质期主要还是为了符合商品规范标识注明上去的,实际上可以品饮的年份远远超出了36个月。现在我们都有在喝十几年、二十年上的下关沱或者是下关铁饼,它没有任何问题,没有什么变质、异味儿等等。这是因为混的极少,只是为了提味,我们不必介意保质期。如果混的量多,比如说把一些销售不了,或者是过期的绿茶混到普洱生茶当中,这种这种情况在一些不靠谱的产家是有,但最近七八年这个情况还是很少见了。

那么怎么辨别呢?首先从味上说,如果说普洱生茶当中有烘青聊,它的豆香味是很浓的,当然仅凭豆香味不能100%肯定,只是有这种嫌疑。其次可以看茶底,就是在冲水头一泡两泡时,你注意看茶低的颜色,里边绿的绿黄的黄,那多半就是有烘青料了。因为绿茶在开水冲入之后,刚开始的时候颜色是绿的,普洱生茶放一两年水冲进去以后,茶叶本身的颜色就变成黄绿色的或者是黄色的,通过这个很容易就看出来茶底的颜色不均匀,绿色的是绿茶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在云南,高端普洱茶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谢谢邀请!所谓高端普洱茶,估计每个茶友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不完全一样。我们以一般市场上的认可度来简要的说一下这个问题。1.以品牌知名度来说,首推大益,大益茶在普洱界就是第一品牌,在短期内我个人觉得其他品牌想要超越它或者并驾齐驱的可能性很小。其次估计就是下关铁饼和中茶这个两个品牌了,它们两个很难说谁更知名一些,不相上下吧。

第三梯队的就比较多了,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品牌和价格是有极大关联的,显然大益的价格是最高的,它的品牌溢价也最大,一般刚入门的茶友大多数购买普洱茶时都会考虑购买大益的茶。这和汽车市场有些相似,很多人在购买汽车时都把BBA作为他的目标,但凡有购买的能力都会选择这三个品牌之一,开着有面子啊,对吧?但对于一些资深茶友来说,品牌的影响力就会相对弱一些。

尤其是最近几年,他们在购买茶叶时,只考虑茶叶的品质,不会过多的考虑品牌,当然除了一些投资者外。2.以出头、寨子来说,目前大多数茶友还是很认可的,比如像老班章、冰岛、昔归之类的,这些茶无疑就是普洱茶的高端茶,它们的价格高昂,一般消费者望而却步,但每一个茶友都想尝试一下,看看究竟与传说中的滋味是否有差别。

正是有这些现象,给了少部分人可乘之机,相应的不靠谱的同名茶就开始流向市场,流向希望品尝一下的消费者。就目前而言,许多茶友已经开始对这些名山、名寨茶抱着一种谨慎的态度了,不光只听故事,不作研究的购买,相信这种趋势会不断的蔓延,以后一定是一个正本清源的过程,真正的高端普洱茶一定会擦去蒙在它身上的灰尘,大放异彩的。

请问各位存过茶的朋友,所存茶叶都变好喝了吗?

从2012年存的第一饼普洱茶开始,至今我已经存了八年茶了,手中存茶有普洱茶、白茶黑茶红茶、碳焙乌龙茶五个品种,共计300多斤。在这300多斤茶里,有的是转存的年份茶,有的是新茶入存,最老的茶有17年。总结这些年的存茶变化,我发现受存茶品种、存茶茶质、存茶仓储等三个因素的影响,有的茶越存越好喝,品质好的简直让人欲罢不能;有的茶越存越难喝,已经成了鸡肋;有的茶正处尴尬期,一会好喝,一会不好喝,无法预判未来会不会好喝

这些年我存的普洱茶在我存的茶中,普洱茶占90%以上,其中生茶占普洱茶的90%以上,生茶有茶农自家生产的山头纯料,但更多的是厂茶,如大益、下关、广雅、福今、百茶堂等。熟茶主要有大益、老同志和中茶。我存的普洱茶生茶我存的普洱生茶按价位可以分低、中、高三个档次,低端和中端全部都是厂茶:1、我存的低端厂茶基本上现在都变好喝了当初在买茶的时候,我对这些低端茶挑得特别仔细,都是反复试茶好几天以后才做的决定,所以这些茶基本上都是越来越好喝了。

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有下关06、10、11、16年的飞台小铁,09年的飞台8653铁饼,12年的下关麻黑圆茶、15年的下关并王。2、我存的中端厂茶绝大部分都变好喝了,个别茶越存越淡,没有新茶表现好。我存的中端茶基本上以大益、下关、百茶堂为主,这些存茶中的大多数现在汤水越来越粘稠、润滑、厚韧,香气虽然没有以前那么高锐,但香绵柔入水,以前的苦现在已经转化为清甜(类似于冰糖桔的甜,但是清度更好,余韵更长),涩度大大降低,比以前好喝很多。

在这些存茶中,布朗、班章料的变化是最可喜的。临沧料涩度很高,随着存茶时间变长,涩度逐渐贬低,口感会好很多,但是存茶的时候一定要防止跑香,不然存的茶会越来越淡,成为鸡肋。3、我存的高端茶有些变得越来越好喝,少数越来越淡,没有新茶好喝。这些年我存了一些高端茶(克价在2元以上),发现一个问题,高端茶尤其怕跑香,所以一定要干燥密封保存。

在这种仓储环境下,大多数茶越变越好喝,比如当初口感厚重苦涩明显的一些茶,如大益和下关的高端茶和一些老班章、易武纯料。但是新茶时苦涩皆弱、清淡的一些高端茶,五年以后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根据这几年我的买茶、存茶经验,我发现,如果买茶为存的话,新茶时期口感清淡、苦涩皆低的茶买入要慎重。买茶存的关键在于口感厚重,哪怕是苦涩高一点,在口腔中的转化慢一点也不怕,当然了苦涩化不开的不在考虑之列。

4、我存的有些茶在三五年以后,无法预判未来会不会好喝在我的有些存茶中,有少部分茶在三五年以后试茶时,有的时候好喝,有的时候难喝,无法预判未来会不会好喝,据有些存茶前辈说,它们现在正处转化尴尬期,未来的变化只有靠运气。这类茶在新茶时都有一个特点,口感厚重一般,层次丰富度一般。我存的普洱茶熟茶这些年我存了一点普洱茶熟茶,这些普洱茶熟茶发酵度越高,后期存起来和新茶时的口感差别就越小,最多只是多了一点粘稠和润滑。

而发酵度适度、新茶时口感厚重、层次丰富的那些熟茶,现在是越来越好喝了。发酵度很低,里面几乎掺有生茶的那种我没买过,因为当初个人有点不太认同这种熟茶工艺。所以在这个方面我没什么存茶经验,没有发言权。这些年我存的白茶2012年-2016年四年期间,我买了不少荒野白茶,其中以牡丹居多,我在白茶坑里的时候,白茶还不温不火,价格低廉,做茶技术都是采用的传统技艺。

所以,这些年我存的白茶基本上都是越来越好喝了,尤其是牡丹和贡眉。白毫银针三五年以后口感就会慢慢变淡,茶质开始走下坡路。看样子,在白茶中,白毫银针不耐存,最好三五年之内就把它喝掉。这些年我存的黑茶2016年,我买了一些高马二溪茶农家产的黑茶,有黑砖,也有百两。因为黑茶料粗,需要的存茶周期长,所以很少去试。

2019年的时候曾经撬开一块黑砖试了一试,口感比以前略醇润了一些,转化虽然有,但是很慢。总体还是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吧。这些年我存的红茶2015年到2016年期间,我买了一些武夷山的正山小种和老枞红茶,因为我体质上火下寒,一喝红茶就上火,所以这些红茶就存了下来。存的第一年和第二年,这些红茶的口感比新茶好很多很多,尤其是醇润细滑,喝着就像一口油一样淌下喉间,非常的迷人。

以前略有些飘的香气也沉到了水中,让我不觉惊艳欣喜。但是到了第三年,我发现,这些红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汤水喝着开始有茶水分离的感觉,汤质没有以前好了,喝着略有些松松垮垮的感觉,茶香也慢慢越来越淡了。看样子,红茶略存一存更好喝,但是高峰期只有三年,三年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的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这些年我存的碳焙铁观音、武夷岩茶、碳焙凤凰单枞2016年以前,我在铁观音、武夷岩茶、凤凰单枞坑里待了几年,存了一些碳焙铁观音、武夷岩茶、凤凰单枞。

其中碳焙铁观音大多是转存的五年以上的,算起来最老的有差不多十年了。这些茶存起来有一个共同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茶中的火香越来越低,茶的涩度越来越低,甘甜度越来越高,最明显的更加油稠醇润,但是香气越来越淡,茶水分离现象越来越明显,汤水越来越松垮。而这个时间分界线也是三年到五年。而且,能够存的只有那些发酵度略高,焙火时吃足火的碳焙茶,那些发酵度低、焙火轻的碳焙茶即使有真空包装,一两年以内最好赶快喝掉。

我的存茶挑选原则每一种茶都会有自己的寿命,不能无限期存下去,尤其是红茶等。所以茶越存越香这个概念应该有一个时间限制。总体来说,抛开时间限制,我存的茶基本上都是越存越好喝。但是,当初因为贪图新茶现喝适口性高挑的那些茶,现在无一例外,它们的寿命很短,三五年就是极限,再存下去只会越存越不好喝。而我挑的那些用传统技艺做的、口感厚重、苦涩皆有的那些茶,现在都是越存越好喝

我的存茶方法我的存茶方法很简单,只有五个字:防潮防跑香。我家在江汉平原,每年有三四个月时间属于高温高湿天气,比如梅雨季节和夏季。所以我采取的存茶方法是锡箔内膜牛皮纸自封袋 少量食品干燥剂折扣封存在一个大厚纸箱里,厚纸箱用胶带封缝封口。厚纸箱离地离墙堆在一个小茶房里,一年逢秋高气爽更换一次干燥剂。写在后面的话存茶是一门技术活,并不是说只要把茶买好放在那里,然后茶就会好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