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能倒七分满?这个小小的动作里,原来蕴含着大道理。茶不能倒满,倒满了烫手,杯子都拿不起来,令人恼怒。在酒桌上,给人倒酒一定要倒满,否则被视为看不起、不尊敬。酒满敬人,茶满欺人。风俗礼仪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是一些地区的特定礼仪,尤其是在闽南地区,“七分茶八分酒”就是指给客人沏茶只宜沏七分满,而斟酒则以斟八成为宜。

为什么茶倒七分,酒倒八分?

人生如同一场旅行,太过于追求完美往往会忽略沿途的风景,在很多人眼中人生最潇洒的状态是: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过盈则缺,过满则亏,过刚易折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人们常说“七分茶八分酒,留下几分是人情”说的似乎也是这样的道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今天我们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风俗礼仪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是一些地区的特定礼仪,尤其是在闽南地区,“七分茶八分酒”就是指给客人沏茶只宜沏七分满,而斟酒则以斟八成为宜。酒斟八分满的意思暗示喝酒的人不可贪杯过量,少斟节饮才既不会伤身体又不会造成浪费,常言:“酒满欺客”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其实有的地区也有“七分水,八分茶,酒满上”的说法这里不做讨论。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礼仪呢?这就来源于王安石和苏东坡之间的一段故事了。文化典故相传有一次王安石作了咏菊诗:西风作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没有写完,有客人拜访就去见客了,恰巧苏东坡来,看了这两句诗,提笔写道: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因此,苏东波被贬去湖北,临行前,王安石交待:待得回京城时,带一些长江中峡水回来。

在黄州的秋天,苏东波明白黄州的菊花是不落花瓣的,非常佩服王安石。三年后,苏东坡考绩回京城,特意到三峡取水,可是只顾贪看美景,船过了中峡,才想起取水的事。打算让船夫回头时船夫说:“三峡水流如此湍急,回头谈何容易,三峡水水一流而下,下峡水不是也从中峡来的吗?”苏东波一想有理,就取了下峡水去了京城。苏东坡回到京城送水给王安石时,王安石很是高兴留下他一起试新茶,取出皇上新赐贡茶,用扬子江中水冲泡

苏东坡不待王安石开口,忙抢先说自己在黄州的经历:菊花确实有不落瓣的。茶泡好,王安石给自己和苏东波各倒了一杯,只有七分。苏东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满。王安石端起茶,喝了一口,品评一番,皱起眉头说道:“你这水是三峡水,可不是中峡水吧?”苏东坡吓了一跳,赶忙把情况说明。王安石说:“三峡水性甘纯活泼,泡茶皆佳,唯上峡失之轻浮,下峡失之凝浊,只有中峡水中正轻灵,泡茶最佳”。

苏东坡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王安石又说道:你见老夫斟茶只有七分,心中一定编排老夫的不是。苏东坡被说中心事,忙说不敢。王安石又说道:这长江水来之不易,你自己知晓,不消老夫饶舌,这茶进贡,一年正贡365叶,陪茶20斤,皇上钦赐,也只有论钱而已,斟茶七分,表示茶叶的珍贵,也是表示对送礼人的尊敬;斟满杯让你驴饮,你能珍惜吗?好酒稍为宽裕,也就八分吧。

苏东波一句也不敢回应。从此流传下来七分茶八分酒的美谈和礼仪。“七分茶八分酒”到了今天不仅仅是礼仪更多的是赋予新的意义:行事把握分寸,说话留有余地,待人宽容之心,处世淡泊从容。正所谓:接受平凡,接受遗憾,接受人生之中的不完满。太满则亏,太盈则泄。不太满的人生,或许才是真的圆满。如果大家有更多的礼仪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或轻酌会踊跃发言。

为什么泡茶要“凤凰三点头”?

茶眼看世界●品茗知冷暖●乐享茶生活,头条号【义芳君说茶】致力于独家深度解读茶人茶事茶精神,分享茶叶专业健康知识!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人的“事”在于种茶、制茶、品茶、鉴茶等,而茶人的“器”,则不仅在于拥有得心应手的茶具,还在于掌握一套高超的泡茶技法。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去茶馆喝茶,茶友们印象最深刻的不一定是喝了哪一泡好茶,倒是端庄雅致的茶艺师那一套行云流水般的泡茶技艺在一双纤纤素手的腾转挪移、上下翻飞中得到尽情演绎所展示出来的美感让茶友们过目难忘。

人有人格,茶有茶道喝茶修炼的是心境,泡茶锤炼的则是技法。在我国六大茶类冲泡方法中,学会像雅称“凤凰三点头”的冲泡技法,则能让我们的茶品有了质的飞跃。何谓“凤凰三点头”?这是我国茶艺的一大特色,通常冲泡中高端茶叶时,为了最大限度展现茶叶的内质,以及主人的风度,通常会有“凤凰三点头”的茶艺演绎。泡茶时,要求茶艺师动作舒展,提壶高冲,再按下轻注水,如此反复三次,如同凤凰点头。

整个过程中,主要依靠茶艺师手腕的力度来控制注水的水量、水流的轻重缓急,从而确保每个茶碗中的茶水成色一致、水量一致。这与书法艺术的抑扬顿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采用“凤凰三点头”泡茶有什么好处?在义芳君看来,至少有三层好处。其一,寓意吉祥,展现中华茶礼的热情好客;其二,提质增香,茶叶经过连续三次的高冲低注,受热更加均匀,内质更能够得到充分的激荡和释放,品质口感更上一层楼;其三,享受美感,喝茶本质上是一场没有结果,其实也并不讲究结果的娱乐活动,采用此法泡茶,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杯中上下翻转,犹如凤凰展翅的美姿,更加富有意趣美感,更加能让人“心静自然宁”,从而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如何练就“凤凰三点头”?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在于熟能生巧,难在于力度的掌控上,但归根结底在于心境的养成。喝茶,如同阅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想提高自己的泡茶技艺,更重要的还在于日常生活中增强自身学识、见识、身心等方面的修养。尤其是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更需要练就一颗从容之心,以便能够静下心来优雅从容细细品尝一杯茶,享受下生活的慢时光,感受下世界的静好。

农村俗语:“茶七饭八,酒十分”有什么道理吗?

农村人闲暇时,爱到街坊邻居家串串门聊聊天,去了主人就会倒上一杯热茶来招待你,为什么不把茶倒满了?因为茶是热喝的,倒得太满了,不但不方便端会烫着人的手,酒到衣裤上会让人难堪觉得不自在。“饭八”就是说给客人盛饭,也不需要盛的太满了,饭盛的太满客人吃的时候会沾到鼻粱,反而让人觉得不太体面。“酒十分”讲的是给客人斟酒的时候,要满杯满实,主要的是待客之道,也是对客人的尊敬。

给人倒茶时,为什么不能倒太满?“斟茶七分满”有什么说法?

倒茶只倒七分满,是最重要的常识,也是茶席礼仪的代表。为什么只能倒七分满?这个小小的动作里,原来蕴含着大道理。如果把茶倒满,满满的一杯茶,咄咄逼人,让人敬而远之。茶不倒满,就是为了留下一些空白。剩下的三分,是人情,是余地,是分寸。为人处世,把握好分寸,留一点余地给别人。既给了别人空间,也给了自己自由。茶只倒七分满,是对别人的尊重,留下三分人情,让人体会到你的用心,双方其乐融融。

茶只倒七分满,最主要考虑的,是客人方不方便喝茶:如果茶倒太满,茶杯太烫,不仅不方便拿起,还容易失手打烂茶具;如果茶倒太满,喝茶时茶水容易洒出,让喝茶的人感到尴尬;如果茶倒太满,不便品茶闻香,也不便观赏杯中汤色;如果茶倒太满,让人喝下一大杯,有点为难,失去了慢品的乐趣。“新客换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

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暗下逐客令”本地群众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无茶色”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在中国的饮食文化里面,酒与茶是两个很重要的方面。酒讲究豪气。在酒桌上,给人倒酒一定要倒满,否则被视为看不起、不尊敬。茶讲究和气。在茶桌上,给人倒茶一定不能倒满,否则被视为不欢迎、不尊重。

酒要满上,干了,才够诚意,够义气。酒桌上大家觥筹交错,碰杯声此起彼伏,喝酒的人往往称兄道弟。茶不能倒满,倒满了烫手,杯子都拿不起来,令人恼怒。是不欢迎,想赶人走之意。茶不要倒满,留一点点余地,就像人与人之间保持的一点点距离,和和气气。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