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足够的水可以保证第二泡的浓度。越嫩的茶叶,所要求的水温越低,有的嫩茶,在80度的时候便可以投放,上投法较为麻烦,要等水降温,不方便。如今常见的标准盖碗的容量为110ml,绿茶、黄茶、白茶红茶,投入5克干茶,采用快出水的方式冲泡,此时泡出来的茶汤不浓不淡,滋味正好。

泡茶究竟该放多少茶?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各种制茶,存茶,煮茶,分茶,品饮的方法和茶具,茶器的记载,而且非常详细。但是对投茶量从各种书籍来看都没有记录或者是记录不很详细,看见这个问题在中国茶文化中不是一个大问题。我认为这个与各个时代茶的制作过程和品饮形式有关。在明朝之前,中国的茶主要是煮饮和冲泡并存,明朝之后,由于明太祖废弃团饼该散茶,所以中国茶文化加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茶具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明朝出现的紫砂壶,而且紫砂壶也从大变小,所以对于投茶量也在不断变化,同时中国的计量衡也不允许喝茶的人对每一泡茶都有严格的计量。而随着现在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喝茶由渴饮到养生,再到精神的愉悦,开始对喝茶的过程进行精细化计量。各种茶具也越来越丰富。从目前实践经验来看,原则的投茶量在1:50,也就是说一克茶用50毫升的水,当然这是个普遍的原则,不同的茶,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增减。

冲泡绿茶时,需要注意什么?

大家好,我是头绿身不绿的“绿豆芽”。致力于将好玩、有用、能看的常识、知识、好物分享给大家。最近一段时间没有更新,深感自责,最近会趋于稳定,也请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绿豆芽”哦!这段时间会跟大家一起学习科普一下茶的知识,算是简单的弘扬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吧。内容会涉及到茶的起源、制作过程、品种、产地、鉴别方法、冲泡手法、器具详解等数百篇内容。

今天主要说一下茶具的选用与绿茶冲泡方法:最适宜冲泡绿茶茶具自然是透明的玻璃杯,赏茶也是茶道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点,茶叶在杯中逐渐舒展,上下起伏,玻璃杯可以更好的欣赏茶叶的动态美,闲情逸致,不妨看一场“绿茶舞”。除了玻璃杯,白瓷茶杯也是非常好的选择。瓷具外形雅致,手感极佳,比玻璃杯保温性好。虽然不易于观察“茶舞”。

但是可以更清楚分辨茶汤的颜色。不管使用哪种茶具,均宜小不宜大,茶具大则盛水量多,这样会使茶叶易老。泡茶时水温的把控:最适宜的冲泡绿茶的水温温度为90度左右。由于茶叶的品种、鲜嫩程度不同,水温要适当的调整一下。清明前后采摘的绿茶比较嫩,冲泡时水温要低一些,85度最为合适。水温过高,泡出的茶汤会泛黄,口感也略为苦涩,冲泡二次之后水温在提高至95度。

一些老茶、粗茶,低档茶可以直接用95度的水进行冲泡。泡茶比例:茶叶的用量适个人喜好而定,并没有什么固定饮用标准和建议,不过茶叶与水最好的比例为1:50,1克茶叶用50毫升的水冲泡,这样冲泡出来的茶不浓也不淡,口感不至于苦涩,最为鲜醇。这样的比例尤其适合用来冲泡比较嫩的名茶,用来招待客人也最为合适。冲泡三法:绿茶的冲泡,有三种方法: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

上投法是先在杯中倒入热水,等到水温合适之后,再放入茶叶。这种方法多用于细嫩的炒青、烘青绿茶,例如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等。越嫩的茶叶,所要求的水温越低,有的嫩茶,在80度的时候便可以投放,上投法较为麻烦,还要等水降温,不方便。中投法是先投放茶叶,然后在杯中注入三分之一热水,举杯晃动,让杯中的茶叶舒展开,再加入后续三分之二热水。

这种方法适合比较细嫩的茶叶,可以降低水温,使茶可以上下浮动,更为美观,但是论滋味,不及上投法。下投法是咱们普遍使用的方法,先放茶叶,后直接倒入热水,不论温度,能泡开即可。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细嫩度差的绿茶,不过鉴于方便省事,管他什么茶,直接泡即可,如果要闲情逸致,那可一定要讲究了。冲泡时间:一般绿茶都是三泡,前三次冲泡为最佳,三次之后,味道会开始变淡。

泡茶时,先用开水烫杯,可以温杯和清洁。随后在杯中注水半杯,放入茶叶,此为润茶。1分钟后,再次倒入热水,用水高冲,在后续水的冲击下,杯中茶叶会上下翻滚起伏,茶香四溢最后在浸泡1分半,便可以品茶了。冲泡后的最佳饮用时间在3至6分钟,久放后的绿茶口感会变差,不再有鲜爽的滋味。续水时机:当杯中只有三分之一的茶汤时,就该续水了,续水时一定要是温度非常高的开水,这样才能保证杯中茶汤的温度保持在90度左右。

温度足够的水可以保证第二泡的浓度。茶的茶具的选用与绿茶冲泡方法,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感兴趣的伙伴请关注我的头条号“绿豆芽”。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我们正面临一个新的危机,文化需要传承,技艺需要延续。承艺文化,希望与大家一同传承延续我国传统文化,一同传播探讨。好茶,承艺希望与大家一同品鉴。承艺文化的黄山毛峰,西湖龙井,茉莉花茶,茉莉龙珠,手工绿茶刚开始起步,感兴趣的茶友建议来短暂观赏。

用紫砂壶泡武夷岩茶,是绝配吗?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紫砂壶并不是武夷岩茶的绝配。因为紫砂壶为独特的双气孔结构,壶壁上的毛孔较大。当我们将沸水倒入紫砂壶内,毛孔受热而张开,此时会吸附一部分来自茶叶的香气。待冷却之后,这些毛孔恢复之前的状态,于是这些茶香便留在了紫砂壶内,下次注入沸水时,又会吐出这些香气,吸附新的茶香。

这样的结构,造就了紫砂壶的“留香”特性,一把养了许久的紫砂壶,即便冲泡白开水也能带有茶味。但紫砂壶也有明显问题,那就算会吸收一部分茶香,而香气又是武夷岩茶不可或缺的一道组成。尤其是对肉桂这类香气馥郁的茶叶来说,若是被吸走一部分影响的最终还是茶叶本身的品饮体验。不仅如此,为了防止不同茶叶之间的香气混杂,紫砂壶有“一茶一壶”的讲究,但武夷岩茶光是品种就有上千种,若是要做到“一茶一壶”,在茶具上的投资未免过于庞大。

如何用白瓷盖碗泡出好喝的岩茶?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如何用白瓷盖碗泡出好喝的岩茶?第一,盖碗的选择。白瓷盖碗不要选太厚的,碗沿则尽量选宽一些的,这样热量散得快,不易烫手,这样才能尽快出汤,避免好茶被闷泡。第二,水的选择。水为茶之母,泡茶用水的选择,对茶叶风味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中常见的自来水、过滤水,其实不是泡茶用水的最佳选择。

想喝到茶叶的原汁原味,推荐选择纯净水。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选择山泉水。第三,水温的选择。无论是绿茶红茶白茶、岩茶,都推荐用沸水冲泡。茶叶的内含物质,其释放的沸点是不同的,大致上可以分为低、中、高三个点。如果想要激发茶叶的所有物质,沸水显然更加合适。而温水、冷水,只能激发低、中两类物质,高沸点物质无法释放,容易喝不准茶味。

第四,冲泡方式。出自三坑两涧的武夷岩茶,品质优异,内含物质丰富。如果与沸水的浸泡时间过长,很容易导致内质的释放超标,茶汤变苦变涩。所以在用盖碗冲泡岩茶时,最好用快出水的方式冲泡。从注入沸水到倒出大部分茶汤,时间控制在7-8秒左右。不用担心时间太短,泡不出茶味,好茶内质丰富,仅需短短数秒的浸泡,足以释放充足的内质。

冲茶时茶叶和水应放多少才算最好?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冲泡茶叶时,茶水比例应该是多少?这个得根据不同茶具的情况来判断。首先,盖碗。如今常见的标准盖碗的容量为110ml,绿茶、黄茶、白茶红茶,投入5克干茶,采用快出水的方式冲泡,此时泡出来的茶汤不浓不淡,滋味正好。青茶与黑茶则需将投茶量增加到8克。总得来说,盖碗泡茶的茶水比例为1:22,如果家里的盖碗太大或太小,也需根据比例调整投茶量。

其次,玻璃杯。玻璃杯是常见的冲泡绿茶的用具,但要注意一个问题,大多数玻璃杯都无法做到茶水分离。茶叶与热水接触的过程,其实就是茶叶内含物质不断释放的过程,泡得越久,茶汤滋味越浓,所以为了避免茶汤被泡苦泡涩,应该尽量减少投茶量。200ml的玻璃杯,投入1-1.5克绿茶、黄茶、白茶即可,而红茶、青茶、黑茶不适合用玻璃杯冲泡,这里就不介绍了。

其三,煮茶壶。煮茶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先泡后煮。先用盖碗冲泡6-7冲,然后将泡过的叶底投入煮茶壶。因为此时茶叶表层的物质已经释放得差不多了,所以无需减少投茶量,将5克叶底全部投入即可,而煮茶壶内的水为300-400ml。二是直接煮茶。和玻璃杯相同的道理,尚未泡过的茶叶拥有丰沛内质,所以要尽量减少投茶量。

300-400ml的煮茶壶,投入2-2.5克干茶即可。此外还需减少煮茶时间,先泡后煮为冷水投茶,而直接煮茶时应该先等水沸腾,再投入茶叶,避免茶汤被泡苦。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红茶泡袋都是5克装,岩茶为8克装,直接投入盖碗内冲泡即可,而至于绿茶白茶这些散茶为主的茶叶,如果觉得自己无法准确把握投茶量的话,可以考虑买一台小型的家用克秤,将投茶量精确到克,这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