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鸦片战争,也与茶叶有关,大清从茶叶贸易中赚取了太多的白银,于是英国人才想到用鸦片换茶叶的坏主意。海军高层意识到茶叶的好处,开始给他们的士兵配备茶叶。统治者通过移民实边增加了北方草原上的人口数量,但此地适宜耕种的土地很少。红军每到一处,就去“接收”茶商的仓库,虽然在俄罗斯茶叶比酒贵,但物资贫乏的红军,茶叶供给却是充分的。
古代汉人为什么不去草原游牧?
古代汉人为什么不去草原游牧,带着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南北朝时北朝的历史。当时北方的匈奴、氐丶鲜卑等民族大量涌入中原,纷纷建立起各自政权,导致大量汉人南迁,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汉人北上进入草原,由于不适应游牧习性和莫名的劫掠及伤害,很多人又返回了农耕区,剩下的极少的一小群人最终永远留在了塞外,后来便消失了汉人的特点,融入到其它民族里了。
要说古代的明君应当不比你心眼少,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让穷苦汉人去挤占草原游牧空间,对自己的统治有利吗?知道,并且也尝试过这么去做的。然而事实上,游牧民族能南下适应农耕生活,而农耕民族却无法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汉朝的北方情形。西汉时,为了有效管理现今内蒙古等大片国土。在原有的上谷郡丶渔阳郡丶右北平郡的基础上,于公元前127年,向北设置了五原郡,辖境相当于今巴彦淖尔盟东部、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准格尔旗等地。
后,汉武帝经过军事上反击匈奴的胜利,又设置了云中郡和朔方郡。统治者通过移民实边增加了北方草原上的人口数量,但此地适宜耕种的土地很少。以牧为生,汉人无法适应,所以,最终放弃起初的使一部分汉人改农为牧的打算,结果,这些迁移过去的百姓还是以原有的习性生存。农耕民族的特点,离不开可耕种的土地。离开它,在草原上,其一适应不了苦寒丶干燥、风沙大的气候,其二生活习性难以改变。
汉人主要吃的是粮食丶青菜,穿的是粗布。牧民主要吃的是牛羊肉,穿的是兽皮。第三是汉人是定居,牧民是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走哪儿哪儿是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代的情况只能是以上所说。现在不同了,内蒙牧民大都告别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过上了和内地人一样的定居生活,时代变了,在内蒙,不少汉人也经营起牧场,变成了牧民,这在古人眼里可能是想都不敢想的……。
茶叶是个好东西呀!作战的士兵有一杯热茶喝,犹如加了一个“血包”。茶叶比咖啡更能解渴,比凉水更能驱寒;能净化水质口感,能够补充维生素,能够抗疲劳,能够放松紧张情绪。19世纪,茶叶就逐渐进入欧洲各国军队,成为士兵给养标配。德军3号口粮喝茶的老祖宗当然是我们中国人,茶叶、丝绸、陶瓷这些纯天然产品,不知道为古代中国赚了多少白银,山西晋商、安徽徽商、云南茶帮发财致富的传奇故事与茶叶贸易都有偌大关系。
茶叶传到欧洲以后,培养出了两个“嗜茶民族”——英国与俄罗斯。与我们大部分人喜欢绿茶不同,欧洲人更喜欢发酵的红茶,毕竟绿茶不便于长期保存,受热后口味全毁了。英国大兵的下午茶大英帝国的海军军官都是贵族出生,继承了喝“下午茶”的习惯。喝“下午茶”不仅是身份的象征,还有生理上的需求。长期在海上漂泊的水兵们没有新鲜蔬菜吃,体内维生素含量低。
“喜欢什么,就是缺什么”,茶叶里的维生素满足了水兵们的营养需求。19世纪,英国军港的茶餐厅,生意异常火爆。海军高层意识到茶叶的好处,开始给他们的士兵配备茶叶。来自中国的茶叶实在太贵了,他们开始在印度与斯里兰卡大面积种植茶叶。后来的鸦片战争,也与茶叶有关,大清从茶叶贸易中赚取了太多的白银,于是英国人才想到用鸦片换茶叶的坏主意。
俄军的大茶炉俄罗斯人嗜茶比英国更甚,嗜茶比嗜酒健康多了。高寒地区不利于蔬菜的生长,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俄罗斯人更需要热茶来驱寒,来补充维生素。俄罗斯与中国接壤,晋商通过蒙古、新疆,把茶叶大规模输送到俄罗斯。俄罗斯人没有英国人那么有品位有格调,物廉价美的大块茶砖是最畅销的,喝茶文化也更是广泛深入民间,茶叶贸易渗透到了各个集镇。
这个茶砖是祁门红茶一口热茶,可以唤醒他们的战斗意志。俄国大兵们,休息之余就会架起茶炉,开始煮红茶了。俄罗斯的茶具、茶炉也堪称艺术精品,一边喝茶,一边玩弄精致的茶炉,可不惬意。十月革命期间,喝茶的红军打败了喝酒的白军。红军每到一处,就去“接收”茶商的仓库,虽然在俄罗斯茶叶比酒贵,但物资贫乏的红军,茶叶供给却是充分的。
最后,精神抖擞的红军战士打败了烂醉如泥的白军。苏军的大茶炉二战期间,苏联红军普遍配备了茶叶包,战士们喜欢在茶叶里加一点糖与奶,俄式“奶茶”就此诞生。近十多年,“奶茶”来又传回到中国,成为城市小资美女的必备饮品。在战争最艰难的时刻,有些部队的茶叶还是断供了。苏联大兵用胡萝干、白桦茸,有的甚至用苦涩的松树针叶代替茶叶(绝对黑色饮品,笔者尝过松叶的味道),“茶”已然成为苏军保持战斗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