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茶排名,云南茶排名是怎样的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时间:2025-05-17 19:30:45
本文目录一览
1,云南茶排名是怎样的
云南比较出名的有普洱茶、滇红、滇绿、南糯白毫茶、云南沱茶、露珠茶、糯米香茶,还有花茶、七子饼茶、三七茶等特产茶叶也很受欢迎。1、普洱茶云南最出名的茶莫过于普洱茶了,云南的普洱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在三千多年前的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的种茶先民濮人就向周武王献茶了,只是当时还没有普洱茶的名称。澜沧县富东乡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彻底改变了茶叶原产地的传统学说,改了人类之前倾向于茶叶原产印度的人类种茶历史。普洱茶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经过在普洱这个地方对茶叶加工集散运销各处,普洱作为重要的商业集镇,普洱茶因此而得名。2、滇红滇红又称云南红茶,是世界茶叶市场上著名的红茶品种。滇红的产销已有近五十年历史,出产于云南省南部的临沧、保山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茶所含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决定了红茶的质量,二者含量越高,品质越佳。3、滇绿滇绿即云南绿茶,滇绿出产于云南省临沧、保山、思茅、德宏等地州。滇绿茶选用云南大叶种鲜叶做原料。它从鲜叶采摘时就精选细嫩的一芽二叶,经过杀毒、揉捻、烘干等工艺处理。由于高温杀毒,及时揉捻,快速烘干,控制了酶的活动和多酚类的氧化,防止了芽叶发酵,保持了茶叶的绿色,形成滋味醇浓,香气持久,回味悠长,汤色黄绿的特点。4、南糯白毫南糯白毫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这里哀牢山余脉绵延,澜沧江碧水长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是茶树优良的生长环境,有利于茶叶内有效物质的蓄积。因此,南糯山所产茶叶质地上佳。南糯白毫茶条紧洁,壮实匀整,白毫密布而耀眼,茶汤清澈,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爽口润喉。5、沱茶云南沱茶属紧压茶,系选用优质毛茶作原料,经高温蒸压精制而成。云南紧压茶产销历史很长。早在明代《滇略》一书即有:“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的记载。据资料记载,形似倒置碗状的云南沱茶,定型生产已有六十多年,这的特异形状和优良品质早为人们熟知,蜚声中外。6、七子饼茶又称圆茶属紧压茶,外形美观,为圆饼形,酷似满月。每七饼茶为一个包装,故自称七子饼茶。七子饼茶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县是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原产地。这里的茶树所产鲜叶,芽肥叶厚,叶色浅绿,叶质柔软,制成茶叶品质尤佳。七子饼茶因汤色红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和爽口而著称。
2,昆明那些地方的早点和小吃比较有名
豆腐营玉溪小吃,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在他们家吃早点,他们家给的帽子特别多,基本不用加冒就已经吃了很爽了,米线,面条都很好吃,价格也不贵,地址么在豆腐营,前兴路上,前卫茶城对面,你直接百度地图输入“昆明豆腐营玉溪小吃”,就直接出来了,会搜到两家,但是是同一个地方,只是之前那个分店并的啦。
官渡红闸姐妹园,他们家呢米线么也是老是呢有名啦,昆明电视台呢老缪斯跟小胖都克吃着,总店在红闸,估计你找不着,他们家还开了一家分店在官渡古镇,在美食一条街里面,就在巷子口口上,很好找,强烈推荐他家呢凉米线跟小锅米线,还有血旺,超爽,血旺是那种煮呢有点老那种,看你个人给喜欢,还有煮豆。
春城路上佴家湾,在春城路泰隆宏瑞酒店往前,第一个天桥盘边的巷子里面有一家布丰牛菜馆(好像是这个名字),只有他家一家牛菜馆,对面是一幢写字楼,很好找,他们家呢大酥牛肉面,还有牛肉米线堪称一绝啊,那个味道爽,就是肉有点少,要出点钱加个帽就爽了。
老昆八中,如安街上,有一家叫朝阳小吃,他家呢卤面是从上学时代就吃到了现在,还有豆花米线其他倒没有什么特别的。
还有得胜桥的豆花米线,昆十中的卤面,多了······要去赶车了,来不及写了,你先去尝尝这几家吧!
这些都是我亲自吃过觉得很不错的,不是在网上找的!我只能说我又被骗了,红闸姐妹园,味道太一般,而且米线还偏硬,怀疑有添加。山东路龙记小锅米线.主打当然是小锅米线咯.传统的味道.别的小吃也蛮多.推荐汽锅鸡.营业到晚上8点.不过晚了很多小吃就没有了
2、银海森林后门的官渡园小吃,米线真是相当的好吃,非常的柔软,正宗的水洗米线。特别推荐他们家的小过臭豆腐米线和酸辣馄饨,那叫一个爽。特别还有老板亲自动手煮的咖啡哦
3、羊肉米线全家福!!!很给力,有木有?!昆都!瓦仓东路和瓦仓北路交叉口,店名:羊肉米线店
4、彩云豆花米线店,可能有许多朋友都知道的,在虹山新村,丰云财富广场,里面的白酒汤圆、豆面汤圆吃完米线吃味道很棒的!场背后,最早在虹山农贸市场里面,后面搬到了这里,米线很棒,辣子辣的超爽,另外,里面的白酒汤圆、豆面汤圆吃完米线吃味道很棒的
5、保氏牛汤锅 米线,红烧牛肉,牛肉冷片,那点沾水绝对是一绝 ,正宗弥勒风味,米线都是专门从米勒拉上来的!还有卤鸡卷粉各种小吃。 老板还是一个帅锅哦! 地址: 北辰大道25号(北辰大道与金秋路交叉口)。 金碧路省建设银行旁。绝对推荐
6、塘子巷南站铁小对面的巷子里面,小人桥豆花米线,地址:盘龙区塘子巷路南站铁路小学侧小巷内 人均:6元。
7、终于吃到传说的团山牛肉米线啦,人那个多啊,就是车行天下对面那家,个旧团山黄牛米线
位于昆明市北市区,车行天下正门对面的正宗蒙自团山牛肉米线,味道要的啊,特别是那个牛肉汤,经过的一定要去尝尝,每天都是人满为患。
个旧团山国莲带皮小黄牛米线,地址在北市区北辰大道昆曲高速桥下。比金碧路那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确美味,有水米线、红米线和卷粉可以选择。凉拌牛肉好吃到还打包带走,总之吃了都说好!
8、云仕铜锅小锅鲜肉米线(曙光东区路口)…三个字:鲜,香,烫…板凳当桌子使是一大特色…没办法,味美人多
9、双喜猪肘米线,由西南鼓王秦少建 亲自坐台,分量足味道好,猪肘软糯耙,强烈推荐!位于江东商业街杨酸菜鱼对面!
10、丰宁小区文山土鸡米线,不管什么时候去人都是超多!才六块一大碗,绝对超值绝对好吃!!不过我觉得他家的细面更好吃!地址丰宁小区温莎旁边
11、小黄牛米线果然好吃 汤头好 红米线软糯富有弹性 配料实在丰富 凉拌“招牌牛肉”每天仅限量供应20份 去晚了可就没啦!地址:书林街儿童医院对面巷子进入前行50米右转就看到了
12、昆明市北京路延长线金江小区商铺9-29号。高高饵丝铺。双帽米线好过瘾!!
13、昆明生意最好的肠旺米线,地址:昆明市 龙泉路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门口有一家叫“不留名煮品”味道那是相当的不错,生意很好,想吃的朋友要在两点之前去哦,不然就没有了
14、香合坊的秘制排骨小锅米线,据说排骨选用的优质小排长时间腌制,香嫩入味,正好与米钱相配!这是一款创新的小锅米钱,是鲜肉、焖肉米线的升级版。
15、建新园(宝善街店)~店面在昆明到处都是,偶然一个不经意,就会在某个街道的拐角处发现。过桥米线自是经典~生意超好,经常有人蹲在或站在门外进食,老字号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地址:五华区宝善街195号(近消防队)
16、新世界の过桥米线和小锅米线,~鸡汤狠正宗,冷掉后你能看到上面凝结起来的一层鸡油,里面还有加菊花和玫瑰花哦 在昆明算是比较不错的过桥米线啦,关键是凉菜也很不错哦!地址:动物园门口。
17、这米线么么太爽了,昆明的朋友快去尝尝,么么太好吃了,地址在广福路岔珥季路200米处,世纪城商铺1242号,好吃尼东西分享哈嘎
18、鸡丝凉米线,好吃啊!邻家小灶出品!昆明的吃货行动吧!地址:白塔路339号,春城剧院旁。电话:3118757
19、昆明小吃,小锅米线,溢香园的不错,在白马小区做了好多年,生意都很好。
20、头大的一碗卤面,吃完了各种撑!店名:豆腐营老玉溪,地址:西山区前兴路云南前卫茶叶市场公交车后面。@
21、传说中很好吃的米线,血旺、木瓜水、饵块都很纯朴,都是手工的~洪闸官渡姐妹园,地址说不清,定个位好了
22、临沧风味的18元一套的土鸡米线,配有凉菜、豆浆、辣拌花生,几块土鸡背上的肉,超贵。但味道不错、鸡汤好又真,这是云州米线坊昆明世纪城店。作料每张桌子都有,自己放。
23、新迎豆花米线,排队的人超多,豆花米线料很足!地址在官渡大酒店对面的巷子哦
24、原来在昆医旁的林山饭店,现在搬到大观路旁 环西桥路口。大酥牛肉米线真心好吃,还有牛肉冷片,惭愧啊吃的只剩一片了才想起来照,快去吃吧
25、丰宁小区巷巷里有家豆花米线 店面虽小 味道却是一绝
26、在昆明想吃到好吃的米线真不容易啊,强推金鼎苑午餐特定18元28元过桥米线,不为别的,就那碗热汤就足已,环境什么的更不是某些园可以比的
27、这几天我迷上吃牛肉面条了,在昆明第二污水处理厂与仿江南水乡的交叉的丁字路口处,有一家“益香园铜锅牛肉”。这家的早点吃起来很爽,面条份量十足,大酥牛肉味道很正,汤味很浓,推荐各位去尝尝。
28、这家“吃货”里面呢特色稀豆粉米线么太经典了,难得一吃啊!其他小吃也不错哦!地址在龙泉路住宅区和师大龙泉路校区中间的巷巷里面
29、玫瑰湾美食街思茅菜对面的商铺5-10官渡李记小锅米线太美味了,就只卖门牌上的这几样小吃,每天都门庭若市,卖完就关门,一般两点钟就关门了,所以想吃就早点去吧!臭豆腐小锅米线招牌必点噢!
30、铁朋小锅米线。目前在我心目中排行第一了!昆明供电局后面的玉川巷。不多说!去了就知道厉害啦
31、吉羊米线,来自贵州,位于金实小区(京华快餐店隔壁),大片的贵州油辣椒,特别香,这是贵州好辣椒的特点,肉品足份不欺客,加冒另外分装,有的店,加没加似乎区别不大,新开张,环境与卫生不错。喜欢羊肉的吃货,值得去体验。
32、板扎呢羊肉米线,光是看看辣子就认得有多爽了!哈哈~有组队的吗?~地址在盘龙区金州湾小区1期,北门正对面!
33、虹山宵夜进行时爽啊“鳝鱼米线”“杂酱面”“小烤肉串”“辣肠子”可惜脑花卖完了 ,怎一个爽字了得
34、当然,端仕小锅除了卤饵丝,小锅米线也是一绝,在小锅里加入高汤,配上鲜肉,再下入米线,快起锅时放入韭菜,一锅就是一碗,米线爽滑汤汁鲜香浓厚,“哧溜”一声米线下肚,再喝一口汤,能让人经常吃得底朝天。 图片摄于 祥云美食城
35、玫瑰湾309号,就在小锅米线旁边。带皮牛肉米线,超爽,超大碗,自己放左料
36、白云路盘龙区政府办公区旁边大羊米线
37、关上个旧兄弟土鸡米线
3,德昂族相关资料
德昂族,现有人口1.5万(1990年),为云南独有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潞西县与镇康县,少数散居于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地,与傣族、景颇族、佤族等民族杂居在一起。
德昂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5462人。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
德昂族少女
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龙陵、耿马等县。与傣族、景颇族、傈僳族、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而居。
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德昂族自称“德昂”,居住在镇康、耿马等县的则自称“尼昂”或“纳昂”。“昂”为民族自称,意为“山岩”、“岩洞”的意思。“德”、“尼”、“纳”为尊称的附加语。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载本民族的历史、道德、法规和书写佛经等。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
中国史书多认为德昂与佤、布朗等民族是汉晋时期云南濮人的后裔,唐宋时期被称为扑子,茫人,元明时期被称为金齿,蒲人。自清代起,史籍乾隆《东华录》,光绪《永昌府志》等书称他们为“崩龙”,当地汉族又根据他们妇女服饰的特点,分别把“别列”支系称为“红崩龙”,“汝买”支系称为“黑崩龙”,“汝波”支系称为“花崩龙”。
解放后民族识别时沿用了“崩龙”这个名称,后来根据本民族意愿,并报国务院批准,自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起正式称为”德昂族”。说起濮人,在古代他们多住居云南的西南部地区,即史书所说的古“哀牢国”旧地,是个“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广阔区域,包括现在的大理,保山、德
德昂族
宏、临沦,西双版纳等地、州。
濮人在古代是个人口众多的族群之一,也是较早开发云南西南部的古老民族之一,因此一些江河,物产的名称上都留下濮人的烙印,现在的元江,古称“濮水”;永昌郡内的大龙竹则称为“濮竹”,曾是古代濮人朝觐中原皇帝的贡品。从文献记载及其他民族的传说故事中,都反映了德昂先民濮人是永昌郡内的古老民族。他们充分利用这里”土地沃腴,宜五谷蚕桑”的优裕条件,种植水稻和纺织木棉布,远在汉晋时期他们的社会经济就有了发展。中原封建统治阶级,一方面积极发挥濮人的先进生产技术的作用,一方面大量收敛濮人的财富,使濮人困苦不堪,不断起来反抗。永昌郡内的濮人虽多,住地较辽阔,但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地处交通沿线或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则较快,文化也较高;有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纺织业不发达,缺少衣着,古代史学家把这部分濮人称为“裸濮”。德昂族在历史上曾有过兴盛的时代,过去他们有很多支系,如汝旺、汝果、汝峨、汝进、汝本、汝波、汝别牙、汝买阿、汝昂、汝腊、汝王、汝科、汝别列、干得别列、汝不峨、汝布冬、汝孟丁、汝孟得丁、汝格若等等。历史上的德昂族曾在滇西一带以武力称雄,特别是在12—15世纪时,德昂族的先民建立了金齿国,更是称雄一方,后来逐渐走向衰落,以致在很长时期只能靠租种别人的耕地维持生活,直至1949年以后,他们才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德昂族先民住居的滇西南,其地理位置十分得宜,是古代中国通往印度的道路-“蜀毒道”的必经之地。远在公元前数世纪,以四川成都为起点,经西昌,会理,云南(祥云),下关,保山,德宏至印度的中印古道就已开通,从这条道上输往印度的有蜀锦,生丝及铁器,因此人们又称它为“西南丝路”。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唐宋时期被称为“朴子”、“茫人”,元明时期被称为“金齿”、“蒲人”。
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就是德昂族的先民,隋唐时称为“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他们先后臣服于汉、晋王朝及南召、大理国,元以后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德昂族绝大多数与景颇、汉、傈僳、傣等民族交错分寨杂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清代史书称之为“崩龙”,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时沿用了这个名称。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1985年9月21日起更名为“德昂族”。
德昂族习惯于按属相和排行给孩子取名,也使用汉族的十二生肖:查(鼠)、包(牛)、衣(虎)、卯(兔)、光(龙)、沙(蛇)、牙(马)、麻(羊)、新(猴)、收(鸡)、灭(狗)、交(猪)。生日的属相是什么,
德昂族
就以什么为名。男孩的属相前加“阿”,女孩的属相前加“立”。
例如,牛日生日男孩叫“阿包”,牛日生的女孩叫“立包”。若按排行取名,则不分男女,称呼为腊所(老大)、腊左(老二)、腊约(老三)。?
德昂族结婚生下孩子后,便有讳名的习惯。凡有了孩子并已取名的年轻夫妇,包括他们的长辈在内,不管什么人,此后都不能直呼他们的名字了。?
德昂族家里若长子或长女早死,则以次子或次女的名字代替称呼其父母。有的还没有生儿育女,但也可以预先取下子女的名字,而按此名来称呼。德昂族以为,对已有子女或虽死子女但年龄较大的人,再去直呼他们的名字如“何阿呆”、“李腊翁”等,是不礼貌的。
德昂族
德昂族
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该民族除说本民族语外,还能讲附近民族的语言,如傣语、汉语、景颇语和佤语等。
德昂族语言(以南伞硝厂沟为例)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从音位上看,有31个辅音位;元音9个,都有长短之分,共有18个元音音位。
(2)从语音结构看,德昂族的音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一般音节或叫主要音节;一类为附加音节或叫次要音节。
一般音节的结构有声母49个,又有两种情况:所有31个辅音音位均可单独作声母;复辅音声母又有双唇塞、舌根塞音与I结合;双唇塞、舌根塞音与r结合;双唇塞音与j结合;舌根塞音与V结合四类。有韵母159个,其中单元音韵102个,复元音韵57个。次要音节的结构是在主要音节之前,一种是出现在主要音节的声母为其同部位的辅音前;一种在辅音之后,通常有弱化元音(音节)。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非本民族的自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散居在德宏、保山、临沧和思茅地区。人口15462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德昂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
语言、文字: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
德昂族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
宗教:德昂族笃信小乘佛教中的润教派。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直至1950年后,这些情况才有所改变。
婚俗:在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文亲事,就不许杀鸡。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欢庆。
节庆: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
在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意),要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即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
烧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并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祭日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日常食俗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煮成又酸又(火+巴)的酸(火+巴)菜,或加油、豆豉、盐成杂熬菜。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卤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德昂族种茶历史悠久,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外出必须砍一段楠竹,削个斜口,放入茶叶注入泉水,用火烧开饮用,别具香味。德昂族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制酸茶时在茶叶中加少许槟榔,放入大竹筒中压实,密封筒口,存放一至两个月发酵后取出,入嘴细嚼,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
德昂族民间制陶和使用竹编制品历史悠久,所有炊餐用具,大都是自制的陶器和竹器。
节日、祭祀、礼仪食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直至1950年后,这些情况才有所改变。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如:泼水、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节日,都要敬佛。在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意),要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即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烧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并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饮酒多是自家酿制的竹筒米酒。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祭日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在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举行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
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捣菜、拌挑手鱼、姜叶炖鱼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