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顾景舟印章有哪几种

一、1932年(18岁)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顾景洲二、1933年(19岁)曼晞陶艺三、1937年(23岁)武陵逸人四、1942年(28岁)自怡轩、自怡轩主人五、1944年(30岁)瘦萍、老萍(?)六、1948年(34岁)①荆南山樵、荆山壶隐②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得一日闲为我福③顾景舟、景舟④景舟制陶、景舟制壶、景舟手制七、1940s (34-35岁)宜兴人八、1955年(41岁)啜墨看茶九、1984年(70岁)景舟七十后作、壶叟、老萍(?)十、1990年生于乙卯(缺资料)
您的问题,这样的紫砂壶品种,顾景舟紫砂壶印章,款识一般是3种;不过市场上仿品不少,一定要注意区分!

2,顾景舟壶盖印章鉴别是什么

顾景舟壶盖印章鉴别的是一款紫砂制作者及年代,与该壶是否是手工制作的一个佐证。最早出现的紫砂器,多为实用器,日常用品,并无作者款印。顾景舟的紫砂壶印章的种类有很多,这是因为顾景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使用的印章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印章的种类和特点,结合紫砂壶的制作年代和特点,相互结合来鉴别顾景舟壶,准确率则会大大提高。扩展内容:普通的紫砂壶艺人看印章很难真正的鉴别出真假,因为他们的印章大多都是一样的,很容易伪造。而顾景舟大师的印章则不同,在不同的时期,顾景舟大师的紫砂壶印章具有不同的风格,而在不同时期的时期顾景舟制作的紫砂壶也是不同的。如果单单是伪造顾景舟的印章,却没办法和制壶的特点结合起来,是很容易被鉴别出来的。而如果明白印章和壶的历史特点,难度则非常高,不是对顾景舟紫砂壶有很深的研究,是很难伪造的。这就是为什么顾景舟壶盖印章鉴别方法可以比较准确的鉴别真假,而现在普通紫砂壶作者的壶却无法通过盖印章来判断的原因。

3,顾景舟紫砂壶印章

顾景舟成名史:从其祖母邵氏学艺,潜心磨练制作技巧,方二十便己身列紫砂名手之林。数十年来饱览历代紫砂精品,深入钻研紫砂陶瓷相关工艺知识,旁涉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考古等学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加上精练制壶技艺,蕴酿出其紫砂创作的独特艺术风格,而顾景舟对于紫砂陶传器鉴赏亦有高深独到的造诣。 典型壶型: 年轻时先由方器入手,兼做圆器,随着其与书画界的交往,逐渐偏重光素器型的制作,最后是以几何形壶奠定其个人风格,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向。他还与名画家韩美林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合作制壶,为砂壶的发展注入现代美学概念。开创紫砂茗壶造型的新意境。他的代表作有:汉云、雪华、鹧鸪、提壁、上新桥、凤嘴壶、僧帽、仿鼓、石瓢、牛盖莲子等,其中牛盖莲子、鹧鸪壶获国家金质奖,僧帽、井栏壶获国家银质奖,并有许多佳作被国内外收藏家和博物馆收藏。 僧帽壶是紫砂壶历史上最流行的一种造型,特别是在明清时期,该壶式成为了当时的最流行。值得一提的是,明清两代紫砂壶艺人对该种壶式情有独钟。上图所示紫砂壶是顾景舟大师仿造古人僧帽壶制作而成的,其造型十分独特,比例也非常匀称,壶盖形似僧帽,顾名曰僧帽壶。壶底刻有“景舟制”的方印。 常用印章: 1932年,在家从祖母邵氏学艺,始用印: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武陵逸人 1942年,印有自怡轩、自怡轩主人、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曼晞、曼晞陶艺,并磨去"武陵逸人"印。 1944年,始用印:瘦萍、老萍、 1948年,始用印:荆南山樵、荆山壶隐 1955年,始用闲章:啜墨看茶 1984年,始用印:景舟七十后作,壶叟、 20世纪90年代,刻了最后一方印章:生于乙卯
顾先生少年即立志于紫砂陶艺创作,从其祖母邵氏学艺,潜心磨练制作技巧,方二十便己身列紫砂名手之林。数十年来饱览历代紫砂精品,深入钻研紫砂陶瓷相关工艺知识,旁涉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考古等学术。顾景舟紫砂壶印章,图:顾景舟紫砂壶底,图:顾景舟紫砂壶身,图:顾景舟紫砂壶,80年代在港拍卖价已为65万元人民币。现每把壶时价均超过一百万元,广受海内外收藏家争相购藏,惜生前作品不多,能珍藏者少之又少。顾景舟紫砂壶价格,2003年,紫砂大师顾景舟和著名书画家江寒汀、吴湖帆合作的作品“石瓢壶”在台湾拍出100多万人民币的价格。扩展资料:紫砂陶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成。即形式的美,是 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韵,一样能令人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 气;即气质,陶艺所内涵的和谐协调色泽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 刚、柔、方、圆的各种座姿态。识别砂壶的真假,首先从提高理性认识,理性即培养自已的学识素养,以资提高审美观感;第二是多方交流,互相观赏某些名家的杰作,提高感性,探讨和了解某些名作家的风格形制,技巧手法,艺技擅长,使用原料泥色的习惯性,印章的规格特徵,把握关键性的依据,逐渐累积经验。参考资料:百科-顾景舟谈紫砂
顾景舟印章介绍:1932年,在家从祖母邵氏学艺,始用印: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武陵逸人1942年,印有:自怡轩主人、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曼晞、曼晞陶艺,并磨去"武陵逸人"印。1944年,始用印:瘦萍、老萍、1948年,始用印:荆南山樵、荆山壶隐1955年,始用闲章:啜墨看茶1984年,始用印:景舟七十后作,壶叟、20世纪90年代,刻了最后一方印章:生于乙卯

4,顾景舟紫砂壶上的印章内容都有哪些

顾景舟紫砂壶上的印章: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武陵逸人;1932年,在家从祖母邵氏学艺,始用印: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武陵逸人1942年,印有自怡轩、自怡轩主人、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曼晞、曼晞陶艺,并磨去"武陵逸人"印。1944年,始用印:瘦萍、老萍;1948年,始用印:荆南山樵、荆山壶隐;1955年,始用闲章:啜墨看茶;1984年,始用印:景舟七十后作,壶叟;20世纪90年代,刻了最后一方印章:生于乙卯;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扩展资料顾景舟作品欣赏1、藏六抽角茶组盖印:顾景洲;藏六抽角茶组(六头);底印:行一日间为我福壶身略成扁圆状,由钮、盖、口、身以至圈足皆贯以六棱,线条明析工整,转折合度,筋囊饱满圆润,圆中见方、方中寓圆。此壶成型难度高,造型挺拔,做工严谨。高:9公分 宽:18.3公分2、柱础壶壶身书刻:汉之甘泉不能尚也,石生氏刻。柱础氏古建筑支撑梁柱的石墩,顾景舟早年作品。3、洋桶壶高14.5公分,宽:15公分;壶身铭:东坡陶壶,唐贡山茶,玉女潭水,足供高人清赏,乙酉秋月为鸿法兄清玩,范顺琪福赠。民国34年制,鸿法宜兴土地改革所所长,范顺琪宜兴市政委送 顾老亲手刻画写。4、朱泥西施款:荆溪惠孟臣制(底) 景记(把) 高6公分,宽8.5公分;顾景舟早期朱泥壶顾景舟魏紫熙合作--- 矮井栏壶款识:底款:景舟制壶;把款:壶叟;盖款:顾景舟;铭文:神韵天成己巳秋紫熙;顾景舟-紫砂壶;底款:足吾所好玩而老焉 盖款:顾景舟 高6.8公分,宽811.2公分;顾景舟早期紫砂作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顾景舟 (陶瓷艺人)

5,顾景舟的紫砂壶有几种落款

始用印: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武陵逸人1942年,印有自怡轩、自怡轩主人、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曼_、曼_陶艺,并磨去"武陵逸人"印。944年,始用印:瘦萍、老萍;1948年,始用印:荆南山樵、荆山壶隐;1955年,始用闲章:啜墨看茶;1984年,始用印:景舟七十后作、壶叟;20世纪90年代,刻了最后一方印章:生于乙卯;顾景舟所取艺名的壶上用章,款式多变,章法讲究。有自刻章如“墨缘斋制”、“墨缘斋景堂制”、“墨缘斋意堂制”、“自怡轩”、“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啜墨看茶”、“景舟七十後作”等等,水准、风格摹前人遗意,留艺世间意明志。有书法家、篆刻家、金石家为其所刻,如“景舟制壶”、“景舟手制”为上海书画金石家来楚生所篆。“顾景舟”为吴湖帆得意门生所刻制。“荆山壶隐”、“陶壶外史”、“得意甚爱”为金石家王少石所刻。八十年代後期与著名书画家韩美林合作专用章“历下美林”成为艺缘的印证。扩展资料紫砂壶款识综观现代壶艺大师顾景舟的壶上用印及所出现的艺名,无不反映出顾景舟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活动、艺术追求、抱负理想、心境爱好。从顾景舟的艺名随着时代的变化,可以看到顾景舟从艺历程中的曲折迂迥,成艺过程中的心境意趣,而最终升华至一种回归的自然境地和自然心态;平衡的、坦然的、淡泊的、归宗的,犹如禅机、悟性,“正道”、“得果”一般。顾景舟原名顾景洲。顾父顾炳荣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古训,要顾景洲发奋读书,用知识出人头地,锦绣河山,故取名“景洲”。“墨缘斋”,为顾景洲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时书斋的题名。顾炳荣从小就督写顾景洲学文习字,每日啜墨不止。顾景洲牢记古训父教,用“墨缘斋”激励自已用功学习。民国十三年、十四年(1924一1925年)江浙军阀齐卢之战,祸及丁蜀地区。顾氏家道中落。三年之後,顾家发生一场火灾,家中财物化为灰烬。顾家无力供奉顾景洲继续读书,顾炳荣即要顾景洲在家中研习,继续在“墨缘斋”自学深造,以待业与资足再就学机会。“墨缘斋制”、“墨缘斋景堂制”、“墨缘斋意堂制”、“景记”,为顾景洲早期初制水平壶壶用印款。因家境困窘,生活所逼,顾景洲祖母说服顾炳荣,在1932年初带顾景洲学制水平茶壶。数月後,顾景洲学成后自制水平茶壶,即在壶底使用“墨缘斋制”印款。接着又在壶底使用“墨缘斋景堂制”印款,并在壶把或壶盖上使用“景记”印款。後又接用“墨缘斋意堂制”印款,把款用“景记”印款。壶款俱是顾景洲亲自镌刻,表明了顾景洲喜美术,习书法,好舞文弄墨之志向,并用壶来反映其自己的这一观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顾景舟(陶瓷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