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有没有一种专门采摘芽茶的摘茶机不是摘叶子的

有的
品质好的茶都是人工采摘的吧。

2,2冲程机油如何分FAFBFCFD级有何区别哪种适合采茶机用

二冲程摩托车机油以美孚为例: 美孚雷霆2T、美孚超力2T、美孚小旋风2T、美孚小霸王2T、美孚新大洲2T;质量等级是根据美国石油协会API和日本汽车标准组织JASO来分类的:API TA、TB、TC级和JASO FB、FC级,越往后,品质越高。

3,识别普洱茶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好的普洱干茶陈香显露且有桂圆香,枣香等,并无异、杂味;而品质差的普洱茶稍有陈香或只有陈气,甚至带酸馊味或其它杂味。优质的普洱茶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反之,质量差的普洱茶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两侧感觉不适,甚至产生“涩麻”感。“普洱茶”在制作上,分为普洱散茶和普洱紧茶两大类。普洱散茶,传统品类为毛尖、粗叶,今已发展为普洱绿茶、普洱青茶、普洱红茶、普洱黑茶、普洱黄茶、普洱白茶6个品类。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桂圆、玫瑰、樟、枣、藕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厚薄一致,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俗话说:乌龙闻香,普洱赏色。看完外形后,第二步是开汤鉴茶。取3-5克普洱茶放入壶中,用沸水冲泡,把泡好的茶汤倒入水晶玻璃杯内观赏汤色。普洱茶的汤色要求红浓通透明亮,在普洱茶的加工过程中,80%左右的茶黄素(TF)和茶红素(TR)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TB),再加上较高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形成了普洱茶滋味浓厚、汤色红褐的物质基础。开汤后看冲泡后的叶底(茶渣),主要看柔软度、色泽、匀度。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的好,叶底硬、无弹性的品质不好;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色泽花杂不匀,或发黑、碳化,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属品质不好。

4,十大名茶中采用果茶间作种植方式的是什么

碧螺春十大名茶中采用果茶间作种植方式的是碧螺春。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十大名茶中采用果茶间作种植方式的是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洞庭碧螺春的国家标准碧螺春茶分为五级:分别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上等的碧螺春银白隐翠,条索细长,卷曲成螺,身披白毫,冲泡后汤色碧绿清澈,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回甘持久。伪劣的碧螺春则颜色发黑,披绿毫,暗淡无光,冲泡后无香味,汤色黄暗如同隔夜陈茶。碧螺春是绿茶代表产品之一,根据中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茶叶苦、甘,性凉,入心、肝、脾、肺、肾、五经。茶苦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表。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

5,应该怎样采茶叶

茶叶机采技术是近年茶叶生产上广泛推广的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实用技术。实践证明,机械采茶和手工采茶相比,可以提高功效10倍以上,节约采茶成本30%以上。并且,机采鲜叶的质量明显优于当前粗放手工采茶质量。机采茶园适期采摘是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春茶早期应手工采制适量名优茶鲜叶,当有70%左右的新梢达到红、绿茶采摘标准时就机采,夏秋茶有60%新梢符合标准时机采。中小叶种茶区一般一年采摘4~6次,大叶种茶区一年采摘6~7次。春茶采摘周期12~24天,夏秋茶为20~30天。一台双人采茶机可负担70亩左右茶园的采摘任务,一台双人修剪机可负担80~100亩的茶园修剪任务,采茶机和修剪机的配置比例大约1.5∶1较为合适。坡地茶园,应选单人采茶机和修剪机,一般一台单人采茶机可负担18~20亩茶园的采摘任务,一台单人修剪机可负担40亩茶园的修剪任务。双人机采跨行作业,成年茶园来回一次可完成一行茶树的采茶、修剪作业,先采剪主机手一侧的半边茶树,注意尽量减少树冠中心部重复采摘,幼年茶树一次即可完成。机器工作时应与茶篷成一倾斜角,双人修剪机为30°,双人采茶机为15°~20°。行走时主机手后退,副机手前进,机手必须配合协调,步调一致,保持机器平稳,避免忽高忽低,忽快忽慢。机手行走速度0.5米/秒为宜。采茶机刀片运转速度(往复频率)为1000~1250次份,汽油机应中速(4000~5000转/秒)运行,油门开度应掌握在0.85左右,二冲程小型汽油机使用燃料是汽油和机油的混合油,其配比20小时以内15∶1(容积比),20小时以后20∶1。采茶机上下两刀片的间隙不应大于0.2~0.3毫米,间隙过大将妨碍切割质量。
每种茶叶的采摘标准不一样,一般明前采摘主要以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主
根据你要制造怎样的茶叶来决定

6,猴魁属于什么类型的茶

绿茶类尖茶猴魁又称猴魁茶,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猴魁茶又称猴魁,是一种汉族传统名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清咸丰六年(1856),现六百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中明的先祖郑本魁就在麻川河畔的六百里山中开出一块茶园,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而六百里猴魁由于自郑本魁先生亲自传承,一直以来都代表着太平猴魁的最高水准。太平猴魁,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达500多种,具有抗菌、抑菌作用、减肥作用、防龋齿、抑制癌细胞等功效。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并参加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世博会等活动。猴魁茶的茶树生长在安徽九华山附近的太平县内,那地方层峦叠嶂,忽晴忽雨,朝晖晚霞,温湿得宜。关于猴魁茶这一名茶问世的经过,当地有这么一段传说:太平县原有一个叫猴坑的村子,村里有一位老茶农名叫王魁。这个人不仅擅于炒茶,而且善能识茶,更兼博物多知,头脑灵活,他早就看中山颠上的野茶树,很想拿它制成好茶。无奈那地方山陡路险,难以攀缘,以致这一心愿一直无法实现。一日,他见群猴在山颠的茶树间追逐嬉戏,不觉大喜,心想,何不驯练猴子采茶呢。于是他在采茶、炒茶之余暇,便选定几只猴子驯练它们上山采茶的本领。经过一段时期的驯练,到了采茶季节,王魁便带着受驯猴子到悬崖之下,让它们背上布袋,攀缘悬崖去采茶了。王魁将猴子采得的茶叶,仔细挑选、精心炒制,所以茶香独特,不同凡响。当北京某著名茶庄的采办人员品尝了用这种茶叶泡制的茶之后,觉得色、香、味都属上乘,便问王魁这叫什么茶。王魁原先并未考虑过这一问题,他想了一想,这茶叶是猴子所采摘,是他王魁所炒制,是猴与人合作的产物,但论功行赏,应是猴子为先。所以便回答说,这叫猴魁茶,以示不忘猴子的功绩。

7,最耐泡的茶叶排名是什么

最耐泡的茶叶排名从低到高:绿茶、黄茶、红茶、青茶、白茶、黑茶。耐泡体现了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经得起冲泡,但是与茶叶好坏并无绝对关系。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特点,要判断茶叶的品质,要综合其干茶、香气、滋味、叶底等等因素,不能用是否耐泡来一概而论。最耐泡的茶叶排名是什么?绿茶各种茶的耐泡性比较,绿茶的耐泡程度往往最差,尤其是明前的高品质龙井,一般2~3泡后味道就会变得很淡,因为它们都是采用最嫩的头采芽儿炒制的,而雨前龙井虽说比明前龙井稍微耐泡,但大抵上也不过3~4泡的样子。绿茶之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会比龙井茶更加耐泡。要说绿茶中最耐泡的茶叶,应该要数六安瓜片和太平猴魁,因为这两种绿茶由较大茎叶制作而成。黄茶黄茶是绿茶的“近亲”,在制作上只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工序,所以其耐泡性也不太好,一般也是4~5泡左右。湖南君山银针、四川蒙顶黄芽、安徽霍山黄芽是黄茶中久负盛名的品种,其中君山银针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蒙顶黄芽选用圆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霍山黄芽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因此最细嫩的君山银针耐泡程度不如蒙顶黄芽,而蒙顶黄芽的耐泡程度又比不过芽叶更大的霍山黄芽。红茶红茶的耐泡性比绿茶略好,但也算不上耐泡,一般5~6泡后味道也偏淡了。尽管有些红茶采用较大的茎叶制作,但在其制茶过程中,往往采用较强的揉捻和发酵工艺,使得它的叶片较碎,内部结构破坏较为严重,叶汁容易流出,从而大大降低了耐泡性。按加工方法与出品茶形的不同,红茶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正山、外山小种)、工夫红茶(祁门、滇红、宁红、川红工夫)、红碎茶。其中,红碎茶的耐泡程度最差,只能喝上1~2泡;完全选用鲜嫩芽头的金骏眉,一般也只有6~7泡;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制成的滇红,外形身骨重实,连续10余泡仍沉稳香气;而摘取一芽三叶、干茶条索肥实的正山小种,也可冲泡8~10次。当然,这是先将茶叶品质抛开来谈的。如果是顶级品质的金骏眉,连泡12次口感仍觉饱满甘甜。青茶乌龙茶(青茶)中的岩茶比较耐泡,起码可泡7~10次水以上;铁观音也很耐泡,至少冲个8~10泡基本没有问题,有些铁观音甚至可以冲十几泡,“七泡有余香、十泡亦清香”说的就是(好品质)安溪铁观音茶。在青茶中,要说最耐泡的茶叶是哪一个?恐怕凤凰单枞茶当之无愧。凤凰单枞茶非常耐泡,同样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有些品种(如鸭屎香)10几泡后依然味道十足,冲上20几泡也是正常的。白茶白茶的主要特点是成茶外表披覆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滋昧鲜醇可口。根据鲜叶采摘标准的不同,白茶的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这三大品种不存在哪种茶更耐泡的说法,它们之间一应共通的道理是:品质好的茶才能耐泡。品质足够的白茶,肯定是十分耐泡的,基本上都在10泡左右。根据储存时间的长短,白茶还有新老之分。品饮老白茶,建议先泡后煮,泡了10来冲之后,尚且还能再煮个两三壶。黑茶耐泡性最好的茶叶一是青茶类的凤凰单纵,二是黑茶。黑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是普洱熟茶,一般可以喝8泡以上15泡以下,品质好一些的能泡到15次以上甚至20多次。普洱茶之所以耐泡,是因为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乔木普洱茶树历经了数百上千年的生长,它的叶芽上积攒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就是它给人感觉经久耐泡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