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极端低温对树木的影响

发生冻害。

2,低温寡照对茶树的影响

影响产量。茶树处于低温寡照的情况下根系吸收营养能力减弱、代谢紊乱、生理失衡,会直接影响产量。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茶树性喜温暖湿淮布在南纬16至北纬30度之间。

3,极端低温对树木的影响

发生冻害。
极端最低温度会使树木冻伤甚至冻死,极端最高温度使树木萎蔫甚至枯梢。

4,茶树最有益的生长时期是6至10月我们在这一时期该如何护理茶树呢

根据各茶区收获和生长情况的不同,秋冬季节施足基肥的时间也不是特别一致。一般来说,在10月~11月比较合适。有些茶区可推迟到12月。秋冬施肥一般与茶园土壤深耕相结合,将茶园表土翻起,施肥沟的深度至少要达到20厘米。幼年茶园的施肥起点是离茶树根颈部约10~15厘米。成年茶园中,茶树的树冠垂直投射到地面上。肥料以农家有机肥为主,包括人畜粪便堆肥,也可使用菜籽饼肥。有机肥的肥效持续时间长,对土壤孔隙度的改善效果好。长期使用不会改变茶园土壤的物理性质,因此应作为秋冬季节表层施用的首选。当然要使用农家有机肥,必须是经过腐熟处理且没有公害变化的。这样能够杀灭细菌,减少茶叶烧根,防止病虫害的传播。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配合使用氮肥或茶树专用复合肥。化肥的优点是茶树能迅速吸收,且营养均衡,能给茶树越冬、抗寒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冬季气温低,特别是北方地区,茶树容易发生冻害。茶树冻害的主要外部因素是低温,低温加上干旱,对茶树的危害更大。因此,要改变茶树冻害的环境主要通过提高茶树的抵抗力,提高茶树的环境温度,保持土壤水分。通过对茶园越冬保护设施的建设,对秋冬茶园管理的关键环节,如施越冬肥、浇越冬水、修剪大棚、及时封园等,可以保证茶树 "吃饱喝足过大年"。重施并适当早施基肥:北方茶园可在 "白露 "前后,每亩施农家深层覆盖。分期进行覆土。在每轮发芽前10~15天,及时分批进行追肥;每年3~4次,以速效氮肥为主,促进茶芽发芽。在北方茶区,可分别在3月中下旬、6月上旬和7月中旬施用。上施比例为5:3:2,每亩纯氮量不超过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4:1:1。低流动性或高挥发性的肥料,如碳酸氢铵、氨水和复合肥,应在250px左右的深度施用。硝酸铵、硫酸铵、尿素等易流失但不易挥发的肥料可浅施,沟深3~125px,施后覆土。

5,零上低温对植物的伤害首先是细胞膜受害为什么

因为细胞膜在最外面,细胞核的功能之一就是保护细胞内容物的,就想人体一样,冷了热了最先有感觉的就是最外面的皮肤
搜一下:零上低温对植物的伤害首先是细胞膜受害,为什么?

6,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包括哪些

茶树是典型的亚热带作物,具有喜温、喜湿、喜阴的生态特性。因此选择茶树的生长地区,必须将气候条件作为重要条件之一,光照、温度和水分等是与茶树生长关系最为密切的气候因素。 一、光照 阳光不仅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而且能引起大气和土壤温、湿度的变化,因而对茶树的生长发育有着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形成碳水化合物的必要条件,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茶树光合作用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照强度。例如同一行茶树,由 于受到阳光的照射强度不同,发育就会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株树,光照条件差的枝条往往发育得较为细弱,叶片大而薄、叶色浅,质地较松软,水分含量相对增高;光照充分的叶片,细胞排列紧密,表皮细胞较厚,叶片较为坚实,颜色相对较绿且富有光泽。 光的性质也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通常红光、黄光更容易被茶树吸收利用。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分直射光和漫射光两种,漫射光中含有的红光和黄光比直射光多,几乎可全部被茶树利用,因此茶树适合在漫射光中生长。在生产实践中,营造防护林,在茶园四周与道路两旁植树造林,不仅可以减少直射光、增加漫射光,而且可以保持生态平衡。 茶树原本生长在大森林中,在漫长的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了耐阴的特性。尽管经过人工引种和长期栽培,茶树对光的适应性变得更为广阔,但适当遮阳对改善绿茶茶汤滋味有着积极作用。就茶叶品质来说,低温高湿、光照强度较弱的条件下生长的鲜叶,含有较多的氨 基酸,对制作香浓、味醇的绿茶十分有利;高温强日照条件下生长的鲜叶,含有较多的多酚类物质,有利于制成汤色浓郁、滋味强烈的红茶。 为了更有效、更经济地利用光能,在茶树的栽培上可以选择不同的茶树株型、种植密度、排列方向和修剪树型,通过这些措施调节光照强度。但茶树具体是否需要遮阳,应当根据当地光照的强度和茶树的类型来决定。 二、温度 温度不仅制约着茶树的生长发育速度,而且影响着茶树的地理分布,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必要因素之一。温度对茶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两方面。空气温度(气温)主要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土壤温度(土温)主要影响根系的生长,但二者通常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茶树生育的每一个阶段,有三个主要的温度界限,称为三基点温度: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茶树在 最适温度下的生长发育效果最好,速度最快;最低和最高温度下,茶树则停止生长发育,但仍能维持生命活动。不同品种和不同生育时期的茶树,其三基点温度也是不同的。 一般认为,茶树经济栽培最适宜的年平均气温应在13益以上,茶树生长季节的月平均气温则不能低于15益。日平均气温连续数天达到10益以上时,茶芽便开始萌动;着气温的升高,新梢生长加快。最适宜新梢生长的日平均气温为18~30益。但气温大于35益,会抑制茶树的生长。如果高温天气延续七天以上,造成大气和土壤干旱,茶树就会出现旱热灾害。7~8月间,我国华东、中南茶区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到10益以下,茶树地上部分进入休眠状态,停止生长。低温对茶树的危害,与低温发生的时期、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而不同品种的茶树对低温的忍受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两广及云南等地栽培的大叶种茶树,低于0益时,新梢就开始出现 受害症状;栽培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中小叶种茶树,有的甚至在-15益左右,还不出现严重冻害。因此,引种茶树不仅要考虑品种的生产性能,还要考虑到本地的气温条件。尤其是当冬季北风强劲,雨雪全无,气温与土温都很低的情况下,更会大大加重茶树的受害程度。 另外,茶树的生长发育和温差也有较大的关系。温差包括日夜温差和不同日期的温差。温差大则茶树的生育缓慢,尤其是早春茶芽开始萌动或秋冬季茶树进入休眠以后,如果温差过大,茶树将会受害。在春季,日夜温差小,茶树的生育表现良好;夏季则恰好相反,日夜温差大,生育情况甚佳。例如一些高山茶区和北方茶区,尽管日夜温差大,新梢生育较为缓慢,但持嫩性强,并且同化产物累积多,对茶叶品质的提高非常有利。三、水分 枝叶繁茂的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大 量发育嫩芽,不断制造有机物质,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除了生理必需水分外,降雨量和降雨季节的分配,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都很大。 据测定,水分占整株活茶树的55%~60%,其中,新梢的含水量高达70%~80%。在茶叶采摘过程中,由于新梢不断萌发、不断采收,因而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所以,茶树的需水量远多于一般树木。适宜种茶地区的年降雨量通常在1500mm左右,茶树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大于100mm以上。茶树生长季节耗水多,休眠期间耗水少。因此,即使是年降雨量在1000mm的地区,只要全年降雨量分布适当,也可以种茶树。雨量分布不适当的,可通过灌溉等供水措施加以补充。据测定,适宜茶树生长的空气湿度应大于70%,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70%~90%。茶树是一种“既喜水、又怕水”的作物。当茶园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造成水分过多时,由于土壤通气不良,缺乏氧气,阻碍了根系的吸收和呼吸, 很容易造成茶树根部受害,导致吸收根减少,主根和侧根渐渐变为黑褐色;对应的地上部分则叶色变黄,枝干回枯,落叶严重,造成湿害。此时茶园必须采取排水和填土措施,才能改善这种情况。而水分过少,茶树新梢生长缓慢,发芽量减少,叶形变小,叶色失去光泽,很快形成对夹叶,尤其是遭遇严重干旱时,先是新梢顶点停止生长,接着成熟叶片的水分被夺取,使成熟叶片失水萎蔫下垂,甚至脱落。严重者可导致枝叶枯焦,甚至植株死亡。 四、其他 除了光照、温度和水分之外,风、雹、霜、雪、雾等因素对茶树生育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来自东南暖和湿润的季风,往往有利于茶树生长;来自西北干燥寒冷的内陆风,通常不利于茶树生长;为潮湿的轻风、微风可以调节茶树水分的平衡,加强叶子的蒸腾作用,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冰雹冲击茶树,会造成叶破梢断。 如伴随有强风,则受害更为严重,可能引起大量落叶,甚至导致树梢表皮受害。 霜对茶树的生长非常不利。无论是春季出现的晚霜冻还是秋季出现的初霜冻,均对茶树有很大的危害。 雪对大部分茶区而言,只出现在较严寒的冬季。据实践观察,在大雪覆盖的情况下,茶树耐寒力可提高3~5益。如果积雪厚度大,在茶树树冠上形成一层保护层,可以保护树体温度,避免冻害。但如果降雪又遇干风,则容易造成茶树枝叶受冻。 雾经常出现在山区茶园,如果雾日时间长,雾度大,可以增加大气湿度,同时改变茶园光照条件,在适宜的气温下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

7,长期低温会导致什么后果

体味过低会导致头晕目眩,浑身无力,引发疾病,建议去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
朋友你提出的问题是指人体还是指气温?看你是匿名不知道怎么告诉你。
看过一个小说里讲的,如果人长期处于极度寒冷的温度,会被冻死,但在冻死之前会由冷的感觉转变为热的感觉

8,超低温保存茶叶样品的对茶叶品质有没有影响

超低温是有多低 六大茶类中 绿茶,白茶,黄茶必须冷藏;红茶,黑茶常温干燥保存,青茶里面的闽南铁观音,黄金桂,梅占,还有台湾的乌龙茶需要冷藏,而闽北武夷岩茶,广东单从常温就行。 所有茶叶都要干燥,防异味。
你好! 看什么样品!需要干燥低温避光密封保存!冰箱冷藏室应该是很好的。还有检验什么……如果抽检细菌,就要你那样处理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9,低温症病人会出现什么后果

1、不受控制的颤抖和不能变暖。 2、糊涂、愤怒、笨拙、说话含糊。 3、奇怪举止,丧失方向感。 4、视力模糊,丧失协调性。 5、绝望和漠不关心。 6、脸和手呈灰白色。 7、肌肉僵硬取代了颤抖。 8、乱脱衣服(因为大脑的体温调节系统被寒冷削弱)。 9、语无伦次,虚脱,丧失意识。 10、无法完成复杂的动作,特别是手不听使唤 11、瞳孔放大。 12、心跳巨减。 13、在32C度时身体进入"冬眠"状态(hibernation),关闭手臂和腿部的血流,急剧降低心跳和呼吸频率。 14、在30C度时身体进入新陈代谢几乎停止的"冰人"状态(metabolicicebox),看似死亡了,但仍然是活的。

10,桤木营养杯苗造林遇低温天气有什么影响

桤木营养杯苗造林遇低温天气会造成树冻伤,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冻害、冻旱、寒害、日灼、风害、旱害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而低温对树木造成的危害,确实十分严重。它轻则降低树木的观赏价值及生长发育,重则可导至树木死亡。在东北地区低温危害对树木的威胁最大,伤害最普遍。   一、低温伤害的基本类型 低温既可伤害树木的地上或地下组织与器官,又可改变树木与土壤的正常关系,进而影响树木的生长与生存。东北地区的低温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冻裂 在气温低且变化剧烈的冬季,树木易发生冻裂。冻裂最易发生在温度起伏变动较大的时候。由于温度降低0℃以下冻结,使树干表层附近木细胞中的水分不断外渗,导致外层木质部的干燥、收缩。同时又由于木材的导热性差,内部的细胞仍然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水分。因此,木材内外收缩不均起巨大的张力,最终导致树干的纵向开裂。树干冻裂常常发生在夜间,随着温度下降,裂缝可能增大。 冻裂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树木的死亡,但是由于树皮开裂,木质部失去保护,容易招致病虫,特别是木腐菌的危害,不但严重削弱树木的生活力,而且造成树干的腐朽形成树洞。 一般落叶树的冻裂比常绿树厉害,象哈尔滨市的柳树、.杨树等受害较严重。孤植树产生冻裂比林植树敏感。旺盛生长年龄阶段的树木比幼树或老龄树敏感;生长在排水不良土壤上的树木也易受害。 ·冻拔 在纬度高的寒冷地区,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土壤冻结并与根系联为一体后,由于水结冰体积膨胀,使根系与土壤同时抬高。解冻时,土壤与根系分离,在重力作用下,土壤下沉,苗木根系外露,似被拨出,倒伏死亡。冻拨的发生与树木的年龄、扎根深浅有很密切的关系。树木越小,根系越浅,受害越严重,因此幼苗和新栽的树木易受害。 ·冻旱 冻旱是一种因土壤冻结而发生的生理性干旱。在寒冷地区,由于冬季土壤结冻,树木根系很难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地上部分的枝条、芽、叶痕及常绿树木的叶子仍进行着蒸腾作用,不断地散失水分。这种情况延续一定时间以后,最终因水分平衡的破坏而导致细胞死亡,枝条干枯,甚至整个植株死亡。常绿树木由于叶片的存在,遭受冻旱的可能性较大。常绿针叶树受害后,针叶完全变褐或者从尖端向下逐渐变褐,顶芽易碎,小枝易析。 ·冻害 当气温降到0℃以下使植物体温也降至零下,细胞间隙出现结冰现象,严重时导致质壁分离,细胞膜或壁破裂就会死亡。这种低温危害对园林树木的引种威胁最大,直接影响到引种成败的关键。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状况,对抵抗冻害的能力有很大的不同,以休眠期最强,营养生长期次之,生殖期抗性最弱。此外,应注意的是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的抗冻害能力也是不相同的,以胚珠最弱,心皮次之,果及叶又次之,而以茎干的抗性最强。但是以具体的茎干部位而论,以根颈,即茎与根交接处的抗寒能力最弱。这些知识,对我们在植物的防寒养护管理措施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霜害 由于温度急剧下降至0℃、甚至更低,空气中的饱和水汽与树体表面接触,凝结成冰晶,使幼嫩组织或器官产生伤害的现象称为霜害。 根据霜冻发生时间及其与树木生长的关系,可以分为早霜危害和晚霜危害。 早霜又称秋霜,它的危害是因凉爽的夏季并伴随以温暖的秋天,使生长季推迟,树木的小枝和芽不能及时成熟,木质化程度低而遭初秋霜冻的危害。我省九月份已出现霜冻,造成灾害。 晚霜又称倒春寒,它的危害是因为树木萌动以后,气温突然下降至0℃或更低,导致阔叶树的嫩枝、叶片萎蔫,变黑和死亡,针叶树的叶片变红和脱落。春天,当低温出现的时间推迟时,新梢生长量较大,伤害最严重。 二、抗低温伤害的主要预防措施 树木忍耐低温的能力受许多非人为控制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减少低温的伤害。在生产中对低温伤害的防治,国内外均有一些成熟的经验措施,但必须经过理论分析和验证,在不违背遗传规律基础上,加以综合运用和提高,以求收到实效。下面介绍以下几种措施,以供研究及生产之用。 1、选择抗寒的树种或品种,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 这是减少低温伤害的根本措施。乡土树种和经过驯化的外来树种或品种,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应是园林栽植的主要树种。新引进的树种上,一定要经过试种,证明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寒性,才能推广。处于边缘分布区的树种上,选择小气候条件较好、无明显冷空气集聚的地区栽植,可以大大减少越冬防寒的工作量。在一般情况下,对低温敏感的树种上,应栽植在通气、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上,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耐低温的能力。 2、加强抗寒栽培,提高树木抗性 加强栽培管理(尤其是生长后期管理)有助于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贮备。经验证明,春季加强肥水供应,合理运用排灌和施肥技术,可以促进新梢生长和叶片增大,提高光合效能,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保证树体健壮;后期控制灌水,及时排涝,适量施用磷、钾肥,勤锄深耕,可促使枝条及早结束生长,有利于组织充实,延长营养物质积累的时间,提高木质化程度,增加抗寒性。正确的松土施肥,不但可以增加根量,而且可以促进根系深扎,有助于减少低温伤害。 此外,夏季适期摘心,促进枝条成熟;冬季修剪,减少蒸腾面积以及人工落叶等均对预防低温伤害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整个生长期中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3、改善小气候条件,增加温度与湿度的稳定性 通过生物、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善小气候条件,减少树体的温度变化,提高大气湿度,促进上下层空气对流,避免冷空气聚集,可以减轻低温、特别是晚霜和冻旱的危害。所以根据气象台的霜冻预报及时采取防霜冻措施,对保护树木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方法为。 (1)喷水法 利用人工降雨和喷雾设备,在将发生霜冻的黎明,向树冠喷水,防止急剧降温。因为水的温度比周围气温高,热容量大,水遇冷冻结时还或放出热。同时,喷水还能提高近地表层的空气湿度,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起到减缓降温防止霜冻的效果。 (2)熏烟法 根据气象预报,于凌晨及时点火发烟,形成烟幕。熏烟能减少土壤热量的辐射散失,同时烟粒吸收湿气,使水气凝结液体放出热量提高温度,保护树木。但在多风或降温到-3℃以下时,则效果不好。 (3)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能增加细胞浓度,抗冻效果也很好。 霜冻过后我们又忽视善后工作,放弃了霜冻后的管理,这是错误的。特别是对花灌木和果树,为了尽可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应采取积极措施,如进行叶面喷肥以恢复树势等。 4、加强树体保护,减少低温危害 对树体的保护措施很多,一般的树木采用浇“冻水”和灌“春水”防寒。冻前灌水,特别是对常绿树周围的土壤灌水,保证冬季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对防止冻旱十分有效。为了保护容易受冻的树种,还可以采用全株培土(牡丹),根颈培土(高30cm),涂白,喷白,主干包裹,搭防风障。实践证明,如在树干周围撒布马粪、腐叶土或泥炭、锯未等保温材料覆盖根区,能提高土温而缩短土壤冻结期,提早化冻,有利根部吸水,及时补充枝条失掉水分。 此外,在树木已经萌动、开始伸枝展叶或开花时,根外追放磷酸二氢钾,有利于增加细胞液的浓度,增强抗晚霜的能力。 三、受冻害树木的养护管理措施 受冻后树木的养护极为重要,因为受冻树木的输导组织受树脂状物质的淤塞,所以根的吸收、输导及叶的蒸腾、光合作用以及树木的生长等均遭到破坏,为了使受低温伤害的植株恢复生机,应采取适当的养护管理措施。 1、合理修剪 对受害植株重剪会产生有害的副作用,因此修剪中要严格控制修剪量,对受冻害树体要晚剪和轻剪,给予枝条一定的恢复期,对明显受冻枯死部分可及时剪除,以利伤口愈合。对于一时看不准受冻部位的,待春天发芽后再剪,对受冻造成的伤口要及时喷涂白剂预防日烧。 2、合理施肥 受冻后的树,一般均表现生长不良,因此首先要加强管理,保证前期的水肥供应,也可以早期追肥和根外追肥,补给养分以尽量使树体恢复生长。但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树种及受害的程度,灵活掌握施肥措施。 3、加强病虫害预防 树木遭受低温危害后,树势较弱,极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可结合防治低温,施用一些化学药剂。 4、伤口保护与修补 树木遭受低温危害的伤口要及时,修整、消毒与涂漆,以加快伤口愈合。 对于各种低温灾害都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树种规划设计开始时就应充分重视,如注意适地适树,土壤改良等。在栽植养护过程中,加强综合管理和树体的保护,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增强其抗逆境能力。 因此,摸清各种低温灾害的规律,采取积极的防预措施,提高树木抗逆性,这才是保证树木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的重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