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柑从2015年开始火爆一直持续了4年多,在茶叶行业的几大展览里面,几乎是“逢店必有小青柑”的盛况。目前,正是小青柑采摘、上市的季节。二、目前市面上的“小青柑”主要来自广西柑、云南柑等小青柑果前文谈到的,正因为新会小青柑自身的产量不足,因此市场早年就不断尝试寻找其替代品缺口的小青柑,即广西柑和云南柑等高产代表小青柑为替代物。

你觉得小青柑茶好喝吗?

这个也是因人而异,我身边有喜欢小青柑的,也有不太习惯那个味道的。我还是就茶来跟你聊聊茶。一颗经过果农精挑细选的新会小柑桔,被人工清洗,挖去果肉,然后摊晾控水,掏空所有,只等待已经陈化八年的优质熟普来填满,这就是一颗小青柑的故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小青柑”融合了清醇的果香味和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让柑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着精华,形成了风味独特的柑普茶。

小青柑效用陈皮是一味药材,有化痰止咳、理气健胃、燥湿等多重功效。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而“广陈皮”又以新会陈皮为上品,故清代医师叶天士所开的“二陈汤”要特别写明“新会皮”。因为不是新会所产的陈皮药效远逊,且乏香味而痹口。陈皮里面的熟茶我们选取优质村寨的晒青茶菁为发酵原料,采取传统普洱茶熟茶发酵工艺制造。

经过8年专业干仓存储,陈化良好的优质熟茶。云南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中的熟茶则具有暖胃、降血糖血脂、抗衰抗辐射、保护心血管作用,生态、健康、养生。小青柑将两者合二为一,具有开胃消滞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降脂减肥,养颜美容抗动脉硬化,延缓衰老解酒祛乏等效用。小青柑品鉴熟茶条索均匀,柑皮适中,干净无杂质。

部分小青柑表面会有一层“白霜”,并不是发霉所导致,而是核心产区的小青柑在经过日晒或低温长时间烘焙工艺后所析出的柑油结晶而形成的白色粉末状物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醇正自然,柑橘舒缓的芳香配合着陈年熟茶的木香。茶汤柔和顺滑,内含物质丰富,口感稠密细腻,喉感滋润,回味久久不散。小青柑建议冲泡方法方法一:整颗冲泡,将岁月知味的小青柑整颗置入盖碗或紫砂壶中,沿柑果外围注水一圈,然后定点细流注水,让小青柑充分被渗透。

注意盖碗的水不要太满,方便出汤。此方法不损坏小青柑的整体,品饮结束后还可以看到完整的一颗,只是滋味释放较慢,适合闲暇时间较多的品饮时间。方法二:碎皮冲泡,即把柑果壳掰开,与普洱茶混合,再按照冲泡柑普茶的方式进行冲泡。此方法在品饮结束后不利于观赏小青柑完全释放后的样子,趣味性不强,且耐泡度会较低,但适合希望尽快品饮的茶友们。

白茶做的小青柑好喝吗?

小青柑这几年很火,尤其北方市场。有些人对它情有独钟,亲切的称之为“小心肝”,随着商业炒作,加之网络各种营销,以及对传统茶口味的麻木,它的出现满足人们猎奇心理。市场火热,原来就混乱的茶市场更加混乱,小青柑品质良莠不齐。本人愚钝,喝过数十种小青柑,居然没尝出来或者是没法确切描述出 它到底是什么口味。普洱按照发酵程度有生茶,熟茶之分,还有压成各种形状,如砖茶,饼茶,沱茶,但不管怎样它依然是传统做成的普洱,你知道他的名字就知道它还是什么汤色,该是什么口味,口感等。

但是小青柑茶不是,有的里面包着生普,有的熟普,有的还是别的比如花果茶,比如包的白茶。呵呵,您的变化这么多,想包什么就包什么,最关键的是泡开是谁的味道?!我该怎么爱你?个人觉得还是回归传统茶叶比较好,广东的柑久负盛名,云南的普洱历史悠久,被来两个组合应该是强强联合,但是别忘了这是茶叶茶叶最怕窜味,您这是故意而为之,所以请原谅,我真是对您爱不起来。

2019小青柑还能持续火爆吗?

 2013年以前,柑普茶市场相对稳定,受众范围主要是广州和新会地区。2014年,柑普茶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茶界新贵,小青柑初露头角。到2015年爆发,2016至2017年井喷,小青柑带起了一阵柑普茶消费热潮。  2019年小青柑即将上市,“茶界新贵”热度能否持续?柑普茶市场又将经历怎样的变化?  价格稳定波动小  小青柑,一般在每年的7至8月份采摘,7月的柑果个头较小,皮身较薄、果酸味较浓,而8月的青柑个头稍大,一般以每颗50克为标准。

一般来说,采摘的青柑要适量,这样才能保证11月至12月由青柑生长成红柑。11月份前后采摘的是未完全成熟柑,称为“二红柑”;而12月份(冬至前)采摘的是大红柑,此时新会柑已完全成熟,果皮呈鲜亮的橙黄色。目前,正是小青柑采摘、上市的季节。  新会区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8年,新会柑产量逐年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

2014年产量约为4万吨,是2013年产量的2倍。2018年产量约为10万吨,2016年至2018年,涨幅相对稳定,平均增长率为18.67%。  小青柑的问世,改变了大众对传统普洱茶的认知。冲泡方便,时尚有趣,独特持久的柑皮香气,让消费者更加容易接受。虽然小青柑目前已经经历了品类高潮期,但从市场和消费导向来看,热度依然不减。

  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规模较大的柑普茶品牌企业,商品价格集中在360元至680元每斤,而非知名企业或品牌的产品价格在60元到300元每斤,这与市场产品价值以及成本存在较大差距。据悉,正宗小青柑应产自广东新会核心产区,所出的新会柑品质更高,陈化越好。正宗的柑果,柑皮饱满厚实,油包清晰均匀,并且随着水分的蒸发,小青柑表面会出现白霜,这是一种白色的结晶体,专业称“柑油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非核心产区的柑果不仅品质不及新会地区,柑果成本也相差甚远,从而导致市场上的产品鱼龙混杂。  据了解,2019年南方地区的雨水较往年多,如此一来,小青柑鲜果的产量较往年也会大幅减产。有业内人士认为,从理论上讲,新会小青柑的成本应该上升,不过最终市场价格还要以各大品牌价格、大众终端价格为主。  品牌定位更明确  2015年,小青柑凭娇小可爱的造型,一跃成名,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之后,未来小青柑将何去何从?品牌与品类从无到有、从冷到热、从行业洗牌再到行业沉淀,最终会形成几家标杆企业和品牌,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9年行业将继续深度洗牌,品牌定位更加明确。  如今,品牌价值愈发凸显产品价值,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越来越高。目前,整体市场规模呈合理增长之势。由于生产企业和销售的门店比2017年增加了很多,消费者的选择更多了,加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表象上让各门店特别是茶城门店认为销售似乎变得困难了。而据某知名品牌的数据和调研显示,2019年整体的渠道销售将呈稳定增长态势,并且有更多的大型茶企、企业、大型商超、异业渠道陆续进入“陈皮茶产业”的阵营中,而传统茶城市场呈现不同的分化,主要原因是客户群体、产品质量、销售模式、服务理念等不同,导致结果不一样。

  2019年,坚持品质之路的标杆企业,其品牌效应会继续扩大,并且很有可能收割之前其他中小型企业的市场份额;而小品牌特别是一些没有品质保障的“三无”产品将被市场淘汰。  多元化发展成趋势  在产品的开发上,多元化发展成为趋势,为市场提供了无限想象,多元化主要表现在渠道多元、包装多元、规格多元、定位多元。

比如,将不同茶类与陈皮结合,搭配出小青柑、小柑白、小柑红、陈皮普洱、陈皮白茶等陈皮茶产品;在产品的规格上,不局限于传统“果型”,会以小饼干、小沱、大饼、袋泡、拼配等形态出现,甚至有各种以陈皮为配料的各种小茶点、小零食,让“陈皮产品”变得更加丰富。  小青柑、柑普茶的火热引起不少商家争相涌入,不仅有主营传统线下渠道的,也有专攻电商平台的,还有线上线下齐发力的。

那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业内人士认为,首先要保证充足的资金流和合理的库存比例,这是关键要素,否则,不能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定增长。资金和原料有了保证,接下来是坚持品质,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质量,都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基础条件具备,如何让品牌占据更大的市场?这需要清楚企业的理念、品牌定位、客户群体、渠道目标,要长远布局,同时还要有属于自己的销售模式、销售通路、销售团队。

此外,保持学习的心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让品牌和产业有更长远的发展。当然,这离不开每一位从业人员对产业的坚持付出以及信心、决心、恒心。  市场是检验品牌的最终环节,而这需要企业在前期作出巨大的努力和付出,例如对消费者的关怀、对市场的关照、对消费需求的关注等。通过不断满足消费需求,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品牌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消费升级造就机遇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发展虽有一定压力,但市场对品牌来说是利好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各品牌通过自身品牌定位,深耕消费人群,打造出有标识性的品牌产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和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品质意识也越来越高,同时注重品牌,追求个性化和附加值。业内人士认为,柑普茶市场的消费升级一旦完成,消费者的消费结构相对稳定,产品体系和价格体系必定确立,市场诚信度越来越高,低端产品和尖端产品肯定只占少数,中高端柑普茶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因此,有业内人士将2019年定位为柑普茶市场的“机遇年”。  所谓机遇,是指要在行业洗牌所带来的压力和机遇之中,扩大影响力和市场布局,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比重。这不仅需要借助品牌优势和地源优势,扩大茶企渠道的合作,还要培育和发展各级经销商体系,优化经销商体系。发展异业合作和新渠道开发,合作模式多元化。建立可控的销售平台和销售合作模式。

利用新会当地的产地资源,如柑园、工厂、企业等共同合作。  面对小青柑市场,有业内人士表示,我们应该认知为陈皮茶产业市场,而不只有小青柑。小青柑只是其中一个单品,要实现持续的业绩增长,需要从更多方面努力。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柑普茶市场在爆发性增长后,新会陈皮进入了亿元市场,到2016年全产业产值达50亿元,2017年超60亿元。

买小青柑如何辨别正宗新会柑和劣质小青柑?

新会人来回答一下。小青柑从2015年开始火爆一直持续了4年多,在茶叶行业的几大展览里面,几乎是“逢店必有小青柑”的盛况。之后随着市场的降温,小青柑市场于2019年开始消停。市场上关于小青柑的故事也很多,一位新会的柑农就曾经这样描述过——无论是否以新会柑为原材料制作的小青柑茶,都一律标榜自己为“新会柑”,因为但凡跟新会陈皮挂上钩的,才是”正宗小青柑“,才能卖出好价钱!这些现状是炒作亦好,是真相也罢,商家和茶客都是随着市场波动在走,有利可图,又何必较真呢?笔者经常深入新会地区很多制作柑普、小青柑等茶的作坊,从过去的手工开皮,但现在的全自动机器开皮取肉,可谓效率高了N倍,而更让人称奇的是,很多工作坊的小青柑产量更像是一个“谜”团,每年6月7月开始就有大量的小青柑果再生产,而很多果园的小青柑也没看见大规模减少,这也是一个神奇的现象。

对此每一位业内人士就直接爆料说:“目前新会地区以及其他茶厂出产的小青柑,几乎都不是由新会柑小青柑制作而成,因为每年新会陈皮的消耗都满足不了市场,又如何会在没成熟的青柑就去摘掉果子呢?”说到这里,可能你会问那么如何辨别正宗的新会柑小青柑和劣质的小青柑呢?下文笔者将展开几个维度说说。一、“正宗”的新会小青柑,产量可以说是“极少的”如果是正宗的新会柑小青柑,其产量基本上是不能满足的,原因首先是新会柑自身的产量问题。

新会柑有其独特的道地属性,就是一旦离开了新会的水土气候条件就无法长出具备独特气味的新会柑,这也是新会柑的口碑得以流传700多年的原因;其次就是新会柑的最佳经济效益不是在小青柑阶段,因为一旦达到6月份7月份小青柑阶段,其成长为大果的概率已经很大的,如果是这时候采摘,其经济效益并不好;第三就是小青柑的并不是新会的特产,而是资本炒作起来的新品,其起源跟柑普茶有些相似,是属于新会陈皮的“概念产品”实际上跟新会陈的关系不大。

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大量小青柑都是以外地柑作为补充制作的,除了部分定制客户外,市面上正宗的新会柑小青柑数量极少。二、目前市面上的“小青柑”主要来自广西柑、云南柑等小青柑果前文谈到的,正因为新会小青柑自身的产量不足,因此市场早年就不断尝试寻找其替代品缺口的小青柑,即广西柑和云南柑等高产代表小青柑为替代物。加上小青柑的原材料之一就是熟普洱,其产量在云南那种小茶厂遍地的基础上,很容易满足小青柑加工的需求。

同时,目前市场上很多小青柑填充用的普洱茶,都是以7-8级料为主,毕竟好茶的在价格上和成本上都不会符合小青柑百元一斤的亲民价位。目前市面上流通着各种牌子的小青柑,笔者曾经在广州茶博会上做过粗略调研,发现100个做普洱茶商户里面,有99个都有其自己小青柑品牌,基本上都自称是新会小青柑制作而成。那么问题来了,在新会陈皮已经产量不足的情况下,小青柑有如何满足其产量呢?三、目前尚无办法发鉴别是否“正宗新会小青柑”对于如何鉴别小青柑是否新会柑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

新会陈皮的道地因素是需要在成果之后,其特殊的油脂物质含量才会显现,也就是当所有柑果都是小青柑的时候,其果实尚没有成熟,因此特征也无法显现。以新会柑独特的“香味”为例,青皮柑阶段的新会柑制作的陈皮,在陈化3年以上,其香味也不明显,因此就更不用说比青皮柑更早的小青柑了。同时,因为熟普洱茶的味道较为醇厚,而小青柑具备吸味的作用,所以最后小青柑在冲泡时的口感上更多是表现为“酸甜”的果味茶,又跟小青柠的味道相似,因此小青柑对于熟普洱是一种口感上补充,特别是年轻人群体,对于小青柑更是情有独钟,总的来说,对于老茶客而言,因为没法鉴别其本真的味道,所以很多行家并不会喝小青柑。

四、小青柑并不适合作为日常消费茶,饮用不能太频繁作为比陈皮青皮柑更早的小青柑,其属于“寒凉”之物。陈皮分为青皮、二红、大红三阶段,越早的阶段其皮性越烈,因此青皮在市场上并不多见,常见于中医药方。而二红、大红则是药食同源的食材,其性温,效果上理气润肺等,是“温性”的食材,适合大部分人食用。因此作为口粮茶的小青柑就不太适合“胃寒”的人,常饮用会导致肠胃的不适等。

小青柑作为新生茶饮品,面市早期加上资本推动宣传配合和行业的热炒,成为了普洱茶的“网红”产品。但随着市场的冷静和网红效应的消退,人们也慢慢回归到茶品的理性消费中。总之,小青柑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本推动产物,虽然其本质是在柑普茶等产品上更贴合于年轻人市场的产品创新,但却没有形成良性发展的基础。从早期推出来价格上千元的虚高,到现在百元的底气,也是市场回归常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