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焙火要持续7-8小时,20分钟左右进入如干蒸桑拿房一样的高温焙茶间,徒手翻茶一次,以8-10个焙笼计,翻焙一次约2-3分钟,高足火甚至需要3次焙火完成,强度非常大。温度应掌握先高后低的原则,采用烘笼焙茶,先初烘,后摊晾,簸拣,再复焙。至今保留两个时间段加工制作工艺,即前期毛茶加工的摇青工艺,由做青师傅承担;后期精茶制作的焙火工艺,要焙茶师傅完成。

岩茶如何“焙火”?

武夷岩茶火功的高低,取决于焙火的程度。清代茶人梁章钜先生曾经赞岩茶的焙火功夫:“武夷焙法,实甲天下”。岩茶的传统干燥法分为初焙、复焙。温度应掌握先高后低的原则,采用烘笼焙茶,先初烘,后摊晾,簸拣,再复焙。1、初焙每笼摊叶1.0—1.5斤,温度100—140℃。每隔4—5分钟翻拌一次。烘至7—8成干起焙摊晾,再进行簸拣。

簸去黄片、蜡片、茶片,拣去梗、片、老叶、茶头和毛杂物。毛火温度160—180℃。摊叶厚度4—5cm,掌握高温、快速的原则。不加簸拣。2、复焙每笼摊叶3斤左右,每隔20分钟左右翻拌一次,烘笼足火温度80℃左右。岩茶的精制焙火是形成武夷岩茶特有的滋味,去除青味、杂味、滋味醇厚,改善武夷岩茶特有香韵的关键工艺。

精制工艺的焙火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焙火的技术要求火候能影响外形色泽、叶底汤色以及耐泡度。火候掌握适当可以弥补茶叶品质某些不足,掌握不当会降低岩茶品质。“茶为君,火为臣,君臣佐使。”烘焙总是以“文火慢炖”为好。品饮岩茶时不是焙火程度越高越好,最佳状况应该是有火功香而没有火气和火味。碳焙的茶:(1)香型好,能保留原有的香,并有碳香味;(2)耐储,不易返青或变味。

火功的高低是烘焙的温度和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焙火能改变苦、涩味和醇厚度,但不能完全消除,苦涩就体现为厚重。焙火后,随存放时间的延长,火功的高低和滋味都会逐渐改变(退火、醇厚、回青),苦涩味也会改变。茶叶越高级越需文火低温长焙,而低档茶和茶头炉温则可适当高些。实践说明,茶叶的蜜糖香及其他一些香气的形成,常产生于低温长焙过程,低温烘焙还有促进糖的焦化作用,产生麦芽糖的香味。

“若用低温长时烘焙,则茶叶吃不进火。”——因温度太低,只起烘干茶叶的效果,而起不到吃火的作用,烘过的茶叶内没有明显的火功,所以说茶叶吃不进火。简单地按焙火时间把岩茶的火功分为轻火、中火和足火是不确切的。焙火程度的高低要根据茶叶基本特性、销区习惯和消费者的特殊需要来掌握。火候的掌握要注意不同品种、新旧茶不同、不同发酵程度、不同含水量火候轻重程度亦不同,内质越好的茶越耐焙。

所有的茶叶都需要进行烘焙吗?

谢邀!先大体说一下咱们中国几种茶叶制作工艺,第一,绿茶的加工工艺,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杀青尤为重要。鲜的茶叶通过杀青,使茶叶中的酶活性钝化,稳定茶叶内含有的各种化学成分,借助热的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所以在杀青跟干燥过程中就需要烘焙!第二,红茶的制茶工艺。我国红茶品种繁多,不管祁门红 正山小种 各地特色红茶,一般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

发酵好的茶坯需要干燥,可以进行高温烘焙,使水分迅速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也可以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过程;又利用蒸发水分,缩小茶叶体积,固定茶叶外形,防霉变。第三,白茶是我国茶叶特产,主产于福建。白茶的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其品质特征的形成,一是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制成,二是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

目前白茶种类不多,有芽茶(白毫银针)、叶茶(如贡眉)之分,制作工艺简单。白毫银针制作工序为:茶芽、萎凋、烘焙、筛拣、复火、装箱。白牡丹、贡眉工艺为:鲜叶、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或筛拣)、复火、装箱。均需要烘焙的过程第四,黑茶的制造工艺。黑茶制茶一般分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其中,杀青,干燥都需要高温处理!还有其他品种茶叶制作工艺答主不是很了解,所以只做上述陈述,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你知道快完工的成品茶干燥方法有什么?是不是都需要焙火呢?

茶叶的干燥通常属于整个茶叶初加工流程的尾声工序,茶叶的干燥工艺也是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道程序纵观不同茶叶品种的干燥方法,总体上可以大体概括为:烘干,晒干和炒干这三种方法,属性不同的茶叶品种,其加工时的干燥方法各有差异,下面就这几种方法分别做介绍:一, 茶叶的烘干茶叶的烘干又包括炭烘干和电烘干两种1,炭烘干茶叶使用炭烘干的方式又可以叫做炭焙,它又可以细分为煤炭烘干和木炭烘干(1)煤炭烘干这是传统手工茶叶加工经常采用的方式,需要修建专门的烘房,搭建灶膛,使用煤炭来干燥茶叶对于工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要求有足够的经验和把握,能够清除知道加煤的时机和用量,还要能够准确感知和判断温度,所以使用煤炭来烘干,大都只适用于大批量的茶叶生产,又要有熟练工人师傅来操作,缺点就是煤炭品质不一,有些煤炭烟气大,有些煤炭含硫重,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茶叶成品的品质(2)木炭烘干木炭发热均匀持久,主要是没有煤炭那种烟气和异味,缺点就是原料并不适合大批量用来烘焙,一般都只是用量不大的情况下才使用2,电烘干绝大部分茶厂,只要不是茶叶本身就不适合采用烘干的方式的话,大多都是由以前老式的煤火烘炕改为了电热烘干新式工艺终归是要比老式工艺有所进步改进的,使用电热烘干茶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卫生相比较于传统煤炭炕房,使用电烘炕没有烟尘,不会产生炭渣,也没有刺鼻的气味(2)品质可控比起传统烘炕方法,电烘炕能够通过预先设定温度和时间,自动调节控制烘干过程,不会出现温度过高烘焦和温度过低走水烘皮的情况(3)节约成本电能随用随关,而煤炭没办法做到这一点,生产完毕,炉膛里面还有余火没有燃尽总不可能用水浇灭吧,这其实就是资源的浪费(4)选择面广使用电热烘干茶叶,其可以选择使用的烘干机械有很多种类可供选择,全自动的,半自动的,柜式的,厢式的,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自身的时实际情况来选择二, 茶叶的晒干茶叶的晒干顾名思义就是将茶叶的干燥工作全部交给太阳来完成,利用太阳的热量是茶叶温度升高,蒸发掉多余的水分,晒干法是完完全全的自然手法,茶叶通过晒场的阳光和微风完成干燥,不会有异味,缺点就是劳动强度有点大,翻晒不及时均匀地话就会造成有些茶叶干燥不充分,影响茶叶品质三, 茶叶的炒干茶叶的炒干是指用铁锅或者其他炒干机具将茶叶慢慢小火翻炒,直至水分蒸发,变成干燥的成品,比如某些苦丁茶就是采用的铁锅炒干法来进行干燥的总体来说茶叶的干燥方法基本上就是上面列举的几种,我们要搞清楚茶叶为什么要经过干燥,干燥的目的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1,通过产生的高温作用在茶叶之上,抑制茶叶里面一些酶的活性2,通过高温的作用,使茶叶内的水分蒸发,达到调控茶叶含水率的目的,茶叶的含水率一般会控制在13%的范围内为正常3,通过高温的作用,能够唤醒和激发茶叶中的某些芳香物质,进一步增加茶叶的香味4,通过高温的作用,能够是茶叶的水分迅速蒸发,从而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固定保持住茶叶的外在观感,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竞争力以上就是我关于茶叶的一些干燥方法的具体阐述,茶叶的干燥方法有以上这几种但是又不仅限于这几种,你还知道其他的方法吗,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福建乌龙茶多少钱以上算是中档的?武夷肉桂,老枞水仙,有80一斤自称特级?

福建乌龙茶以武夷岩茶为极品。武夷岩茶的至尊地位不是今天炒作的,而是悠久历史形成的。明清到民国,一直到抗日战争,武夷岩茶价格都一支“独秀”,居高不下,无茶可比。各地档案,保存的老茶庄价目表,或史料记载清晰,如武夷岩茶战前第一大市场闽南漳州,1983年漳州文史资料第五辑《漳州茶叶的历史》所载当年岩茶价格:“武夷岩茶以其质优,所以价格昂贵。

珠帘洞精选特别的大红袍,每小两售银元4元,每斤价为银圆60~70元。其他如铁罗汉每小两银圆3元,每斤银圆48元。天心提丛正名色种每斤银圆16元,约值千斤白米。”“同一时期,福州市场出售的雪花香片茶(福州极品茉莉花茶)每斤只有银圆8角,杭州龙井的旗枪,每斤也只售银圆4元。相比之下,足见夷茶(武夷岩茶)之名贵。

”今天的武夷岩茶,如果是传统正岩山场所产,大中城市市场品牌价,入门当下不低于每斤3000元,即不低于极品绿茶、中国最好的洞庭东山碧螺春的价格。碧螺春名贵身价今天的实际体现是,唯一从不参与中国茶叶市场炒作的名茶。武夷岩茶名贵,除了历史口碑,主要是正岩山场产区并不大,一年只产一季,产量不高。不是茶农茶商不想多产高产,而是岩茶山场制约。

所谓岩茶,指的是砂砾岩山场,土壤十分贫瘠,重施肥也难多产高产。茶农多尝试过,如果今年采冬片,明年春茶产量必定大受影响。 武夷茶自宋代起,即是中国著名的建茶品种园。民国时期中央茶叶试验基地就在武夷山。至今福建茶叶品种是所有产区最多的,优良品种水仙等,远传国外引种。福字号茶品种,四川、贵州、云南、江西、浙江、安徽等产茶大省,没有不引种。

除了品种多,经几代精选,清末民国几百个品种,到今天保留下来三、四十个,都特别优良。 再者是岩茶生长环境和小气候等,都特别出众。岩茶的环境,不是常见的那种整片整片的茶山,而是盆景式一小块一小块,岩峰山涧峡谷之地,日照有阴有阳,形成了岩茶辨识度极强的口感--岩骨花香特点,重茶汤水醇味,又不失红茶淳厚,胜于绿茶清香。

按南怀瑾生前说法,岩茶之后无茶。指的即是挑剔的老茶客,为何只认岩茶的根由。其次是武夷岩茶加工制作工艺,可谓是所有乌龙茶,及世界上所有茶叶制作中最讲究、最复杂的。至今保留两个时间段加工制作工艺,即前期毛茶加工的摇青工艺,由做青师傅承担;后期精茶制作的焙火工艺,要焙茶师傅完成。武夷山当地岩茶村老茶农兼有两手硬功夫,会格外受人尊敬。

武夷岩茶做茶时间十分漫长,是中国茶叶制作少有,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这与岩茶青叶比重很大不无关系。如果与其他乌龙茶一样用竹篾桶摇青,岩茶的青叶翻不上来,都堆沉桶底。岩茶前期毛茶加工对青叶要求很严,从采摘到烘干,即使今天半机械化,也只能按传统做青,前后需近20个小时不间断,一气呵成。通俗说,岩茶做茶无法远离当地,做茶不能睡觉。

精茶更需要反复调整炉温多次焙制,每次焙茶还要间歇十天半月陈放。每个打造的焙笼持续7-10天,甚至更长时间不等。每次焙火要持续7-8小时,20分钟左右进入如干蒸桑拿房一样的高温焙茶间,徒手翻茶一次,以8-10个焙笼计,翻焙一次约2-3分钟,高足火甚至需要3次焙火完成,强度非常大。精茶制作头尾耗时,至少在3个月左右。

岩茶加工制作付出如此之大,鲜有可以相提并论的。这些特性加上品种多产量少,造成武夷岩茶有价无市。如著名的九龙窠崖壁上的大红袍,价格再高也喝不到;鬼洞等特殊山场的正岩茶,不提价格,也是可遇不可求。至今有几次外来资金介入武夷岩茶,又很快几乎都退出岩茶市场,最终不愿、也不敢像炒作其他茶叶那样,大手笔投入,例如最有影响的武夷山岩茶第一村天心村斗茶赛,每年赞助商一直在更换。

总之,茶商越是了解武夷岩茶特性,越是不敢轻易深入参与炒作武夷岩茶。但随着市场恢复理性,因为战乱和社会动荡被打压的岩茶价格,又逐渐在恢复。由此可知,眼下如果售卖的岩茶价格过低,100%不可能产自武夷山的正岩茶区,其品质也打折扣。像岩茶传统珍品,正岩山场的老枞水仙,占地面积大又不怎么长茶叶,不可能价格低廉;时尚品种,如牛肉马肉等,本来就是热点,又有一帮人炒作,价格只高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