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多数都市人一样都有亚健康症状的我,走进梧州中茶后,与负责人刚一会面,话不多说,直接拿下了十几万的六堡茶。不夸张地说,想死的心都有了。所以在审评、选购一款六堡茶的时候,不建议使用留根法。时隔半月,我开始渐渐喜欢上了六堡茶的口感不说,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我的胃真的舒服了很多,至少胃酸反流的症状出现的几率大大降低。

胃不好的人能喝六堡茶吗?

六堡茶具有“陈化”的贮藏特点,当处于合适的贮藏环境,并陈化至合适的时间后,随着微生物发酵和氧化,茶叶中的有益菌会大量生长,甚至产生“金花”。这些“金花”是冠突散囊菌产生的金黄色闭囊壳。而冠突散囊菌产生各种胞外酶(如多酚氧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等),作为有效的生化动力,不仅催化茶叶中各种相关物质发生氧化、聚合、降解、转化,改善了茶的品质,而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具体还要看个人体质哦。同时,分享一篇文章,《近10年与胃炎的“抗争史”,最终由一杯茶缓解》:从我喝茶以来,已经十多年了,心里深知一个问题——茶叶对疾病的缓解及帮助一直是茶人心中的黑洞,看不见、摸不准,但它又好像确实存在。在以往的经验中,很多数据及研究都表明,茶叶对降脂降压等病症都有一定作用,而其中六堡茶似乎尤为佼佼,其中对胃病的帮助好像特别突出。

读到这里,资深茶客们可能会对我的言论嗤之以鼻,并抱怨:“喝茶对病症有缓解?逗我呢?”但其实事情确实发生过,而且就是我的亲身经历。那么请各位先对此报以尊重的态度,至于六堡茶究竟能不能对胃病起到治疗作用,不妨看过我的经历后再来做一个深入探讨。一、20多岁就与茶结缘,8年前落下病根我叫杨政勇,曾就职于建信信托,对于我的具体信息我一点也不害怕出现在公众视野,因为这确实是我的经历而非故事。

因为刚工作就在机关处室,所以20多岁就与茶结缘,在2009年还收藏了不少普洱茶。之后为了减肥,吃饭不定时,而且每天喝十几种茶,于是在1年后就被诊断出浅表性胃炎,在那个时候,胃的痛疼感已经是我的日常感受。但因为还有一点年轻的资本可以折腾,也可能因为爱茶成痴放不下饮茶的习惯,所以那时我依然浪迹在各大茶叶店。

年少不知愁滋味,原本就有胃病,加上常年饮茶更是加重了胃的负担,到后来我的胃的问题已经严重到吃饭肠胃就会自动反酸,感到恶心想吐。二、胃病严重时体重从150陡降至110斤那时确实被吓着了,所以也开始和很多人一样,开始走访各大医院,各种缓解病症的咀嚼片变成了我的正餐,这种缓解胃病的咀嚼片虽然在当下有明显作用,但换来的结果却是下一次的发病来势更加凶猛。

无奈,西医无果只有寻求中医,为了治病,尝试联系大连最厉害的中医,为此拜托各种关系帮忙,清晨排队问诊,几副中药下来,每一次喝药都让我更加难受。原本胃就已经感到不适,中药强烈的味道以及身体的排斥反应,我开始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的症状,也就是在那时体重在短短一个月之内从150斤降到了110斤,晚上也几乎无法入睡。

这个时候,我已经接近崩溃。不夸张地说,想死的心都有了。三、前往广西旅游,在茶博会上偶遇六堡将近整整五年的胃病折磨,我可以说心情极度郁闷,带着一颗可能这辈子都治不好胃病的绝望心态,我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去往云南和广西的旅程。想说云南这个足以让任何人忘掉烦恼的地方,却依然没能让我消除病痛的折磨,没想到广西竟变成了一个通往快乐的出口。

还好我并没有在那时放弃喝茶,只是减少了喝茶的次数。所以在我看来,逛茶博会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以前逛茶博会时可能我的关注点在其茶类上,而这一次发生了转变。一个小陶罐的六堡茶的包装吸引了我,再加上茶艺师的介绍,说这茶能够缓解胃病。我心想:“死马当活马医吧,最多不过就亏损百来块钱。”于是,迅速掏出百元大钞喜提六堡茶回家。

在返回大连的飞机上,这一罐六堡茶正静静躺在行李架上,没想到半个月之后它成为了我的救命稻草。四、大喜望外!饮用半月病症就有明显缓解回到大连,一切的烦恼好像更加激烈地涌向了我,日常饮茶的习惯似乎可以缓解焦虑,直到这时我才想起那个因为颜值而购买的六堡茶还在角落一动未动。“好吧,那我就试试吧,不就是喝茶嘛,简单”,我心想这还能加重病情了不成。

第一次入口我其实是略感排斥的,六堡茶的口感与之前饮用的茶类有所区别,但想想茶博会上茶艺师的宣传话语,我还是选择了坚持。时隔半月,我开始渐渐喜欢上了六堡茶的口感不说,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我的胃真的舒服了很多,至少胃酸反流的症状出现的几率大大降低。“嘿,一个茶还能把这老胃病给缓解咯?”我其实依然将信将疑,想罢,我直接飞去了梧州,直截了当去了解当年在茶博会上买的这个茶的奥秘。

五、只要能让胃舒服,花掉几十万都不亏因为当时在茶博会上购买的是梧州中茶的六堡茶,参照按图索骥、顺藤摸瓜的粗笨方法,一张机票直接飞去了梧州。了解梧州的人都知道,梧州是一个家家有茶喝的地儿,就连路边小摊都会在门前摆上小方桌泡上几泡六堡茶。作为一名优秀的老茶人,我想,蹭茶是必不可少的品质之一,沉浸在六堡茶的海洋里,再加之梧州优良的环境,自己的胃已经好久都没有这么舒服过,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真是近年来最幸福的事情。

与大多数都市人一样都有亚健康症状的我,走进梧州中茶后,与负责人刚一会面,话不多说,直接拿下了十几万的六堡茶。这足以确保接下来胃的健康与心理的愉悦了。最终我成为了梧州中茶的忠实发烧友,可能这便是对信任的事物最大的敬意和回馈,再者将好的东西分享给更多人一定是件倍感愉悦的事情。可能大家会觉得作为一个发烧友肯定会为自己喜欢的产品“代言”,但我想说的是,以上所有内容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并非故事。

其实这样的质疑我已经感受过很多,曾经我也像一个卖大力药丸的神棍般到处给人说六堡茶对身体的益处,起初大家确实是会排斥,但时间最终会证明一切,并且也都证明了。很多事如果没有尝试就先别妄下定论,当初我也是如此,根本不相信,但事实告诉我,只要多尝试再加上坚持,总会遇到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如同我的胃病,幸好遇上了这一杯六堡茶,不然真的无解。

泡六堡茶,水温、投茶量和浸泡时间都注意了,茶汤口感还是不稳定怎么回事?

考虑到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再深入的谈一谈,除了上述几个基本要素以外,还有哪些细节会影响一杯六堡茶的口感。 01.选壶,关注壶形与容量很多茶友在选择冲泡器具时只关注材质,却忽略了壶形与容量。一般而言,选用壶身圆润、容量稍大一点的壶,更有利于茶叶的舒展,茶叶在壶内流转也更顺畅,从而内含物质得到充分的释放,泡出来的茶汤滋味更佳、更饱满。

根据老茶客们的经验,水平、仿古、石瓢、德钟、掇只都是较为适合的壶形。不过,若要选用大壶,还要根据常规的“茶水比”相应的调整投茶量。所以,切莫一概而论,如果品饮人数少,或者品饮珍稀老茶,因为投茶量往往比较少,所以选用小壶冲泡,更为合适。02.合理处理成块的茶叶有的六堡茶,是紧压的砖、饼、沱、柱,或是由大(中)箩紧压茶拆分而成的散茶,我们需要把整块紧压的干茶先均匀撬散(即便是散茶中的小茶块)。

成块的茶叶,会减少其与水的接触,前几泡还没泡开,茶汤滋味会偏淡,后期全部泡开后,茶汤又会突然变浓。因此,每一泡茶汤之间的浓淡度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冲泡之前,建议大家在尽可能保持茶叶完整度的情况下,把茶块撬散为大小适中,厚薄合理的小片。 03.把握洗茶的节奏洗茶,既是为了洗掉茶叶中的灰尘或杂质,更是为了让茶叶得到舒展,唤醒茶叶,更好地发挥茶性。

冲泡过程中,前几泡茶往往析出的内含物质较多,如果洗茶时浸泡时间过长,会导致茶叶内含物质大量流失,既浪费,又降低了茶叶的耐泡度。所以,我们建议茶友们掌握好洗茶的节奏,杜绝多次洗茶或高温长时间洗茶,以“快进快出”为原则,如果茶叶压得较紧,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04.把握注水的力道注水的力道,对茶汤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汤感”和“香气”。

用力过猛,往往造成茶汤浑浊、汤感轻薄、香气浮泛;反之,则汤感绵柔,但香气减弱。所以,要泡出好喝的六堡茶,就要根据茶性以及个人的偏好调节好力道。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经验:对于现代工艺六堡茶的口感,我们一向追求香韵沉稳,茶汤醇厚连绵,所以在冲泡中往往力求注水“轻、柔、平、缓”,大家可以采用“定点低冲”的方式来冲泡

对于传统工艺六堡茶,因为其发酵较轻,茶香明显,我们可适当加大些力道,会有利于发挥茶的特性,增强茶汤的香气。但力道不可过猛,否则茶叶翻滚太多,茶汤会变得浑浊、偏涩。此外,在冲泡到尾段时,由于茶叶析出物有所减少,可适度加大注水力道,增加茶味和香气。05.视情况决定是否“留根”留根,是指每一泡都留部分茶水在壶里。

这相当于延长了茶叶在水中的浸泡时间,均衡了每泡茶之间的滋味,避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同时保持了茶汤的醇厚感。是否采用“留根法”,需要看情况而定:(1)冲泡现代工艺六堡茶,7、8泡过后由于析出物开始减少,若想缩短闷泡时间,此时可考虑留根,增加后续每一泡的滋味和厚度。(2)冲泡传统工艺六堡茶,通常不建议使用留根法(滋味较为淡薄的老茶婆、一芽三、四叶的中茶除外)。

因其茶多酚、咖啡碱含量要比熟茶多,如果“留根”,很容易增加茶汤的收敛性和苦涩味。(3)在我们快速、便捷冲泡比较大量茶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留根法”。比如:在办公室泡六堡茶,一般都是用玻璃杯冲泡,茶水无法分离,也无法控制茶汤浓度,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留根法”来调节茶汤的汤感和浓度。(4)在六堡老茶的冲泡中,也会常用到“留根法”,且以紫砂或坭兴陶壶冲泡较为常见。

特别注意!留根法的缺点是不能让品茶者很清晰的感受到每一泡茶之间的变化,从而影响对茶叶品质的判断。所以在审评、选购一款六堡茶的时候,不建议使用留根法。结 语 同样一款六堡茶,不同的人泡差异很大,就是因为泡茶过程中有诸多细节影响了茶的味道。掌握了基本的泡茶方法之后,细节就成了茶人进阶的捷径!欢迎各位茶友在留言,分享你们冲泡六堡茶的“秘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