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茶友们常说茶无止境,因为谁也不知道最好的茶到底是什么茶。喝黑茶时,建议根据发酵情况使用盖碗和陶壶(紫砂壶、建水紫陶、坭兴陶壶等)黑茶的种类有很多,有普洱茶熟茶、藏茶、茯茶、安化黑茶、六堡茶等等。因此,适合普洱茶生茶的茶具有盖碗和紫砂壶、建水紫陶等陶壶。

什么茶适合养壶?

个人玩了十几年的紫砂壶,也试着用各种茶叶来养壶,摸索了很多!总体来说比较适合养壶(准确的说是效果更快更好)的茶有生普洱茶、铁观音、红茶!当然了,由于紫砂壶的泥料不同,茶叶也不是通用的!因为一旦泡茶不当,容易造成吐黑的现象!首先,紫泥壶。因为紫泥含铁量比较高,颜色较沉稳内敛,同时泥性较硬,任何茶都可以用来养壶!基本上不用担心养花的问题!可以用生普、熟普、红茶、乌龙茶等等都可以!但是效果最快、最好的是生普洱茶!因为生普洱茶水浸出物含量是所有茶叶中含量最高的,滋养效果最佳!第二,红泥壶!红泥因含铁量适中,所以养壶所用的茶叶弹性比较大,除了黑茶、熟普之外基本上所有的茶都可以!但效果最好的应该是红茶红茶养过的红泥壶,油润度和光亮度都是最美的!第三类,本山绿泥(段泥一般包含在内),这类泥因为含铁量少,颜色较浅,容易着色!所以尽量不要用深色茶汤的茶叶来养壶,比如超过20年的生普、熟普、黑茶红茶等等!这些茶很容易吐黑!所以,绿泥类紫砂壶建议用生普、绿茶、闽南乌龙茶(铁观音等)黄茶、白茶等等!浅色茶汤尽管养的慢一些(水浸出物含量不太高的原因)但一旦养出效果,那种成就感可不是红泥和紫泥所能比拟的!【静观茶事】~专注于紫砂壶、普洱茶、古代玉器的研究与探讨!争取每天都有更新!欢迎关注!。

喝茶用什么茶具最好?

泡茶讲究茶、茶具、水和泡法,茶具是否合适,会大大影响茶的口感。小时候,我的老家夏天流行喝一种叫三皮罐(湖北海棠)的凉茶。一到夏天,家家户户都会拿出去年夏天洗净放好的一种无釉红泥粗陶大壶,因为,只有用这种无釉红泥陶壶泡三皮罐,才能泡出三皮罐甘爽清甜的口感。而且,这种红泥陶壶的年份越长,泡出来的三皮罐凉茶会越好喝

而且,用这种红泥陶壶泡三皮罐,即使是隔夜茶也不会馊。不仅三皮罐挑茶具,其他的茶也挑茶具。喝茶时,我们应该根据茶类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茶具。喝绿茶、黄茶时,最适合使用直筒玻璃杯。一般,绿茶、黄茶最常见的泡法是闷泡法,因此,绿茶、黄茶最适合的茶具应该是玻璃杯。因为玻璃杯散热快,而绿茶、黄茶一般比较细嫩,用玻璃杯泡茶叶不会被闷烫坏。

玻璃杯透明,适合我们喝茶的时候观察茶汤、茶底,帮助鉴定茶叶的品质;也适合用来欣赏茶汤和茶叶在杯中沉浮、舒展的样子。在选用玻璃杯泡茶时,最好选用那种直筒、筒身稍长的玻璃杯。泡茶时,长筒直筒杯聚香,可以让我们在喝茶时最大程度地嗅到茶香,让味觉和嗅觉产生通感,提高喝茶的愉悦度。(功夫茶的闻香杯都是长筒直筒杯,原理相同。

)喝绿茶、黄茶时也可以使用盖碗和紫砂壶,但并非最佳选择。盖碗口大,香气容易四散,降低喝茶的口感。紫砂壶保温效果太好,容易把茶闷烫坏,如果一定要使用紫砂壶来泡绿茶、黄茶,一定要选那种透气性比较好的泥料,壶口要阔,壶壁要薄,壶肚要大。喝普洱茶生茶时,应该根据普洱茶的年份来选择使用盖碗或紫砂、紫陶等陶壶。按2014年国家茶叶新标准,普洱茶生茶被归到了绿茶一类,但是普洱茶生茶是云南大叶种晒青,选料粗壮,不太适合使用闷泡法,更适合使用茶水分离法。

因此,适合普洱茶生茶的茶具有盖碗和紫砂壶、建水紫陶等陶壶。1.喝普洱茶生茶新茶时,最适合使用盖碗。普洱茶生茶虽用料粗壮,但新茶也怕高温,所以泡茶时最适合使用盖碗。在选用盖碗时,建议选用那种肚子不要太深的,碗沿外撇稍微宽一点的,前者是防止闷坏茶叶,后者是为了防止烫手,方便出汤时抓碗。2.喝5—10年的普洱茶生茶时,最适合使用建水紫陶壶。

普洱茶生茶陈放的时间超过5年以后,泡茶更喜高温,但是这个时候的生茶转化还不够,尤其是涩度,还很明显。建水紫陶和普洱茶生茶非常搭,尤其是泡这种年份的普洱茶生茶时,用建水紫陶来泡这种年份的生茶,能够有效地降低茶汤的涩度,提升茶汤的甜度。所以,在泡这类生茶时,我一般都会使用建水紫陶壶。3.喝10年以上的普洱茶生茶时,最适合使用紫砂壶。

在适合的湿度和温度前提下,超过10年的普洱茶生茶苦涩度已经大大降低,茶汤已经开始变得柔滑醇和。泡这种年份的生茶需要高温,在所有适合泡茶的茶具中,紫砂壶的保温效果是最好的。泡这种年份生茶时,紫砂壶能够泡出最好的口感。可能有些朋友会问,保温杯、铁壶什么的保温效果有的也很好啊,为什么不选用这些茶具?泡茶时,不建议使用金属壶泡茶,因为茶汤会腐蚀金属,这种茶汤长期喝对身体不好,所以,金属茶杯或茶壶都不是泡茶的最佳选择。

白茶时,应该根据白茶的用料和年份来选择盖碗或者紫砂壶。从用料上来讲,以福鼎白茶为例,可以分为白毫银针、牡丹、贡眉(寿眉)等;从年份上来讲,白茶也讲究越陈越香,年份为王(白茶也有寿命,不能无限期陈放。)。1.喝3年以内或用料比较细嫩的的白茶时,最适合使用盖碗。用料比较细嫩的白茶如白毫银针或3年以内的白茶也怕高温,所以使用盖碗更合适。

如果使用保温效果比较好的陶壶,茶叶也会因为闷烫影响口感。2.喝3年以上的白茶,适合使用紫砂壶。白茶界有三年药,五年宝的说法,这主要是针对白茶的转化来说的。一般而言,3年以上的白茶就开始变得醇和细滑,涩度很低了。白茶内的胶质很足,需要高温才能悉数逼出。所以,这个年份的白茶更适合使用紫砂壶,使用紫砂壶泡出的白茶甘甜韧厚,尤其是有些年份足的贡眉、寿眉,如果胶质能被逼出的话,喝起来质感很足,喝起来有种果冻感。

年份再高的白茶使用煮茶法也很有风味。喝乌龙茶时,最适合使用盖碗。喝乌龙茶时,常见的泡法是茶水分离法。泡茶时,人们一般倾向于使用盖碗,尤其是那种薄瓷、大肚的白瓷盖碗。白瓷方便看汤,薄瓷是防止茶叶被高温闷坏,大肚可以让茶叶舒展开来(乌龙茶的条索大多很大),也可以避免因为高温闷坏茶叶。在泡乌龙茶时,陶壶一般不怎么占优势,因为陶壶尤其是紫砂壶的双气孔结构,导致紫砂壶很容易吸附茶香,而乌龙茶却刚好是以茶香见长,如七泡尤有兰香的铁观音、岩骨花香的武夷岩茶,还有干脆以香型分类的凤凰单枞等。

所以,泡乌龙茶一般不建议使用陶壶,即便是紫砂壶也不太适合。喝红茶时,根据用料情况选择使用玻璃壶或者盖碗。如果红茶的用料比较细嫩,可以选择用那种玻璃飘逸壶,玻璃散热快,玻璃壶比较适合这种怕烫的的细嫩红茶,而且,玻璃壶透明,适合人们在喝茶时欣赏红茶红汤的瑰丽。喝红茶和和乌龙茶一样,最适合使用盖碗,尤其是那种白瓷盖碗,白瓷红汤,看起来艳丽温润,非常养眼。

红茶中,大吉岭红茶和祁门红茶的香气非常足,使用吸附性不强的瓷碗更适合突出这种红茶的香气。这类香高的红茶同样也不适合使用陶壶,尤其是容易吸走香气的紫砂壶。喝黑茶时,建议根据发酵情况使用盖碗和陶壶(紫砂壶、建水紫陶、坭兴陶壶等)黑茶的种类有很多,有普洱茶熟茶、藏茶、茯茶、安化黑茶、六堡茶等等。1.普洱茶熟茶在黑茶中,普洱茶熟茶算是比较特殊的,因为普洱茶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以后制成的茶,相对其他黑茶的后发酵,它算是一种先发酵茶。

普洱茶的发酵度有高(重)有低(轻),发酵度较低的熟茶在陈放前期建议使用盖碗,发酵度重的熟茶建议使用陶壶,紫砂壶最佳。2.其他黑茶黑茶大多是后发酵茶,陈放前期的发酵度较低,茶叶不太适合高温,使用盖碗最佳。随着陈放时间的增长,黑茶的发酵度越来越高,尤其是10年以上的黑茶泡茶时使用陶壶更好,当然了,陶壶中紫砂壶的泡黑茶效果还是最好的。

有人曾说铁壶泡黑茶的效果也非常好,质量上乘的铁壶泡出来的黑茶口感非常好。但是,鉴于茶汤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个人倾向于泡茶时慎用金属材质的茶具。写在后面的话虽然很多人喝茶时讲究喝茶随性,泡茶无定法。但是,如果单纯从茶汤的口感上来说,每种茶必然有最合适的茶具、泡法和用水。因此,如果想要让我们泡出的茶更好喝,不注意茶具的选择肯定是不行的。

历史上有哪些爱茶的名人?

中国饮茶历史几千年,喜欢喝茶的人数不胜数,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名人爱茶故事要么就是大官,更多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文人,似乎茶和诗词境界更配。比如诸葛亮,在川陕交界的陕西勉县小河庙乡里,供奉着陆羽、诸葛亮和药王三位圣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诸葛亮在此处屯兵八年,垦荒、种植茶树,这里的茶叶后来命名为“卧龙茶”。陆羽就不用提了,我国茶树书专著《茶经》的作者,这本书就几千字,涉及了关于茶的方方面面,有兴趣的可以阅读一下。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其实还是辨茶能手,在2000多首诗歌中,有50多首关于茶的,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中写到“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好友知道他在这方面的独到造诣,送茶给他辨别,可见其对水平肯定。蔡襄在福建任漕运使,该地每年要向皇上进奉龙凤团茶,后来他觉得不能一成不变,故而加以改制,将原来的八饼一斤改成十饼一斤,选料更为严格,制作更为精细,称作“小龙凤团茶”,品质超越之前的,得到皇帝赏识和喜爱。

欧阳修,八大家之一,饮茶是他一生的癖好,而且非常讲究,曾在诗里面写到饮茶的“五佳境界”: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归纳起来就是泉甘、器洁、天好、客嘉、茶新。还有苏轼,每次被流放一地就要品尝当地茶叶,嗜茶如命,还专门写诗问人家索取泉水泡茶。黄庭坚、李清照、陆游、杨万里、张岱、黄宗羲等等都是爱茶之人。

茶的来源和来历是什么?什么茶最好?

一般而言,如果想要探寻一个事物的来源,最好从记录该事物物名的古文字入手。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侧重于以形表意。因此,我们就有可能从记录物名的古文字字体去探寻该事物的由来。在唐代以前,中国所有的文献里并没有“茶”这个字。但是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晒青制茶法,也就是说至少在三国以前中国就有了现代意义的茶。

只不过唐代以前的文献里都把茶写作了“荼”。中国古典文献中最早记录荼的是《诗经·邶风·谷风》,诗曰:“谁谓荼苦?”汉代毛亨解释说:“荼,苦菜也。” 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释物》解释“荼”说:荼,苦菜也。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也把荼解释为苦菜。所以荼的本义为苦菜。中国古人在劳动过程中发现有些苦菜吃了可以提神,也可以强身健体,所以慢慢地就有了把这种苦菜拿来食用的习惯。

这种用来提神健体的苦菜就是现代意义茶的祖先。两汉以前,中国的茶叶都是将鲜叶直接放进汤里做羹或者做粥的。所以中国古代只有吃茶而无喝茶之说。但是,吃茶的鲜叶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如果想要一年四季都吃上茶,只有把茶像其他菜一样晒成干。因为人们已经在生活中发现失去大部分水分的菜干可以长时间保存。所以,两汉至三国期间,茶就以晒青的方式出现了。

隋唐开始,人们创造了蒸青制茶法。明代人们创造了炒青制茶法。炒青是中国六大茶类中最常见的制茶法。晒青被白茶继承下来了,蒸青被恩施玉露等茶继承下来了。这就是茶的来历。至于什么茶最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中国可以产茶的地方太多了,不同的地方做茶的手法不一样。中国光茶的大类就有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绿茶黑茶、黄茶六大类。

每一类的产区都很大,每一个小产区因为地理环境、文化的不同,做出茶的特色也不尽相同。所谓类类有好茶、处处有好茶,哪个最好真的无从比较。所以茶友们常说茶无止境,因为谁也不知道最好的茶到底是什么茶。再加上每个人的喝茶经历、对茶的期望值不一样,口感偏好也不一样,对茶品质的判断也会因人而异,评判有很大的主观性,就算有了结果,也不会客观。

中国是谁最早发现的茶?最早的茶是什么茶?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中国人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民族,那么谁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吃茶叶螃蟹”的人?茶书上多半会给到我们“神农说、达摩说、陆羽说”等经不起推敲的解答。(内容不在此赘述,可上网搜索)经多年的资料收集,文献的考证,我大胆推理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时间,决不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神农,也不是南北朝的达摩,时间应可推演到万年之前,中国人的祖先便已开始使用并栽培茶叶

距今7000-8000的跨湖桥遗址中,一颗先祖采集而来的茶籽与橡籽、陶器等新石器时代人类遗物一同出土,其中一个陶罐中还整齐摆放着各种无法辨认的树叶。距今6000年前的余姚田螺山古人类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稻谷壳堆,各种石器,陶罐,以及山茶属树根,经专家综合分析和多家专业机构的检测鉴定,认为这些古树根乃人工栽培茶树的遗存。

这些重见天日的古代遗存为我们绘制出一张史前人类的生活场景:先祖们收获着自己播种的稻米、茶叶,与采集来的野菜、野果一同烹煮,在日落时分,族人围坐篝火一同享用美食,分享着一天的经历。中国人的先祖远在采集时代便已养成利用茶的习惯,这片神奇的树叶庇佑着中华民族的健康,被历朝历代视为“治病良药”。我们所信奉的“茶祖神农”——神农帝,并非是指五千年前的某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先祖用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传承下来的”智慧合体”。

您喜欢喝茶吗?最爱喝哪一种茶,喜欢它的理由是什么?

据说茶叶有解烟毒之功效,所以喝茶便成了生活中必备佳品。一日无茶精神萎靡,好吃不过茶泡饭成了习惯。有高雅人士说,茶品即人品,品尝即是品人生。我虽然没有达到那个高度,但是对茶的依赖已经欲罢不能。冬季最喜欢的就是大红袍,那种炒糊的焦香令人馋涎欲滴。每当90度的开水一倾入,一股浓烈的糊香伴随袅袅升起的轻烟,把疲惫的心绪忽然之间带到了遥远的大山深处。

轻呷一口满口留香,仿佛整个身心都飘飘欲仙,所有的烦恼和郁闷顿时烟消云外...夏季的铁观音是我的最爱,首先看它碧绿色的外表,就有想亲吻一口的冲动。可惜我没有大富人家小姐的闲情逸致,她们可以在自家的花园里收集鲜花瓣上的露珠,用此露水泡出来的清茶,堪比玉琼圣液。作为普普通通的小百姓,只能用自来水泡茶,但是有此粗茶淡饭,已经享受人生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