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四巨头入股万达商业,其实是比较合算的。可见,四巨头入股的万达商业是非常优质的资产,能够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杜波认为,腾讯、京东、苏宁、融创、万达五巨头出现在同一起投资入股协议中,这绝对是一个上头条的节奏,这将是全球互联网公司和实体商业巨头之间最大的单笔战略投资之一。
阿里巴巴要搬家北京,你怎么看?
阿里建立双重中心的愿望当然是有远见的。毕竟,杭州在南方。虽然这是马云开始创业的地方,但仅仅满足阿里在全国的扩张是不够的。因此,为了继续拓展物流,云服务,电子商务等市场,进入北方是必然趋势,北京也因其独特的优势而成为其选择的焦点。毕竟,苏宁和京东都在这里,马云并不孤单。作为一个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的政治地位非常重要。
阿里来北京建立一个中心也是合理的。毕竟,他总能理解政策趋势,同时,他可以吸收许多优秀人才,挖掘更多尖端技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北京雄安建立新的国家级新区。马云正在预见到这一现象,因此他迅速搬到北京市场,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未来发展的有利因素,如在雄安新区设立三家子公司,包括“阿里巴巴”(雄安) )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蚂蚁金福(雄安)数码有限公司”和“新秀科技(雄安)网络有限公司”将与雄安新区紧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金融和智能物流。
怎样看待“阿里224亿入股大润发、欧尚母公司高鑫布局新零售”这件事?
这个事情还是业内比较重磅的事件,这已经是2016年以来阿里巴巴第5次投资线下超市企业,也是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一次。前四次分别为盒马、三江购物(21.5亿,32%股权)、联华超市(18%股权)、新华都(约5.5亿,10%股权)。但要纠正一下问题的提法,Auchan Retail S.A.(欧尚零售)、润泰子公司是高鑫零售的股东,欧尚和大润发是高鑫零售运营的品牌,负责经营这两个品牌旗下的大卖场。
欧尚大家都知道是法国的品牌,法国Mulliez家族成员通过Auchan Retail是高鑫零售的实际控制人。具体事件看高鑫零售20日公告:要约人淘宝中国控股购入吉鑫控股(吉鑫为持有高鑫零售51%权益的股东公司)约19.9%股权,涉62.93亿港币(相等于按透视基准每股6.5港币)、及购入上市公司待售股份(高鑫零售约26.02%股权),涉资逾161.38亿港币。
根据万得一致预期,交易对应2017年PE 17.6X,PS 0.5X。阿里入局后直接间接拥有36%的高鑫零售的股权,代价为超过224亿港币,相对于从前的投资的四家超市,本次投资超市大卖场从体量上来说远远高于以往。高鑫零售运营的大润发和欧尚品牌在大卖场行业市占率第二(14.6%),仅次于华润万家,具备明显的日用品和食品等标品供应链优势和规模优势。
高鑫零售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运营454家大卖场,其中一二线城市门店占比25%,三四线城市门店占比67%。如此重要的线下超市大卖场“沦陷”,也预示着未来行业两个趋势:超市行业未来线上线下融合加速,而融合是以互联网巨头为主导进行融合;超市未来将向寡头化发展,行业集中度将逐步得到提升,龙头受益,强者越强;跟踪这两天的市场表现,高鑫零售的股价表现证明消息还是利好的。
腾讯/京东为什么向唯品会投资8.63亿美元?这会对阿里巴巴造成什么影响?
关注钮问,关注创业!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第一个问题是腾讯和京东为什么向唯品会投资?这个问题的关键其实是这次投资对于腾讯和京东价值在哪里?首先对于京东而言,3c数码是他的强项,服装品类是他的弱项。京东的用户群体中,大部分是以男性为主,而竞争对手天猫淘宝的用户中女性占主导地位。为了让用户群体更加的全面,投资唯品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唯品会6000万活跃用户中,80%是女性用户,这样对于京东而言,就实现了用户群体的全面覆盖,也弥补了服装品类的短板,可以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京东,进一步扩大京东时尚业务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根据刘强东在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的讲话,他认为很多商家正在面临二选一的局面,有一百多家本地的服装厂商被迫退出京东,所以这一次的合作促成,跟他所碰到的问题应该是密切相关的。然后对于腾讯而言,腾讯目前的战略方向一直是投资,通过投资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业务边界。电商本来就是腾讯的弱项和短板,腾讯的强项是自己庞大的社交流量,他目前的做法是拿着自己的流量入口去跟其他企业合作。
比如说京东、比如说大众点评,那么同样的道理,投资唯品会后就可以在微信钱包开放一个唯品会的入口,同时未来小程序也可以附能给唯品会,微电商毕竟是几千亿到上万亿的市场!对于微信上的用户来说,选择也更加全面了,对于腾讯而言,布局也会更加的全面。那么对于唯品会而言,因为现在线上的获客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股价也一直在低位徘徊,通过这样吸纳投资者,就把京东和腾讯的用户为我所用了。
唯品会不管是自身属性的差异,还是品类的差异,都不会跟腾讯以及京东产生直接竞争,同时腾讯也可以给唯品会做信任背书,所以对于唯品会来说,这是非常划算的一笔买卖,消息曝出来第二天,唯品会的股价最高上涨将近40%,就可以看出市场对这笔投资的认可程度。第二个问题是,这次投资对阿里巴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目前电商的竞争,阿里几乎是寡头,唯品会在某些品类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跟阿里巴巴还是没法比,通过这样的合作,能够进行优势互补,再借用腾讯强大的用户量,未来在社交电商这一块,还是能够跟阿里拼的,因为阿里本身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社交。
你看最近阿里巴巴投资的盒马鲜生,以及腾讯投资的永辉超市,这两家目前正在火拼,谁胜谁败还不一定,所以说心理上的战役才刚刚开始,唯品会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对三方而言都是跟阿里去竞争的好手段。目前BAT三家里面,腾讯是阿里巴巴最大的竞争对手,通过这次合作,三家就可以进行资源的互补,腾讯的生态体系能够给唯品会带来更多的流量支持,而唯品会也能够给腾讯提供更多的社交电商变现的能力,大家抱团阻击阿里巴巴。
因为在市场上有一种传言就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以独家合作为由,要求商家签署独家合作协议,保证只在天猫平台上进行销售,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假,正所谓无风不起浪,现在这种局面就是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的企业联合起来抵制第一梯队独家垄断的行为。至于到底哪一方说的是真的,是京东的刘强东说阿里搞垄断逼迫商家二选一是真的,还是雇佣的水军去诋毁阿里是真的?这个后面一定会慢慢清晰起来。
所以如果说此次投资对阿里巴巴有什么影响?我认为影响肯定是有的,就像以前老二和老三不联合起来的话,老大要干他们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但现在老二和老三联手了,那么就算老大实力再强,也会有所忌惮。阿里巴巴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认为,所谓反垄断是战略上的懒惰和不思进取以及战术上的路径依赖和焦灼冲动。从这些讲话里面,其实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对于这些联盟还是有所担心的。
我认为按照腾讯目前的战略手段,未来他一定会去联合越来越多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企业,阿里巴巴还是要防范这一招,如果可能的话,可以也选择去联合更多的二三梯队的企业。因为腾讯毕竟是吃了当年3Q大战的亏,所以才有今天的联盟战略方向,阿里巴巴是没吃过这个亏的,所以基本上还是靠自己去做,从布局上来说,我认为联盟还是有机会,阿里巴巴要小心。
获腾讯京东入股后唯品会大涨39%。唯品会为什么拒绝马云,而选择刘强东马化腾?
我认为唯品会拒绝马云是因为阿里与自己做销售领域相同吧。 淘宝阿里做服装、美妆、母婴都有很多年了,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唯品会要是选择马云,也许更没有发展可言。 而选择刘强东马化腾就不同了,这三方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互补,形成一种互利共赢的局面来更好的服务消费者和互联网。唯品会拥有的女性消费者群体是京东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京东的物流运输系统、3C数码以及男性消费群体是唯品会需要的,那么唯品会与京东的合作就是商品品种与客户群体的互补,未来可以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品牌联盟合作;唯品会与腾讯的合作更如虎添翼,腾讯有着强大的流量和内容的支持,能更好的发掘消费者的需求,为唯品会提供大流量;唯品会、京东和腾讯的精诚合作更能为我们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已经有了蚂蚁金服,马云为什么还要10亿元入股苏宁金服?马云会买下整个苏宁吗?
苏宁和阿里,是战略合作伙伴,相互持股。但是,马云2年前投资苏宁已经亏本,这次为何又要参与苏宁金服?此次增资10亿,持股仅次于苏宁和一致行动人,算是苏宁之外的第二大股东了,这和苏宁云商的股权结构一样,二股东。截至三季度末,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持有苏宁云商19.99%的股份,是苏宁的第二大股东,这个股份是2015年入的,投资282亿,至今还亏着呢。
当年苏宁投资阿里140亿元,至今阿里股价已经翻倍了,苏宁大赚一笔。马云2年前投资苏宁已经亏本,这次为何又要参与苏宁金服?原因我认为有几点:1,战略关系,此次增资,阿里岂有不入之理?此次苏宁金服增资53亿,马云入股,相当于给苏宁站台,吸引更多投资者。2,苏宁金服已经盈利,而马云本身做金融,知道这块是暴利,有机会干嘛不入?苏宁金融上半年净利润4000多万,比百度,360都做的好,主要是牌照齐全,银行,小贷,保险销售牌照都有。
虽然和蚂蚁金服业务是重叠的,但是分散风险,是富豪们惯用的投资手法。为何像比尔盖茨,马云,马化腾都不断减持自家股,去做投资事业?因为小公司成长性高,而且布局未来赛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苏宁金服不过是马云的常规操作而已,正好还很熟悉。3,苏宁金服依托苏宁线上线下,也是布局新零售的关键一环苏宁在线下零售里,目前是老大,过去几年也是。
今年是新零售元年,竞争也开始空前激烈,线上巨头开始抢占线下传统零售商,目的就是抢占线下流量,毕竟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红利已经逐渐消失。苏宁目前4000多家门店,明年要新开5000家门店,包括苏宁生活广场,云店,红孩子,小店,体育店,汽车超市等等,线下业态非常丰富。这也为金融的切入 提供了丰富的场景。马云提前布局,也是给未来新零售竞争多找一个帮手。
腾讯、京东等340亿入股万达商业,力争尽快上市,巨头们为什么这么做?为了拯救万达还是对抗马云?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杜波认为,腾讯、京东、苏宁、融创、万达五巨头出现在同一起投资入股协议中,这绝对是一个上头条的节奏,这将是全球互联网公司和实体商业巨头之间最大的单笔战略投资之一。这起资本大戏,是王健林回归A股的关键一战。背后有两个主要的目的:其一、万达引入战投,更名并尽快在A股上市,其二、重新定位的万达商管集团将利用腾讯、苏宁、京东海量线上流量和本身巨大线下商业资源开展多方面合作,共同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商业模式。
我们知道,万达在去年7月大手笔卖出77家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总价超过630亿元,今年又先后卖出伦敦、澳洲两个海外项目,在卖出这两个海外物业后,万达已能够将海外的负债基本清偿。至于抛售资产转为轻资产模式的动机,业界分析最终目的是为A股上市增加砝码。万达接连卖掉资产后回收的资金,已经能够应付2016年万达商业从港股退市时签订的一份对赌协议,即若万达商业私有化后,未能在2018年8月31日前在A股上市,万达集团将以每年10%向基金回购全部股权,预计扣除费用总计约为16.5%~20%。
即,万达如果在今年8月底不能上市,将面临巨额的回购款等费用支出,这对万达的流动性构成极大的压力。而29日腾讯京东苏宁融创四家总投资340亿元收购的,正是万达商业私有化时引入的投资者持有的14%股份,也解决了万达的回购和流动性之忧。根据公告,引入腾讯等四大战略投资者后,万达商业将更名为万达商管集团,1至2年内消化房地产业务,万达商管今后不再进行房地产开发,成为纯粹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各方将推动万达商管集团尽快上市。
万达商管集团将利用腾讯、苏宁、京东海量线上流量和本身巨大线下商业资源开展多方面合作,共同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中国“新消费”商业模式。腾讯将推进与万达旗下网络科技集团的战略合作,腾讯、苏宁等投资人将利用资本力量,持续支持万达商业加快发展,尽快实现1000家万达广场的目标。四巨头出资340亿占14%股权,换算下来给万达商业的估值大概是2400多亿。
这个时候四巨头入股万达商业,其实还是比较合算的。毕竟万达商业私有化后,错失了一波房地产股上涨潮。如果万达商业没退市,以二级市场价格来收购14%股权,四巨头要掏的肯定不止340亿了。但将来万达上了市,以这五大企业IP的号召力,这340亿的投资回报肯定惊人。另外,按照万达刚在年会上公布的数据,万达商业2017年收入1125亿元;租金收入255.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4%,同比增长30.3%;新开店数占总开业店数的21%,其中还有24个轻资产项目万达只分成部分租金,而总租金增长30.3%,说明老的开业店内生租金增长比例至少两位数,也就是说万达即使不开新店,租金也较高增长。
万达广场总客流31.9亿人次,同比增长28.1%。新开业店数增长21%,其中许多店下半年才开业,而客流增长28.1%,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说明万达广场老店客流同比也在增长。可见,四巨头入股的万达商业还是非常优质的资产,能够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保证投资的安全性。而万达商业改名万达商管并重新定位后,结合几大战略投资人的线上线下优势打造的新零售新消费模式,既有虚拟经济,也有实体经济,显然极具发展空间。
这种合作方式,有着很好的市值管理题材。其实,这一事件并不能简单看做是拯救万达或者对抗马云,在商业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对抗并不见得能保证自己赢得胜利,合作反而能打造更大的市场和蛋糕。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五巨头合作起来也是吃不完的,大家一起做大蛋糕,何乐而不为。在上述投资者中,腾讯、融创和苏宁都曾和万达有过业务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