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又叫洞庭碧螺春,也许有人会误以为它的产地是洞庭湖。东山碧螺春是传统的核心产区,东山人更是一年四季喝要碧螺春。只要按照碧螺春的制作方法进行炒制的茶都可以叫碧螺春,目前很多省份地区都出产碧螺春,如江苏的溧阳、贵州、江西、四川、福建等省,有些品质叶很好,外形和洞庭碧螺春非常相似,只是品饮起来,其香气、滋味区别很大。

碧螺春龙井哪个好?

这是显示我茶史才华的时候了。龙井茶和碧螺春的相生相爱,还得从这两种茶叶的历史渊源说起。在明代中前期,社会上最好的茶叶,既不是龙井茶(雍正七年定工艺),也不是碧螺春(清康熙赐名),而是虎丘茶,大量的茶史记载“虎丘茶第一”或者虎丘天池茶第一(天池指苏州天池山),然后呢中国茶界陆羽之后出了第二人——大方和尚。

大方在苏州虎丘寺进修十余年,尽得虎丘茶制法,然后呢虎丘茶因为朝廷高官索贿,寺中的僧侣不堪折磨,进而毁树,这在江南才子文征明的孙子文震亨的笔记中有记载,从此虎丘茶绝迹。虎丘茶消失以后,天池茶也随之没落,随之崛起的是松萝茶。松萝茶是大方和尚从虎丘寺移居到安徽休宁松萝山以后,在松萝山建寺修行时候根据虎丘茶的技法创造改进出来的茶种,基本和现在的炒青工艺技法相同了,松萝茶的厉害之处是让茶叶脱离了产地,通过技法也可以和虎丘产地一样的口味香味,从而让这种茶叶的技法,传播到安徽,浙江,湖北,江西,福建等大部分茶区 而且是挣相学习的技法。

这些在明代的所有茶书典籍中都有记载,《茶录》《茶疏》《蒙史》等等随便去翻。这样的传播,自然也有回流技术到苏州,虎丘天池已经败落,苏州洞庭山的水月寺到是继承了这种工艺,然后由寺庙传给当地的山民,当地人由于这种茶叶很香取了个不雅的名字“香煞人” 后来康熙下江南,游太湖时任苏州知府的宋荦进香茶,康熙因为原来名字不雅赐名“碧螺春”。

碧螺春的来历说完就该轮到龙井茶了。大方和尚在晚年,依旧是坚持茶道,改进技法,在原有松萝茶的基础上,改曲为直,创出了一种前所未有外形的直条形茶叶 ,同样是在康熙南巡的时候进贡,由于是大方和尚所创,赐名大方茶。大方茶的品牌在黄山地区还存在,但是现在的技法和龙井已经相通了,我根据茶书记载推测过大方茶的技法,和龙井相比缺少了翻转和散热,所以外形上和龙井相似,颜色上却大有不同,大方茶於黑如铁,是深黑绿色。

徽州地区和杭州古来就有杭徽古道相连,往来密切,杭州又是有名的佛寺集中的地方,由于寺庙中的交流,大方茶的技法自然也到了杭州的佛寺之中。清雍正年间,翁隆盛茶号的掌柜为了研制出一款优质的名茶,前后经过三年的摸索,在雍正七年,结合了大方茶的技法改进,西湖龙井工艺大成,同年上贡朝廷,因此这一年也被称为西湖龙井元年,从此以后西湖龙井每年都成为朝廷的贡品一直到清末。

碧螺春的原产地在哪里?

谢谢邀请。洞庭碧螺春的产区,是在江苏省的吴县。有洞庭东西两山碧螺春之分,东山是座半岛,也是碧螺春的原产地,东山碧螺峰的石壁,是碧螺春野生茶的发原地。由东山岛跨过太湖大桥,就是太湖第一大岛(西山) 。东西山茶园,都是果树间种,在茶树萌芽时,也是果树开花之际,茶树正好吸收了各种花的精华,所以碧螺春有特殊花果香。

碧螺春茶园,有果树园里的茶园之称,山头种满枇杷,杨梅,蜜橘等果树,茶树全躲在果树下。光介绍产地,看来太简单点,那就来简单说一下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吧。一,选料,选料比较讲究,有釆得早,摘得嫩,拣得净之说。二,萎凋,晾晒。三,杀青,抖散,团揉,平揉,做形,提毫。这道工序,全在一口大铁锅里,温度达到180度以上时完成。

制茶师手不离茶,茶不离锅,一气呵成。制茶师通过团,搓,揉等精湛手法,慢慢变成微曲的细条,就在出锅前瞬间,茶毫突然蓬松鼓起,好象变戏法一样,黛绿色弯曲的茶上遍布茸毫,这就是碧螺春茶出名的(铜丝条,蜜蜂脚,)。碧螺春以淡为贵,淡中寻味,入口生津回甘,果香环绕口腔中,一直挥之不去,的确是一杯好茶。最后让我们健康喝茶喝茶健康,每天喝出好心情。

为什么说只有苏州洞庭碧螺春才是最正宗的碧螺春

只要按照碧螺春的制作方法进行炒制的茶都可以叫碧螺春,目前很多省份地区都出产碧螺春,如江苏的溧阳、贵州、江西、四川、福建等省,有些品质叶很好,外形和洞庭碧螺春非常相似,只是品饮起来,其香气、滋味区别很大。坦率地说,外地商家引进碧螺春茶种,并以碧螺春工艺仿制,只要商标上不标明“洞庭碧螺春”的“洞庭”二字,就很难去下定义是伪茶还是劣茶。

他们打的就是“擦边球”,这种状况在龙井等春茶上也有出现。但是,只有苏州洞庭的碧螺春才有那种“吓煞人香”,香气、味道是不能替代的。苏州人的春天,离不开一杯碧螺春。它来自苏州太湖的东、西洞庭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又叫洞庭碧螺春,也许有人会误以为它的产地是洞庭湖。其实,这个洞庭指的是苏州太湖的东洞庭山与西洞庭山。

明前碧螺春,比较推崇的是东山。它位于苏州城外40多公里,是一座三面环水,狭长的半岛。这里水气升腾,氤氲湿润,极其适合茶树生长。东山碧螺春是传统的核心产区,东山人更是一年四季喝要碧螺春。当地人喝茶,并不讲究名贵,雨前茶也爱喝,外形大,滋味浓厚。碧螺春是东山人一年四季的饮品,融入了每一代东山人的血脉里。追溯碧螺春的历史,宋代时已为“吴人所贵”。

“吓煞人香”的故事,则被清朝的王应奎写进《柳南随笔》。茶叶丰收的康熙年间,当地采茶少女入山采茶叶,茶筐满了,便将茶叶放在胸口的衣襟内,茶得到体温,突发袭人香气,采茶女惊呼“吓煞人香”,称茶为“吓煞人”。到后来,康熙皇帝南巡到了太湖洞庭山,喝了当地产的茶,喜欢得不行,又因为它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就将碧螺春的名字赐予它。

此后地方官,年年需要采办碧螺春进贡。碧螺春的传奇,一直没有落幕。这种世代流传的风味,更承载着一座江南小镇和茶的亲密回忆,以及人们对江南生活的想象。采摘也是和大自然抢时间。特一级碧螺春,必须赶在清明前采摘第一波嫩芽,时间很短,不足一个月。四月中旬后,只能算作“炒青”。上山的采茶人,一般下午2点左右下山,摘回来的茶叶还需要一根根地挑拣,只留下优质的一芽一叶,稍微有所破损或者残缺的茶芽都需要舍弃。

当天采摘的茶叶,必须当天炒完。杀青、炒揉、搓团、培干,这些工序,都得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可以总结为:“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老道的师傅往往都是一边搁置在肘垫上,一手用力揉压,随着身体的节奏,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在了那双手中的茶叶团上,大约要6-8万个鲜叶才能揉制出一整锅,仅仅一斤多的干茶。

每到春茶上市的日子,邱晓庭也会和老师傅们一起添柴生火、学习茶叶炒制的手工工艺,在他眼里,这些忙了半辈子的手艺,都是东山人的骄傲,他说,我们这一代选择坚守的人,已经愈来愈少了。炒制过程中,低沸点的青草气挥发掉了,锅中新的物质反应不断发生,带领着香气和滋味登上新一个台阶。炒茶用的柴火,正是当地的果木。柴火在锅灶里发出哔剥的声响,伴随着充满力量感的揉搓,火焰带着果木香缓缓渗透和茶香相互混合,营造出一种令人心醉的奇妙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