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种植管理不到位也会造成无花果萌芽时间晚,因此生长周期内要做好施肥管理、树体管理、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茶蚜虫。茶花树开春后怎么管理?茶花,又名山茶花、耐冬。茶园最怕冬季,因为地势的原因,加上天气的变化,管理起来异常的麻烦,如果冬季疏于管理,就会造成减产和病虫害的发生,那在冬季如何管理茶园呢,下面就给大家说几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茶园冬季怎么管理?
茶园最怕冬季,因为地势的原因,加上天气的变化,管理起来异常的麻烦,但是如果冬季疏于管理,就会造成减产和病虫害的发生,那在冬季如何管理茶园呢,下面就给大家说几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提前预防和管理1.深翻除草冬季管理茶园,要从秋季开始,因为进入冬季再去做预防的工作,那会为时已晚的,所以冬季的预防要从秋季开始。
秋冬季深翻有利于疏松土壤,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土壤的通透性,对恢复茶树生机十分重要。深翻深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过深易伤根系,影响茶树正常生长。深耕时结合铲除杂草,埋入土中。2.深施有机肥10-11月份是茶树根系生长发育高峰期,因此施基肥的时间最迟不超过12月份。基肥的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如猪牛粪、堆肥、饼肥等,配合施用少量磷肥。
基肥施用量一般占全年施肥量的30%,不同生长阶段的茶园施肥量有所不同。幼龄茶园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1500公斤,或饼肥100公斤,配施磷肥20公斤。成年茶园为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 -2500公斤,或饼肥200-250公斤,外加磷肥50公斤。施肥应沿行间开沟深施,也可结合深耕进行。施肥应立即覆土,防止肥料流失。
对梯级茶园,肥料应施在梯级内侧。3.茶园培土选择一些外来清洁土,如茶园四周或基地坡地上的红壤土、黄壤土、泥土等,培到茶树基部,厚度达10厘米左右。一般要求粘性土茶园培入砂质的红壤土,砂质土茶园培入粘性土,低产茶园和衰老茶园则应培入红、黄壤心土。二、茶树修剪要想茶园冬季管理起来方便,那在秋季的时候就必须开始修剪。
茶园秋冬季修剪是夺取春茶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应注意因树制宜,对于成年茶园应采取轻修剪、深修剪及边缘修剪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幼龄茶树则应以养为主,定型修剪,培育树冠。这样才能在冬季的时候更容易的去管理,茶树才能张的更好。1.轻修剪。对已投产茶园每年要进行一次轻修剪,目的是控制树高和培养树冠采摘面。一般剪去树冠面3-5厘米,达到树冠表面平整,使茶树高度控制在50厘米左右,修剪的时间要根据海拔高度确定,低山茶园在10-12月份进行,海拔800米以上的茶园,可在年后2月份进行。
2.边缘修剪。对已封行形成无行间通风道的茶园,必须进行边缘修剪,剪除行间交叉枝条,保持茶园行间20-30厘米整齐的通风道路及操作行间。3.深修剪。对于有较多细弱枝、鸡爪枝、产量开始下降的茶园,应进行深修剪,可将超出树冠面10-15厘米的枝条剪除,并将全部鸡爪枝剪掉,以利于下年发芽粗壮整齐。三、病虫害防治1.全面清园。
茶树行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均是害虫、病虫隐蔽的地方,及时进行清园有利于减少茶园内越冬病虫基数。一是修剪和深耕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树冠上的病枝病叶及虫蛹;二是清除行间四周的枯枝落叶,然后集中烧毁,清除越冬病菌和虫源2.喷药封园。茶树越冬病虫主要有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及蚧类、蟥类等。秋茶采摘完后,对整个茶园用0.7-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清园消毒。
喷药时要将茶丛上下、内外、叶片正面背面部喷到,地面杂草及枝条也要喷及,以提高防治效率。四、茶树防冻1.施肥培土。茶园采摘结束后,立即进入田间管理,要及时做好施肥培土,在茶园行间多施一些牛栏粪、草渣、配施磷钾肥等暖性肥料有利提高地温。施肥后应及时进行培土,在茶树基部培入厚度10厘米左右的新土,以防根系外露造成冻害。
2.茶园四周及行间清沟排渍。深度30公分以上,降低地下水位,预防因水渍造成冻害。3.行间铺草。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柴草、稻草、秸杆等铺盖茶树行间及根部,以利提高土温,保持一定土壤湿度。4.蓬面覆盖。在大寒潮来临前,对幼龄茶园可以用柴草、杂草或薄膜等进行蓬面覆盖,开春后及时揭去覆盖物,以期达到防治茶树受冻,促进茶树春季早发芽、发壮芽,实现春茶优质高产的目的。
秋天茶叶病虫害有哪些?
我国各地茶区分布广泛,虫害种类繁多。各地主要病虫害的种类也并非固定不变,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移,虫情也会发生变化。以我们浙江松阳绿茶产区为例,秋季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茶小绿叶蝉。加强管理,及时清除茶园杂草以成虫吸食芽叶汁液危害,受损芽叶卷曲硬化,叶尖红褐色,严重时叶片脱落。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的管理,及时清除杂草。
及时采摘茶叶,能带走大量虫卵。药剂防治,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效果较为理想的农药有天王星、功夫、硫丹、巴丹、吡虫啉等。茶蚜虫。南方茶区,一般9-10月份会出现虫害高峰。茶蚜聚集在叶片或者嫩芽上刺吸枝叶,影响茶叶质量和产量。茶蚜喜欢在气温16-28℃,现对湿度晴暖少于的环境繁育,所以春秋是病虫害高发期。防治上,及时采摘是抑制茶蚜虫发生的重要措施。
虫害严重的,采用化学防治,市面上防治茶蚜害的药剂很多,学着低危害,残留短的进行喷晒。茶细蛾。幼虫喜欢嫩叶片取食,随后卷边为害,取食叶肉,不仅影响产量,而且虫粪污染,茶叶品质受影响。成虫后趋光性,喜欢晚上活动,每年秋高气爽温度不高的时候是高发期。防治方法 ,分批及时采茶,减少该虫产卵场所及食料。 加强茶园管理,在潜叶期及时喷洒药剂。
还有,茶橙櫻螨,茶叶斑蛾等等。虫害防治的要点就是茶园要勤管理,及时除草施肥。能采用生物防治措施的,如诱虫板,杀虫灯,这些无公害生物措施最好,虫害严重的也要及时采取药剂防治,尽量选用低毒底残留的药剂,将影响降到最低。秋季常见的茶叶病害主要有:茶饼病,嫩叶上初发为浅黄色小点,后扩展为圆形病斑,伴有灰白色粉状物。
严重时,病部枯死。一般而言,采摘过渡,杂草多的,阴湿,低洼的茶园病发率高。防治上要加强管理,适当增肥,增强抵抗力。还有,茶芽枯病,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等。这些病害,常见的药物治疗,要做到无公害,低毒高效处理 更要加强管理及时增肥外合理采摘,也可以在茶叶品种上想办法。改种或者选取抗病良种,在新茶园初期搭配多种品种,避开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以免茶害大面积发生。
茶花树开春后怎么管理?
茶花树开春后怎么管理?茶花,又名山茶花、耐冬。山茶科常绿灌木。其树型优美,叶色浓绿,花色明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既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常被用于道旁、公园及庭院美化。是集观赏、美化于一身的优秀树种。一、茶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 茶花为我国的原生树种。在我国已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最初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高海拔山区,如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地。
喜温暖湿润和凉爽气候。亦耐寒,耐阴,耐瘠薄。忌高温高热和直射。二、茶花树开春后的管理茶花的花期较长,一般正常生长的花期在1一4月,而现在许多新培育的品种花期更长,可从当年10月至翌年的5月,长达半年之多,这也是大家喜欢栽植茶花的原因吧。在我们南方山区,茶花冬季即开始孕蕾,开春即陆续有鲜花盛开。那么,此时的茶花树该如何管理呢?这里,不妨以盆栽茶花为例:1.土壤 茶花并非娇贵之辈,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
但既是观赏养殖,自然希望其长势良好,花开艳丽。因此,开春后,最好将盆土疏松一下,或是置换大一些的花盆,添加一些疏松透气的腐叶土,也可将园土与瓜籽壳拌匀做添加土壤,使其疏松透气。2.置放环境 茶花虽耐寒耐阴,但也喜欢温暖湿润通风透气的环境。入春,乍暖还寒,宜尽量将其置放在阳光充足,明亮通风的地方,使后期的花容花色更靓。
3.水肥 茶花喜湿润,忌积水。开春后的气温不高,蒸发量亦不大。因此,宜浇水有度,根据气温和蒸发量调整浇水频次,以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切忌浇水太多太勤,造成烂根。施肥方面,此时已进入花期,尽量不施肥或少施肥。4、防虫 春天,是大量细菌开始繁殖,虫害开始萌生的时候。此时应密切关注茶花的生长情况,及时清除病枝或病株,以免蔓延。
必要时,也可喷施相应的稀释杀菌、杀虫液。5、修剪 入春,既是茶花的花盛期,也是新枝萌发和旧枝老去的时候。此时,也应尽量剪去枯枝、弱枝、重叠枝和交叉枝。使其枝叶通透,光照充足,减少养分的输送和消耗,使茶树花开更盛。“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一一茶花,美而不娇,艳而不俗,经冬耐寒,花期久长,叫人不喜欢亦难!欢迎关注土家族阿妹,谢谢分享、点评。
冬季如何管理樱桃树防寒工作?
“樱桃好吃,树难栽”,大家对于这句话应该都有所耳闻,樱桃树不好成活,管理不好就有可能前功尽弃,尤其是冬天,如何能够使樱桃树度过严寒,安全过冬呢?有什么好的方法?樱桃,个头不大,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年轻人,小孩子都爱吃。樱桃树,相比较而言,是比较耐寒的果树品种,一般-12℃—-18℃对于它来说就不算个事,基本不会发生冻害。
当温度低到-18℃时,容易发生抽条、流胶现象,严重时樱桃树是会产生冻害、发生死亡的。进入冬季,尤其是温度较低时,樱桃树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防寒保暖工作。具体工作办法如下:第一,施肥。进入冬季时,提早施肥是果树防冻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冬前施肥能够养树、壮树,增强树木抵抗能力,增强树木抗寒、抗逆性,防止果树冻伤。
还可以将草木灰撒在果树周围,可浅覆盖,既能满足保温需求,还能提供给果树养分,一举两得的好事!第二,浇水。冬前,一般是在10月底—11月初,在土壤封冻之前,结合施肥浇封冻水,能够提高地温,补充果树所需养分,改善土壤层次结构,有利于樱桃树安全越冬。第三,涂白。果树涂白是果树防寒保暖的常见措施之一。浇完封冻水之后,就应该及时进行涂白工作了,涂白液主要成分是石灰,其余成分不尽相同,主要是为了防止果树冻伤,保温保暖,杀死隐藏起来过冬的病菌及虫卵、害虫。
一般是在12月份进行。第四,覆盖。对于幼小树苗来说,最好在主干绑起稻草或者是在浇完冻水的地面覆盖地膜,能够提高土壤温度,使幼小的树苗能够抵抗严寒,避免冻害发生,使樱桃树安全过冬。总而言之,樱桃树要想安全过冬,取得高产,冬季防寒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度过严寒,就是姹紫嫣红的春天了,就能收获一树红彤彤、酸甜美味的樱桃了!了解更多,关注分享@云朵在乡村。
茶叶树冬季可以修剪吗?需要注意些什么?
謝邀回答 虽然茶树一年四季都可以修剪,但在春季接近萌芽之前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是对茶树生长影响最小的时期,即惊蛰到春分这段时间最佳。还可根据气候品种进行适当调整,①终年气温偏高,无冻害地区可在茶季节束时进行修剪。有冻害威胁和高山茶区,春季修剪应推迟。②用降低茶树冠来抗寒的方法应在秋末进行修剪。
③有旱雨季之分的茶区,旱季来临前,不提倡修剪。 下面我们探讨修剪方法。修剪是抑制顶端主枝生长,刺激生长部位较低的芽萌发新枝,增强树势,培养和托宽优质树冠的有力措施。常见三种形式和方法:①茶树幼龄定型修剪。②成龄茶树的轻、重修剪。③衰老茶树的重修剪。 A,定型修剪。幼龄茶树高达30Cm以上,主枝粗3mm以上,应进行首次定型剪,剪后留茶高度15cm以上,末达此标茶树应推迟修剪,每年一次。
每次修剪应在上一次修剪茬口上提高15厘米左右,三次型剪后的高度应高于40~50Cm,待骨架成型后再辅以打顶、轻采或轻修剪等措施,托宽树冠、增加采摘面。 B,成龄茶树轻、重修剪。轻修剪以剪去蓬面上3~5Cm的枝叶为度,也可剪去上年的秋梢,留住夏梢。中小叶茶树种以剪成孤形为宜。青、壮年期茶树每年或隔年轻修剪一次,每次在原茬口上提高2~3厘米再行修剪。
山楂树黄叶病虫害有哪些,怎样管理才能高产?
山楂树黄叶病虫害有哪些,怎样管理才能高产?你好!感谢邀请,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德哥,分享三农种植管理小知识,互相学习,欢迎大家关注!看了你这个问题的图片(上图),很直观的就能知道,你家的山楂树,除了典型的黄叶症,还有相当严重的山楂叶螨危害。我便围绕这两大病害、虫害来回答你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键词:山楂树 黄叶病 山楂叶螨 管理。一:山楂树黄叶病。山楂树种植过程中,发生黄叶的症状,是很常有的事情。那么,黄叶病为什么会发生呢?又如何防治呢?1:山楂树黄叶病发生的原因。①山楂园土壤潮湿、排水不畅。山楂是不耐水涝的果树,如园内下雨积水、平时浇水过量,都会引起根系呼吸不良,甚至腐烂,结果就是导致枝叶泛黄,严重时大量脫落。
②缺铁。山楂树缺少铁元素,是引起黄叶的重要原因。铁元素与叶绿素生物合成息息相关,一旦铁元素缺乏,叶绿素无法合成,直接的表现就是叶片枯黄。③其他原因。比如园内光照不合理、土壤板结,甚至药害,都可能引起黄叶病的发生。2:山楂树黄叶病的防治措施。①药剂喷治。这点是针对像题主家目前山楂树黄叶病这种情况,首先要进行药物治疗,改善病害。
治疗效果比较好的药物,我们可以选择300倍尿素 黄腐酸铁/氨基酸铁对全树喷施,每半个月喷一次,连续三次。这样操作,对山楂黄叶的复绿和恢复树势作用明显。因为黄叶病往往伴随有根系病害,我们还要配合防治根系病情,可用500倍50%多菌灵溶液灌根。②改良园内土壤状况。对已发生的黄叶病进行药物治疗后,我们还要用其他手段来巩固治疗效果及预防后续再发生,如土壤改良。
我们对果园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每年春天在果园行间种植小苜蓿、三叶草等豆科类绿肥作物。等到这些作物盛花期时刈割,结合果园土壤施肥松土时耕入30cm深土层。既补充了绿肥,也对土壤土质有极好的提升。疏松透气、肥力充足的园土有利于山楂树强劲生长。③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是预防黄叶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我们可以每年在山楂树萌芽期、花期、果期及冬季休眠期,配合正常的农家肥,施入硅钙镁钾肥(亩100Kg),可同施适量生物菌肥,既提高土壤肥力,又有利于山楂树根系对铁元素的吸收,可有效预防黄叶病害的发生。
针对园内已有黄叶病害的山楂树,除了上面的药物治疗,也可以补施硫酸亚铁,每棵树1kg左右。④其他防治措施。严格控制山楂园内土壤的含水量,做到旱时浇水、涝时排水,确保园内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平时合理修剪,保证通风透气、枝间光照充足,增强树势。以上这些措施,除了针对山楂树的黄叶病进行防治,同时也是山楂树日常管理、增强树势,实现高产的重要内容。
二:山楂叶螨的防治措施。山楂叶螨是危害山楂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螨、若螨和幼螨都以刺吸汁液为害,叶片上发生最严重。山楂树嫩芽、花器和幼果上也可发生。可引起叶片大量脱落,嫩芽、花器、幼果则发育不良,严重影响山楂树的正常生长及花果发育。注意:山楂叶螨与蚜虫有点相似,但防治方法不同。防治措施:①药物喷杀。像题主家山楂树上的叶螨(见问题照片),已经是泛滥成灾了,目前首先是要用药物对树上的叶螨进行喷杀。
治疗叶螨常用的药剂推荐使用以下几种:40%乐杀螨乳油2000倍液、15%扫螨净乳油30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混35%氧乐氰乳油2000倍液等等。可7天喷一次,连续三次,每次使用不同药剂,可迅速控制虫害。②人工清除。冬季山楂树休眠期,清除叶螨越冬藏身之所。一是山楂树枝干上老皮,二是树干基部土缝。
配合冬季清园,重点对这两个地方进行人工清除,即刮去老皮和对树干基部培土并压实,再喷施含油量3%~5%的柴油乳剂,可消灭大量螨虫。③药物预防。针对叶螨发生规律,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提前进行药物喷施预防。在越冬成螨来年春天出蛰前及幼螨孵化期,用5%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50%溴满酯乳油1000倍液或50%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对全园山楂树喷雾,不留死角。
通过以上几点防与治,可以将山楂树叶螨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再借助其天敌的钳制,基本上能根治叶螨对山楂树的影响。↑山楂叶螨补充:山楂树其他虫害及防治。①桃小食心虫。这也是山楂树常发生的虫害。可通过地面防治与树上防治来控制。在其幼虫出土前,用乐斯本1000倍液对园内地面喷施,7天一次,连续三次,可有效毒杀虫源。
树上防治则选择食心虫产卵及孵化期进行喷药防除,用10%联苯酯乳油1000倍液。②红蜡蚧。这种害虫也多聚集在山楂树枝梢上刺吸汁液,或寄生在叶片上,会传播病毒,给山楂树带来危害。防治:平时巡园,发现红蜡蚧,及时刮除//对山楂树进行合理修剪、改善通风光照条件,可减轻危害//6月中下旬是红蜡蚧幼虫孵化期,及时喷药毒杀。
可用40%速不杀乳油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效果不错。③山楂木蠹蛾。和防治红蜡蚧一样,每年6月,进行药物喷杀。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全园喷施。秋冬季节,再将山楂林内枯枝烂枝剪除销毁。这个时候,山楂木蠹蛾幼虫喜欢藏在枝干老翘树皮内,可人工检查,发现及时刮除,可减少大量越冬幼虫,压低第二年虫源基数。
种植枇杷树的时候容易产生哪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呢?
问:种植枇杷树的时候容易产生哪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呢?根据清江鹤的基层实践经验,归纳总结为以下主要病虫害:一是枇杷的褐斑病。真菌性病害。病斑在枇杷的正面居多,病斑一般为褐色或者深褐色,是枇杷病害中的常见病害。二是枇杷灰斑病。也是真菌性病害。一般枇杷果实和叶片比较容易感病。其病斑的边缘明显,后期枇杷枝条干枯,病斑变灰色,易引种早期落叶。
三是枇杷斑点病。真菌性病害。病斑园形或者近园形。这是与枇杷褐斑病,灰斑病的重要区别。病斑多时融合在一起,可致叶片干枯脱落。四是枇杷疫病。即由疫霉病原菌引起的低等真菌性病害。典型的病状特征是果实似日灼状,表皮水渍,附着稀疏白霉物质。五是枇杷炭疽病。真菌性病害。果实叶片是感病的重要部位。与很多植物的炭疽病有共性特征。
六是枇杷赤衣病。首先在枇杷基部出现树皮开裂,随时间推移,在颈部着生白色或者粉红色膜状物质,似地衣。地上部分容易枯萎。七是枇杷芽枯病。感病部位在枇杷的新梢新芽,嫩叶果实。典型特征是新芽簇生,新叶弯曲畸形,病果裂果,木质枝干裸露。主要的虫害有象甲类,螨类,毛虫类,天牛类害虫。这些病虫害的共性特征是:病原菌和虫残体,虫卵在树体上越冬,翌年春季随雨水和自然条件传媒流行,形成侵染和再侵染。
感病和容易遭遇虫害,与果农管理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有关。此外,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还与品种有关,不同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根据这些特征和病虫害消涨规律,清江鹤认为枇杷病虫害的防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做实冬季冬管的基础工作。即枇杷园的冬季清园和树体保护工作。基础工作做得扎实,可以明显降低枇杷园病虫害繁殖基数,减轻枇杷园的危害。
二是日常管理工作要跟上位。水肥不到位,施肥不合理,管理滞后很容易导致枇杷树势衰弱,抗逆性变差。这就跟各种病虫害入侵寄主创造了极好条件。三是做好枇杷的各种病虫害预防与治疗工作。特别是各种病害的发病初期,必须根据枇杷园病虫害的消涨情况,对症用药,提早用药。将各种病虫害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以压制其伸涨和蔓延,防止病虫害进一步扩展。
前几年栽了两棵无花果,每到冬天都冻死了,第二年春天很晚才发芽,冬天该如何管理?
谢邀,深耕三农问题、专注农业发展、分享农业技术、寻求农民创收之路,依农看天下为您解答!对于“前几年栽了两棵无花果,每到冬天都冻死了,第二年春天很晚才发芽,冬天该如何管理?”这个问题,依农认为首先如果是无花果树植株次年春季发芽,即便是发芽较晚题主的无花果树也绝对没有冻死,如果无花果树冻死了地上植株次年是不会发芽的,造成果树萌芽晚的原因有可能是受了冷害,也有可能是管理不到位。
当然如果次年春季是从果树茎基部或根部发出新芽,那可能就是题主所在的区域冬季过冷,无花果树地上植株被冻死了。关于无花果的“不耐寒”我们都知道无花果树不耐寒,但是这“不耐”没那么“不”,这个不耐寒的特性多指无花果的生长期,无花果是落叶果树,冬季落叶后果树进入休眠期,这个时期对寒冷气候是有一定抗性的,幼龄果树稍差一些,外界温度低于-3℃时可能出现冷害,低于-8℃时短时冷害,长时就可能冻死。
题主果树已种了几年,应已是壮年果树,冬季耐寒性要更一些,低于-8℃时可能出现冷害,低于-15℃,短时冷害,长时可能冻死(这里依农所提的具体耐寒温度,由于品种和种植管理的不同,可能会有波动,“长时”是指持续2-3天的低温)。如果题主无花果树栽培区域,冬季常现如上低温,那果树春季发芽晚可能是由于冬季冷害、冻害造成的,如果不是,那可能是品种、倒春寒或是种植管理方面的原因。
当然冬季做好防寒措施肯定是有被无患的,接下来依农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无花果冬季管理措施。无花果的冬季管理措施一、早施肥在无花果采果后要尽早施入基肥,基肥以发酵腐熟好的有机肥为主,每株用5-10斤既可,可根据果树长势施入适量的复合肥及中微量元素肥。这样有助于提高地温,为果树过冬提供保障,肥料养分的供给,有助于次年春季果树早发芽。
二、灌冬水在入冬前,最好进行浇灌封冻水,当夜间气温出现0℃以下时且白天温度高于0℃时既可浇灌封冻水。可根据树冠范围确定浇灌范围,浇水时最好在树冠范围下起一个圆垄,一定要浇透。时间上要在10点以后进行,并且要保障下午4点之前,灌水能全部渗透。这样有助于给果树补充水分,防止果树受冻。三、多措施防寒树体捆绑:可在入冬前,用干稻草或草绳对树体进行捆绑,有助于冬季防寒。
树干涂白: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在入冬前对树干进行涂白,可以购买商品化的涂白剂也可以自己配,原料为石硫合剂、盐、生石灰、水,比例大致为1:1:5:20。这样做除去防寒外还可以防虫防病。筑土掩埋:可在入冬前,高筑土掩埋茎干,有助于冬季防寒。四、补救措施极寒天气下可采取烟熏、塑料薄膜覆盖树体,等方式提温防寒应急补救。
若有雨雪,要对果树及时清雪化凌。如若出现冻害后,要在果树萌芽前,提前把冻伤抽干的果枝剪除,以便保障未受冻害的枝条萌芽或是促进根部不定芽的抽生。写在最后其实有时候,春季的倒春寒对无花果树的危害更大,尤其是在果树萌芽期,肯能导致萌芽晚,严重时还可能把芽冻死。因此冬管之后还要防好倒春寒。此外种植管理不到位也会造成无花果萌芽时间晚,因此生长周期内要做好施肥管理、树体管理、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