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要不要先敲碎了泡,普洱茶喝的时候用把从茶饼掰下来一块块的茶叶捏碎吗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时间:2025-04-29 08:20:41
本文目录一览
1,普洱茶喝的时候用把从茶饼掰下来一块块的茶叶捏碎吗
不用,你在泡或者煮之前不是会洗一下茶叶吗,那个时候它就散开了,遇到水它变软自己就散开了不用专门去捏碎。开水一泡就散开了,一点不妨碍味道。
2,我想请问下普洱沱茶怎么泡是要弄散了再泡还是可以一整块扔下去直接泡
普洱茶小沱茶类茶品的冲泡方法,更有小技巧、知识点可以get哦~
00:00 / 04:19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3,普洱茶饼怎么弄碎后要放一段时间再喝吗
可以喝。但是普洱生茶是越放越香,如果想喝就财务上用的那种订账本的锥子慢慢撬,从侧面,扎进去 一点一点的撬松了。 冲泡的普洱需要先洗洗茶,泡法不怎么讲究,开水冲泡就可以了,绿茶泡法,功夫茶泡法,都行,慢慢打对到你想要的口感就好。可以喝。但是普洱生茶是越放越香,如果想喝就财务上用的那种订账本的锥子慢慢撬,从侧面,扎进去 一点一点的撬松了。 冲泡的普洱需要先洗洗茶,泡法不怎么讲究,开水冲泡就可以了,绿茶泡法,功夫茶泡法,都行,慢慢打对到你想要的口感就好。
4,最近买了一些普洱茶但不知道怎么喝小坨的要不要捣碎啊麻烦专业认
不用捣碎的,你一个人喝的话就泡一颗就行了,多泡一两颗也行看自己的喜好吧。下面是冲泡的程序你看看吧。 1、普洱茶冲泡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紫砂壶。 2、普洱茶冲泡份量:冲泡普洱时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20%,将茶砖,茶饼,拨开后.暴露空气2星期,再冲泡味道更好。 3、冲泡普洱茶:要先冲过一次热水对于普洱茶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因为好的陈年普洱茶至少要储存十年左右,所以可能会带有部分的灰尘在里面。第一次冲泡茶叶的热水除了可以唤醒茶叶的味道之外,还具有将茶叶中的杂质一并洗净。第一次的冲泡速度要快,只要能将茶叶洗净即可,不须将它的味道浸泡出来;而第二次以后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个人喜好来决定。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4、品饮普洱茶必须趁热闻香,举杯鼻前,此时即可感受陈味芳香如泉涌般扑鼻而来,其高雅沁心之感,不在幽兰清菊之下。 5、普洱茶需用心品茗,啜饮入口,始能得其真韵,虽茶汤入口略感苦涩,但待茶汤于喉舌间略作停留时,即可感受茶汤穿透牙缝、沁渗齿龈,并由舌根产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时满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气爽,而且津液四溢,持久不散不渴,此乃品茗之最佳感受“回韵”。
5,怎么泡普洱茶
如何冲泡普洱茶许多人都以为普洱茶的味道有霉味、事实上好的普洱茶应该味道甘醇浓厚,不能有霉味。云南的茶都特别强调香气,但是普洱茶是一种以味道带动香气的茶,刚喝下去的时候好像没有味道,不过茶汤吞下去的时候,舌根又逐渐浮起甘醇的滋味,因为香气藏在味道里,感觉较沉。普洱茶是中国茶的一种,所以在冲泡时,基本上参考乌龙茶的泡法即可,但是在小细节上仍然和一般茶有别。茶壶的选择泡普洱茶需要选择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茶壶冲泡,较能避免茶泡的过浓的问题,材质最好是陶壶或紫砂壶。茶叶的处理冲泡时,茶叶分量约占壶身的1/5。若是普洱砖茶,则需要拨开后,置放约2周后再冲泡,味道较佳。普洱茶可续冲10次以上,因为普洱茶有耐泡的特性,所以冲泡10次以后的普洱茶,还可以用煮茶的方式做最后的利用。泡茶的水温由于普洱茶的茶味较不易浸泡出来,所以必须用滚烫的开水冲泡。第一泡在开水冲入后随即倒出来(湿润泡),用此茶水来烫杯。 泡茶的方式(1)第二次冲入滚开水,浸泡15秒即倒出茶汤来品尝,当然不是必须依各人口感需求斟酌。(2)第二泡和第三泡的茶汤可以混着一起喝,综合茶性,以免过浓。(3)第四次以后,每增加一泡即增加15秒钟,以此类推。
6,怎么冲泡茶饼
怎么冲泡茶饼 怎么冲泡茶饼,喝茶是中国非常流行的生活习惯,但茶有一种叫茶饼,茶饼未经人工发酵或堆放处理,以自然方式储存,经过加工,修剪和装饰成各种形状。那么,怎么冲泡茶饼? 怎么冲泡茶饼1 1、撬茶 普洱茶饼和普洱茶叶不同,普洱茶饼是一大块还没弄开的茶饼,是需要我们动手去撬开的。想喝普洱茶饼之前,当然是要进行撬茶这一步了,提前准备好茶针或者茶刀等撬茶的工具。首先把普洱茶饼拿出来以后,把其包装打开,拿出茶刀从茶饼的侧面沿着边缘插入后,再把茶刀往里面推进去一些向上用力把茶饼撬开成功。其次也是用一样的方法顺着茶饼的间隙一层层撬开即可。 2、醒茶 第二步就是醒茶了,这要看你的普洱茶饼存放时间有多久,刚撬下来的普洱茶如果直接冲泡是很难泡出那传统的醇香。所以醒茶这一步也是必不可少了,不过这一步的醒茶并不是冲泡时的醒茶。而是把撬下来的普洱茶放置在一个干净干燥的环境中,摊开来用自然风吹上几天,但要注意环境不能有杂味以及阳光照射。 3、存茶 刚撬下来的普洱茶最好不要直接冲泡来喝,存放一段时间后再喝才是最好的选择。而存茶这一步也是很关键了,存茶的容器最好选择紫砂罐,紫砂材质的茶具相信大家都知道其好处。紫砂罐能完美地保存好普洱茶原有的香味,但要注意的是新的紫砂罐可能会有些火气以及其他杂味,所以紫砂罐也需要提前准备好哦。另外存放的环境也要注意防止潮湿,以及避免阳光直射哦。 4、开罐次数不宜太频繁 当你的普洱茶放置上一段时间后,准备拿出来喝,但普洱茶饼撬开后毕竟是有很多分量的普洱茶的。如果你每次喝都把容器打开,这样长期以来可能会使茶叶受潮不够密封。所以正确方法是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在密封保存普洱茶的容器第一次开罐后就取三分之一的分量出来,放在新容器里,方便你下次取茶。 5、投茶量 到了这时候就是泡茶了,冲泡普洱茶饼的禁忌不多,使用沸水以及茶具冲泡即可。另一点要注意的是投茶量,投茶量最好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茶壶的大小来决定,不需要按照茶叶占茶壶容量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这个说法来投茶。 6、冲泡 冲泡普洱茶也是有一点讲究的,像你这种放置了一段时间的普洱茶最好使用滚烫的开水。不过也要看你的普洱茶饼是生茶还是熟茶了,如果是存放不太久的普洱生茶饼,水温可以低一些。反之是普洱熟茶饼则需要滚烫的沸水了,普洱茶第一泡茶最好倒掉,第二泡再开始喝。普洱茶冲泡后不需要泡太久,等待上一分钟即可品饮。 怎么冲泡茶饼2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饼茶饮用时,需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其中:茶刀、茶筛、茶杯、茶壶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茶饼饮用之前,必须分清所需要饮用的茶饼的类型。因为老茶和熟茶的冲泡用水温度以100℃为最佳,清茶冲泡用水温度以80℃至100℃为最佳。 第二步:撬茶。撬茶就是用茶刀将茶叶从茶饼上撬下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撬茶时需要选择在茶饼松动的地方一点一点的.进行有层次的撬。 第三步:碾细与过筛。碾细过筛就是将从茶饼上所撬下来的茶块进行敲碎处理,然后用茶筛将敲碎的茶饼进行筛茶,以方便进行冲泡。 第四步:投茶与醒茶。投茶就是将筛好的茶叶放入准备好的茶壶之中,一般情况下,一次投茶以10克为最佳。醒茶就是就是将茶叶中的杂质进行清除,具体就是将沸水倒入茶壶之后,迅速的出汤。这样既可清除茶叶中的杂质也可避免茶味被洗走。 第五步:泡茶与暖杯。泡茶就是将沸水倒入经过醒茶工序的茶壶之中,进茶叶的冲泡工作,一般茶叶冲泡以五分钟为最佳。暖杯就是用热水来洗杯子,一般情况下,可以用醒茶所出的汤来洗杯子。待泡茶结束后,就可以出汤饮茶了。值得一提的是,茶叶并不是只能冲泡饮用一次,其可以多次重复泡茶工序。以上就是饼茶的饮用方法,希望对朋友们饮茶品茶有所帮助。 怎么冲泡茶饼3 1、撬茶 准备好茶刀等撬茶工具,打开包装好的茶饼后,将茶刀从茶饼侧面的边缘插入,稍微用力,轻轻推进茶饼里面,然后向上撬起。注意沿着茶叶之间的间隙插入,这样可以确保茶饼被逐层撬开。 2、投茶 每次喝多少撬多少,投茶量根据容器大小和个人口味来定,不必盲目以茶占茶壶容量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为标准。一般白茶投茶5g,普洱茶投茶10g左右,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增减即可。 3、冲泡 投茶后注入适量热水,第一道先洗茶。第二道开始正式冲泡,注入沸水之后快速出汤,前三四泡的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快速出汤,从第五泡开始逐渐延长浸泡时间,出汤后倒入小杯中即可开始品尝。 茶饼可以直接泡吗 茶饼是不能直接泡的,需要先使用刀子将茶饼撬开,然后再将撬出来的茶叶放入茶杯中进行清洗,洗完之后将茶饼中的水倒掉,然后再倒入2/3的开水,并且边倒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饮用。 茶饼又称饼茶、团茶。北宋初"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凤团",后又作龙团。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龙团凤饼作为宫廷贡茶,一直沿用至明朝。
7,普洱冲泡方法是怎样的
留根泡法: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此时,可长时间闷泡。普洱茶用不同方法冲泡,味道往往是不一样的。有时尝试改变冲泡方法,冲泡出来的普洱茶说不定会别有一番风味。留根泡法: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此时,可长时间闷泡。功夫茶泡法与乌龙茶的泡法类似,每泡茶汤尽出,不留茶根。这样泡的特点是,可以很好地欣赏一道茶的水路变化,看是否耐泡,体验每一泡汤不同的汤色、香气、滋味等等的变化。煮泡法这种泡法适用于选料较粗老的茶品。煮泡法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即可以看到水滚茶漂的动感画面,也可以欣赏茶汤的色彩如何一丝一缕沁润开来的过程,可以增加不少乐趣。若采用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陶器那又是另一番风味了。顶点冲泡法泡茶时用盖碗,用紫砂壶作公道杯。盖碗高温高冲翻滚,释放茶之真味,再用紫砂壶可去异味,聚香含淑使韵味不失,留香温汤,更得真味。特殊冲泡法有些高香而质弱的茶品冲泡很特别,以高温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闷,结合“留根泡法”,后续冲泡则快进快出。修正法稍有杂味而内质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两泡可以高温处理,后续冲泡则以大幅降温闷泡处理;质优而香气、汤色不足的新茶品,洗茶高温略闷,冲饮时高温且节奏加快。
8,普洱茶怎样喝
饭后一小时是喝茶的最佳时间。
普洱茶最简单的冲泡
简单点:先要有个紫砂壶或盖碗,壶价高低不一,盖碗就几元钱。公道杯一个,几个小瓷碗,滤网和滤网座,接水盘一个。基本配置就这些了,其他的东西就是锦上添花了。 沸水冲洗茶具,放茶入壶或盖碗。 洗茶,也就是倒沸水冲泡10秒左右,将水倒掉不要。 头道,倒沸水冲泡10秒左右,出茶水到公道杯中,然后就可以倒各个小瓷碗,温了就可以喝了。 2-10道或者更多,随君所便了. 关键问题: 用沸水,最好用专用泡茶的电水壶烧水。 头3道茶,每泡不要太长时间,否则太浓了。 每次泡好要倒入公道杯里慢慢喝,不能泡在壶里太长时间,否则焖熟茶叶不好. 滤网放到公道杯上,过滤碎茶。饭前饭后别立即喝茶,以免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吸收,最好饭后半个小时以后喝茶,既可以解油腻,预防肥胖,又可以提神醒脑,减轻饭后饱腹疲劳感,喝好茶,茶一网 的普洱茶是首选,价格实惠,品质精良如何冲泡普洱茶许多人都以为普洱茶的味道有霉味、事实上好的普洱茶应该味道甘醇浓厚,不能有霉味。云南的茶都特别强调香气,但是普洱茶是一种以味道带动香气的茶,刚喝下去的时候好像没有味道,不过茶汤吞下去的时候,舌根又逐渐浮起甘醇的滋味,因为香气藏在味道里,感觉较沉。普洱茶是中国茶的一种,所以在冲泡时,基本上参考乌龙茶的泡法即可,但是在小细节上仍然和一般茶有别。茶壶的选择泡普洱茶需要选择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茶壶冲泡,较能避免茶泡的过浓的问题,材质最好是陶壶或紫砂壶。茶叶的处理冲泡时,茶叶分量约占壶身的1/5。若是普洱砖茶,则需要拨开后,置放约2周后再冲泡,味道较佳。普洱茶可续冲10次以上,因为普洱茶有耐泡的特性,所以冲泡10次以后的普洱茶,还可以用煮茶的方式做最后的利用。泡茶的水温由于普洱茶的茶味较不易浸泡出来,所以必须用滚烫的开水冲泡。第一泡在开水冲入后随即倒出来(湿润泡),用此茶水来烫杯。泡茶的方式(1)第二次冲入滚开水,浸泡15秒即倒出茶汤来品尝,当然不是必须依各人口感需求斟酌。(2)第二泡和第三泡的茶汤可以混着一起喝,综合茶性,以免过浓。(3)第四次以后,每增加一泡即增加15秒钟,以此类推。
9,普洱生茶要怎样泡第一泡是不是不能喝要倒掉呢
前两道温杯、洗茶,我都会倒掉,茶叶是农产品,总会有些灰尘农药的残留,洗两遍比较安心。你好,洗茶第一道一般是倒掉的,但不是说不能喝,只是为了卫生可以倒掉。普洱茶的品饮技巧: 1、普洱茶冲泡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紫砂壶。 2、普洱茶冲泡份量:冲泡普洱时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20%,将茶砖、茶饼拨开后,暴露空气2星期,再冲泡味道更好。 3、冲泡普洱茶:要先冲过一次热水对于普洱茶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因为好的陈年普洱茶至少要储存十年左右,所以可能会带有部分的灰尘在里面。第一次冲泡茶叶的热水除了可以唤醒茶叶的味道之外,还具有将茶叶中的杂质一并洗净。第一次的冲泡速度要快,只要能将茶叶洗净即可,不须将它的味道浸泡出来;而第二次以后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个人喜好来决定。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4、品饮普洱茶必须趁热闻香,举杯鼻前,此时即可感受陈味芳香如泉涌般扑鼻而来,其高雅沁心之感,不在幽兰清菊之下。 5、普洱茶需用心品茗,啜饮入口,始能得其真韵,虽茶汤入口略感苦涩,但待茶汤于喉舌间略作停留时,即可感受茶汤穿透牙缝、沁渗齿龈,并由舌根产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时满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气爽,而且津液四溢,持久不散不渴,此乃品茗之最佳感受“回韵”。 6、普洱茶是否能过夜喝。从理论上讲,任何茶叶都是一样的,放过夜喝对健康都没有坏处。茶多酚的浸出量会较多,比较苦,口感就不好喝了。其实放过夜的茶和从早上放到晚上的茶,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放得久了的茶。就理论上讲,不管从茶汤的新鲜度,滋味的好喝程度,保健功效上,还是卫生角度来看,还是建议大家喝新鲜的茶。几天前泡的茶,时间太久了,当然不喝最好啦。 7、喝普洱茶为什么胀气。喝完普洱茶后会出现有点胀气,喜欢嗳气.还有点便密的迹象.有可能是你刚可是喝还不太适应,过段时间看看,如果还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就是你的体质不太适合喝普洱了,换种别的茶喝喝。 8、普洱茶应怎样喝最好。普洱茶饭后半小时喝最好。你饮食过少的话,普洱也不宜多喝,不然人还没瘦就要刮油刮得倒下了。其实适当的进餐,餐后普洱,配以适当的运动,减肥的效果还是明显的。
10,泡好普洱茶需要几个步骤
普洱茶熟茶是一种相对难于冲泡的茶。一不留神就会滋味弱,汤感薄,还可能有不悦的气味。更有甚者,明明仓储良好的茶,泡出了让人咽喉干、燥、紧的茶汤。实在令人困惑。 为了把熟茶泡得好喝,笔者针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一系列问题做了些试验。略有心得有体会。在此与诸位茶人探讨。 我的大体思路是:首先,分析茶性,辨析其特征;其次,根据其特征确定冲泡的目标,力求顺势而动,扬长避短;第三,考虑通过什么手段具体达到扬长避短的目地;最后,通过实践进一步分析,验证和调整。下面,我先就这几点一一展开,最后在实际演练一次冲泡全过程。 一、分析茶性 气味方面:新熟茶有渥堆味,但好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花蜜香甚至陈香。老熟茶有仓储味、枯叶味、但好的老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很好的陈香甚至药香。 滋味方面:新熟茶滋味已经不太有刺激性、收敛性。但其汤感较佳。冲泡得当,会呈现小豆汤一样粘而沙的口感。老熟茶汤转清,滋味更淡,但能有很高的滑口、油润感。冲泡得当甚至能臻"化"境。 总体而言,熟茶内容不够丰富,一般都不太耐泡。 二、根据茶性确立目标 前几泡:抑制气味(堆、仓之粗杂),提升黏,稠、油的汤感,使香--水的平衡向后者倾斜。争取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同时,尽量控制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最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耐泡程度。 中间几泡:当发现气味已经开始转"醇",就适当激发香气。追求香--汤的均衡协调。泡一杯有香有水,香水融合的好茶。 最后几泡:滋味、汤感物质均已浸泡殆尽。在无法保证汤感之时,全力激发香气,泡一杯香高滑口的甜水。 三、向着目标选择手段 1、选用胎土厚、烧结度低的紫泥紫砂壶 充分利用紫砂壶物理结构的各种特征,既利杂味吸附抑制,又利叶底透气保温。同时,宽口大腹矮身桶的壶型,如仿古、石瓢等,更利于对注水、水温的控制和杂味的逸散。最后,茶壶一定要出水快速通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且叶底又容易堵塞出水孔道,出水慢的茶壶难于控制茶汤浓淡。 2、用PH较高(7~8)的矿泉水冲泡。茶事用水需一整篇文章详加论述 3、适当的醒茶 所谓醒茶,是指冲泡茶叶前改变茶叶的存放环境。比如从茶饼上撬下,置于陶罐中一段时间。另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 4、冲泡前水烘。水烘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列举如下: 第一种:敞开壶盖,用热水淋壶身(需选择合适的壶型)。 第二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内的一个架子上,像蒸馒头一样蒸。 第三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的盖口上,蒸。 5、控制泡茶水温 总的来说,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提高水温,各种气味加强。尤其,连续高温的浸泡为激发老茶陈香的不二法门。紫砂壶本身保温性能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以提升浸泡温度。而盖碗保温性能较差,其中叶底在无水浸泡的情况下降温极快。这样,为了保持叶底温度,有个重要的技巧:出汤后先给盖碗注水,而后再用公道杯给品茗客斟茶。具体操作到后面实战演练一节中再作细论。 6、控制注水水流的稳定性 手法的问题是一个要点,这里说一下。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 这个口诀过于大略。冲泡之道乃平衡之道,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茶性,不同的制茶工艺作很多调整。但总的来说,在熟茶的冲泡中它还是相当实用的。如下,我们具体分析五种基本的注水手法对冲泡的主要影响。 高冲:水线长,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 高吊:水线长,细。水在空气中降温最多,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激荡较少。 低吊:水线短,细。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 旋水:即注水时移动烧水器皿的壶口。其主要作用时增加水与叶低的激荡,同时提高各部位茶叶接触水的均匀性。不旋,壶口一直固定在一个点上注水,称为定点吊水。 为保证口感的协调、融合性、避免汤水散乱,旋水时有两点小技巧。 首先,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这样就需要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水柱需细就慢旋,水柱粗就快旋。 其次,旋转过程中保持注水水柱的稳定,粗高,高矮都不变,且水柱一直光润平匀最佳。 7、烧水器皿的选择 为了控制注水水流,一把壶嘴设计合理的煮水器具是不能少的。价格材料等暂不论,能把水线修成如上图所示一般圆润平稳,且能随心所欲控制水线之粗、细、缓、急者优先。 下面实战中,为了演示的便利,我用盖碗代替紫砂壶。盖碗比紫砂壶难于控制,也因而更锻炼技术。如果控制得当,盖碗也完全能泡出口感宜人,像出自紫砂壶一般的茶汤。 四、实战演练 1.置茶:控制好茶/水比例,为浓淡打好基础 110ml盖碗,投茶7克。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个人可根据口味自行调整。同时调整每泡时间,加以配合。比如说,希望多泡几巡者可以加大投茶量,同时在开始几泡尽量快速出水。 2.水烘:去杂味 依上一节第4点的方法,自行选择。水烘有些局限性。一则盖碗不太好烘,二则比较浪费水。烘与不烘,我们都可以通过冲泡技巧抑制杂味,提升口感。 3.洗茶:湿润茶叶,清洁茶面 从洗茶开始,请温柔注水。可旋可吊,但水流一定要平和,稳定。不要使茶叶猛烈翻腾。洗两次者,第一洗可以略提高注水点,拉细水线,降低洗茶的水温。第二洗可以适当降低,提高水温洗茶。洗茶后尽量彻底沥净茶底。 洗茶时一般需要温杯。但既然洗茶有清洁的考量,那就不宜以洗出来的茶水温杯。我个人推荐直接使用烧水器皿中的开水烫盏。无论视觉还是实际效果,都更清洁。 小技巧:在洗茶温杯时,请将置茶容器开盖放置,便于杂味逸出,也便于叶底降温。 4.前三泡:抑制杂味,提升汤感 基本方法:定点吊水,缓慢注入。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降到最低。注得够缓够稳时你会发现盖碗中水色很浅,不会像猛冲那样一下把红褐色的茶汤甚至渣子都翻腾起来。 出汤时,建议使用公道杯。这样颜色、滋味物质会在公道杯中重新融合,您会发现缓慢吊水浸泡出的茶汤很软、很粘,但没有什么气味。 每泡出汤完毕后,建议沥净茶底。留汤冲泡虽然会增加泡数,但会改变滋味物质浸出的节奏和协调性,为冲泡增加很多不稳定性。 5.中间三五泡:有香有水,协调交融 基本方法:缓慢旋水,稳定注入。不可猛冲。要把水温,以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我们才可以兼顾香、水,达到协调。下图中左边是第四泡旋水加猛冲的茶汤,注水4秒,浸泡26秒;右边则是同一茶第三泡稳定缓慢旋水注入产生的茶汤,注水9秒,浸泡21秒。可以明显看到,左侧茶汤深,暗且浊,右侧浅,亮且透。区别很大,简直让人不能相信泡是同一泡茶,仅仅调整了注水手法所致。 因此,稳定旋水说来简单,实则很考技术。但实际泡茶中如何旋?旋多快?水柱多粗?注水点多高?这些都需泡茶者根据茶性,品饮者的口感需求等作实际的调整。 6.最后三泡:香高水滑,汤甜味淡 基本方法:急冲注水,叶底保持持续高温。冲既可高亦可低,既可定点亦可旋水。重要的是冲击、翻腾叶底,同时保持高水温,以充分激发陈香。 茶叶泡到尾水,出于浸出更多物质,提升陈香的双重考虑,我们需要提高浸泡时的水温。这时,和初期正好相反,我们不但不开盖降温散味,还要在出水后立即注水,以保持被浸泡茶叶的高温。紫砂壶由于其本身导热性差,保持叶温的能力天然较强。而盖碗则降温极快,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动作次序:准备出汤时开始加热水→水将沸腾时开始出汤→汤出净后先注水泡茶→泡好茶后再端起公道杯分茶。 这就是如上第三节第5点中提到的技巧。 7.整个冲泡过程中,不要摇、搅、拨动叶底 这样做既会使茶汤浑浊,又可能令茶味淡薄,水味彰显。同理,注水要一直保持平稳。即使高冲也要保持水柱平静光润。 五、余话 制茶者讲究看青做青,品饮者一样讲究看茶泡茶。以同一招势从白茶泡到黑茶,从开始泡到最后,是不可能得到精美协调的茶汤的,也颇有"耽误了好茶"之虞。顺势而动,以和为贵。抓大放小,有的放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体察和调整,方是茶人本色。 平静的形态带来平和的动作,平和动作带来协调的滋味。对泡茶动作的揣摩和练习像一种修行,会帮助泡茶者达至好的心境,进而也带来好的茶汤。茶道茶道,以茶入道。本文抛砖引玉,望与诸位有志于茶者思考交流,共同精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