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茶叶烘焙技术,话说安溪的铁观音很神奇怎么个神奇法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时间:2025-01-08 11:40:40
本文目录一览
1,话说安溪的铁观音很神奇怎么个神奇法
在中国大陆,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天涯海角到大漠草原,分布着三万多家经营安溪铁观音茶叶的茶楼、茶馆和茶店,县级以上的城市,几乎都能看到安溪铁观音。
而在东南亚诸国,在日本、韩国,甚至远涉重洋的欧洲、美国和俄罗斯,都有安溪铁观音的爱好者和经营者,更不用说其在港澳台地区受欢迎的程度了。
作为一种农产品,安溪铁观音能风靡全国走向世界,获“中国驰名商标”和原产地域保护,缘于其独树一帜的神奇制作工艺。
相比于红茶的“全发酵”和绿茶的“不发酵”,安溪铁观音的“半发酵”制作工艺,被茶叶界公认为“最高超的制茶工艺”。其技艺包括采摘、初制和精制三个阶段。
采摘工艺含采摘期、采摘标准和采摘技术三部分;初制工艺有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十道工序;精制工艺有筛分、拣剔、拼堆、烘焙、摊凉和包装六道工序。
作者新康有机铁观音小编。
2,铁观音茶的制作过程
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具体方法如下:一、采摘铁观音一年可采四季,分春茶、夏茶、暑茶和秋茶。鲜叶采摘标准必须在嫩梢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俗称开面采,是指叶片已全部展开,形成驻芽时采摘。二、晒青茶青采摘回来后,要将其薄薄的摊凉在地上晒青。晒青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摊在水筛上架在架子进行;有的是直接摊铺在地上;有的在地上铺上竹筛进行。主要还是根据当时的气温来。晒青的目的是先使箐叶蒸发部分水分,为摇青作准备。三、摇青当青叶晾青后,根据青叶的水分变化情况,就可以决定是否摇青了。将水筛中的青叶倒入竹制摇青机中准备摇青。摇青使叶子边缘经过摩擦,叶缘细胞受损,再经过摊置,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伴随着叶子水分逐渐丧失,形成乌龙茶的特有品质。四、炒青铁观音的色、香、味在做青阶段(晒青、凉青、摇青)已基本形成,而炒青是承上启下的工序。通过高温杀青巩固已形成的品质,使部分水分散失,便于揉烘整形的操作。五、揉捻与烘焙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3-4分钟,解块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六、簸拣慢烤后的茶叶最后经过簸拣,除去梗片、杂质即为铁观音成品茶。以上便是铁观音茶叶的主要加工工序,铁观音与其他茶相比,其制作工艺更为复杂,看茶做茶,更加强调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同的制茶师在做茶的各个环节上把握的程度不同,做出的茶风格各异、特点突出。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葱郁持久,有六泡有余香之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铁观音
3,浓香型铁观音茶叶的烘焙原理
土炉生火(起炉)及修炉 装炉木炭是否符合要求,是能否焙好茶的前提。填入炉内的木炭需用纯炭。炭头及竹枝、烟蒂等夹杂物在燃烧时易产生烟和其它异味,并易使炉面所盖炉灰龟裂,造成火温不匀;含泥沙太多的木炭,不仅炉火不匀,有时还会使土炉断头。另外,装炭前最好将木炭打小均匀的木炭块,这样既易把木炭填实,又能使烘焙期间火温稳定持久。 浓香型铁观音茶叶焙火与质量的关系 蜜底兰香 装炭时,要注意将炭填实、填均匀。炭堆要高出炉面一定的高度(约33厘米)。点火后,要待燃至炭堆表面出现一层白炭灰时(即炭已烧透),才可盖炭灰。盖灰前,先将炭堆修成面包形,并注意压实。盖灰时,炉心要盖厚些,四周薄些,即向四周逐渐修薄,并注意盖灰不要太厚,以防龟裂。 修炉时,前期宜将炭堆修成面包形,中期略修尖些,后期再修尖,并将所盖炉灰逐渐修薄。对温度较高的焙炉灰要盖厚些,温度较低的炉灰要适当减薄,以保证火温均匀适度,修炉要先用炉杯把四周的炉灰修向炉面中心,将炉脚压实,然后将炉灰修匀。由于修炉易使炭灰飞扬,所以这个工作要在焙茶前进行,以免影响茶叶质量。土炉燃至最后2~3天,最好逐步并炉火,以保持足够的火温。 焙茶 精制乌龙茶土炉烘焙的目的,是通过炭火的低温慢焙, 使茶叶蒸发叶中多余水分,达到适宜干燥程度,同时固定和发展香气,增进茶汤色味。 焙茶期间的主要技术环节有:炉温及烘焙时间的控制和翻茶时间的掌握。 茶叶烘焙总是以文火长焙为好,掌握的原则是:茶叶越高级越需文火低温长焙,而低档茶和茶头、茶枝炉温则可适当高些。一般来说,焙高档茶,焙笼温度以84~100℃,www.azcyhzs.com 安溪铁观音,低档茶110~120℃,茶头,茶枝110~130℃,时间都可比高档茶略短些。土炉刚生火时,炉温高且生杂味,常用来焙茶头及低档茶,中期炉温较底且平稳,常用来焙高档茶。因为火温过高,茶叶芳香油挥发过多,固定作用减弱,香气降低,同时热化作用过激,一些可溶物质会转化成不溶性物质,轻则使茶叶外形色泽泽枯暗,叶底死梗,茶汤滋味变淡,重则产生焦味失香。据有关资料报道,苯丙氨酸与糖在70℃温度下热化12小时,能出现明显的蔷薇花香,把各种糖分别加入炒青叶的茶汤中,在70℃温度下热化时,发现有一种愉快的蜜糖香味。又据报道,在70~ 75℃的温度下,乌龙茶通过5个小时的长焙,对多种芳香醛的形成很有利。实践也说明,茶叶的蜜糖香及其它一些香气的形成,常产生于低温长焙过程,低温烘焙还有促进糖的胶化作用,产生麦芽糖的香味。
4,浓香型铁观音茶叶的烘焙原理
土炉生火(起炉)及修炉 装炉木炭是否符合要求,是能否焙好茶的前提。填入炉内的木炭需用纯炭。炭头及竹枝、烟蒂等夹杂物在燃烧时易产生烟和其它异味,并易使炉面所盖炉灰龟裂,造成火温不匀;含泥沙太多的木炭,不仅炉火不匀,有时还会使土炉断头。另外,装炭前最好将木炭打小均匀的木炭块,这样既易把木炭填实,又能使烘焙期间火温稳定持久。 浓香型铁观音茶叶焙火与质量的关系 蜜底兰香 装炭时,要注意将炭填实、填均匀。炭堆要高出炉面一定的高度(约33厘米)。点火后,要待燃至炭堆表面出现一层白炭灰时(即炭已烧透),才可盖炭灰。盖灰前,先将炭堆修成面包形,并注意压实。盖灰时,炉心要盖厚些,四周薄些,即向四周逐渐修薄,并注意盖灰不要太厚,以防龟裂。 修炉时,前期宜将炭堆修成面包形,中期略修尖些,后期再修尖,并将所盖炉灰逐渐修薄。对温度较高的焙炉灰要盖厚些,温度较低的炉灰要适当减薄,以保证火温均匀适度,修炉要先用炉杯把四周的炉灰修向炉面中心,将炉脚压实,然后将炉灰修匀。由于修炉易使炭灰飞扬,所以这个工作要在焙茶前进行,以免影响茶叶质量。土炉燃至最后2~3天,最好逐步并炉火,以保持足够的火温。 焙茶 精制乌龙茶土炉烘焙的目的,是通过炭火的低温慢焙, 使茶叶蒸发叶中多余水分,达到适宜干燥程度,同时固定和发展香气,增进茶汤色味。 焙茶期间的主要技术环节有:炉温及烘焙时间的控制和翻茶时间的掌握。 茶叶烘焙总是以文火长焙为好,掌握的原则是:茶叶越高级越需文火低温长焙,而低档茶和茶头、茶枝炉温则可适当高些。一般来说,焙高档茶,焙笼温度以84~100℃,www.azcyhzs.com 安溪铁观音,低档茶110~120℃,茶头,茶枝110~130℃,时间都可比高档茶略短些。土炉刚生火时,炉温高且生杂味,常用来焙茶头及低档茶,中期炉温较底且平稳,常用来焙高档茶。因为火温过高,茶叶芳香油挥发过多,固定作用减弱,香气降低,同时热化作用过激,一些可溶物质会转化成不溶性物质,轻则使茶叶外形色泽泽枯暗,叶底死梗,茶汤滋味变淡,重则产生焦味失香。据有关资料报道,苯丙氨酸与糖在70℃温度下热化12小时,能出现明显的蔷薇花香,把各种糖分别加入炒青叶的茶汤中,在70℃温度下热化时,发现有一种愉快的蜜糖香味。又据报道,在70~ 75℃的温度下,乌龙茶通过5个小时的长焙,对多种芳香醛的形成很有利。实践也说明,茶叶的蜜糖香及其它一些香气的形成,常产生于低温长焙过程,低温烘焙还有促进糖的胶化作用,产生麦芽糖的香味。
5,安溪铁观音茶叶制作过程及茶叶发酵过程
安溪铁观音茶叶的制作过程是个复杂的手工工艺,也是茶叶品质好坏的形成的重要过程。
1 采摘茶青
这是铁观音茶叶的制作的第一道工序。 当茶叶顶芽的叶片长到差不多一样大是就可以采摘了。采摘时用剪刀或者刀片把茶芽割下,还要把大中小的叶芽分开,以利于摇筛茶青。采摘最佳的时间是 在晴天的正午----下午3时,这段时间采摘的鲜叶质量最好。采摘下的茶青不能搁置太久,应立即送回家了,晾在空调间保鲜,以防茶叶发酵,影响茶叶的品质。采摘的茶叶的鲜嫩度也要适中。要符合这两个条件,一季当中制作的茶叶,其实只有很少的几天。如果遇到长时间的下雨天,就全泡汤了。
如果要制作高档的铁观音,有更严格的采摘标准。一般选三叶一芽,鲜嫩度适中。枝梗宜短,细小,这样枝梗的含水量才会少,制作出来才会形成好的品质。
2、晒青
茶青采摘到一定的数量,要将其薄薄的摊凉在地上晒青。晒青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摊在水筛上架在架子进行;有的是直接摊铺在地上;有的在地上铺上竹筛进行。晒青的目的是先使箐叶蒸发部分水分,促进鲜叶内含物质的物理化学变化,为摇青作准备。
3、静置
青叶经过晒青后,将茶青叶摊晾于筛子,送到有空调的做青室静置。空调室的温度保持在18---20摄氏度。茶青经过晒青时,会蒸发部分水分,青叶成遢软样,在青间静置时,叶梗、叶脉的水分这时会往叶面补充,这时,叶面又会挺直起来。
4、摇青
当青叶静置后,根据青叶的水分变化情况,就可以决定是否摇青了。将水筛中的青叶倒入竹制“摇青机”中准备摇青。 就是用电动机让摇青机转动。鲜叶在摇青筒中进行碰撞、散落、磨擦运动,大部分叶缘细胞破碎和损裂,水分发生扩散和渗透,细胞间隙充水,叶硬挺,让茶青青味挥发。使茶多酚等化合物与酶接触,促进物质的转化;同时,水分也缓慢地蒸发而减少。
摇青与静置是反复三四次交替进行的。这是形成茶叶品质最关键的环节。
摇青与静置合称做青,做青适度的标准就是所说的“绿叶红镶边”,如上图,看到红边了吗。
5、杀青 也称炒青
其目的是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巩固已形成的品质。上图是用滚筒杀青机在杀青。
6、 整形包揉
把杀青后的茶叶包在特制的布里,利用“速包机”把整个茶叶紧包成球状。如上图,从这个环节开始其目的就是制作外形和颜色。
7 、揉捻
将打包好的茶包放在“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做形 。茶球在紧包的状态下在揉捻机中滚动,里面的叶子受到挤压会慢慢形成“颗粒状”,从叶状到颗粒状的神奇之作全在这里,当然是要经过很多遍的操作。
8、 焙火
将茶揉捻好后就要将其焙火,把茶团解块后摊铺在竹筛上放在铁架上,置于烘干箱中焙烤 。
包揉、揉捻与焙火是两三次进行的。直到外形满意为止。最好才焙火烤干成品。
以上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铁观音的生产过程,其实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一个环节出差错,就不能成好茶。制作一泡好茶真的是很难的。茶农的劳动也真的是很辛苦,经常是一天没有几个小时的睡眠。这样加工好的茶叶称之毛茶。五六斤的茶青可以加工成一斤毛茶。
茶叶的精制
毛茶经过筛去茶末,拣去茶梗和黄叶片,一斤毛茶的拣一般茶梗的加工工资要四五元。拣净的茶叶还要再簸去被揉碎的茶末。一斤毛茶可以加工成六两多的净茶。倘若是加工高档茶叶,只挑选中间的那一粒茶叶一斤只能加工出二两的净茶的,其余的只能贱卖了。一斤毛茶的拣梗的加工工资要十多元了。净茶还要经过再次烘干,然后按一泡7克或8克装袋真空包装。最好根据茶叶的质量用上不同档次外包装。
当你撕开那很少的一小袋茶叶,它不知经过多少人多少次的手,走过多少的路。包含着茶农的多少艰辛的呀?
6,铁观音制作工序流程
采摘。用食指和拇指将新梢芽叶轻轻摘下,采摘的茶叶力求保持新鲜。1 晒青,日照温度不能超过33℃,均匀薄摊茶叶,等叶面消失光泽,叶质变软,发出少许香气,。就把茶叶放入青间冷却0.5~1小时,等茶叶由软恢复成硬挺。 2 做青。摇动数下茶叶,然后把茶叶移入密闭、温度25℃左右、湿度70%-80%的青间。茶叶放在青架上,等鲜叶水分经1-1.5小时的蒸发萎凋后,开始第1次摇青,要做10几次的摇青。摇青时把青叶放在水筛内摇动成螺旋形,上下翻动滚转,使茶叶互相碰撞摩擦。3 炒青。用230℃~260℃以上的炒灶高温火力,翻炒茶叶,使茶酶的活性受到破坏,中止发酵,香气更纯。翻炒时动作要敏捷,不能把茶青抖得太散,不能炒得太干,等茶叶表面出现水点,软得象棉,就可以揉捻茶叶了。 4 揉捻。趁热把茶叶放在揉茶台上,压在揉捻筛中不断推拉,直到流出足量的叶汁,茶叶卷曲成一条条,散发浓香,再把茶叶抖散放入锅里炒,炒的温度比上次炒要低(200℃~240℃),时间也要比上次短,大约30秒,翻炒几下就拿出来揉,揉的时间要比上次少。之后茶叶就可以移入焙房初焙。5 初焙。焙房要紧闭窗户,温度保持在100℃~110℃。把茶叶均匀放在狭腰篾做成的焙笼里,茶叶厚度大约2-3公分,把焙笼放在焙窟上十到十二分钟,翻拌3次。6 复焙。.把经过挑选的茶叶,平铺放在焙笼里烘焙。火温控制在100 ℃左右,二十 分钟后第二次翻茶。约四十分钟后,第三次翻茶。再焙半小时,用手试着捻茶,如果变成茶末,表明茶已焙得足够干了。然后再用文火慢炖,温度控制在85 ℃左右。在焙笼上加盖,一般慢炖七个小时左右。 7 装箱。将做好的茶放在茶箱中,等制茶结束,交给茶庄精制,就可以得到精品铁观音了。 以上便是 铁观音茶叶的主要加工工序 ,铁观音与其他茶相比,其制作工艺更为复杂,看茶做茶,更加强调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同的制茶师在做茶的各个环节上把握的程度不同,做出的茶风格各异、特点突出。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葱郁持久,有六泡有余香之誉。如何储藏铁观音 储藏铁观音 要求低温、避光、密封(一般是小泡真空包装)、不混装(特别是其他一些异味严重的食品:海鲜类等)。浓香型铁观音虽然对于温度没有特别要求,不过如果你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低温储藏,一般家庭用的冰箱速冻层即可。 新茶铁观音如果存放不当很容易吸收异味和湿气而变味。针对安溪铁观音保存来说,一般都要求低温和密封真空,这样在短的时间内可以保证铁观音的色香味,铁观音茶要保持干燥,茶叶怕水,因为含水量高的茶叶经氧化后释放出的热能可增加茶叶的温度,从而加速其化学反应,品质会随之陈化,且易霉变。因此,贮存铁观音必须先进行干燥处理,起到减缓陈化的作用。 储藏铁观音的核心:一要干燥,二要低温(5℃左右)。品质再好的茶叶,如果保存方法不得当,很快就会颜色发暗、香气散失,影响品饮。
7,自己如何烘焙铁观音
鉴别安溪铁观音
鉴别真假铁观音秋茶第一招:干茶紧结掷杯声脆为秋茶本文由和茶网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安溪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品种名称。清雍正年间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并开始推广。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萌芽期在春分前后,休止生长期在霜降前后,一年生长期7个月。有“好喝不好栽”之说。“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是制作乌龙茶的特优品种。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自然可口佳饮,铁观音并且摄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朽迈、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蛀牙、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铁观音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铁观音,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五。其树性稍,叶呈卵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相宜制种铁观音茶。 “铁观音” 茶树,天性娇弱,产量不大,所以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说法,“铁观音”茶从而也更加名贵。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显著肋骨形,略向背面铁观音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 铁观音 铁观音是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光彩砂绿,整体外形似蜻蜓头、螺旋体、田鸡腿。冲泡后汤色金黄冶艳似琥珀,有自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形状:条索肥壮、圆整呈蜻蜓头、沉铁观音重,枝心硬,枝头皮整洁,叶大部门向叶背卷曲,光彩黝黑油润,砂绿显著(新工艺中,红镶边大多已经去除)。 内质:香气浓烈持久,音韵显著,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椰香等各种清香味;茶汤金黄、橙黄,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鲜爽回甘。 叶底: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称“绸缎面”。 鉴别时取少许干茶掷入盖碗,发出清脆之声即为秋茶,如若声音沉闷,应为暑茶。原因是正宗秋茶铁观音外形紧结,且有厚、实、重外形特征,掷杯自然声大,而暑茶外形松弛、轻飘,其掷杯声当然相对沉闷。本文由和茶网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鉴别真假铁观音秋茶第二招:干茶鲜绿且带光泽者为秋茶本文由和茶网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干茶颜色及光泽度如何,也是较直观的鉴别方法之一。正宗安溪铁观音秋茶,其干茶颜色应为鲜绿色,因此鉴别起来不难。取少许干茶于灯光下,如呈绿色且富有光泽度,即为正秋;如果颜色暗乌且欠光泽度,一般即为暑茶。不过,如果茶叶呈春茶之色,即乌油色(似柿饼着霜之色),那么不仅是正秋茶,而且是品质上乘的正秋茶。本文由和茶网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鉴别真假铁观音秋茶第三招:有鲜水果香味者为正秋茶本文由和茶网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安溪铁观音秋茶冲泡后,其气味的最大特征是,有鲜水果花香味即所谓求香味。以此鉴别,如不具这一气味特征基本可以认定是非秋茶。从气味上看,安溪铁观音秋茶与别季茶的最大区别,是一般人最容易掌握的鉴别方法。若是暑茶,气味特征主要是有类似带腥的味道。 鉴别真假铁观音秋茶第四招:叶底凹软者为正秋茶 将冲泡数遍的茶叶取出两三片,展开细看,如叶底凹软,一般可以认定为正秋铁观音;如若叶底硬挺粗糙,即可判定非正秋铁观音。
编辑本段等级标准
铁观音因为工艺关系,可以分为清香型与浓香型。市场上常见的概念有清香 型,韵香型,浓香型等等香类的。严谨来说,两个大类区分,清香型与浓香型。其余香型类的都可以归类到清香型里。
嵘麒茗茶(www.94069.com)取一茶盅铁观音放置微波炉里,火温大概在比化冻高一点,温度也大概不到3分钟吧。
8,铁观音茶叶知识
楼主您好
很高兴与您一起探讨茶的知识
对安溪铁观音的主要分类是;
一、 清香型铁观音
清香系列产品:本产品为中国名茶安溪铁观音的高档产品,原料均来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高海拔、岩石基质土壤种植的茶树,具有“鲜、香、韵、锐”之综合特征。香气高强,浓馥持久,花香鲜爽,醇正回甘,观音韵足,茶汤金黄绿色,清沏明亮。口、舌、齿、龈均有刺激清锐的感受,产品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冲泡方法:每次5-10克放进茶杯(盖瓯),用沸水冲泡,首汤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长,但不可久浸,可连续冲泡6-7次
温馨提示:宜用山泉水,矿泉水或纯净水冲泡,泡饮效果最佳。
茶叶保存:如果您近期(20天之内)就会喝完的,可以放置在阴凉处,避光保存,如果您想达到保存的最佳效果和最长时限的话,建议在冷冻箱里-5℃保鲜,这样可达到最佳效果。最多不要超多一年,以半年内喝完为佳!
二 、浓香型铁观音
浓香系列产品:本产品以传统工艺“茶为君,火为臣”制作的铁观音茶叶,使用百年独特的烘焙方法,温火慢烘,湿风快速冷却,产品“醇、厚、甘、润”,条
型肥壮紧结、色泽乌润、香气纯正、带甜花香或蜜香、粟香,汤色深金黄色或橙黄色,滋味特别醇厚甘滑,音韵显现,叶底带有余香,可经多次冲泡。茶性温和止渴生津,温胃健脾。
冲泡方法:每次5-10克放进茶杯(盖瓯),用沸水冲泡,首汤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长,但不可久浸,可连续冲泡6-7次。
三 、韵香型铁观音
韵香系列产品特色:本产品制作方法是在传统正味做法的基础上再经过120℃左右烘焙10小时左右,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原料均来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高海拔、岩石基质土壤种植的茶树,经过精挑细选、传统工艺精制拼配而成。茶叶发酵充足,传统正味,具有“浓、韵、润、特”之口味,香味高,回甘好,韵味足,长期以来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冲泡方法:每次5-10克放进茶杯(盖瓯),用沸水冲泡,首汤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长,但不可久浸,可连续冲泡6-7次。
此款韵香型铁观音是经过高级制茶师亲自炒制的,香气与轻发酵的不一,.米香味道,口感偏重,汤水金黄色。适合人群:1.超过30岁的中年人或年长者。2.口感较重者较合适。3.胃不好不宜喝青茶者。
温馨提示:传统韵香的具有醇厚,具有医学上讲到的暖胃、降血压、血脂、减肥的功效,很适合现在应酬多,饮食结构不合理的,肠胃有小毛病、血脂血压高,感觉自己身体胖的朋友钦用。
优点:不必放入冰箱可长期保存,耐泡。胃寒者更合适,也更去火。
缺点:没有了清香型原来铁观音的香气,口感饱实,偏重。
正炒铁观音做法及特点:
正炒做法基本按传统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并及时下锅杀青,采青后第二天中午11-12点炒青(杀青),所以称为正炒。正炒做法具有传统铁观音的特征,干茶砂绿色明显,因走水充分汤色黄绿、明亮、透白;汤味滑、活、厚,上等茶花果香浓郁,观音韵明显,回味甘甜,口齿留香;叶底色黄绿,有光泽,底片柔软;安溪茶农自己留着喝的也多数都是这种工艺茶。因此正炒铁观音适合有一定茶龄的茶客,也适合斗茶。铁观音茶王比赛用的就必须这种做法的铁观音。此类茶口感较轻。
拖补铁观音做法及特点:
将摇好的茶青,置于空调间,静置至次日下午以后,才可以开始入锅炒青(杀青)。由于茶青静置时间长,杀青时间拖延至第二日晚22-24点炒青,有的拖到第三天6-10点再炒青,因此称为拖补或拖酸,又叫拖青。 这种工艺做的好的有清爽的青香和酸香或清酸味,但基没有了铁观音的音韵。这类茶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有开盖夺香之势,很容易吸引刚接触观音的茶客。此类茶叶口感较重。 楼主如果想喝正宗的铁观音的话 可以找我 我们是铁观音原产地安溪的茶农 找我们茶农的话 有优惠的 而且是纯正的 少了一些中间环节 价格优惠。问问就是我扣扣。 873411021
9,铁观音怎样泡
铁观音泡法 我看明代的许次疏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蕴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连,缺一不可”。茶、水、器、火四者,环环相扣,这和我们谈的如何泡好茶正好相呼应。 泡茶看似容易,将茶置于壶内,注热水,待片刻,再倒出来,就完成了“泡茶”!表面看来,铁观音茶就如上述的分解动作,就可得好茶汤!然而,静心观茶、识茶,钻研茶的特质,才是泡好茶的第一步!我个人钻研品茗泡茶,在上述文字记载之外,实际泡茶过程中,以及面对不同茶叶和茶器时更仔细分辨,才得好茶汤滋味。 福建安溪铁观音和台湾木栅铁观音在制茶过程中,所呈现的条索外观,成茶后的烘焙度不同,在茶汤表现上也互见特色,表现在泡法上更见功夫。现分述如后: 安溪铁观音: 安溪茶在制茶过程中,其条索不似台湾木栅铁观音经过“团揉”,茶叶外观,叶叶分明,又由于安溪制铁观音亦将轻度焙火,到了香港茶庄或外销品会利用焙茶改变铁观音的茶叶韵味。因此若想泡出安溪铁观音的花香,或泡出铁观音的“官韵”,也得考虑焙火程度。 表现茶香特质,宜用烧结温度较高的朱泥壶。壶形外观,宜用扁圆形,不宜选用高统直壶。这是为了让条索状的安溪铁观音茶,可以充分浸润在水汤里,更能平顺释放出铁观音的茶韵和花香! 为何不用高统壶?我的经验是,倒茶时若无法倒到不漏残留,那么残留在高统壶里的茶水,就会释放出茶单宁,造成下泡茶倒出时,沾惹一身苦涩的困境。 我想,任何人饮铁观音,可以接受强劲单宁、咖啡因释出的韵味;却很难接受过度浸泡所产生的苦涩! 扁壶,很容易让条索形的安溪铁观音舒舒服服容身其内,并不会有任何压力或挤迫。有了好的壶型,茶就会愉悦地将全身上下的香气释放出来,也会散尽一身的韵骨! 以上所说的适用于保有清香的轻焙火铁观音,若遇到中焙火的铁观音,如何才可以避免泡出“焦味”呢? 选用烧结温度较低的紫砂壶,要是遇到陈年铁观音,那么泡茶时切记要茶入壶装满些,出水时要快,才不会释出焦味! 用高密度置茶入壶,又用快速出水的品茗手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挤”出焙火内的铁观音韵,就好似单品的意大利浓缩咖啡espresso的感觉:入口极浓,入喉极甘。 想要泡出浓香的焙火安溪铁观音茶,壶形不拘,却要适量而为之。 茶量如何?置茶入壶内,以六分满为度,又因茶焙火后较破碎,出水孔之处要注意不要被阻塞,应采取快冲快取,才得真味! 每一泡茶在壶内的停滞时间不宜过长,连续冲泡四五次就结束。这种品茗法,大抵是内行茶友,一次泡完再连续冲泡四到五次,茶汤放在茶海内,再慢慢倒分送茶友分享,又称为“精华泡”法。 这是一种“萃取”的精华泡法,特色是一次将茶泡毕,不留下余味。 想研究茶艺的有心人,可拿起经由萃取泡后的铁观音茶渣仔细端详:要是茶叶本身柔软,不被焙火焙走了样,只剩下一身“枯骨”,那表示烘焙茶师用了心,用了慢火慢“炖”(以慢火焙茶),而非企图用焙火掩盖劣茶,就等于把茶焙焦了,只留下炭味,就非好茶呀! 两岸开放前,市场出现四两包的内地茶。这种茶包常用劣质茶混淆,并将茶焙到炭化以掩人耳目。品茗者泡来喝只能喝到一壶已经焦焦有炭味的茶水。蕴藏烘焙茶艺术的焙火制茶,原本的立意是为了焙好后能久藏,哪知却成了改造低级茶的元凶。 香港或东南亚茶庄卖的安溪铁观音,大抵为了运送保存,难以保留原本铁观音的清香而持了焙火的自创风味! 然而,想泡出焙火里的真味,兼得焙茶后产生特殊的“焙茶口味”,非得用心选茶具、注水量,掌握倒茶时间不可! 焙火茶若置于瓷瓮,任凭氧化褪去火味后,自然产生果酸味,此时若能拿捏适中,想要减低焙火茶的“利口”缺点,反而可得满口果酸滋润和满口生风的回甘,若泡饮时换上砖胎造的壶器,增加壶身吸取燥味的可能性,就能为茶汤带来柔顺与滑口。 焙火是为了延长茶的生命,如何分辨焙火功力,并辨别茶叶是好是坏?检验茶底的软或硬。要检验泡茶人是否泡出焙火真味,只要猛闻茶汤,若出现“炭味”久久不去,则属劣品。等到喝尽茶汤后,杯底出现令人口颊生津的果酸味,则是佳品!若木炭烧焦留下的灰烬臭味扑鼻,这才是令人顿失茶趣。 懂得赏析焙茶口味之人,可借焙味见真章。 “焙”出真味,也得泡出真味,才知铁观音真味!要泡出真味,首先要放对茶的量。 木栅铁观音: 安溪和木栅的铁观音置茶量,明显大不相同。置茶量,实际上就是与泡茶器具大小的一种互动关系。由于木栅铁观音的揉捻造成茶型紧结,置茶时就要想到给她留下舒展空间,才能让她可以尽情散发茶的真香味! 因此,选壶泡木栅铁观音时,宜宽不宜窄。我的经验是:圆壶优于方形壶,高统壶优于扁形壶;在烧结温度上宜高,同时以吸水性强的泥料为佳,朱泥与紫砂均佳,这类壶保温性佳,壶中茶汤不易降温,所以出水要适中,不宜久浸。又朱泥传导性强,更应掌握倒茶汤时机。切记:第一泡茶汤倒出后,务必将残留壶底的茶汤倒尽,才可免去铁观音茶碱的释出,影响茶汤的甘美滋味,反惹上咬舌钉住牙龈的麻烦! 对于茶农来说,用公道杯,三克浸三分钟的泡法,最能泡出真实味道。要是现在你喝得好喝,回去用壶泡会更好喝。事实上,此说法值得商榷。台湾木栅铁观音茶的卷曲状,加上慢火焙出来的特质,若没有优良适度的泡茶空间,反而会“压死”汤味,让好茶失去特质,甚至白白浪费了铁观音的“官韵”,换来一口“苦不堪言”!其间用水是关键,只用家中不过滤的自来水,再厉害的茶人也难扭转劣势! 因此,想要泡好木栅铁观音难度高,不可拿一款通则行诸四海。例如有人说,冲泡铁观音温润泡九十五摄氏度,放置10-20秒即可。这种说法必须弄清楚其选用茶壶的形制为何?用的水是何处取得?又用何种方式烧水? 我的经验是,用滚水一百摄氏度泡茶最正确,尤以铁观音茶,高温才能释出茶真味!而关键在于必须同时掌握适量茶叶,一般应低于乌龙茶用量,并减低浸泡时间,加快倒出茶汤的时间! 总之,泡安溪铁观音应注意其焙火程度,随之增减茶量,壶型宜扁,高温烧结佳,可浸泡出“官韵”;而泡木栅铁观音,茶叶用量宜减,选用圆壶宽身,留给叶底发挥空间,而倒茶时间需更快于安溪铁观音所需时间。
10,请问铁观音如何冲如何品
铁观音茶叶是饮用佳品,滋味是直接与口腹相通的。如何品铁观音呢?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茶客在品铁观音前,为了正确评味,不宜吃有强烈刺激性食物、饮料,保持味觉的灵敏度。茶汤温度要适宜,——般在50℃左右为好。人口茶汤以4毫升—6毫升较适中,少则淡无味,多则浓而杂。茶汤人口可用舌头循环打转,使各部分都能与茶汤接触,辨别不同味道。如舌尖对温度高低敏感,易为甜味所兴奋;舌中对鲜爽度判断较灵敏;舌的两侧为酸味和咸味感受区;舌心舌根易感受苦味,舌根对回甘分辨最清楚。
专家支招:第一次冲泡铁观音品尝滋味时,由于本次刺激性最大,要判别浓醇度、铁观音香型、地域味、异杂味;第二次尝滋味时,要判明品种、类型、音韵、鲜爽度;第三次尝滋味,应判明持久性、耐泡性,并三次综合评定。
品铁观音滋味时,应参照如下项目: ①季节。春茶醇厚甘鲜,夏暑茶涩滞,秋茶清飘。 ②气候。晴天、午青醇厚鲜爽,早青清淡,雨青水闷味。 ③地域。有的地片茶味带粗、或土味、或糠味、或石锈味;高山茶清醇,平地低山茶清淡、闷浊。 ④品种。不同品种滋味各有差别。 ⑤做青技术。对滋味影响很大,主要是“发酵”程度。 “发酵”过度带红黄味;“发酵”不足呈现青味、涩、粗、浊; “发酵”不均匀带杂味、黄味、青味。 ⑥添加剂。滋味过于“浓厚”,应注意是否添加其他物质,如乳酸、糖、色素、香精等。
⑦农药。口中有涩、滞、粗、杂,喉中有麻、刺感觉的,要从农药残留过多方面来考虑。我看明代的许次疏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蕴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连,缺一不可”。茶、水、器、火四者,环环相扣,这和我们谈的如何泡好茶正好相呼应。 泡茶看似容易,将茶置于壶内,注热水,待片刻,再倒出来,就完成了“泡茶”!表面看来,铁观音茶就如上述的分解动作,就可得好茶汤!然而,静心观茶、识茶,钻研茶的特质,才是泡好茶的第一步!我个人钻研品茗泡茶,在上述文字记载之外,实际泡茶过程中,以及面对不同茶叶和茶器时更仔细分辨,才得好茶汤滋味。 福建安溪铁观音和台湾木栅铁观音在制茶过程中,所呈现的条索外观,成茶后的烘焙度不同,在茶汤表现上也互见特色,表现在泡法上更见功夫。现分述如后: 安溪铁观音: 安溪茶在制茶过程中,其条索不似台湾木栅铁观音经过“团揉”,茶叶外观,叶叶分明,又由于安溪制铁观音亦将轻度焙火,到了香港茶庄或外销品会利用焙茶改变铁观音的茶叶韵味。因此若想泡出安溪铁观音的花香,或泡出铁观音的“官韵”,也得考虑焙火程度。 表现茶香特质,宜用烧结温度较高的朱泥壶。壶形外观,宜用扁圆形,不宜选用高统直壶。这是为了让条索状的安溪铁观音茶,可以充分浸润在水汤里,更能平顺释放出铁观音的茶韵和花香! 为何不用高统壶?我的经验是,倒茶时若无法倒到不漏残留,那么残留在高统壶里的茶水,就会释放出茶单宁,造成下泡茶倒出时,沾惹一身苦涩的困境。 我想,任何人饮铁观音,可以接受强劲单宁、咖啡因释出的韵味;却很难接受过度浸泡所产生的苦涩! 扁壶,很容易让条索形的安溪铁观音舒舒服服容身其内,并不会有任何压力或挤迫。有了好的壶型,茶就会愉悦地将全身上下的香气释放出来,也会散尽一身的韵骨! 以上所说的适用于保有清香的轻焙火铁观音,若遇到中焙火的铁观音,如何才可以避免泡出“焦味”呢? 选用烧结温度较低的紫砂壶,要是遇到陈年铁观音,那么泡茶时切记要茶入壶装满些,出水时要快,才不会释出焦味! 用高密度置茶入壶,又用快速出水的品茗手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挤”出焙火内的铁观音韵,就好似单品的意大利浓缩咖啡espresso的感觉:入口极浓,入喉极甘。 想要泡出浓香的焙火安溪铁观音茶,壶形不拘,却要适量而为之。 茶量如何?置茶入壶内,以六分满为度,又因茶焙火后较破碎,出水孔之处要注意不要被阻塞,应采取快冲快取,才得真味! 每一泡茶在壶内的停滞时间不宜过长,连续冲泡四五次就结束。这种品茗法,大抵是内行茶友,一次泡完再连续冲泡四到五次,茶汤放在茶海内,再慢慢倒分送茶友分享,又称为“精华泡”法。 这是一种“萃取”的精华泡法,特色是一次将茶泡毕,不留下余味。 想研究茶艺的有心人,可拿起经由萃取泡后的铁观音茶渣仔细端详:要是茶叶本身柔软,不被焙火焙走了样,只剩下一身“枯骨”,那表示烘焙茶师用了心,用了慢火慢“炖”(以慢火焙茶),而非企图用焙火掩盖劣茶,就等于把茶焙焦了,只留下炭味,就非好茶呀! 两岸开放前,市场出现四两包的内地茶。这种茶包常用劣质茶混淆,并将茶焙到炭化以掩人耳目。品茗者泡来喝只能喝到一壶已经焦焦有炭味的茶水。蕴藏烘焙茶艺术的焙火制茶,原本的立意是为了焙好后能久藏,哪知却成了改造低级茶的元凶。 香港或东南亚茶庄卖的安溪铁观音,大抵为了运送保存,难以保留原本铁观音的清香而持了焙火的自创风味! 然而,想泡出焙火里的真味,兼得焙茶后产生特殊的“焙茶口味”,非得用心选茶具、注水量,掌握倒茶时间不可! 焙火茶若置于瓷瓮,任凭氧化褪去火味后,自然产生果酸味,此时若能拿捏适中,想要减低焙火茶的“利口”缺点,反而可得满口果酸滋润和满口生风的回甘,若泡饮时换上砖胎造的壶器,增加壶身吸取燥味的可能性,就能为茶汤带来柔顺与滑口。 焙火是为了延长茶的生命,如何分辨焙火功力,并辨别茶叶是好是坏?检验茶底的软或硬。要检验泡茶人是否泡出焙火真味,只要猛闻茶汤,若出现“炭味”久久不去,则属劣品。等到喝尽茶汤后,杯底出现令人口颊生津的果酸味,则是佳品!若木炭烧焦留下的灰烬臭味扑鼻,这才是令人顿失茶趣。 懂得赏析焙茶口味之人,可借焙味见真章。 “焙”出真味,也得泡出真味,才知铁观音真味!要泡出真味,首先要放对茶的量。 木栅铁观音: 安溪和木栅的铁观音置茶量,明显大不相同。置茶量,实际上就是与泡茶器具大小的一种互动关系。由于木栅铁观音的揉捻造成茶型紧结,置茶时就要想到给她留下舒展空间,才能让她可以尽情散发茶的真香味! 因此,选壶泡木栅铁观音时,宜宽不宜窄。我的经验是:圆壶优于方形壶,高统壶优于扁形壶;在烧结温度上宜高,同时以吸水性强的泥料为佳,朱泥与紫砂均佳,这类壶保温性佳,壶中茶汤不易降温,所以出水要适中,不宜久浸。又朱泥传导性强,更应掌握倒茶汤时机。切记:第一泡茶汤倒出后,务必将残留壶底的茶汤倒尽,才可免去铁观音茶碱的释出,影响茶汤的甘美滋味,反惹上咬舌钉住牙龈的麻烦! 对于茶农来说,用公道杯,三克浸三分钟的泡法,最能泡出真实味道。要是现在你喝得好喝,回去用壶泡会更好喝。事实上,此说法值得商榷。台湾木栅铁观音茶的卷曲状,加上慢火焙出来的特质,若没有优良适度的泡茶空间,反而会“压死”汤味,让好茶失去特质,甚至白白浪费了铁观音的“官韵”,换来一口“苦不堪言”!其间用水是关键,只用家中不过滤的自来水,再厉害的茶人也难扭转劣势! 因此,想要泡好木栅铁观音难度高,不可拿一款通则行诸四海。例如有人说,冲泡铁观音温润泡九十五摄氏度,放置10-20秒即可。这种说法必须弄清楚其选用茶壶的形制为何?用的水是何处取得?又用何种方式烧水? 我的经验是,用滚水一百摄氏度泡茶最正确,尤以铁观音茶,高温才能释出茶真味!而关键在于必须同时掌握适量茶叶,一般应低于乌龙茶用量,并减低浸泡时间,加快倒出茶汤的时间! 总之,泡安溪铁观音应注意其焙火程度,随之增减茶量,壶型宜扁,高温烧结佳,可浸泡出“官韵”;而泡木栅铁观音,茶叶用量宜减,选用圆壶宽身,留给叶底发挥空间,而倒茶时间需更快于安溪铁观音所需时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