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春秋》是以“历史”的形式体现,《太史公书》也是通过‘历史”的形态体现,二者的道理是相似的。补充:需要说明的是,司马迁的时代,正好赶上汉朝从汉武帝初年开始罢黜百家(说的是卫绾在汉武帝第一年发的诏令),独尊儒术(说的是公孙弘发布命令,从博士子弟和儒学人士中选拔官员),一直到汉宣帝、汉元帝才基本完成的儒学复兴时代。

司马迁的思想偏向于儒家吗?

不是偏不偏向的问题,司马迁就是货真价实的儒家。不仅是儒家,而且是偏向今文经学、具有公羊学色彩的儒家。但是,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复杂,因为司马迁生活在一个古代中国的精神世界、意识形态、天人关系发生剧烈变动的时代,所以他的一些观点、一些行为、一些主张,又与后世所理解的儒,又有不同,呈现出一种复杂的面貌。但是,其主要还是儒家的。

看司马迁的思想主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就可以了。一个是看他的生平。众所周知,司马家族历代为史官,这个史官不纯粹是今天意义上的记录时事的人,所承担的责任也不纯粹是历史,而是与天文历法、古代档案、圣贤行迹、诸子百家等都有密切关系,也就是“掌天官,通六艺”。太史公这个职位,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意义上而非学术意义上的职位。

司马迁的父亲毕生最遗憾的事情,是没有参与皇帝封禅泰山这件事。为什么最遗憾?因为这是封禅啊,什么道家、法家,都不在乎这个的,只有儒家才会重视封禅。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志向,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写作《太史公书》这件事情上。其实,司马迁继承父亲志向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表现,是制定《太初历》。司马迁在《史记·历书序》中写道:"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太史公自序》里记载: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纪。这些都是极为纯粹的儒家话语,而且受命改制一类,在当时主要由公羊学来阐发。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里,对此作了详细的叙述。汉以前有“六历”,即:黄帝、颛顼、夏、殷、周、鲁,都是四分历。《太初历》将一日分为八十一分,所以又称八十一分律历。

所以,实现对汉朝历法的根本变革,是司马迁身为儒家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比起太史公书,制定《太初历》可能对我们今天没有什么影响了,但在当时,却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二是看《太史公书》为什么叫《太史公书》?因为,司马迁本来就不是在“著史”,他是在“述说”啊,他写的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历史书,而是一部承接《春秋》,按照儒家的观点进行褒贬的“经书”。

就像《春秋》是以“历史”的形式体现,《太史公书》也是通过‘历史”的形态体现,二者的道理是相似的。大家应该仔细读读《太史公自序》里,司马谈的这段话: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后面他自己说: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这里非常明确的说明了司马迁撰述太史公书的原因,就是要绍续《春秋》,接着做孔子的事业,《春秋》是孔子开创的,孔子“作”的,而我司马迁虽然比不上《春秋》,只是述而不作,但其意义是一致的。

如果大家带着这是一部经书的念头去《史记》,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补充:需要说明的是,司马迁的时代,正好赶上汉朝从汉武帝初年开始罢黜百家(说的是卫绾在汉武帝第一年发的诏令),独尊儒术(说的是公孙弘发布命令,从博士子弟和儒学人士中选拔官员),一直到汉宣帝、汉元帝才基本完成的儒学复兴时代。这个时间是很漫长的,历经好几代皇帝。

儒家是否能衍生出超越阶级的真正的法律?为什么?

谢邀:先说法,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再说阶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集团的劳动。儒家,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师者,,,,这问题,还是有点难度。

你对《大明王朝1566》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

说一个《大明王朝1566》中的小角色吧,他就是淳安的二老爷田县丞。田县丞这个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千万个底层官吏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肯定不是一个好官,因为他知道左右逢源,不会得罪自己的上司,当然也知道给自己捞好处。但是他也不算太坏,海瑞主政淳安的时候,他也能够办好自己的差事,听从上司的指挥。虽然经常有些怨言,但是做事情还是靠谱。

最有意思的是田县丞的老婆和自己的老父亲有矛盾,自己左右为难。有没有发现田县丞和我们生活中的人是很相近的,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但是还有一些良知,工作中想努力爬上去,但是又遇到一个苛严的领导,而且家里又有矛盾,真可谓是到处了底层官吏的辛酸。其实田县丞其实和我们大部分的人一样,活得比较卑微。田县丞刚出场的时候,海瑞在淳安审问犯人。

以田县丞多年的经验来看,他绝对想不到自己的上司会这样做事情。此时的田县丞可谓是一脸懵逼。海瑞不由分说,以《大明律》为依据,让田县丞去筹集粮食。田县丞也没有办法,谁叫官大一级压死人了。郑必昌、何茂才想借着通倭案杀了海瑞,做成死局。田县丞也没有办法,被蒋千户、徐千户逼着去骗海瑞出来。田县丞对蒋千户,徐千户说过这样一句话:“卑职只是一个区区八品”“有我不多、没我不少。

”是不是非常熟悉这句话,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甩锅的。不过,将千户、徐千户并没有放过他。此时的他依然苦苦哀求着。不过海瑞还是厉害,很快就策反了二人。此时的,田县丞赶紧跪地求人,希望海瑞能够保他。实际上田县丞是个无足轻重的人,很多事情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人生在世,有时候真的是没有什么办法。这倒不是说田县丞无能,或者说同情田县丞,而是人的位置有时候能决定他的处境,他的生活。

古代征兵为什么大多要选“良家子”,什么是“良家子”?

良家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兵二代、富二代、官二代,他们都是军旅世家出身,在家里就已经接受了军事训练。后来良家子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只要不是医、巫、商贾、百工的后代,皆可称为良家子。为什么选择良家子为兵,有三个方面的考虑:其一、良家子有军事基础,比如李广就是良家子,他从小都在接受军事训练;其二、良家人经济条件好,可以自备武器与马匹,这样可以节省国家开支;其三、良家子在战场上一般不会投降,更加服从军令。

晋代以前的制度基本上延续秦时的制度,也就是非军功不得封侯,只有取得了一定的军功,才能得到一定的爵位,不是说你书读得好就可以加官晋爵。因此社会上就有许多军旅世家,他们从祖上开始积累了一定的军功,有较多的土地,土地请人耕种,自己则从小练习弓马兵法。一旦国家征召他们从军作战,就自己带上武器、马匹去报到,甚至还可以带家丁一起入伍。

良家子从军打仗,一般不要国家给工资,他们是凭军功获得更加丰厚的奖励。《史记·李将军列传》:孝文帝十四年, 匈奴大入萧关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这里李广就是以良家子的身份入伍作战的,李广的祖上是大秦陇西侯李信,而李信是秦始皇的心腹爱将,可谓军旅世家。当年李信追随王翦将军南征北战,立下军功;在伐楚时亲率二十万秦军击楚,伤亡七万人,大败而归。

秦始皇没有按“无故败军者斩”的秦法诛杀李信,而是自己承担了战败的责任,后来李信在灭燕代二国的过程中再立战功,因功封为陇西侯。李广作为李信的直系后代,他家里有钱有地,从小就训练骑射之术,弓马娴熟,个人武功高强。李广曾经一个人射杀匈奴的两名射雕者,另外生擒一名射雕者;李广有事没事就亲自去找匈奴人挑战,总是能胜利归来。

《大明王朝1566》被誉为国产历史剧巅峰,它超越其他经典历史剧的到底在哪儿?

怎么说呢,虽说这部剧在网络上很受欢迎,豆瓣评分也是最高,每每提到历史剧,总会先想起《大明王朝1566》,可实际情况是,真的没有多少人会用心看。而且收视率确实惨不忍睹,如果不是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基本这部剧就埋没了。那么它到底经典在哪个地方呢?首先他的演员阵容强大啊,这就不用我多说了,大家去查查演员名单就知道了,基本都是老戏骨,举几个例子:李时珍知道是谁吗?就是扮演元芳的那个人,每每看到他,总会出戏想到“元芳,你怎么看?”严嵩知道是谁吗?就是倪大红,新三国司马懿扮演者,演过《乔家大院》、《都挺好》等,今年大红啊。

还有那小阁老,因为是先看了《人民的名义》,后看的大明王朝,所以给我的感觉,这就是高育良啊。他们的演技值得肯定,如果不是糟糕的服装设计,相信会更加经典!其次,他们说过的话,几乎句句是经典语录,这里给大家摘抄几句:嘉靖帝经典语录太多,比如“云在青天水在瓶”,比如:“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不敢不知啊。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也不是全知呀。

”比如吕芳说“三思”:“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退下来了就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比如杨金水的四两语录:“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上了称一千斤也打不住。”比如赵贞吉回答胡宗宪,讲浙江只能乱下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类似的语录太多了,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需要每一句都细细的品,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一旦读懂了,感觉特别爽!再有,这部剧中的所有剧情,几乎都能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影子,学会了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以及工作帮助极大。嘉靖帝的权威问题,不就是他是裁判,他制定了规则,他只需要让底下的人斗起来,然后自己来给评判一下对错,所以他永远不会错。

像“毁堤淹田”,真有人会做出来,像“以改兼赈”也是有先例的,而且每个人的定位,每个人的特点,刻画的淋漓尽致,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相信每个看过剧集的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这部剧中还有大量的历史知识、财务知识、博弈论、管理学、地理、医学、周易等等,太多了,编剧的实力之强,超出我们的想象。而且整部剧非常贴合实际,不像其他的剧,太夸张,太做作,太违背事实,比如《甄嬛传》、《琅琊榜》、《知否……》等,也就乐呵乐呵。

儒家推崇学而优则仕,而鄙视商人、瞧不起经商致富,这对中国文化发展有什么消极影响?

这个问题的提问者称儒家鄙视商人,是颠倒黑白,委曲事实。儒家提倡各行各业相对平等:农夫赴时,百工制器,商贾趋利。在儒家经典《左传》中,所有明君执政,必然是劝农、通商、惠工。孔子的弟子中,被拍砖最多的是子贡。孔子天天批评子贡。却从批过他经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农抑商的,是法家的商鞅。无论是商鞅,还是韩非子。

都认为商人是国家的蛀虫,必须消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更是以暴力手段,把工商直接没籍,充为奴隶。儒家主张各行各业平等。法家要把商人全部消灭。黄老学派介于儒法之间。允许工商业的存在。但在经济上打压他们。在政治上歧视他们。视工商也贱民。隋唐宋以儒家思想治国,商人不被歧视。明清商人倍受歧视。《大明王朝1966》中沈一石的结局。

就是黄老思想之下的必然结局。提问者把黄老学派对商人的态度,当成儒家的主张。是驴头对马嘴,颠倒黑白。有三个黑锅,儒家不背:一、儒家主张各行各业平等。法家必须消灭商贾。黄老允许工商业存在,但疯狂压榨、歧视商人。二、孔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儒家反对妇女缠足和隆胸整形手术。三、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让人民做奴才的是法家。

中国人自古鄙视个人奋斗和经商致富,而热衷于“升官发财”,这种理念与儒学有无关系?

一颗石头,被用来行凶,旁观者驻足悚然,纷纷议论着这石头的狰狞。却未曾想,这石头生于天地间,自身是何等落落大方、自由快活。题主的思维很活跃,多次看到出了不少能引人思考的题目,先赞一个。儒家有没有否定个人奋斗?儒家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内而外、自小而大的理想,这算是鼓励个人奋斗吧。至于"升官",古代只有士、农、工、商四种成分,自古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商业受到层层限制,而国家管理的手工业则是祖辈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