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发现与茶的最初利用:流传在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的许多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古歌中都涉及茶。陆羽依据各种古代文献的记载,认为饮茶起源于神农时代,(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在古代发现茶之后,茶最初是当做一种药材,也不叫茶。

你对茶的理解?

流年观碎影,夜雨问茶香。茶,最讲究缘,好茶是有灵性的,茶是有灵魂的水,水是茶的魔法师,流淌在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港湾。茶香如友情,好茶似好友,历久弥新,越品越情深,一片纤细的茶叶,浓而不轻浮,淡而不相忘,寄托着两心默默之间纯洁的友情。有客清待茶,无事乱翻书。我喜欢一边喝茶,一边读书。浸淫在氤氲潮湿的茶香与书香氛围里,茶如旧书、茶如老友、茶如古典美人,芳魂默默、秋波流转、香远溢清,正在向我款款走来。

晨光初现,用紫砂茶壶沏一杯友人送的新茶,我忍不住惊叹一片叶子,经历了怎样的花开花落,起伏沉浮,才嬗变成一片茶叶。就像两个陌路人,因为茶缘,从此由素味平生变成知己挚友。人到中年,最令我难忘和感动的是友情,清茶般的友情,不浓烈、不喧哗、不张扬,淡淡的、暖暖的,绵长纯净、回味无穷。忘了在哪里见过这样一副有趣的对联,上联是:请,请坐,请上座。

下联是:喝,请喝,请喝茶。我想,写这副对联的人一定是一位看重友情,而且对茶情有独钟的人。是的,茶是友情的信物。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情如茶。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洞庭湖碧螺春、信阳毛尖、云南普洱绿茶花茶红茶黑茶、苦荞茶……中国茶千姿百态、数不胜数、美不胜收。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从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从《茉莉花》到《茶人三部曲》,有人的地方就有茶,有茶的地方就有文化,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国文化,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

在中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钟情的茶,如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难舍的爱恋。尽管人各有志,品味各异,喜好不一,不同的人也会泡出不同的茶香,但那份品茶饮茶的心境却是不相上下,如出一辙的。饮茶,饮的是山川日月之精华,饮茶者,养身与养心兼备,怡情与逸趣同在。君不见清风明月、夜雨寒香、铁马秋风、灞桥折柳、清欢如茶。一片茶叶就是一颗灵魂的住所,一杯香茗里也有春天在荡漾,思接千载的飘逸之美,不扰浮尘、宠辱皆忘、以茶代酒、茶中有禅意。

茶文化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

感谢头条邀请!终于看到一个好问题了,好好作答,欢迎讨论。首先,什么叫文化?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并不是说写了两本书,做了两首诗词,就叫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百度里面的总结。翻译成白话,小到个人的吃喝拉撒睡,大到政权更迭,上天入地,发生的所有事情,产生的影响等等,这就是文化。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是文化,方言俚语是文化,风俗习惯是文化,杀猪宰羊是文化,诸如此类。其次,茶文化是对于与茶相关的所有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种茶喝茶是文化,夸茶骂茶也是文化。茶文化的形成,从人类发现茶树,品尝茶叶就开始了,中国的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上到三皇五帝时期的事情,茶能解毒,这可以说是最早的文字记载,远古时期,物质精神文明有限,没有文字记载,这传说也是茶文化的一部分。

接下来,出生在大唐开元盛世的茶圣陆羽,遍访茶园茶山,作成了《茶经》这部茶文化历史中的重要著作,系统地对茶进行了归纳总结。大唐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没有足够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和支撑,茶文化也很难得到发展。起源自唐朝的茶马互市,是吃肉喝奶的游牧民族和中原茶叶文明的一次历史性的相逢,如果说此前的茶还只是文人骚客、达官显贵的一点口舌之欲的话,茶叶对游牧民族的健康价值,以及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让茶叶成为了此后历朝历代的重要收入来源,被赋予了经济的属性。

宋朝的经济更为发达,喝茶斗茶是上至皇族下至布衣百姓的乐趣了,制茶的技艺更是突飞猛进。明朝废团改散,茶叶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变成了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清朝到康乾盛世,更是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茶叶也进入了百花齐放的状态,很多历史名茶纷纷出现。进入近现代,茶叶变得更为普及,既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又丰富了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持续至今。

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发现茶树的?

我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在我国的古代文献和传说中,不少地方讲到茶。最早的茶是作为一种药出现的,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用茶解毒之后,发现了茶的作用。《神农食经》讲,经常喝茶可以“令人有力悦志”。《广雅》记载“其饮,醒酒,令人不眠”。东汉时著名的医生华佗也说过“苦茶久食益意思。”在古代发现茶之后,茶最初是当做一种药材,也不叫茶。

在先秦古籍中,没有茶这个字,只有‘荼’字。荼是一种苦菜,当‘茶’字用,最初茶被叫做‘苦荼’。在长期的医药实践中,人们发现茶不仅能当药,还能清热解渴,还有一股清香的味道,是一种非常好的饮料,于是人们就大量种植,采摘,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茶’字也就出现了。茶从药用过度成一种饮料,据可靠记载,是在西汉时期。

中国是谁最早发现的茶?最早的茶是什么茶?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中国人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民族,那么谁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吃茶叶螃蟹”的人?茶书上多半会给到我们“神农说、达摩说、陆羽说”等经不起推敲的解答。(内容不在此赘述,可上网搜索)经多年的资料收集,文献的考证,我大胆推理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时间,决不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神农,也不是南北朝的达摩,时间应可推演到万年之前,中国人的祖先便已开始使用并栽培茶叶

距今7000-8000的跨湖桥遗址中,一颗先祖采集而来的茶籽与橡籽、陶器等新石器时代人类遗物一同出土,其中一个陶罐中还整齐摆放着各种无法辨认的树叶。距今6000年前的余姚田螺山古人类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稻谷壳堆,各种石器,陶罐,以及山茶属树根,经专家综合分析和多家专业机构的检测鉴定,认为这些古树根乃人工栽培茶树的遗存。

这些重见天日的古代遗存为我们绘制出一张史前人类的生活场景:先祖们收获着自己播种的稻米、茶叶,与采集来的野菜、野果一同烹煮,在日落时分,族人围坐篝火一同享用美食,分享着一天的经历。中国人的先祖远在采集时代便已养成利用茶的习惯,这片神奇的树叶庇佑着中华民族的健康,被历朝历代视为“治病良药”。我们所信奉的“茶祖神农”——神农帝,并非是指五千年前的某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先祖用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传承下来的”智慧合体”。

茶叶是怎么出现的?茶叶又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四五千年前,中国的先民们就发现了茶,并发现了茶具有疗疾的作用。此后,人们把茶当成菜食充饥,当成祭品供奉祖宗,当成贡品进奉朝廷,当成药品疗疾,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日常饮料。茶的发现与茶的最初利用:流传在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的许多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古歌中都涉及茶。湘西《苗族古歌)》中有关苗人创世纪的回忆提到了茶园。

云南德昂族的民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中,认为茶树是万物之母,是人类的始祖。这些资料和民间传说说明,在原始社会,我国人民就已经发现了茶。陆羽依据各种古代文献的记载,认为饮茶起源于神农时代,(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后世论茶,亦多将神农氏列为发现和利用茶的第一人。实际上,茶和其他作物一样,它从发现到利用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是怎样的情景?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鸡飞狗叫的乱,映射出的是宋朝茶文化的繁荣四时田园杂兴•晚春•其三—— 宋•范成大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这首诗作者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幼元;早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学家。素有文名,犹工于诗,和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因逝后谥号“文穆”,故世称“范文穆”。

他的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生活的内容成就最高,在清初影响很大,“家剑南户石湖”(陆游《剑南诗稿》),说明其诗作流传范围之广。著作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这首诗是范成大晚年隐居石湖时所作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四时共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时,晚春属于春时,只是把春天多写了一倍,多出来十二首,可见作者对春有着偏爱。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乡村暮春景色和农家田园生活,前两句乡村风景美如画,后两句写鸡飞狗叫客商来收茶。有声有色,动静相映,恬静之中有活力,静谧之中有生机,以动衬静,以实写虚,自然清新。“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更加突出了乡村的宁静,这宁静背后是农人的繁忙劳动,以及接下来的卖茶的热闹场景这句话有多吵,乡村就有多静;这句话有多乱,乡村生活就有多井然有序。

大白天的,而且日头落得越来越晚天越来越长的时候,农家不可能闲居在家,自古以来就是春耕夏耘秋收,更何况,这鸡飞狗跳迎来的,是茶商!茶商是生人,不知道路乱闯,才会惊动悠然觅食的鸡;才会惊扰酣然避暑的狗!当然,农人们在忙,而且,多半在忙着采茶制茶!开头句蝴蝶菜花,一下子就速描出一幅画,非常的美,恬静宜人的美;可是收茶的客商来了,犹如平静的湖水投入了石块,不只传出声响,还荡起一串涟漪!接下来就是卖茶了,定质论价,讨价还价,装货运货,一系列操作,乡村就会热闹起来了。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说明了当地是茶乡,茶叶有名以致远销“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也从侧面反映出茶是当地特产,也可能是支柱产业,而且茶叶很有名气,外地客商都来收购。石湖,原为太湖一内湾,春秋时越人进兵吴国,凿山脚之石通苏州而得名。石湖附近气候温和湿润,土壤微酸或酸性,土质疏松,适合茶树生长,所以一直是茶叶种植地。

那一带“太湖洞庭茶”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因其奇香扑鼻,一开始叫“吓煞人香”茶,直至康熙觉得其名字不雅,见其卷曲如螺,叶芽脆嫩,故提名“碧螺春”,以芽多、嫩香、汤清、味醇而成为十大名茶之一。另外,石湖属苏州,苏州是中国花茶三大产地之一。所以这“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的背后,也隐藏着当地茶经济,反映出茶农们种茶采茶制茶的艰辛和卖茶时的一点点高兴的场景。

字在诗里,意在诗外。“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也是一个缩影,映射出了宋朝茶文化的繁荣如果说唐朝是诗的国度,宋代就是词的故乡;如果说唐诗里飘着酒芳,那么宋词里就溢着茶香。我国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时代,唐•陆羽《茶经》里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汉代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和杨雄的《方言》,分别从药用和文学角度提到了茶;晋代张载则留下了“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登成都楼诗》)。

唐朝时喝茶已经盛行,及至宋朝更是蔚然成风,堪称国饮。文人墨客更是以茶入诗,留下许多千古名篇。据考证宋代有一百八十多位文人吟咏过茶,有四百多首诗词中涉及到了茶!苏轼的“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休对故人思故园,且将新火试新茶”(《望江南•超然台作》);陆游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幽居初夏》);辛弃疾的“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满江红•和范先之雪》);就连李清照也喜欢在酒后喝茶,“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芳草池塘”(《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宋朝繁荣的茶文化,和宋徽宗有很大关系自宋开始,朝廷就设置了茶马司,专门负责以茶叶和周边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后来又设置了茶局,专门督造皇家御茶。

宋徽宗更是亲自编著《大观茶论》,要求上供的御茶必须是精品龙团茶,又规定钧窑为官窑,所制茶具只供皇家御用……当然,一个通晓音律,独创瘦金体,善书画又痴迷于嗜茶的皇帝绝不是个好皇帝,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靖康之变”。抛开这个不谈,我们再来说茶,蔡襄作《茶录》,熊蕃作《宣和北苑贡茶录》,皇帝带头,大臣们附和,宋朝,弥漫着战火味,也氤氲着茶香味。

上行下效,从宫廷到民间,“斗茶”成风,茶肆遍地宋代的大街小巷,大小茶肆无处不在。宋朝时的茶馆流行小说讲史,讲史者在茶肆中搭台即席开讲,听众则是一边品茗,一边听书。宋朝酒肆里的面食也以茶称呼,叫“茶点”,包括各种小点心;下酒菜不叫菜,叫“分茶”;厨子不叫厨子,叫“茶饭量酒博士”;还有不少小零食,都是用小蜡茶做的。

宋朝的饮料就分两种,一种是单独的茶饮,一种是茶里边掺其他的混合饮,但茶都是主角。可见茶已经渗透在宋朝的百姓生活中。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看得出汴河两岸茶坊生意兴隆的景象。总结语综上所述,“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往小了说描绘了茶商来乡下买茶时热闹纷杂的情景;往大了说这情景就是一个小窗口,是当时社会茶经济的一个缩影,它映射出了宋朝茶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