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2o17年春茶碧螺春什么时候上市卖

我家三月初就有了啊,都卖了几十斤了,马上清明后就跌价了呢,就变炒青了要。
我是来看评论的

2,碧螺春是绿茶么 碧螺春最适合什么时候喝

碧螺春属于绿茶产于我国江苏省,属于绿茶中的炒青绿茶。绿茶以新为贵,有毫为佳。所以春茶肯定是做好的,而且绿茶不适合长期存放,并且是寒性的所以每年的清明——立秋之前饮用最好其中品质最好的是碧螺春的明前茶,价格也相对较高,2017年春茶,核心茶产区的碧螺春明前茶,零售价在2000元/斤以上

3,碧螺春各品种茶叶的价格

特级碧螺春 660元/斤一级碧螺春 600元/斤龙井 700多/斤山清水秀 180元/斤特级铁观音 880元/斤一级铁观音 700多/斤绣球 200多/斤龙眼 300多/斤
茶农自销、私信已发。
正不正宗不知道了,价格也不知道了 反正武汉最大的茶叶市场是中山大道和崇仁路交汇的那个路口,就是崇仁路轻轨站下面
碧螺春一斤150元。
明前茶500左右,明后茶200左右.炒青100以下

4,碧螺春怎么分辨好坏 碧螺春等级划分标准

不管是什么茶叶它内部都是会有等级区别的,那么这个碧螺春茶叶的等级标准是什么样的?怎么辨别买到的碧螺春是好还是坏? 碧螺春怎么分辨好坏 1、看色泽 碧螺春虽然属于绿茶,但并不是说茶叶颜色越绿其品质就越好哦。品质好的碧螺春,外形色泽银白隐翠,油润而有光泽。伪劣的碧螺春则颜色发黑、发绿、发青,暗淡无光。 2、观外形 好的碧螺春,成茶外形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浑身都布满白色的茸毛,色泽银绿青翠。如果是劣质的碧螺春,那么它的茸毛也会是绿色的,是加了色素的缘故。 3、闻香气 碧螺春属于不发酵茶,香气是非常的清幽浓郁的,而且还带有淡淡的花果香味。想要鉴别碧螺春的品质好不好,只要细细闻它的香气,便可分辨出来。 4、赏茶汤 除了以上看色泽、观外形、闻香气三种鉴别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赏碧螺春的茶汤来分辨。品质好的碧螺春,用开水泡开后,茶汤色泽碧绿而明亮。如果茶汤黄绿或黄暗,则说明是假冒或品质低劣的碧螺春。 5、品味道 最后还有一个鉴别碧螺春的方法,那就是品尝茶汤的味道。好的碧螺春,滋味浓醇甘厚,鲜爽生津,回味绵长。相反,如果尝起来滋味甘涩,则不是好的碧螺春茶哦。碧螺春等级划分标准 1、特级一等 条索纤细,卷曲呈螺,满身披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炒制,改为单芽。 2、特级二等 条索纤细,卷曲呈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特二级茶是碧螺春中的上品。 3、一级 条索尚纤细,卷曲呈螺,白毫批覆,匀整,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是挑拣一芽一 叶而炒制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4、二级 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5、三级 条索纤细,尚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碧螺春什么季节喝最好 碧螺春适合夏秋季饮用,它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非常适合体内燥热的人饮用。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是中国的传统名茶,主要产于春季,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好。 在春夏季节,喝碧螺春茶,味道是最鲜爽的。碧螺春什么时候上市 目前在洞庭山原产地的碧螺春品种分为早茶(乌牛早)、中茶(小山种)和晚茶(小叶种)。 乌牛早在三月初即可上市,是从浙江引进的茶树品种,采摘早,芽叶漂亮,但是日照时间短,口感欠佳,目前已经有人在卖了,不建议购买。 中茶为小山种,是后来从四川引进的改良品种,一般三月中上旬即可采摘,主打明前市场,上市早,芽叶漂亮,品质比乌牛早好很多,味道略淡于小叶种,价格也较高。 晚茶是碧螺春群体小叶种,也是最正宗的碧螺春品种,口感最好,茶毫偏少,上市时间较晚,一般在三月中下旬才开始上市。

5,我准备买点碧螺春绿茶为什么价格差异这么大都是特级有两三

正宗的洞庭碧螺春产地只有苏州洞庭东山和西山两地,这两地的茶如果是明前特级的,今年的行情肯定是最低都过了2千的,均价在3000元左右,最好的估计4000-5000元。低于这个价格的分三种,一种是早熟品种,不是正宗的原产地品种了,这种成熟的稍微早一点,价位也便宜点,估计在1000-1500的样子一斤。第二种是用四川或者浙江,福建的碧螺春,加上本地的一些混在一起,这种价格从600,700一斤到1500一斤都有。第三种就是产地是四川或者浙江,福建的茶,明前特级从300-800元不等。很多商家都是欺负消费者不懂,包括有些茶农都是这样的,自己就产几十斤茶,但是一年可以卖出去2,3000斤,用的就是外地茶来搞的。所以不要光看价格,最好是茶叶泡开喝喝,多走几家对比。不过有句话肯定是对的,就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哈哈。
多余2盒明前特级碧螺春礼盒 要不
茶农
可能跟采摘的时节有关吧,明前采摘的茶要贵很多,还有品种可能不一样,芽茶要贵很多。。

6,碧螺春茶叶的等级

产品分级和质量标准碧螺春茶在1959年前设一级一等、一级二等、二级三等、二级四等、三级五等、三级六等、四级七等、四级八等、五级九等共五个级别九只品种。1961年后改为七级十三等。1985年由吴县经委提出,苏州市标准计量局批准并发布的江苏省苏州市企业标准苏Q/S.SG-85《碧螺春茶》规定了产于江苏吴县东山、西山,谷雨前采摘的头茶,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经精制分级为成品,共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共七个级别。1997年由江苏省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159-1997《碧螺春茶》设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五个级别,改变了碧螺春茶没有特级的历史,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2003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957《原产地域产品洞庭山碧螺春茶》中把特级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以及一级、二级、三级共四个级别五个等级,具体的感官品质指标见下表:洞庭(山)碧螺春茶感官品质指标审评方法茶叶品质的好坏,集中反映在色、香、味、形上。因此茶叶审评的方法也围绕着茶叶的色、香、味、形进行,由于茶叶的香气和滋味通过冲泡才能便于人们的比较,客观的区分优次,所以习惯上茶叶审评分两个主要内容,外形审评和内质审评。外形审评(图)外形审评也叫干看,分为“条索”、“色泽(包括嫩度)”、“整碎”、“净度”四个因子。碧螺春茶根据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外形审评时主要比较茸毛、条索、色泽(包括嫩度)、匀净度和整碎五个项目。茸毛:是碧螺春茶的主要特征之一,毫毛紧贴茶条表面将芽叶遮掩。审评时观察茸毛分布是否均匀,有否脱离芽叶。再根据茸毛的密度和多少,分为密布、遮布、显布、稍显,依次区分芽叶茸毛显露程度。茸毛密的好,碧螺春茶的外形风格特征明显,反之就差些。条索:审评碧螺春茶条索时,先看芽叶是否卷紧,要卷得紧而细,像铜丝一样,俗称所谓“铜丝条”。根据紧细和秀气的程度,审评时分为纤细、紧细、紧实。同时观察其条索卷紧后的形态,是否象“蜜蜂腿”那样弯曲,即卷曲呈螺,还是直条弯曲或者直条略钩。色泽(包括嫩度):碧螺春茶的外形色泽,由茸毛色泽和茶条色泽两部分组成。审评时先看茸毛色泽是否洁白有光泽,还是焦黄枯暗,特别要注意茸毛是否变绿或发青,如果变绿或发青,有可能添加了色素。在正常情况下,绿茶的茸毛呈白色,所以也称“白毫”。看完茸毛色泽后,再观察茶条色泽,是否绿而鲜艳有光泽,给人以鲜活的感觉。然后把茸毛色泽和茶条色泽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比较,依次用银绿隐翠、银绿呈翠、嫩绿隐翠、嫩绿呈翠、嫩绿等来表示优次。审评外形的嫩度,主要看芽叶是否包在一起,看芽的多少,来区分芽叶的幼嫩和细嫩。整碎:看条索是否平伏整齐,芽叶是否均匀,洞庭山碧螺春茶都是手工锅炒,相对来说碎茶含量要比其它名优绿茶略多些。净度:碧螺春茶鲜叶采摘后,要严格拣剔,所以净度一般较好。碧螺春茶生产时,特别是头茶,鱼叶很难完全拣净,炒制后就成小黄片,加上茸毛容易脱落,所以净度审评时前期要注意小黄片和脱落的茸毛,后期看有没有小团块和茎梗。内质审评碧螺春茶的内质审评,主要是按照“一嫩三鲜”的要求。开汤后比较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目前有两种审评方法:常规审评方法和其它绿茶的内质审评方法一样,每克茶叶用50毫升开水,冲泡时间,夏天3分钟;春、秋天4分钟;冬天5分钟。先看汤色,再依次闻香气,尝滋味,最后审评叶底。汤色:碧螺春茶的汤色,由于锅炒热揉,茶汤嫩绿中泛淡黄色,审评时比较清澈明亮和色泽绿与翠的程度,要求茶汤清澈明亮,色泽上,高档的芽叶幼嫩没有展开,因此较浅淡呈碧玉色或玉色。随着芽叶的展开,翠的程度减少绿色增加,色泽浓度也相应增加,汤色由绿转向黄。香气:碧螺春茶的香气审评时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热闻,审评香乞是否正常,有没有烟、焦、高火及其它异味;第二次温嗅时,审评嫩香是否鲜爽,有没有似兰似蕙的花果香;第三次冷闻,审评香气的持久性。滋味:碧螺春茶的滋味相对较淡,不苦不涩,回味甜醇。审评时主要区分是否爽口,有否苦、涩、麻的感觉,特别要体会回味是否甜爽舒适,象吃新鲜的水果,反复比较,区分优次。叶底:绿茶审评叶底时,通常将叶底放在专用的叶底盘中进行比较叶底的老嫩、匀亮度、柔软度和色泽。碧螺春茶的叶底审评,是把开汤后的茶叶放在专用的搪瓷漂盘(长20cm、高4cm)里,冲入适量的洁净冷水,比较芽叶展开与否,是芽大叶小还是叶大芽小,以芽和单叶的含量多少,依次来区分嫩度的优次,再观察叶底的匀亮度来区分加工技术的好坏。审评叶底色泽时,特别要注意有无特别绿或发青的机器杀青芽叶夹在其中,如果有,说明可能混有外地机制的碧螺春茶。内容选自苏州 “玉品”碧螺春 评茶师谢燮清(国家一级评茶师)编著的《洞庭碧螺春》

7,碧落春怎么泡最好 碧螺春的泡法

碧螺春冲泡法:70-80℃水温,用玻璃杯上投法冲泡A. 备具。茶盘1只;无色透明玻璃杯3~5只;茶叶罐1只;赏茶碟(闻香碟)1只;茶巾1块;水盂1只;茶匙组1副;开水壶1只;沸水。B. 观茶闻香(赏茶)。用茶匙拨出少许茶样入于赏茶碟中,可供宾主观茶闻香。C. 烫杯。取开水壶,往每个杯中冲人约占杯容量1/3的热开水进行烫杯,烫杯的作用是可以温杯和进一步洁杯。D. 放置茶叶。茶与水的比例一般为1:50或根据个人的需要而定。E. 浸润。倒入l/4的开水,让茶叶在水中浸润,使芽叶吸水膨胀慢慢舒展,便于可溶物浸出,初展清香。这时的香气是整个冲泡过程中最浓郁的时候。F. 冲泡。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3次,利用水的冲力,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动,促使茶汤均匀,冲水量为杯容量的七分左右,意为“七分茶,三分情”或俗语说的茶七饭八酒满杯。G. 品茶。品茶当先闻香,后赏茶观色,可以看到杯中轻雾缥缈,茶汤澄清碧绿,芽叶嫩匀成朵,亭亭玉立,旗枪交错,上下浮动栩栩如生。然后细细品啜,寻求其中的茶香与鲜爽,滋味的变化过程,以及甘醇与回味的韵味。
任务占坑
你好!video posted on Sin如有疑问,请追问。

8,谁可以介绍一下春螺茶吗

春螺茶主要采摘于著名的幕阜山和福寿山区,海拔800-1600米,园区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产品外形活鲜、色泽匀润、香气清高、齿颊留香、汤色明绿、滋味鲜醇,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之美称。
是碧螺春茶吧?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县的洞庭山,又名洞庭碧螺春。吴县隶属苏州,也有称之为苏州碧螺春。外形卷曲如毛螺,花香果味得天生,素为茶中之萃。  哧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关于碧螺春的历史,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曾有一段记叙,颇富风趣。《柳南续笔》戴:“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每岁土人持竹筐将归,以供日用。历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按候以采,因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争呼“哧煞人香”。哧煞人香者,意思是说这种茶特别香,香煞人,吴中方言也,遂也名是茶云。自是以后,每值采茶者,不分男女长幼,莫不沐浴更衣,贮不用筐,悉置怀间。而土人朱元正独精制,法出自其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己卯岁(公元一六九九年)康熙三十八年,车驾幸太湖,宋公(指巡抚宋荣)购此茶进,上以其名不雅,因以碧螺峰为名,赐题该茶为“碧螺春”。自此以后,碧螺春遂得名,闻名遐迩,流传至今。  据《清史考》记载,康熙皇帝曾七次南下苏州,有的是南巡河工,有的是去杭州等地,路过苏州驻太湖,天池山等地,康熙巡幸到苏州,苏州地方官员进献当地名茶哧煞人香,康熙颇有文采,嫌其名不雅,因以赐题碧螺春为茶名,这是完全可能的,故事情节亦能顺理成章。  关于碧螺春由来,民间还有一传说。说是洞庭有一渔家姑娘,名叫碧螺。碧螺姑娘曾以她采制成的春茶,治愈了因救她而受伤的一青年。碧螺姑娘妙手回春,因而将该茶命名为碧螺春。  前人曾有一首赞咏碧螺春的诗,诗日: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见珍。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哧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诗中所谓,寓有一定科学道理,特别是:“哧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早采嫩采是碧螺春的一大特点。碧螺春采得特别嫩,当新芽初展一芽一叶就及时采下,高级碧螺春,不但外形美观,而且品质优异。正是:  哧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采趁春分,  铜丝螺旋混身毛,花香果味倍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