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1kg鲜茶能做多少干茶

100克左右
300克
一般春茶4斤到5斤做一斤干茶关键得看是什么茶叶,要是红茶就要好几斤了一般情况下鲜茶青的到干茶的经比例是四比一。一公斤的鲜茶大概出150克干茶。100克左右。

2,我是做茶馆的一般来说一斤茶能泡多少杯

要看你是否舍得放茶叶,按照一杯一小撮的话,可以泡30~40杯的样子
那要看茶的好坏,一般的也就35杯左右
一般的茶都有!緑茶、红茶、白茶、花茶,、、、、做生意的茶馆,准备是比较充分的!你去了就知道了!
8克茶叶能泡10来杯

3,泡一杯茶需要放多少茶叶最适合

一般来说绿茶投茶比例1:50左右,红茶1:30,普洱1:25左右
泡茶时应该投放多少茶叶才算合适呢?这点实在难去做一个判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   但投茶量有一些基本原则。首先,茶叶有大、中、小叶不同种类,大叶种者投茶量要多,而小叶种者则可少放些。其原因是若茶叶形状大片,投入茶壶后看起来很多,实质上占有壶内的空间很小,相反,叶形细小者投入壶内,所剩空间看上去很空,其密度却是很大。所以茶叶经注水后,其浓度会很重,容易出现苦涩味。   举一例,寿眉茶(白茶)起码应放1/3壶,茶味比较合理,因为寿眉叶形较一般绿茶为大。而香片茶投茶量必须较少,放置茶量约为1/6壶为佳,原因是香片叶形较细小。   投茶量基本标准有如下几种:绿茶,置茶量一般1/6~1/5,叶大者要占1/3;青茶,清香型1/4壶,浓香型1/3~1/2壶;红茶,置茶量占1/4壶;白茶,置茶量1/3壶;黑茶置茶量1/4壶。   当然,这仅是普通的泡法,具体怎么泡,还得根据个人喜好去做。   还有,有些特殊的冲泡法,投茶量是不按常理进行的,潮州的工夫泡就是其中一例,它的投茶量是自行习惯的一套标准,浓饮者需投入3/4壶置茶量,淡饮者亦不能少于1/2壶投茶量。   又如泡龙井茶,可分一次泡或多次连续泡饮,若取一次泡者,投茶量不能多于1/6壶置茶量。

4,红茶用炒一锅多少斤

滇红,是近四斤鲜叶一斤红茶。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进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没看懂什么意思?

5,做珍珠奶茶红茶与奶精的比例是多少

1:1原料:珍珠球(丸),有黑色、红色、橙色等多种珍珠奶茶粉,有香芋、橙香、荔枝、百果香、椰香等10余种口感,奶粗精,茶叶(袋装红茶、绿茶最佳)。 工具:烹煮器具、不锈钢锅、盆、勺(塑料的亦可)、滤网、封口机、珍珠奶茶杯、珍珠奶专用吸管。1. 黑珍珠煮法:任取一种颜色的珍珠丸一公斤。加入10公斤水在锅中烹煮(先烧开水再投珍珠丸粉圆,一定要等热水滚开了才可以用进去哦,不然马上就溶化成粉了。中火保持水滚 用滤勺搅动。时间15-20分钟(可依喜好软硬加减时间,煮得越久越软),时间到后盖上锅盖,熄火。再焖15-20分钟(焖得越外久弹性越好)或煮至全部粉圆呈透明状态。时间到后,捞出珍珠用凉水冲过.取一个大碗放入粉圆及加入白砂糖至浸泡珍珠,搅拌均匀后置约30分钟。用500g水烧开加入750g糖,边加边搅拌,可得22oz(638mL)糖浆(也可直接换成蜂蜜)。 2.泡茶包。把60克茶叶(用袋装方便茶叶就不再包)放入3公斤水,用不锈钢锅或者普通锅熟煮,(先把水烧开90度以上再放茶叶)。浸泡约10分钟--20分钟即可将茶包捞出,泡的茶叶略带清苦味,若太苦要加开水冲溶。可以根据自己对茶浓度的要求来决定冲泡时间。一般不建议过长时间冲泡,因为这会导致茶味过重,影响口感。冷的珍珠奶茶用冰箱冰好茶汁.3冷的珍珠奶茶!在摇杯中放入30g奶精(二汤匙),2大匙果粉,一汤匙糖浆,加40g热水调匀后, 用搅拌棒调匀,加入红茶300mL~400m,再加满冰块3~4块,杯中约2/3体积,急速摇动雪克杯20次后.摇晃至杯内冰块全部溶化即可,让其起泡.最后加适量的珍珠20g即可调成一杯完美的冷的珍珠奶茶!取一只360ML的珍珠奶茶杯,把雪克杯倒入杯子中.插上吸管,交给顾客。如需封口,则把奶茶放在封口机上,盖上封口膜,进行热压封口。注意:奶茶和珍珠奶茶果粉的配比多少,直接影响到珍珠奶茶的口感、质量,奶精、奶茶粉放得多,珍珠奶茶的口感就好,成本也高,如果降低成本,可在其中添加白糖或其它香精、奶粉。适量的奶粉对奶茶来说,起了画龙点晴的作用,而一旦奶粉过量,则会使奶茶的味道变得有些腻口。因而在放奶粉时一定要注意用量,切末以为奶味越重越好喝。 注:制作果味珍珠奶茶方法同上,只需再杯中加添果粉2勺。(根据所添加果粉不同可分别制作成木瓜珍珠奶茶、香芋珍珠奶茶等。)糖浆煮法:按1.5kg白砂糖配1kg水的比例煮开后,再小火熬10分钟后 熄火静置冷却即可。
看你做多大杯的
1比3的比例和水溶解!
奶精和水按1比1点5冲调成奶,奶与红茶按1比1冲调,若要奶香再浓,可添加炼乳。

6,请教大家一下 放多少茶叶合适

一、根据不同的茶选壶一、根据不同的茶选壶。   壶的泥料一定要是正宗紫砂的,这个是前提条件,按下不表。   1、壶的大小   根据要泡饮的茶选用不同泥料和容量大小合适的壶。   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宜选用容量小口盖小出水快的壶,这样的壶泡出来不仅茶的香味能有保障,而且味道是哏哏的,回甘味以及口感都是一流的。   重发酵茶类(黑茶类):宜选用容量稍大口盖略宽的壶,泥料不论(口味刁者另论)。   绿茶类:宜选用容量稍大口盖宽且出水快的壶。   2、壶的泥料   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宜选用朱泥(红泥)、本山绿泥(段泥)或其它泥种的小品壶,小李极力推荐180CC以内的朱泥小品。   重发酵茶类(黑茶类):选用各种泥料的壶均可。   绿茶类:除朱泥(红泥)外选用各种泥料的壶均可。二、投茶量投茶量宜少不宜多,茶汤相对淡些能充分体现茶本身的香甜回甘等味道,尤其是试茶,投茶量不可过多。茶汤淡点反而更能体现出茶的品质,品酒师品酒都不会是大口大口的喝而区分酒的品质的,麻辣火锅如果过于麻辣,菜的鲜美可口根本就没法品尝出来了。   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适量,过多则影响茶叶的发散导致茶叶过于紧密,不利于茶汤出水,容易闷熟而苦涩,不仅味道不好,还造成茶叶的浪费。   重发酵茶类(黑茶类):这类茶本身口感比较重,投茶量也不宜过多。   绿茶类:视个人习惯而定,过量则苦涩难咽。三、洗茶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冲洗一遍。   重发酵茶类(黑茶类):冲洗二至三遍。   绿茶类:视茶的叶嫩程度冲洗一遍或直接泡饮。四、选水因为江、河、湖、井之水不仅取用困难,其水质亦难有保证,自来水经过水厂的过滤以及消毒后再通过管网流出,期间受到的污染也不小,味道难保满意兼且水垢甚厚,所以小李习惯用纯净水泡茶。   纯净水泡茶的好处是更能体现茶质的好坏,茶具容易清洁,养的壶不易结垢而光彩悦目。五、水温除绿茶以八十度左右的水温为宜外,其它茶类以开水冲泡为宜。六、茶的浸泡时间不论是那类茶,前面三泡茶的浸泡时间都不宜过长,一般视投茶量以十秒左右出水为宜,出水后打开壶盖散热以免茶叶闷熟,五泡茶后可以不开盖散热,浸泡时间也每泡都相应增加。以上就个人经验泛泛而谈,每个人的口味千差万别,从来没有一个标准可以规定大家一定要怎么样泡不能怎么样泡,所以应该自己总结经验,以适合自己的觉得最好的方式泡茶喝,而不应人云亦云。
如果你喝茶口味不是很重那就可以了,这一点是看个人口味。其次,一般的茶冲泡以3次为宜,但乌龙茶在冲泡时投叶量大,茶叶粗老,可以多冲泡几次,一般5-6次就可以了,而且时间上不要持续太久。
绿赤指口袋妖怪绿、赤坂火叶指口袋妖怪火红、叶绿还有绿宝石和红宝石

7,大家泡一壶茶一般放多少克茶叶

150ml的水,能泡3~5克茶叶 其实还是看个人口味,口味重的茶叶多放点,口味淡的少放点 可以自己多试几次调节一下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据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当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茶,茶叶用量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泡茶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以上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培养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茵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