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对人的喜好选择有很大影响,小百曾经和大家分享过在品味普洱茶时感受过的不同茶香,一款茶的茶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茶的品质,透露出茶的秘密,那么如何品茶香呢?这个秘密就有小百来透露!【2】闻茶香·器茶则——就是一个从茶叶罐中取茶的工具,茶则的体积大,可以将一次泡茶所需的茶叶都取出,置于茶则中,这样做可以避免在泡茶的过程中多次开罐,更加方面取茶。

家里存茶用什么容器最好?

家庭存茶分短期存茶和长期存茶两种,按照实用、经济、方便的原则,不同的茶应该使不同的存茶容器。家庭短期存茶很多家庭喜欢喝绿茶普洱茶生茶除外,后述皆同)、黄茶、红茶、乌龙茶,这些茶适合现喝鲜饮,不必像黑茶白茶那样需要等很长时间。所以,大家购买这些茶时一下子不会买很多,大多也都会在短时间内把茶喝完。那么,这些只需要短期储存的茶,应该用什么容器最好?1.绿茶、黄茶、非碳焙乌龙茶没有开过封的茶可以放进冰箱保存:为了防止这类茶变质,很多家庭会选择把茶叶放进冰箱保鲜,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如果是没有开过封的茶,可以在外面套一个厚一点的食品保鲜袋和塑料袋(最好不要用非食品级的塑料袋,下同),口子扎紧,放进冰箱里保存。开过封的茶不建议放进冰箱保存:家庭冰箱大多也会用来存放食物,所以冰箱里难免会有其他的味道,而茶却又偏偏最怕串味。所以,建议开过封的茶不要放进冰箱,把开口折好,用夹子夹好,然后在外面套一个厚一点的食品保鲜袋、塑料袋(保鲜袋、塑料袋太薄,湿气也会慢慢渗进去,香气也会慢慢跑掉)扎口,只要茶够干燥,这样存放半年茶不会变色更不会变质。

用锡罐存茶是家庭短期存茶的上上选:如果有条件,存茶量不是很大的话,可以买一个锡罐来存茶,用锡制作的茶罐无论是防潮还是保鲜都是短期存茶的上上选。锡箔内膜自封袋是我最喜欢的存茶容器:这种容器可以说是家庭短期、长期存茶最实用、经济、方便的容器了。这种纸袋里面有锡箔涂层,原理同锡罐,但是密封性和经济实惠(一块钱一个)又要远远高于锡罐。

无论是短期存茶还是长期存茶,我都喜欢用这种纸袋。但是这种纸袋不能放冰箱,因为味道和湿气会通过纸袋的气孔渗进茶叶里。如果当地湿度不太高,也可以使用紫砂罐之类的陶罐:如果当地湿度不太高,家庭短期存茶也可以使用紫砂罐之类的陶罐存茶,但是,这种陶罐的密封性一般不太好,没有处理好的话,茶叶容易跑香、受潮,所以,不建议没有存茶经验的茶友使用这类容器存茶。

2.红茶、碳焙乌龙茶红茶和碳焙乌龙茶不宜放进冰箱保存,这两种茶只要注意防潮、跑香就可以了,所以存这两种茶以密封、干燥为上。家庭存茶符合这两个要求的容器按实用、经济、方便原则来看,只有锡箔纸自封袋和厚一点的食品保鲜袋、塑料袋了。锡罐和陶罐存这类茶个把月喝完问题不大,但是时间再长,很难解决存茶时受潮跑香的难题。

3.有单袋真空包装的乌龙茶只要注意收纳就可以了现在常见的乌龙茶都是8克双层包装的小袋,内层塑料袋里还抽空了,是真空包装,这种乌龙茶如果短期喝完的话,一般不需要太操心保存的问题,只要注意收纳,保持家庭环境的整齐、干净就可以了。茶怕光、怕热,家庭短期存茶茶叶也应该放在能够避开阳光直射,阴凉的地方。家庭长期存茶在所有的茶中,普洱茶生茶、吃足了火的碳焙乌龙茶、白茶黑茶普洱茶熟茶是黑茶)是可以长期保存的,而且从喝的价值上来讲,这类茶在20年—30年以内,存的时间越长越好。

1.足火碳焙乌龙茶需要干燥的环境在这几种茶中,足火碳焙乌龙茶的含水量很低,家庭储存时最怕受潮,即使是单袋真空包装,也要解决湿气慢渗的问题。所以,在储存足火碳焙乌龙茶时,防潮是关键,当然防止跑香也很重要。存这种茶可以使用锡箔自封袋、厚食品保鲜袋或塑料袋加厚纸箱。袋子封口以后放进厚纸箱,厚纸箱可以用胶带封口封缝,这样存放很多年都没有问题。

如果担心受潮,可以在里面放一点干燥剂,每隔一两年换一次干燥剂就可以了。紫砂罐之类的陶罐:存这种茶也可以使用紫砂罐之类的陶罐,但是要解决好受潮、跑香、串味的问题。相对而言,用锡箔自封袋、厚食品保鲜袋或塑料袋加厚纸箱存茶比用紫砂罐之类的陶罐存茶要方便得多。2.普洱茶生茶、白茶黑茶等长期储存的关键是防潮、防跑香、防串味普洱茶生茶、白茶黑茶都有越陈越香的说法,而且,经过长期储存以后,茶的口感会更好。

所以,这几种茶我个人从不喝新茶,一般存十几年以后才会喝。在家庭存茶中,这几种茶的储存方法基本没有什么差异,关键是防潮、放跑香、防串味,存茶的地点需要避光、阴凉、通风透气。经过近十年的存茶经验总结,个人觉得长期存这种茶以密封(密封不是真空,密封环境里剩余的空气足够茶的转化所需)为上。有鉴于此,家庭存这类茶基于实用、经济、方便原则,以下一些容器比较合适:锡箔自封袋加厚纸箱:在家存茶近十年,这是我最喜欢用的存茶容器。

锡箔自封袋可以有效防止受潮、跑香、串味,外面套的厚纸箱也有类似功能,也算是一个双保险吧,而且,纸箱还有收纳功能。这种方式可以利用最小的空间存最多的茶(一般一个一米见方的厚纸箱存20-30斤茶没问题),而且也不会因为存茶让家里显得凌乱。紫砂罐之类的陶罐:如果当地湿气很大,不建议使用紫砂罐之类的陶罐,因为很难解决受潮的问题;如果湿度很低,也不建议使用紫砂罐之类的陶罐,因为很难解决湿气流失的问题;湿度适中的话,可以考虑采用紫砂罐之类的陶罐存茶,不过也要注意防潮、跑香、串味,可以在罐内置放干燥剂,在盖口蒙上粗布再盖上盖子。

写在后面的话在家庭存茶中,把所有的茶一股脑扔进冰箱储存不是正确的存茶方法,一定要给茶叶选择一个合适的存茶容器,切忌让茶叶或者茶叶的原始包装裸露在空气中,这种存茶方式会让茶叶的寿命大大减少,变质的可能性变高。家庭存茶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需要按照茶叶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存茶容器,绝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鉴别茶叶品质时,如何嗅闻茶香?

【1】茶香就像是一款茶的点睛之笔,似有似无,无法刻意描绘,却又不可缺少,品茶不止品味茶汤滋味而已,实际上,在品茗三部曲——观察色,闻茶香,品滋味中,品滋味只是最后一步。其实,茶叶所含干物质中芳香物质只占据非常小的比例,但是种类却异常繁多,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芳香物质形成了茶叶的灵魂——茶香。嗅觉对人的喜好选择有很大影响,小百曾经和大家分享过在品味普洱茶时感受过的不同茶香,一款茶的茶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茶的品质,透露出茶的秘密,那么如何品茶香呢?这个秘密就有小百来透露!【2】闻茶香·器茶则——就是一个从茶叶罐中取茶的工具,茶则的体积大,可以将一次泡茶所需的茶叶都取出,置于茶则中,这样做可以避免在泡茶的过程中多次开罐,更加方面取茶。

另外,茶叶铺展在茶则中便于饮茶之人欣赏茶叶,当然了,轻拿茶则放置于鼻下轻嗅,就能闻到干茶的茶香。有人觉得可以直接用手拿着茶叶闻茶,但小百认为这样不太卫生,如果这是你一个人喝的茶那可以随意,但是如果有客人在,直接拿手会给对方不太舒服的感受。闻香杯——名副其实的闻茶香的器具,闻香杯一般是与品茗杯组成一套闻香杯组合,比品茗杯更加细长。

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将茶汤倒入闻香杯中,接着将品茗杯倒扣于闻香杯之上,手指夹住闻香杯和品茗杯的杯底迅速倒转,提出闻香杯,这样一来茶汤就倒入了品茗杯,闻香杯也留下了茶香,将细长的闻香杯在双手中滚动,轻嗅茶香。在冬季泡茶之时使用闻香杯确为一件乐事,温热的闻香杯于手间滚动,感受茶的余温和香气,还能按摩手部穴位,岂不快哉!【3】闻茶香·法干茶香——前面已经介绍了用茶则闻香的方法。

除此外,还可以在用沸水烫洗过茶具后迅速将茶叶拨入茶具中,包裹在茶具热气中的干茶气味也值得品味。有人说用口哈气逼出茶香,小百同样认为这个方法只适合自己一人饮茶,如果人多还是利用茶具的高温来闻茶香吧。茶汤香——很简单,就是闻每一道茶汤的香气,第一道茶最能体现,不过可以通过闻每一道茶试试一款茶的茶汤持久度。

杯底香——也叫做挂杯香,就是在茶汤饮尽后,闻茶杯上留下的茶香,小百的经验是不必刚喝完立即闻香,可以在手中握两秒,茶杯温度稍降下来后,茶香淡而有韵,最为合适。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小百前面提到的闻香杯,效果更佳。叶底香——叶底就是冲泡以后的茶叶,被充分浸泡过的茶叶会被激发出其本来的味道,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叶底最能体现。

【4】除分别闻不同的形态的茶,另外还有一种闻茶香的方法:首先是“热嗅”,简单说就是茶汤刚泡下去还热的时候就闻茶香。其次是“温嗅”,在茶汤温度稍低时,可以通过品饮,使茶汤在唇齿充分包含,感受一下什么是唇齿留香。最后是“冷嗅”,就是就是茶冷了以后闻茶汤的香气,或者直接闻挂杯香。茶在热的时候可以充分散发出其香气,是以,热嗅和温嗅可以品出茶香的纯度、优劣和特色,而冷嗅则可以品出茶一款茶的香气持久度。

一整套的茶具有哪些?都有什么用处?

大家好,我是头绿身不绿的“绿豆芽”。致力于将好玩、有用、能看的常识、知识、好物分享给大家。往期关于内容请在我的头条号中观看:俗话说的好“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套完整精致的器具不仅实用,也使品茶活动更具美感。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便列举和设计了用于烹茶和品茶的二十多种器具。好的茶具需要实用与美观并存,备水、理茶、置茶、品茗、洁净,每一个步骤均有相对应的精致器具。

这些器具是茶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技艺高超,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文化和礼仪。备水器:1、煮水壶:用来烧水的茶壶,这个无需多言,古时的器具通常为陶制,坐落在炉碳上加温,保温性良好。现在则多为不锈钢等金属类茶壶,有些最外层会加一层保温材质,这类水壶升温快。2、茗炉:茗炉指的是水壶下方用来加热的炉子,现在通常为表演茶艺时需要。

茗炉是用陶土制成,费时费力,但是却尤为精致有趣。现代都是使用电热水壶,方便速度快。3、暖水瓶:暖水瓶自然是保存热水的用途,也叫保温瓶,储存热水辅助泡茶,通常为茶叶一泡后剩下的热水,热水储存后用于二泡、三泡,起到预热水壶,加快热水速度的作用。4、水注:水注是品茶时用来注水的器具,也称为“茶瓶”或“汤提点”。

外形壶嘴细长,壶身较长,也可盛放冷水作为备用,注入煮水壶加热;也可乘放开水,用来冲洗茶具,提升茶具温度。水注在古时常用与点汤分茶,杨万里在《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中说道:“分茶何似煮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水注的使用,给品茶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便捷。5、水方:水方是用来储存生水的器具。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水方以稠木、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并外缝漆之,受一斗。

”相当于现代的饮水机,不过精致许多罢了。理茶器:1、茶夹:茶夹也叫作茶筷,用于将茶壶中的茶渣夹出和冲烫茶具,用茶夹夹着茶具,防止在冲烫时被烫伤,也比较卫生。明代李贽的《茶夹铭》中写道:“我老无朋, 朝夕唯.....夙兴夜寐,我与子终始”。茶夹也是有文化的意蕴在其中的。2、茶浆:用于刮掉茶汤表面茶沫的用具,茶浆的后端用于疏通壶嘴。

茶叶的第一次冲泡表面必定会出现泡沫,此时用茶浆刮去,使茶汤更为美观通透,动作也更为高雅,用嘴直接吹或者倒掉少许茶汤,不雅观也较为浪费。茶针:茶针外形与针相似,细长坚韧光滑,通常以竹、木材料制作而成。主要用途为疏通壶内的过滤网,疏通茶嘴和茶盘的出水孔。3、茶刀:紧压茶的分离需要用到茶刀,用茶刀将茶砖、茶饼撬一小块下来,手法轻重要适当,不可将茶叶弄的过碎,用茶刀适度按压茶叶,有利于茶香发散,激发茶韵。

置茶器:1、茶翁:茶翁就是存储干茶的容器,通常为陶制,入口小而瓶肚大,要求密封性要好,防潮。茶翁底部可以先行放入干燥剂等,随后放入茶叶,可以大大延长茶叶的储存时间。2、茶罐:与茶翁用处上大致相同,都是储存茶叶的容器。不同之处在于容量多少,茶罐分为茶样罐和储茶罐两种。茶样罐为泡茶时台面上用于装干茶的容器,较小,只能储存干茶30至50克,由于要上台面,自然比较精致。

储茶罐一般可以储存250克至500克干茶,多为纸、金属材料制作,也有瓷罐。3、茶匙:茶匙是一种特殊的勺子,柄长、头圆、口浅。主要用于将干茶从茶罐中取出和清理茶渣。木或竹制材料制成。茶则:多为主制,用于分离茶叶。将竹竿切开,利用竹子内部的空隙分离茶叶。4、茶荷:用于观看鉴赏干茶的器具,均为陶制。将干茶置入茶荷,传递给客人观赏,观赏后用茶匙将干茶置入壶中。

茶荷的使用可以增加情趣和观赏性。5、茶漏:茶漏也叫作茶斗,外形为圆形的漏斗状。主要用于将干茶置入茶壶中,防止干茶漏出。6、茶海:也叫作茶盅或公道杯,外形与茶壶相似,不过没有盖子。主要用于分离茶叶茶汤,盛放冲泡好的茶汤,将茶汤分倒至客人的茶杯中。这样可以使茶汤的浓度均匀,并二次过滤茶渣,茶末。7、品茗杯:品茗杯就是用来直接喝茶的茶杯,多数为陶瓷所制,十分精致。

8、闻香杯:用途便是用来闻茶香,闻香杯高而细长,便于聚香、存香,将茶汤倒入闻香杯,然后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方,将两杯同时抓紧,快速旋转,将闻香杯中的茶汤转入品茗杯中,随后便可细闻闻香杯内茶汤留存的茶香。9、杯托:杯托是品茗杯的配套小碟,用以托垫品茗杯,最好与品茗杯配套,体现协调之美。10、小茶壶:小茶壶要比冲泡所用的大茶壶小的多,适合独酌。

小巧而精致。创始于明朝,做工十分精细,需要用茶汤进行浇灌滋养。11、盖碗:盖碗由盖、碗、托三部分组成,风格清雅朴素,十分讲究,在古代是一种有身份的象征。碗盖可以防尘、保温、闻香,也可以刮去茶沫,一物多用。盖、碗、托配合在一起,符合“天、地、人”三才的文化意涵,包含人文关怀。洁净器:1、茶船:茶船形状多变,有盘形、碗形,用来托放茶碗、茶壶。

用热水烫杯时,可用于盛水,注水满而溢出时,也可避免弄湿桌面,茶船的材质众多,木、竹、陶、金属等均有。2、茶盘:用来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茶食等器具,形状可圆、可方、可扇形,颜色样式多变,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抽屉式或者嵌入式,夹层用于盛放废水。茶盘的选材广泛,木、陶、竹等均可。有了茶盘,也就规范了茶事的活动范围,使得品茶活动可以在一个更为洁净的环境中进行。

3、水盂:茶具中的水盂与文房中的水盂用处可不同,文房的水盂用来盛放磨墨用的水,茶具中的水盂则是用来盛放废水和茶渣。水盂的制作十分精美,样式繁多。4、茶巾:茶巾自然是用于擦拭水渍的用处,要易吸水,通常用棉麻材料最为合适。茶巾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5、容则:容则是用来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属于洁净器的一种。

容则此名乃是取自“海纳百川,有容则大”的意涵。容则形状为筒状,以木、竹材料为主,与茶匙、茶夹、茶针、茶漏、茶则一起被称为“茶道六君子”。我国传承千年的茶文化,在近代的硝烟和贫困中被百般摧残,真正的茶文化是什么模样,大部分人已经说不出个究竟。弘扬传播中国茶文化,是门崭新的学问,我们需要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茶文化进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