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官方也确认王说:王家第十三代传人王文礼,是铁观音代表性传承人,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铁观音发源于福建泉州安溪,称“安溪铁观音”,安溪种茶、制茶始于唐朝(公元618—907年),兴于清朝(公元1368—1911年),盛于当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铁观音为什么叫铁观音

铁观音发源于福建泉州安溪,称“安溪铁观音”,安溪种茶、制茶始于唐朝(公元618—907年),兴于清朝(公元1368—1911年),盛于当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公元1725年,魏氏先祖魏荫(1703-1775)为人正直,乐善好施,勤于种茶,精于制茶,信奉观音菩萨,非常虔诚,每日晨昏必在观音佛前敬奉清茶三杯,十几年不辍。

一夜,魏荫做了个梦,梦见观音菩萨告诉他:“在松林头观音仑小溪边石隙间(今铁观音母树地址),有一株茶树与众不同,它是人间茶王。你要将它移植出来,传遍安溪,造福人间。 次日清晨,先祖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小溪边的石隙间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茶树,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

他喜出望外,遂将移植、细心培育。魏荫经过数年压苗繁植,细心栽培,株株茁壮,叶叶油绿,适时采制,泡饮兰香幽雅,滋味醇厚,回甘生津,沁人肺腑,凡饮过此茶得人,均赞不绝口,都称此茶为“茶王”。公元1736年,隔壁村仕人(时任湖广通判)王士让赴京晋谒吏部侍郎方望溪(方笣),将魏荫亲制的“茶王”馈赠方笣并介绍此茶的由来。

方笣深知乾隆皇帝爱茶,将此茶转献圣上。 乾隆皇帝品后大加赞赏:“好茶!”问:“何茶?出自何处?”方笣将此茶的由来一五一十的告诉乾隆,此茶产自福建安溪松林头,出自当地茶农魏荫之手,当地人称“茶王”,不知何许名曰?乾隆皇帝细看干茶颜色,沉思片刻说:“此茶颜色似铁,又是观音菩萨所赐 ,朕就叫它 “铁观音” 。

关于安溪的铁观音起源,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闽南人凡事习惯传说故事。早先安溪铁观音茶历史,以魏荫氏受观音托梦发现说法为主。 1964年,安溪县尧阳村人意外在族谱中,发现清代王士让《尧阳乡南岩小引》,由此解开铁观音身世。王自叙内容基本可信:一清末民初,安溪茶商有皇敕、御敕文字的茶叶徽标;二清朝文字狱,不是一般厉害;三闽南人对观音菩萨顶礼膜拜,民间不可能冠名“铁…”王士让,安溪西坪尧阳人(今西坪镇南岩村),清雍正十年(1732)中副贡;乾隆十年(1745)出任湖广黄州府蕲州通判。

乾隆六年(1742),奉召赴京晋谒礼部侍郎方苞,以自家好茶馈赠;方苞转献内廷,乾隆饮后赐名“南岩铁观音”。安溪官方也确认王说:王家第十三代传人 王文礼,是铁观音代表性传承人,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附录一】《嶢阳乡南岩小引》 王士让礼有云:『祖有功,而宗有德。』非独上之人然也,士庶家亦率是道焉。 盖其先人之规模较大者,则功德较博,而世泽亦较丰。

流视其源,而末从其 本,理之不可易也。 吾家自清溪公开基胪传以来,规模最大者,其惟吾祖毅庵公之肇基嶢阳乎。公童年补弟子员,壮岁而工治产,山荡宅田,燕贻有裕,更广治育才田。以出粟助边赐冠,以赈饥赐义,不可谓非有功德者也。 让於乾隆元年丙辰(1736)之春,与诸友会文於南山之麓。每於夕阳西坠,徘徊南轩之旁,窥山容如画。

见层石荒园间,有茶树一株,异於其它茶种。故移植植於南轩之圃,朝夕灌溉,年年繁植。春初之后,枝叶茂盛,圆叶红心,如锯有齿,黑洁柔光,堪称无匹。摘制成品,其气味芬香超凡。泡饮之后,令人心旷神怡。 辛酉是年(1741),让赴京师,晋谒方望溪相国,擕此茶品以赠。方相国转进内廷,蒙皇上召见,垂询嶢阳茶史,恩赐此茶曰『南岩铁观音』。

眷遇优渥,深恐陨越,有亏臣节。让一介书生,召入内阁纂修,钦命博学鸿儒,启国家未有之隆恩。 吾祖世泽槐荫,邀荣永垂不朽。特此序明。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八世裔孙士让序 【附录二】安溪县西坪镇《嶢阳乡王氏族谱》      王士让,字尚卿,号南阳。嶢阳大宗八世卿字行。 排行五,兄弟共六人。长兄士谦,字守卿,号闻承,邑庠生;二兄士谔, 讳泰,字舒卿,号志诚;三兄世诚,字时卿,号诚轩;四兄士讌,字贻卿,号正夫;六弟士诰,字封卿,号详斋。

娶妻吴氏,号庄意。生二子:长羽文,次多文。后裔均移居台湾。 生於清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十一月<辛丑>廿四日<甲戌>己巳时,雍正十年壬子科(1732)以五经应试中副榜举人,乾隆六年辛酉(1741)奉调入内阁三礼馆分修《仪礼》,十年(1745)任湖广黄州府蕲州通判,十六年辛未(1751)卒任上。著有《六经训解》。

都是乌龙茶,究竟是武夷岩茶比较好喝,还是安溪铁观音比较好喝

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虽然都是乌龙茶,但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口味,不能用哪个比较好喝来比较。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介乎于绿茶红茶之间。根据产地的不同,可以分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武夷岩茶,属于闽北乌龙茶;而安溪铁观音,则属于闽南乌龙茶。因为产地不同,所以各个产区的乌龙茶各具特色。而就算是同一产区,其产品大类当中,也分别分出了各个不一样的小类,口感也不一样。

下面,老茶农老郑,就来与您分享一下关于乌龙茶的浅见,希望能够解决您的困惑。闽南乌龙和闽北乌龙概述乌龙茶主要有四大产区,各个产区所产的乌龙茶,口味完全不同。其中,闽南产区的乌龙茶与台湾产区的乌龙茶比较相像。而闽南乌龙和闽北乌龙,却有着很大的区别。闽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的代表,是安溪铁观音。而安溪铁观音的起源,在当地却分成了两个不一样的版本。

无论是“魏说”的观音托梦,还是“王说”的乾隆赐名,始终都无法改变铁观音起源于福建安溪的事实。闽南乌龙铁观音,至今已经有将近300年的历史了。在近300年的发展历程里,相继推陈出新,不断演变。从最早的铁观音,到后来出现的清香型和浓香型之分,把铁观音分成了两个大类。而随着黄金桂、本山、毛蟹等各个不同品种的发现,更是把铁观音带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有别于六大茶类当中的所有茶品,铁观音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产自秋天的秋茶,就连同属于乌龙茶类的闽北乌龙和广东乌龙,都和它不一样,只有台湾乌龙,与安溪铁观音同出一脉,传承了闽南乌龙茶的这个特点。铁观音秋茶比春茶的回甘更好,生津更加强烈,香气更加醇和、持久。而春茶的口感会比较平淡,茶汤饱满程度不如秋茶。在浓香型铁观音里面,虽然烘焙程度大于清香型铁观音,但是跟闽北乌龙茶相比较,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了。

浓香型铁观音,以其焙火程度来看,应该是介乎于清香型铁观音和闽北乌龙茶之间,属于中等火候的乌龙茶。闽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的品种很多,而其中广为人知的品种,主要以武夷大红袍和武夷水仙为代表。在武夷岩茶中的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和水金龟,则被称为武夷岩茶的“四大名枞”。“大红袍”,被称为武夷四大名枞之首,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

传说中“大红袍”的典故,由来已久,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600多年以来,关于大红袍的故事层出不穷。从民国时期的一斤大红袍可以换4000斤大米,再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主席以4两大红袍相赠。大红袍存世以来,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传奇故事。和闽南乌龙茶的轻焙火不同,闽北乌龙茶采用了重焙火的工艺。

应该说焙火工艺,是闽北乌龙茶的灵魂所在。闽北乌龙茶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红茶的加工工艺,又有别于闽南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在六大茶类当中,是制作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闽北乌龙茶的历史,要比闽南乌龙茶的历史更加悠久。虽然两种乌龙茶的特性有所不同,但两者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的区别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虽然都属于乌龙茶,但是两者之间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①外观上的区别闽南乌龙茶铁观音为代表,其外形卷曲、肥壮圆结,整体形状像蜻蜓头或者青蛙腿一样。而乾隆皇帝更是形容其:沉如铁,形似观音,故赐名为铁观音。闽北乌龙茶大红袍为代表,其外形为条索状。质量好的大红袍,其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陈年的大红袍,则呈现出灰褐色。②颜色上的区别闽南乌龙茶,颜色以翠绿色或者墨绿色为主,有的因茶树品种不同,则呈现出黄绿色。

闽北乌龙茶,颜色以黑褐色或者灰褐色为主,有的则呈现出深褐色,因其焙火程度的不同而不同。③茶汤的不同闽南乌龙茶,茶汤颜色较浅,就算是浓香型的铁观音,颜色也不深。而陈年铁观音,因为存放年限较长,茶汤的颜色会比较接近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的香气,容易显露在空气中,是一种外扬的香气。而高端铁观音的香气,偏偏又若有若无、虚无缥缈、只可意会。

闽北乌龙茶,茶汤颜色较深,呈红褐色。白面红汤,是指闽北乌龙茶冲泡的时候,盖碗的盖子边缘溢出的茶汤,初看是像水一样的颜色,而盖碗里的茶汤冲泡出来,却是深红透亮的红褐色,近似于红茶。闽北乌龙茶,其茶汤的香气比较内敛,香气溶于水中,茶汤更加厚重,入口的口感,会比闽南乌龙茶让人感觉更加沉稳。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的选择两种茶,虽然都是乌龙茶,但是却千差万别,相去甚远。

爱茶之人,是选择安溪铁观音,还是选择武夷岩茶?却要因人而异。安溪铁观音(在绝大多数茶友的眼里:正味、黄金桂、本山和毛蟹,都是铁观音),其特性更偏向于绿茶。特别是黄金桂和毛蟹,口感和绿茶更为相像。有一些胃寒的茶友,基本上很难接受安溪铁观音,建议选择重焙火的闽北乌龙茶。而另外一些胃热的茶友,则无法接受闽北乌龙茶的火气,建议选择安溪铁观音

武夷岩茶大红袍,虽然被称之为茶中之王,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的茶。安溪铁观音,虽然在某些因素的误导下,近年来倍受打击,却不可否认其在茶界中的江湖地位。以上评论,为茶农老郑的个人见解,虽然未必准确,但也并非虚构。做茶农多年,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能够做出一杯对得起良心的好茶。所以,在老郑的眼里,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好茶难求,八两足矣!认真、执着,追求美食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