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茶叶人均销量,目前我省茶叶销售情况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时间:2025-07-13 12:13:35
本文目录一览
1,目前我省茶叶销售情况
那自己去判断了,有人认为市场很难做,但是有人认为机会来了,那就看你怎么看待了。怎么去策划了
2,怎样看待中国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茶叶产量第一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成分,具备提神醒脑、助消化、抗氧化等功能,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GB/T30766-2014《茶叶分类》,茶叶可以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大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的国家。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09年以来,全球茶叶产量增速放缓,但整体仍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全球茶叶总产量589.7万吨,较2017年同比增长3.49%,其中:茶叶产量前三的国家为中国、印度、肯尼亚,其产量分别为261.6万吨、133.9万吨和49.3万吨,占世界产量比例分别为44.36%、22.71%和8.36%。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前十的国家生产情况如下:中国和印度为茶叶消费大国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18年,茶叶消费总量最大的国家为中国,消费量达211.9万吨。前十大茶叶消费国还包括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埃及。在主要产茶国中,中国和印度是主要的茶叶消费大国,茶叶主要生产国亦为茶叶主要消费国;在非传统产茶国中,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英国、埃及等国具有较高的消费潜力。我国茶叶生产平稳发展我国茶区辽阔,主要茶叶产区分布在北纬18°~37°、东经95°~122°范围内,覆盖上千个县、市。从区域划分来看,我国共有华南、西南、江南、江北等四个国家一级茶叶产区。由于在土壤、海拔、水热、植被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四大茶区所产出的茶树、茶叶品质、类型也不同。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平稳发展,茶类结构持续优化。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2019年统计数据:当年全国茶园总面积同比增加近202.3万亩,增长率为4.6%。随着茶园面积的增长,我国茶叶产量也不断上升。2019年全国干毛茶产量为279.34万吨,比2018年增加17.74万吨,增幅为6.78%。在产量增长的同时,我国茶类结构变化较小。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绿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产量分别为177.29万吨、37.81万吨、30.72万吨、27.58万吨、4.97万吨和0.97万吨,占比分别为63.47%、13.54%、11.00%、9.87%、1.78%和0.35%。其中,绿茶、乌龙茶产量占比较2018年有所下降,白茶、黄茶产量增长较快,较2018年分别增加47.41%、22.56%。茶叶消费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茶叶消费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国内茶叶年消费量达到202.56万吨,较2018年增长11.50万吨,增幅为6.02%;国内市场销售额达到2,739.50亿元,销售均价为135.25元/公斤。2019年各茶类国内市场销售量中,绿茶销售量为121.42万吨,占比60.0%;黑茶销售量为31.86万吨,占比15.6%;红茶销售量为22.60万吨,占比11.2%;乌龙茶销售量为21.63万吨,占比10.7%;白茶销售量为4.22万吨,占比2.1%;黄茶销售量为0.83万吨,占比0.4%。未来,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下:1、发展空间广阔我国茶叶产业已经形成横贯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随着消费升级、健康理念提升,我国茶叶消费持续增长。根据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2年以来,我国茶叶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2019年国内茶叶市场销售额已达到2,739.50亿元。同时,根据《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到2020年底,我国茶叶农业产值达到2000-2200亿元,经济总量争取突破5000亿元大关。2、消费需求多元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茶文化的不断推广,茶叶因其天然、健康的特点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茶叶消费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亦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是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茶叶消费呈现品类多元化的趋势。同时,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近年来,随着茶叶收藏价值等的兴起,高端收藏类消费需求、定制类需求显著增长。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全品类或多品类且具有多样化产品定位的茶叶企业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3、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品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日益关注,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除关注茶叶产品的口感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茶叶产品的品质。而品牌则是产品内在品质的集成和外在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优良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因此,拥有良好口碑的品牌茶企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信赖。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品牌化商品的选择,“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关键因素,品牌茶叶企业竞争力将不断增强,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4、电商成为茶叶重要销售渠道随着互联网电商渠道的兴起,传统销售渠道面对房租、人工成本的增长,成本压力日趋加大。近些年,传统茶企逐步意识到渠道多元化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多元化布局力度,不断增加电商渠道投入,通过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设旗舰店、制定优惠力度较大的电商促销政策、利用电商直播销售等方式增加与消费者的接触点,提升电商渠道销售金额。——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3,碱性最强的茶叶排名是什么
绿茶的碱性最强。绿茶的含碱比率比红茶、花茶、乌龙茶都要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绿茶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在经过人们胃肠消化之后,最终产物属于弱碱性。
绿茶是碱性最强的茶叶,但是在冲泡的过程中,会呈现更明显的酸性,造成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茶叶冲泡的时间,绿茶在冲泡饮用的过程中,最先被析出的是酸性物质,等待5分钟后才会泡出碱性物质,因此人们用PH试纸测试刚泡好的绿茶茶汤,得到的结果呈现弱酸性。
而且绿茶中的碱性物质较多,除了碱性物质之外,绿茶中还有少量的酸性物质,酸性物质中包括茶多酚和鞣酸类,尤其是鞣酸,鞣酸析出的越多,茶汤的呈现酸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且茶叶的鲜嫩程度也会影响酸碱性,越嫩的茶叶碱性成分越多,越是粗老茶汤呈酸性的可能性加大。
4,广州特产茶叶
广州人爱喝茶,喝茶在广州市创造了多个第一,为什么广州市的人均饮茶量世界第一、广东人均茶叶消费量约1000g,消费量全国第一。够牛逼吧!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年消费量在25万吨左右,年销量约占全国总销量的十分之一,2018年年消费量预计超25万吨。那么在广州什么茶叶最有名呢?今天,铁观音100茶叶网从消费以及生产这两个层面来分析。一、消费层面广州的最大茶叶市场在芳村的山村茶叶市场。全国茶叶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类似于北京的马连道,这里品种多,涵盖了我国的六大茶类,几百个品种,可选择性高。就山村附近就有10几个茶叶市场,关于茶叶,这里应有尽有。那么,在广州哪些茶类比较受欢迎呢?据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介绍,2017年广州市茶叶的年消费量已接近25万吨,约占全国总销量的十分之一,2018年年消费量预计超25万吨。以大宗绿茶、单丛乌龙茶、金萱乌龙茶、英德红茶为代表的本土茶,和以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武夷岩茶、安化黑茶、广西六堡茶、滇红以及贵州、四川等省份的中小叶种红、绿茶为主的外省茶,约各占广东省茶叶销量的五成。铁观音在广州的销售趋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铁观音成为广东人杯中主要的茶叶饮品。记者20年前曾经做过一次佛山茶叶店调查,当时佛山各条街道每隔20米左右就有一家茶叶店,里面都是不同档次的铁观音。到了20世纪90年代,铁观音在广东茶市一家独大。“这样的辉煌至少延续了20年。近10年来,铁观音在广东市场出现明显下滑。”业内人士称,2011年开始到2016年底,铁观音的价格和销量开始以每年10%的速度下滑,均价从最高峰的800多元/500克下降至2015年的400元/500克。喝铁观音的人群从喝茶人群中的八成缩减至现在的三四成。2017年开始“跌停”并且呈现初步回暖迹象,价格仍然维持在400元/500克左右,近年来,茶叶价格的亲民化是整体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与潮流,除了铁观音之外,其他茶类也无可避免。2018年,铁观音茶叶的占有率维持在三四成左右,不过价格却有所上扬,同比增长30%左右。二、生产层面记者从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获悉,预计2018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约在270万-280万吨之间;名优茶产量出现回升,大宗茶产量与去年持平。其中,广东仍是中国重要的产茶省和最大的消费大省,2018年全省估计产量将达到10万吨左右。不过,在广州市本地是不生产茶叶的,目前在广东省生产还是以乌龙茶最好,广东是乌龙茶的三大产地之一。最著名的的单株凤凰水仙茶。另外英德的绿茶、红茶,潮州的乌龙茶都是茶中上品,其中的英红九号更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名。乌龙茶有潮州的凤凰单枞、凤凰乌龙、凤凰水仙,还有岭头单枞、石古坪乌龙、大叶奇兰等。红茶有 英德红茶、荔枝红茶、玫瑰红茶等。绿茶有高鹤的古劳茶、信宜的合箩茶等。 广东最为常见、口感适合又好销的是凤凰单枞(乌龙茶)和英德红茶~其他名茶主要有:英德红茶、荔枝红茶、玫瑰红茶、岭头单丛、凤凰单枞、凤凰水仙、饶平包种、乐昌白毛茶、石古坪乌龙茶、大叶奇兰、仁化银毫、广北银尖、鹤山古劳茶、金毫尖、富丁茶,以及菊花普洱茶、广州茉莉花茶、品常春健体乌龙茶等。凤凰单枞:在广东生产的乌龙茶中,最为出名的非凤凰单丛茶莫属。凤凰单丛茶,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茶现有80多个品系,有以叶态命名的,如山茄叶、柚叶、竹叶、锯朵仔等;有以香气命名的,如蜜兰香、黄栀香、芝兰香、桂花香、玉兰香、肉桂香、杏仁香、柚花香、夜来香、姜花香十大香型;另外,还有很多以地名、传说等命名的。凤凰单丛是广东较为出名的茶叶,属于乌龙茶类,半发酵茶。成品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具独特的山韵。凤凰单丛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有诗云“愿充凤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里仙”。凤凰单丛最突出的特色是具备独特的“山韵”,所谓“山韵”主要指滋味而言,是更深一层的表述,只可意会,这种特殊的“山韵”是凤凰单丛茶品质的关键,是区别于其它产地单丛茶之处。究其原因,离不开三个必备条件:一是优越的生态条件;二是良好的茶树品种资源;三是精湛的采制工艺。凤凰单丛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和生物碱,其中茶多酚有很强的抗辐射作用,且含量可达30%,具有很高的价值功效。凤凰水仙:凤凰水仙,乌龙茶类,在广东也比较有名,原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相传在南宋时期已有栽培,迄今已有900余年历史。凤凰水仙成茶香气特高,滋味浓郁甘醇,汤色金黄;制红茶,香气高,汤色红艳,呈“冷后浑”。凤凰水仙具有独特的天然花香,汤色澄明黄亮,碗内壁显金圈,滋味浓醇鲜爽,叶底匀齐,青叶镶红边。其泡茶方法也十分讲究,用特制精巧的宜兴小紫砂茶壶,用“若深珍藏“小瓷杯泡饮,茶多水少时间短。一泡闻其香;二泡尝其味;三泡饮其汤。饮后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畅销泰国;新加坡等国家。除此之外,凤凰乌龙也是潮安县凤凰山区主产,其茶汤,黄绿澄明,气韵高远。品饮价值极高。英德红茶:广东除了主产乌龙茶之外,近年来红茶也逐渐崭露头角。其中以英德红茶最为出名,英德红茶,广东省英德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英德现代茶业始于1955年,当年试种国内著名茶树良种——云南大叶种茶成功;1959年用云南大叶种茶成功试制英德红茶。英德红茶问世以来,以其外形匀称优美、色泽乌黑红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纯正等特点,与云南滇红、安徽祁红并称中国三大红茶。英红九号是英德红茶中的极品,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引进的多个高香型茶树品种中筛选培育出的高香型红茶品种,用其鲜叶加工的红茶品质上乘,滋味醇滑甜爽、鲜香持久,被茶界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红茶品种。英德红茶外形颗粒紧结重实,色泽油润,细嫩匀整,金毫显露,香气鲜纯浓郁,花香明显,滋味浓厚甜润,汤色红艳明亮,金圈明显,叶底柔软红亮,特别是加奶后茶汤棕红瑰丽,味浓厚清爽,色香味俱全(佳),较之滇红、祁红别具风格。总结:以上部分广东较为有名的茶叶就介绍到这里,总而言之,广东生产的名茶还有很多,广东人对于茶的钟爱远远高于我国的其他地区,是名副其实的茶叶大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茶叶格局走向,如果想了解我国茶产业发展趋势,那么先关注广东就错不了。
5,求有关茶叶的市场调查
培养自己的绿茶,选址在大雾区高山,培养出来的绿茶就算不是什么大品牌也一定会有市场!
感觉市场不管走到那里都缺不了这一块!茶叶在市场中的起伏并不大,除了每年茶博会评选出来的本届茶王相对起来价格的差距比较大之外,现在的人除了品尝茶的口感之外,更注重茶叶对身体的益处,所以茶叶的销量只会不断地增加。另外,在现在的茶市场上来说,真正上了一定年份的普洱茶相对来说已经很少了,除了是私人的收藏品外,而且普洱茶年份越长越好(十年左右),所以积压普洱茶相对也是不错的选择。今年大红袍的市场前景将很好,如有合适的价位可以多进点 压点货。
6,四大茶区古树生量
第一产区为勐海茶区,它包括南糯、班章、布朗、勐宋、巴达、景洪等山头。勐海茶区的茶的特点是具有野菊花香,它属于甜苦茶区,其茶品的变化是从浓烈、苦涩转化为汤质饱满,香气高扬,茶气浓烈,微苦,长期存放从浓到平和的过程。其古树茶存放之后,茶品是从野菊花香转化为樟香、木味的过程。第二产区为易武茶区,它包括攸乐、革登、莽枝、蛮砖、倚邦、易武这六大山头,也叫做六大古茶山。易武茶区的茶具有蜜味兰香,其古树茶具有木味兰香,存放久之后,逐渐出现樟香、松木香、檀香、沉香等气息。它属于甜茶区,其古树茶茶品是从淡雅、柔和向茶气强烈沉稳,汤质醇厚、细柔转变。前期微涩,从淡到厚的过程。第三产区为临沧茶区,它包括勐库、冰岛、昔归、凤庆、双江、永德等山头。以板栗香为主,属于苦茶区,其茶品性烈,厚重,香气杨。其基调为苦底,存放久了,香气丰富,但茶底多为苦而不化。第四产区为大理茶区,它包括无量山东、无量山西、黑龙潭、德安、南涧等山头。大理茶区大部分是新茶园,主要为下关茶厂提供制茶原料。大理茶区的茶属果香型,为苦茶区。第五产区为思茅茶区,它包括景迈、景谷、景东、邦威、南桥、无量山南、哀牢山、苦竹山等山头。思茅茶区的茶具有稻谷花香,为甜苦茶区,其茶品一开始很香,有蜜味,茶气高扬,茶清甜。 2. 我国茶叶最集中的产区我国最大的茶叶产区是江北产区江南产区西南产区华南产区3. 我国有几大茶叶产区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生态条件、生产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将全国划分为四大茶区。最广泛、最集中、经济价值最高产区——江南茶区。江南茶区的区域范围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广东和广西的北部、福建的中北部、安徽长江以南、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广大种植区域。4. 中国主要产茶区域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茶叶产业提档升级。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5. 哪个茶区是中国目前产量最多的茶区一、黔湄601该品种属无性系品种,原产于贵州湄潭茶叶研究所,属小乔木大叶型品种。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适中,芽叶绿而肥壮,茸毛多,育芽能力及持嫩性中等,颜色绿,无茸毛。黔湄601产量高,其抗高温干旱、抗寒及抗病虫害能力均较强。适制绿茶,所制绿茶外形条索肥壮、显毫、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鲜灵、滋味醇厚、叶底绿尚亮。二、浙农113该品种系原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从福云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而成,为小乔木型、中叶类无性系良种。发芽尚早,密度较大,育芽力强,茸毛多,抗逆性强,尤其抗寒性表现突出。产量高,适制绿茶和名优茶,色泽绿翠、清香持久、味浓鲜爽口。三、菊花春该品种系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平阳群体种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而成,为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良种。发芽较早,密度大,育芽力强,芽叶纤细,叶色黄绿,叶片薄,叶质软,茸毛多,持嫩性强,抗寒力较强,抗旱性中等,但抗病虫害性稍弱。产量较高,红、绿茶兼制,绿茶适制烘青、炒青和针形类名优茶。四、龙井43该品种系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平阳群体种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而成,为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良种。发芽较早,育芽力强,芽叶纤细,叶色黄绿,叶片薄,叶质软,茸毛多,持嫩性强,抗寒力较强,抗旱性中等,但抗病虫害持稍弱。产量较高,红、绿茶兼制,绿茶适制烘青、炒青和针形类名优茶。6. 我国最大的茶叶产区在哪个地区茶树种植面积最大的是亚洲,亚洲气候合适的,而且亚洲人喜欢喝茶,市场需求大。主要的茶叶产地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次是美洲、大洋州和欧洲,这三大洲也有一定数量的生产,但相对于亚洲和非洲来说少得多。据相关的统计表明,2004年各洲的茶叶产量计算,亚洲、非洲的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97%,其中,亚洲占81%,非洲占15.6%,南美洲、大洋州和欧洲茶叶产量所占比例很少。7. 我国茶叶产量最大的地区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距今三千多年,也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等省.8. 中国主要的茶叶产区四大茶区我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系全国性划分,用以宏观指导;二级茶区,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国家一级茶区分为4个,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江北茶区】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扩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茶区多为黄棕土,这类土壤常出现粘盘层;部分茶区为棕壤;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江南茶区】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江南茶区基本上为红壤,部分为黄穰。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该茶区是发展绿茶、乌龙茶、花茶、名特茶的适宜区域。【西南茶区】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的地区,包括黔、渝、川、滇中北和藏东南。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土壤类型亦多。在滇中北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东南则以黄为主。西南茶区载培茶树的种类也多,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该区适制红翠茶、绿茶、普洱茶、边销茶和名茶、花茶等。【华南茶区】位于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浔江、红水河、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包括闽中南、台、粤中南、海南、桂南、滇南。华南茶区水热资源丰富,在有森林覆盖下的茶园,土壤肥沃,有机物质含量高。全区大多为赤红壤,部分为黄壤。茶区荟集了中国的许多大叶种(乔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适宜制红茶、普洱茶、六堡茶、大叶青、乌龙茶。9. 我国茶叶产量最大的茶区是哪里呢 茶叶总产量最大国家是印度。 世界主要的茶叶产地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次是美洲、大洋州和欧洲,这三大洲也有一定数量的生产,但相对于亚洲和非洲来说少得多。据相关的统计表明,2004年各洲的茶叶产量计算,亚洲、非洲的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97%,其中,亚洲占81%,非洲占15.6%,南美洲、大洋州和欧洲茶叶产量所占比例很少。各大洲主要的产茶国如下:在亚洲,茶叶产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等国家,上述的四个国家茶叶产量占亚洲茶叶总产量的81%;在非洲,茶叶产地分布在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马拉维和津巴布韦等国,这五个国家所产的茶叶占非洲茶叶产量的91%,在美洲,以阿根廷为主要的产茶国家,其茶叶产量占美洲茶叶总产量的87%。 除中国这一茶叶主产区外,目前世界上还有五十多个国家生产茶叶,最北可达北纬49度,位于前苏联,最南可达南纬33度,位于南非。世界茶区在地理上的分布,多集中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可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欧洲、东非和南美6区。 东亚茶区的主产国有中国和日本,两国的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3%,中国居世界第二位,日本居第四位。日本茶区主要分布在九州、四国和本州东南部,包括静冈、琦玉、宫崎、鹿儿岛、京都、三重、茨城、奈良、九州、高知等县(府),其中静冈县产量最高,占全国总产量的45%。 南亚茶区的主产国有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所产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4%总出口量的50%。印度产量占世界首位,斯里兰卡居世界第三位。印度的茶区分布在北部(包括东北部)和南部,北部又分为阿萨姆茶区和西孟加拉茶区:阿萨姆茶区是印度的主要茶区,茶叶产量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50%以上;西孟加拉茶区主要分布在杜尔斯附近,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南部茶区主要分布在马德拉斯和喀拉拉(爪盘谷、交趾),气候与北部相比,较为暖和,全年无霜,可终年采摘茶叶。斯里兰卡地处印度半岛东南,是一个热带岛国。全岛地势以中部偏南为最高,茶园多集中在中部山区,主产区为康提、纳佛拉、爱里、巴杜拉和拉脱那浦拉,其茶园面积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77%,茶叶产量占全国的75%。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下游,印度阿萨姆邦和孟加拉邦之间,茶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锡尔赫特和东南角的吉大港以及位于上述两区间的帖比拉,其中锡尔赫特的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 东南亚茶区位于中国以南,印度以东。产茶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茶叶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其中印度尼西亚产量最高,越南、缅甸次之,马来西亚较少,其他几个国家产笙则很少。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具有温度高、降雨多、湿度大的特点,全年几乎无寒暑之分,终年可采收茶叶;茶区主要分布在爪哇和苏门答腊两大岛上,其中海拔2000米左右的爪哇岛产茶最多,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湿度大,早雨季明显;茶区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中部、南部也有少量茶区。马来西亚因靠近赤道,终年炎热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茶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220米的加米隆高地。 西亚和欧洲茶区的主要产茶国有欧洲的前苏联和亚洲的土耳其、伊朗等,所产茶叶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4%。前苏联茶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在黑海沿岸的克拉斯诺达尔等地也有少量茶区。土耳其茶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的里泽地区。伊朗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亚热带草原和沙漠式气候,雨量较少,寒暑变化剧烈,不适宜种茶,仅西部山地和黑海沿岸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故茶区主要分布在黑海沿岸的吉兰省和马赞撼兰省,其中巴列维和戈尔甘为主要产地。 东非茶区的主要产茶国有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国,其中肯尼亚产量最高。肯尼亚有5省12县产茶,主要茶区分布在肯尼亚山的南坡,内罗毕地区西部和尼安萨区,如克里乔、索提克、南迪、基锡、尼耶尼、墨仓加、开里亚加等地。马拉维是东非第二大产茶国,茶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尼亚萨湖东南部和山坡地带,如米兰热、松巴、高罗、布兰太尔等地。乌干达是新兴的产茶国之一,茶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的托罗、安科利、布里奥罗、基盖齐、穆本迪、乌萨卡等地区。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也都是东非主要的产茶国,坦桑尼亚茶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维多利亚湖沿岸,布科巴等地产茶较多;莫桑比克茶区主要集中在南谋里和姆兰杰山区。 中南美茶区的产茶国家有阿根廷、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其中阿根廷产量最高,约占南美茶叶总产量的70%,茶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密西奥尼斯山区,在科连特斯等省较为集中。10. 我国的四大茶叶产区中国十大名茶如下:一、君山银针君山银针(因茶芽挺直,布满白毫,形似银针得名),是黄茶中的杰出代表,也是黄茶中唯一的代表,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白毛尖”,“黄翎毛”,无论是色香味还是外形都俱佳。二、祁门红茶祁门红茶是中国传统工夫红茶中的精品,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乌瓦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以其独特的“祁门香”让人流连忘返。产于安徽祁门一带,优质的祁门红茶采用祁门槠叶种进行制作,有香高、味醇的特点。三、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因茶树生长于岩缝中得名武夷岩茶。根据目前的国家标准,武夷岩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不然就不能称之为武夷岩茶。1.鲜叶产于福建武夷山市2798平方公里土地上;2.用岩茶独特的传统工艺制作而成;3.具有岩韵品质特征的乌龙茶。四、安溪铁观音铁观音这两年虽不复当年盛名,但仍然是不可多得的好茶,只是铁观音好茶难寻罢了,再加上前些年铁观音的信任危机,导致现在国内的铁观音市场一直不温不火。五、西湖龙井西湖龙井属绿茶,因产于浙江省西湖区龙井村一带,而得名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与西湖一样,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同时也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六、洞庭碧螺春“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贡茶,茶叶等级之高,一斤干茶就需要茶芽6-7万个。七、黄山毛峰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八、庐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历史悠久,其种植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在汉朝时就以很出名,到了近现代更是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因主要产区庐山五老峰与汉阳峰之间终年云雾不散,得名庐山云雾茶。九、六安瓜片六安瓜片简称瓜片、与其他绿茶讲究茶芽完整不一样,六安瓜片是一种片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无芽无梗茶叶,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在唐代被称为“庐州六安茶”;在明代以后才开始被称为“六安瓜片”。十、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主要产地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展开剩余 ↓
7,今年16年安吉白茶的销售情况
15年全年天气阴雨天多,加上新茶上市钱3月10号下雪下霜,减产,实体经济环境也不乐观 大环境不好,导致需求减少 总体来说对于我们这种全年走货的大 户来说跟往年差不多差也差不了多少,对于小 户来说可能损失大一点有白茶与白片! 安吉白茶是按绿茶工艺制作而成,故是绿茶,而不属于白茶类中的白茶,所以不能简称为“白茶”,否则易与白茶混淆。外地如引种安吉“白茶苗”按绿茶方法制作的茶叶,应称xx白茶。 1979年春浙江安吉县天荒坪在800多米高的山上发现了一株初发的嫩芽叶片显白色的茶树,后经插穗繁殖。现在,安吉县境内种植面积2.5万亩,产量达150吨,产值1.5亿元。此茶已被省内外不少地方引种,如浙江新昌引种安吉白茶后,制作成“大佛白龙井”,茶叶品质优异超群。 安吉白茶树在早春气温18℃左右,初萌发的嫩芽,叶片带淡黄色,当气温上升到日平均温度25℃以上时,叶片逐暂变为绿色,与正常茶树的芽叶无异。后经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研究指出,安吉白茶合成叶绿素的基因对温度很敏感,在早春气温低的情况下,初发芽叶合成叶绿素受到障碍,所以叶片发白;当气温上升合成叶绿素的基因复苏,出现正常合成叶绿素的途径,茶树叶片即由白色转变为绿色。 安吉白茶的嫩茶氨基酸含量高达7%,比其他绿茶高出2~3倍,而茶多酚含量又较低,故茶汤滋味鲜醇柔和,口感很好。由于该茶色泽嫩绿,品质优异,在历次国际和全国性名茶评比中,都获得“金奖”或“一等奖”的殊荣。 安吉白茶属半烘炒型绿茶,鲜叶经摊放后杀青,再在“多功能机”中炒干做形。当炒至九成干时出锅,摊凉。若在做足干时,使用较低温度烘焙,则成茶常带生青气;而使用多功至快要足干时,使茶温达到70℃,手抓茶叶有烫手时出茶。这样制作的成茶香味更优异。
8,全国最好的红茶排名是怎样的
中国十大名红茶排名: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滇红茶、川红茶、宜昌红茶、湖红工夫、闽红工夫、宁红工夫、越红功夫、九曲红梅。红茶是以茶树的嫩芽、新叶为原料,在经过一系列制茶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又因该茶在冲泡过后的茶色为红色,从而得名“红茶”。中国十大名红茶排名如下:1、正山小种正山小种出产于福建的桐木关,这种茶叶在制作时会采用松针熏制,制好的茶叶会带有独特的松烟香。据传正山小种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出现的红茶,它也被人们视为红茶的鼻祖。2、祁门红茶祁门红茶出自安徽省祁门县,据说其在清朝年间就是专供皇室御用的贡茶,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祁门红茶依赖的是传统的功夫,具有香高、味醇、色眼等特点,乃是红茶中的精品。3、滇红茶滇红茶出产于云南的保山和凤庆,它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也是中国功夫红茶中最具典型的代表,外形肥硕、金毫显露就是它的重要特点。4、川红茶川红茶是四川宜宾市的特色红茶,它出自上个世纪50年代,属红茶家族的后起之秀。川红茶的外形肥硕紧致,金毫显露,且色泽乌黑油润,冲泡之后很是清香怡人。5、宜昌红茶宜昌红茶又称宜昌功夫茶,是我国主要功夫红茶品种之一。据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古人就有生煮羹饮的习惯,说明当地的茶叶是煮来吃的,也由此可以推断,宜昌红茶是从生煮羹饮开始发展起来的。6、湖红工夫湖红工夫产于湖南省安化、新化、桃源等地,这种茶自古就享有“醇香播太清”的美名,尤其是正宗的湖红工夫讲究的是口感醇厚饱满,香味浓郁,在历史上就曾有过“湖红”、“祁红”、“建红”三足鼎立的盛世场景。7、闽红工夫闽红工夫来自福建,它的外形条索肥壮,匀齐重实,色泽乌黑油润,毫芽显露,极为美观。它的香气浓郁芬芳,颇受紫罗兰香,它的汤色也很红艳,滋味十分甘醇。8、宁红工夫宁红工夫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产于江西修水县。宁红工夫紧结秀丽,金毫显露,色泽乌润,香味持久,因叶底红亮、滋味浓醇驰名中外。9、越红功夫越红功夫是浙江绍兴出产的工夫红茶,在民国时期,市场上就有少量的越红功夫开始生产售卖。越红功夫色泽污润,外形优美,香气浓郁,滋味甘醇,很是好喝。10、九曲红梅九曲红梅是西湖另一大传统拳头产品,也是红茶中的珍品。其因其色红香清如红梅,故而得名。九曲红梅早在以一百多年以前就已成名,在1886年还荣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名气仅逊于西湖龙井茶。
9,最耐泡的茶叶排名是什么
最耐泡的茶叶排名从低到高:绿茶、黄茶、红茶、青茶、白茶、黑茶。耐泡体现了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经得起冲泡,但是与茶叶好坏并无绝对关系。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特点,要判断茶叶的品质,要综合其干茶、香气、滋味、叶底等等因素,不能用是否耐泡来一概而论。最耐泡的茶叶排名是什么?绿茶各种茶的耐泡性比较,绿茶的耐泡程度往往最差,尤其是明前的高品质龙井,一般2~3泡后味道就会变得很淡,因为它们都是采用最嫩的头采芽儿炒制的,而雨前龙井虽说比明前龙井稍微耐泡,但大抵上也不过3~4泡的样子。绿茶之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会比龙井茶更加耐泡。要说绿茶中最耐泡的茶叶,应该要数六安瓜片和太平猴魁,因为这两种绿茶由较大茎叶制作而成。黄茶黄茶是绿茶的“近亲”,在制作上只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工序,所以其耐泡性也不太好,一般也是4~5泡左右。湖南君山银针、四川蒙顶黄芽、安徽霍山黄芽是黄茶中久负盛名的品种,其中君山银针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蒙顶黄芽选用圆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霍山黄芽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因此最细嫩的君山银针耐泡程度不如蒙顶黄芽,而蒙顶黄芽的耐泡程度又比不过芽叶更大的霍山黄芽。红茶红茶的耐泡性比绿茶略好,但也算不上耐泡,一般5~6泡后味道也偏淡了。尽管有些红茶采用较大的茎叶制作,但在其制茶过程中,往往采用较强的揉捻和发酵工艺,使得它的叶片较碎,内部结构破坏较为严重,叶汁容易流出,从而大大降低了耐泡性。按加工方法与出品茶形的不同,红茶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正山、外山小种)、工夫红茶(祁门、滇红、宁红、川红工夫)、红碎茶。其中,红碎茶的耐泡程度最差,只能喝上1~2泡;完全选用鲜嫩芽头的金骏眉,一般也只有6~7泡;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制成的滇红,外形身骨重实,连续10余泡仍沉稳香气;而摘取一芽三叶、干茶条索肥实的正山小种,也可冲泡8~10次。当然,这是先将茶叶品质抛开来谈的。如果是顶级品质的金骏眉,连泡12次口感仍觉饱满甘甜。青茶乌龙茶(青茶)中的岩茶比较耐泡,起码可泡7~10次水以上;铁观音也很耐泡,至少冲个8~10泡基本没有问题,有些铁观音甚至可以冲十几泡,“七泡有余香、十泡亦清香”说的就是(好品质)安溪铁观音茶。在青茶中,要说最耐泡的茶叶是哪一个?恐怕凤凰单枞茶当之无愧。凤凰单枞茶非常耐泡,同样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有些品种(如鸭屎香)10几泡后依然味道十足,冲上20几泡也是正常的。白茶白茶的主要特点是成茶外表披覆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滋昧鲜醇可口。根据鲜叶采摘标准的不同,白茶的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这三大品种不存在哪种茶更耐泡的说法,它们之间一应共通的道理是:品质好的茶才能耐泡。品质足够的白茶,肯定是十分耐泡的,基本上都在10泡左右。根据储存时间的长短,白茶还有新老之分。品饮老白茶,建议先泡后煮,泡了10来冲之后,尚且还能再煮个两三壶。黑茶耐泡性最好的茶叶一是青茶类的凤凰单纵,二是黑茶。黑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是普洱熟茶,一般可以喝8泡以上15泡以下,品质好一些的能泡到15次以上甚至20多次。普洱茶之所以耐泡,是因为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乔木普洱茶树历经了数百上千年的生长,它的叶芽上积攒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就是它给人感觉经久耐泡的缘故。
10,茶叶市场行情
2009年,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我省春茶开采时间普遍提前,比上年提前15天以上。根据各产区反映情况预测,今年我省春茶大面积开采时间在3月中下旬,产量略有增加,早春茶和高档名优茶价格与上年相比约上涨10%,大宗产品价格基本持平。 一、产量 由于去年今春气温较高,我省春茶开采时间普遍比上年提前15天以上,2月底已陆续有茶园开采,大面积开采预计在3月中下旬。秋冬季节是茶树根系生长大量吸收贮藏养分之时,受前期高温干旱影响,部分地区茶园缺水比较严重,造成春茶茶芽长势相对瘦弱,给春茶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影响。我省粤东饶平、潮安等部分市(县)乌龙茶春茶产量预计减产10%。进入3月份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芽,全省春茶整体品质影响不大。 近年来,我省茶叶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茶园面积稳中有增(2008年全省茶园面积56.20万亩,同比增长0.5%),单产不断提高。特别是名优茶的发展很快,已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三到四成。随着粤西金萱乌龙茶的发展初步形成规模,粤东单丛乌龙茶老茶园的嫁接改良逐步投产,粤北茶区从前两年的洪灾和冰灾中逐步恢复生产,以及全省新茶园的投产,抵消因干旱造成部分地区的减产,预计2009年我省春茶产量同比增长5%,达2.3万吨。 二、价格 受金融危机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出现下降,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犹为明显。从我省茶叶生产企业了解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大多企业纷纷把今年春茶的价格预期下调。除了提前上市的早春茶和部分质优量少的优良品种,如英红九号红茶,高档的凤凰单丛、岭头单丛、金萱乌龙、乐昌白毛茶等价格有所上涨外,大宗茶叶价格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生产成本的下降也影响了我省今年春茶价格的上涨。由于今年春茶开采时间有所分散,全省春茶开采时间从2月底到4月份不等,减轻了采摘“洪峰”造成的压力,去年采茶工短缺的现象没有发生,采茶成本有所下降。再加上柴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价格的下降,也使茶叶生产成本有所降低。但随着全省茶叶内需的不断增长,预计今年我省春茶价格保持稳中有升。 三、销售 1、内销 2009年我省春茶内销市场动向,从总体上来看,乌龙茶、红茶市场趋热,绿茶、黑茶、白茶平稳发展,大宗茶特别是茶楼、茶馆的茶艺用茶有所增加。广东特别是广州的茶馆、茶楼饮用普洱茶、乌龙茶的历史悠久,去年来大宗普洱散茶、乌龙茶的销量逐步上升。 2、出口 2009年我省春茶出口形势严峻。一方面,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消费力低落,特别是最近又遭遇了全球金融风暴,对我省茶叶出口产生不小的影响;另一方面,《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标的出台,使广东生产的普洱茶出口受到极大影响。广东是我国最大的普洱茶出口省份,长期以来,作为特种茶出口的广东普洱茶,占据广东口岸茶叶出口的极大比重。据有关企业反映,目前广东生产的普洱茶已经不能正常出口,我省茶叶出口形势严峻。 四、存在问题 1、加工技术 近年来,我省粤西地区茶叶发展迅速,湛江市通过引种推广的金萱、翠玉等台茶品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造就了“茗皇”等知名茶叶品牌和粤西万亩有机茶园。但除了茗皇茶业公司外,许多小企业由于生产加工技术跟不上,产品的奶香及花香不明显,价格上不去,市场推广难度较大,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2老茶园改造 目前我省部分茶区仍有许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的老茶园,茶树普遍老化,产量少、产值低,亟待改良。近两年来,在省农业厅等政府部门和茶叶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粤东茶区的凤凰镇和粤北茶区的英德市已经着手开展嫁接改良老茶园的工作。老茶园改造有待进一步在全省铺开。 随着国家《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对于茶叶的消费越来越注重品牌和质量。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更加注重茶叶的品牌和包装。散装的、无牌无名的茶叶市场份额逐步缩小,没有qs认证等“三无”茶叶将逐步退出市场,茶叶质量得到保证,消费信心不断增强,我省茶叶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绿茶走大众路乌龙分南北口味重的红茶多茶店实在太多开茶庄比较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