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茶文化发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改变。提问者提出的一一“如何让中国的茶文化盛行起来”问题,我认为应该从大方向来看。中国人的茶文化传统的发展,从有史可考的历史来看,有两个最重要的转折点。茶文化渊源流长,也一直是我们聊不完的话题。

茶文化有什么?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源长,茶与我们,有着说不清的姻缘。中华大地,各地名茶举不胜举,有绿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等上千种茶,是我们待客居家必备的饮品,也是交际最佳的赠品。茶文化渊源流长,也一直是我们聊不完的话题。茶文化有什么?今天小编在这里根据自身所知的浅谈一下。一,制茶。经手工采摘下来的茶第一道工序就是要在日光下摊晒蒸散水分。

第二道工序进行炒青,破坏茶叶中醇素活性,去除鲜茶中的臭青味。第三道工序将炒青后的茶叶置入揉捻机内,使其滚动形成曲卷形,取出后堆积盖布闷黄。第四道工序置于通风良好的室内充分供氧避免叶细胞受损发酵氧化。最后第五道工序置于烘干机里再次进行蒸发水分,令其水分在5%,也就制作完毕了。二,泡茶泡茶重在水质上,好水才能泡出好茶,一般首选山泉水,纯净水。

煮水洗壶烫杯,请君入瓮,量在七点五克左右,冲水洗茶撇去泡沫,立即倒出,再冲入第二次水,也就可以慢慢享用了。青茶绿茶可以用100%度水,红茶白茶最好用90%度水,黑茶荞麦则炉煮。三,品茶。很多人说为什么茶不说喝要说品,茶你不慢慢品是体会它的价值所在,猪八戒吃人参果,一口囫囵,啥滋味他都不知道,一壶好茶,贵在前三泡,淡淡品,才会回味悠长。

中国茶文化怎么样?

这么深厚的历史,中国茶文化真的是瑰宝啊~在茶圈里面,“廖宝秀”三个字可以说是一块金字招牌,茶器方面有什么问题找她准没错,她只要提供了回答,一定是最靠谱的。廖宝秀1979年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是器物处研究员。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大约有2万5千件瓷器,她埋头于陶瓷器中,一研究就是近40年,“可以说这两万多件瓷器,我基本上都上手过。

”中国人饮茶史上许多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是经由她的研究,才得到解答。比如,古代人到底是怎么喝茶的?宋代的“点茶”、“斗茶”,是怎么回事?“煮茶”和“煎茶”,有什么区别?唐人的“末茶”,如何变成了日本人的“抹茶”?现代人的泡茶法兴起于何时、如何演变而来?这些问题,她都通过详尽确凿的资料,一一进行考证、核实。

今年年初,北京故宫出版社出版了《历代茶器与茶事》,是她三十多年来研究成果的结集,借此机会,我们和她好好聊了聊茶,了解了我们祖先的传统,今人的传承。清雍正 茶器一组 唐 茶器一组自述 廖宝秀 编辑 石鸣我最早是对陶瓷感兴趣,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之后,一直都在研究陶瓷。陶瓷器里面有很多都是茶器,我自己喜欢品茶,对茶文化又有兴趣,所以就顺便研究了茶器。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大约有2万5千件瓷器,其中绝大部分是清宫旧藏,大约有2万4千多件。我不敢说这些瓷器我全部都上手摸过,因为有一些同样品类的器物,譬如说明代宣德年制青花缠枝莲纹瓷碗,可能有一二百件,我们只从里面选最好的来展览。但是清点的时候会上手。可以说这两万多件瓷器,我基本上都上手过,有的不止一遍。清雍正 磁胎画珐琅青山水白地茶钟明万历 斗彩花鸟纹提梁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的第一个工作是日文导览。

那是1980年代,那时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展览不会明确说明,某个器物是作什么用途。所以我常常会遇到客人问我说,这个碗是作什么用?是饭碗呢,还是茶碗?这个杯子是作什么用?是用来喝酒呢,还是喝茶?所以最早的研究初衷,是想要了解清楚,这些器物原本的功用到底是什么,来解答客人的疑问,也是我自己的疑问。清雍正 《活计档》书影后来,我主要是看到了现藏于中国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养心殿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这是清宫的制作档案,清宫不管做什么,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东西,譬如说今天皇帝命令臣下要去裱一张画、用一个钉子,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就像流水账一样。从这个档案上,可以看到都制作了哪些茶器,有茶壶、茶碗,也有茶钟、茶盘、乾隆茶具(茶赢、茶棚)等。清道光 《珐琅玻璃宜兴磁胎陈设档》北京故宫有一套各宫殿的陈设档案,就是说,各个宫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陈设了什么物件,都有一本档案来详细记录。

其中有一本叫做《珐琅、玻璃、宜兴、磁胎陈设档》,这个档案里记载的,全部都是存放在乾清宫端凝殿的器物。溥仪出宫后,清宫善后委员会要清点故宫的文物,用《千字文》来为每一个宫殿编号,端凝殿编为“列”字号。端凝殿陈设的“列”字号文物“列”字号的陈设文物后来全部迁移到了台北故宫。这样一来,相当于文物的实物保存在台北故宫,记载实物的档案保存在北京故宫。

拿实物和档案一对照,我们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每一件器物的名称、用途到底是什么,其中哪些是茶器。中国人的茶文化传统的发展,从有史可考的历史来看,有两个最重要的转折点。一个是唐代陆羽著《茶经》,这是一本堪称全世界最早的茶的百科全书,是对当时喝茶方式的一个总结,并且把茶文化提升到了“茶道”的高度。另一个转折点,是明太祖朱元璋废团茶,改喝散茶,也就是直接用茶叶泡茶

现代人的喝茶法,正是近似这种喝法。明万历四十年 宜兴窑紫砂时大彬款鼎足盖圆壶明太祖的改革影响非常巨大,唐代以来流行了500多年的末茶、团茶迅速没落了。以至于明代本朝的学者,读到宋代文献中“茶筅”等名词时,就已经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指的是什么,就更不要说后世现代人对唐宋时期喝茶状况的陌生了。可以说,茶文化的变迁,和茶制有紧密的关联。

茶的制法改变了,喝法也就改变了,饮茶使用的器物——茶器也跟着改变。这也是我从器物入手,研究茶器文化的一个好处。你可以从器物的造型入手,结合古代典籍、绘画,一步一步反推过来,复原古人制茶、喝茶的步骤、场景、方法。唐 骊山石茶器一组十二件唐《宫乐图》,描绘宫廷仕女们饮茶、饮酒、听琴唐代人如何喝茶?唐代人喝茶,常常以“碗”、“瓯”、“盏”为度量单位,而不是现代的“杯”,这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唐诗里读到,茶在喝之前,要“焙”,要“碾”,这都是指什么?其实,陆羽《茶经》里面,对这些问题都有非常完备的记述。

这部书三卷共十章,对于如何采茶、如何制茶、有哪些茶器、如何煮茶等基本问题,都是专列一章来讲述。从《茶经》里我们可以得知,唐朝人喝的是主要是茶粉,不是我们今天的这种茶叶。唐代人也有类似明代人泡散茶(即茶叶)的喝法,但不是主流,茶叶本身质地比较粗劣的时候,才会这么喝,唐人称之为“痷茶”。《萧翼赚兰亭》线绘图在唐代文献中,“煮茶”常常也被称为“煎茶”。

其实,这两者的操作方式很相似,只不过煎煮时用的茶器不同——煮茶用的容器叫“茶鍑”或“茶釜”,煎茶用的容器叫“茶铛”。茶鍑没有嘴,煮好茶之后,需要使用茶勺把茶舀出来,而茶铛本身有一流嘴,煮好茶之后,可以直接经由流嘴把茶倒出来。碎茶和碾茶无论煮茶还是煎茶,用的都是制好的饼茶。这种饼茶在饮用之前,要先用火炙烤,晾凉以后,把茶饼研磨成茶末。

讲究的话,还要经由茶罗把茶末再细细罗一遍,变成茶粉,再投入煮茶器中煮饮。唐代的饼茶有圆形,也有长方形。而茶碾的碾轮为圆形,碾槽为长方形。因此,唐宋诗人常以其象形,将二者合称为“圭壁”。唐诗中“圭壁相压叠,积芳莫能加”,描绘的就是把饼茶碾成末的过程中,散发出茶香的场景。唐 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唐 白釉印花茶碾到了晚唐,圆形饼茶又被称为团茶。

可以看成是后来宋代兴盛的团茶的先行。专供北宋宫廷的龙凤团茶,是在精制好的团茶表面加印龙凤图案,价值极其珍贵。欧阳修在朝廷里做官做了二十年,才被皇帝赏赐一饼,还是四个人分。大凤团及小龙图茶图传宋徽宗·十八学士图卷(局部)宋代继承了唐代的茶制和茶风,又发展出了自己的变化。其中,和唐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宋代发展出了“点茶”。

同样是喝碾好的茶末,在“打茶”(搅拌茶末)这一步,唐代的喝法是把茶末投入到烧着水的茶鍑中,在茶鍑里搅拌,再把搅好的茶舀入茶碗。到了宋代,变成直接在茶碗里搅拌——茶末不是投入茶鍑中,而是事先放在茶碗内,向茶碗内注入沸水,再使用茶匙或茶筅在碗内搅拌,最终成为一碗待饮用的茶。这种喝茶法称之为“点茶”,“点”,就是注水的意思。

因此,从茶器上看,唐代的茶碗多为宽口,约15公分,碗身较浅,因为是从茶鍑里面把搅拌好的茶直接舀过来。可是到了宋代,茶碗的高度就升高了,因为是在茶碗里打茶,要防止茶汤在搅拌的过程中溢出来。左为宋代茶碗,右为唐代茶碗正是因为有了“点茶”法,在此基础上,北宋中期以后兴起了“斗茶”。“斗茶”斗的主要就是点茶时“点”的水平。

就像我们今人打鸡蛋一样,用力击打蛋液,会在蛋液表面形成一层泡沫。“点茶”的时候,用力击拂茶汤,同样会在茶汤表面形成一层茶沫,宋人称之为“汤花”。击拂茶汤的时机、力度和手法,都会影响这层汤花的形状和密度。京都建仁寺“四头茶会”上的点茶斗茶时,有一个标准叫做“咬盏”,指的是茶沫汤花在茶汤表面形成均匀一层,覆盖整碗茶汤,和碗壁不分离。

如果汤花不能覆盖盏面,现出茶汤,斗茶便落了下乘,宋人称之为“云脚散”、“水脚散”。苏东坡曾经写诗道,“水脚一线争谁先”,描绘的就是斗茶的场景,看谁的茶末汤花“咬盏”的时间长,能坚持更久。左为咬盏,右为“云脚散”、“水脚散”北宋时期,“斗茶”曾经风行一时,成为一项人人热衷的狂热赛事。范仲淹写了一首《斗茶歌》,脍炙人口,里面讲到,斗茶斗胜者,可“赢得珠玑满斗归”。

“斗茶”的盛行,也影响了人们对茶碗的审美。陆羽《茶经》里面讲到,青瓷类冰,白瓷类雪,是所谓“冰瓷雪碗”。在宋代,平时喝茶时,仍然沿继唐代,使用“冰瓷雪碗”。然而,斗茶的时候,讲究茶色以白为贵,所以要使用黑釉茶碗,因为深色的釉色能够充分地衬托茶色。北宋 建窑黑釉兔毫茶盏宋 建窑黑釉鹧鸪纹茶盏因此,黑釉茶碗——也就是日本人说的天目茶碗——在宋代大大流行起来。

其中,建窑紫盏又最受推崇,并发展出一套讲究“兔毫”、“鹧鸪”、油滴、曜变的体系。宋 建窑黑釉窑变(曜变)斑纹茶盏宋 建窑黑釉鹧鸪(油滴)斑纹茶碗这种审美偏好以及宋代的“点茶”法,后来流传到日本,极大地影响了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日本的末(抹)茶道和煎茶道,继承的正是唐宋时期的饮茶传统。日本明治时代 煎茶提篮茶器组明·仇英《东林图》局部,描绘了明代文人品茶场景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因团茶的制作工序劳民伤财、耗费奢靡,下令废团茶,改喝叶茶(散茶)。

这是我们茶文化发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改变。从此之后,中国人喝茶的方法,就从唐宋以来的打茶、末茶,改为了泡茶,延续至今,已500多年。明永乐 甜白茶钟明嘉靖 白釉暗龙花茶钟喝饼茶、团茶时必不可少的器具——茶臼、茶碾、茶磨、茶罗、茶筅、茶勺等等——都消失不见了。茶碗的尺寸也开始变小,明、清的时候,喝茶用的茶碗口径是12公分,茶钟口径是10公分。

因为不再需要打茶,为呈现茶沫汤花效果的黑釉茶盏也不流行了。明代新兴的泡茶器皿是宜兴紫砂或者朱泥茶壶,以及白瓷茶钟(茶杯)。这种壶、杯的基本搭配组合,一直沿用至今。明 宜兴紫砂梨皮壶因为泡茶法是直接把茶叶投入茶壶,用沸水冲泡,那么茶壶的材质、大小、好坏,都会影响茶味。因此明人特别讲究茶壶,认为紫砂壶最好,“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喝茶的茶杯则讲求用白瓷,因为白瓷能看茶色。明代绘画上面画的茶器,大部分都是白瓷茶杯,也有不少是青花或者五彩,但是内壁大多是白瓷,就是这个道理。明·唐寅《事茶图》局部到了清代,茶的饮法和茶器形制基本都沿袭明代,没有大的变化。不过,康雍乾三朝皇帝非常爱好饮茶,清朝最盛时期的茶器,在釉色、装饰技法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譬如说珐琅彩瓷,以及一些单色釉,可以说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清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花卉纹茶碗清雍正 珐琅彩五色西番花红地茶碗清雍正 霁青茶壶清雍正 磁胎画珐琅节节长春绿地茶碗一对清雍正 磁胎画珐琅节节双喜白地茶壶一对清乾隆 磁胎画珐琅彩西番花黑地茶钟廖宝秀其实台北故宫博物院很早就在致力于推广传统茶文化。1984年,我们曾经出版了一本《三希堂茶话》,专门介绍了茶的历史。

我写了第一篇谈茶的文章《茶的冲泡方法》,介绍了如何冲泡台湾绿茶、青茶、红茶,细说了常用的茶具。2002年,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策过一个展览,叫做《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为了准备这个展览,我做了很多研究,其中就涉及到不少上述谈到的问题。做这个展览之后,引出了更多的关于饮茶史方面的问题,我从此之后就有做不完的研究。

对每一个问题,我都会去查很多资料,没有找到根据的,不能随便定名,因为没有把握。经过切实的考据之后,史料、实物都能对应得上的,我才敢下结论。明《十八学士图》比如我最近看古画,发觉古画里面,茶席上面的茶食大部分都是新鲜水果,而不是像我们今天习惯的这样,是干果和点心。明代的茶书里面,讲到茶器用具的时候,有一种用具被包括在内,就是“运锋”,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水果刀,用来切水果。

这个很有趣。不过我现在还没来得及深入去研究。从我的研究来看,清代的茶人似乎没有明代那么多。明代有很多文人,他们在江南一带,都很爱茶,写了很多的茶诗,画了很多的茶画。这些明代江南文人的审美趣味,极大地影响了乾隆皇帝。乾隆茶舍试泉悦性山房遗址乾隆十六年,他第一次南巡,回京以后,就模仿无锡的竹炉山房,在玉泉山静明园复制了一间“竹炉山房”,又在香山盖了一个“竹炉精舍”。

他访问了苏州的“寒山千尺雪”,回京以后,在不同的地方盖了三个“千尺雪”。这些茶室空间,他陆续盖了将近20个,装潢简洁素朴。里面放置的,是他个人专用的茶器,也和清宫惯用的华丽彩瓷不同,用的是素雅的宜兴茶壶和竹茶炉。这都是遵循明代江南文人的趣味。清乾隆 青花、描红三清诗茶碗他还谕令调配“三清茶”,“三清”指的是梅花、松子和佛手,其实是一种无茶之茶。

喝的时候,有时会加入真正的茶叶,比如龙井。他还有一种御制的茶叫“荷露茶”,指的是泡这种茶用的水,必须是荷叶表面收集的露水。我从典籍里面把“三清茶”的配方、制法复原出来,如今我们现代人也可以享用这种茶了。明·文征明《茶事图》局部201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在位于嘉义太保的南部分院做了一个茶文化的常设展,叫做《芳茗远播——亚洲茶文化》。

在这个展览上,我根据明代文征明和陆师道的茶画,复原了一间明代的茶寮。明代很多文献里面都提到说,一人品茶得神得幽,两三人品茶得趣得味,七八人喝茶那就叫施茶,不叫品茶了。因此,我在展览上摆了一个现代茶席,上面只有四个杯子,这个理念也是来源于明代人。廖宝秀根据古画复原的明代茶寮我觉得,今天人的生活跟古人的生活其实没有两样,我们只是古人生活的延续。

我国各地对于喝茶及茶文化有怎样的理解?

茶道,茶艺,茶骊,同属于茶文化的内涵,只不过表现形式,地域,时间不同罢了。在福建泉州,有一本杂志,名曰“茶道”,里面表述的内容都是茶文化的东西。在北京有一个杂志,名曰“茶文化”,与“茶道”的内容大同小异。如果专门注解“茶道”,就是品茶过程中的“坐而论道”。“茶道”在日本是一种泡茶表演,韩国把这种表演称之为“茶骊”,中国则称之为“茶艺”。

无论怎样,都必须准备一把茶壶,几个茶杯。表演者用开水将茶叶泡上后,“三举头”,再倒入杯中,请客人品饮。这种表演优美,尤其是美女泡茶,要有茶艺。茶艺是泡茶过程中的行为艺术。其作用对推销茶叶有益。日本茶道也如此,如果做“抹茶”就不用“三举头”啦。中国用茶历史很长,约五千年之久,其中茶文化内涵丰富,一天讲一个茶知识茶故事,一生听不完茶文化,品不完茶品种。

茶文化里包含了哪些内容?你是如何看待茶文化的?

以茶待客,历来是中国最普及、最接地气的生活礼仪。清茶一杯,以表敬意、叙友情、重简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礼节和美德。从我记事起,家中只要来客人,父母一定会沏 上一壶茶,以茶会客。 俗话说:“倒茶七分满就好,杯满就欺人了”。 看似简单的一杯茶其中暗含了许多学问,除了泡茶讲究,斟茶、品茶、添茶都有很多学问。

“酒满敬人, 茶满欺人”,酒是冷的,满杯代表对客 人的尊敬,但茶是热的,满杯接手时会烫,给客人造成难堪;“先尊后卑, 先老后少”,第一次斟茶时,要尊老卑幼,如喝茶的是长辈,用食指在桌面上轻弹两下,如喝茶的是小辈或平辈,则用食指中指在桌面轻弹两次,以表达谢意;“喝茶皱眉,表示嫌弃”,主人发现客人皱眉,会认为自家的茶不好,不合客人口。

看是一杯茶,包含着许多礼仪,也蕴含着中国传统的“茶文化”。 妈妈喜欢喝茶,犹记小时候偷偷喝了一大口妈妈的浓茶,因为没有思想准备,被苦到吐出来,从此便不敢喝茶了。长大后,又渐渐喜欢上了茶的香气。一杯茶,初品时清雅中带点儿苦涩。据小口,感觉很清淡,一股清香留在磨边;大口喝下,嗅到它的清香以及那渐浓的苦涩:在饮多杯,苦涩渐渐被掩盖茶的香气随之充满整个口腔。

茶有三个层次,或者说是三种境界。一层是苦,二层是香,三层是淡。茶的三个层次,正好诠释了人生的三种境界。 人生旅途上的沟沟坎坎有时让人觉得活一辈子着实不易,年轻时,总是抱怨生活有太多的磨难和挫折,仿佛人生是场修行,就像喝第一遍茶的感觉,苦。 人到中年,我们为了生活付出许多,为之拼搏,但也随之成长,这时才猛然发现,原来这就是生活,或成功或失败、或欢乐、或痛苦,共同构成了人生天空的彩色,这就是第二遍茶的感觉,苦后的香。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才可能真正发现人生的真谛,以一种荣辱不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认认真真办事、快快乐乐生活、老老实实做人,也许这才是真正体会。人生好似没有味道,却包容了一切,好像非常平淡,却溶解着所有的波澜,这也是第三遍茶的感觉,清香后的淡雅。 茶要认真品,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人生也要认真走过,才能感受生活的滋味。

如何让中国的茶文化盛行起来,如何让小地方是茶也变得有名气?

中华文化一直没有中断,中国的茶文化一直以来都很盛行!大家应该都知道,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和五千年的茶一直没有中断过。茶文化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延续发展,无论远古时代茶的药用,食用,也无论是唐宋时期的汤饮,羹饮,以及明清时期的泡饮,壶饮,……都有发展和延续。这些转变过程,都是根据时代发展,文化发展而变化使用的。

提问者提出的一一“如何让中国的茶文化盛行起来”问题,我认为应该从大方向来看。实际上,只要我们热爱中国文化,并且站在一定的文化高度上看中国的茶文化,茶文化元素就无处不在,如一一茶杯,茶壶,如一一茶几,茶盘,如一一奶茶,凉茶,如一一茶罐,茶洗,如一一珠茶,抹茶,如一一选茶择水,如一一价值千万的紫砂壶,如一一几个亿的明朝成化鸡缸杯,等等等等,这些文化元素,无不体现茶文化的深入人心,无不体现茶文化发展趋势。

如何让小地方的茶也变得有名气?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大难题。茶文化的构建,产量的扩大,质量的保证,用户的体验,客户的培养,文化的推广,这些除了精力之外,都是要真金白银来支撑的,如果没有资金实力,一切都是浮云!当然,小地方的特色由小地方来肯定,才是小地方茶变得有名气的根本!一一喜茗堂龙新久2020年4月9日生活中有茶,茶中有健康!。

好多国家的人都喝茶,我们中国有自己的茶文化,但是外国人喝什么样的茶?

茶叶是世上的三大饮料之一,自从它走出国门在世界上被人们广泛的接受也不过是三百年的时间。我国历史上的白银都是从国外流入的,主要是靠出口丝绸、瓷器、茶叶换回来的,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船队先去南美大陆装上银子,再来中国大陆换回他们的王室、贵族们需要的上述几样东西,再浩浩荡荡的满载而归的。在陆地上,一条茶马古道将五夷山中的茶砖,经过晋商的马帮驼队的几经波折运到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去了他们的纪念馆才知道:乔家大院负责国内的运输,出关以后就是榆次常家的天下了,为了防止换回的银子被途中的快马飞贼打劫,他们在俄罗斯境内将其熔化后铸成了冬瓜大小的实心银球,起名“没奈何”。

飞贼的“探囊取物”往往会反被坠入马下……去了俄罗斯才知道他们都是喝黑茶,就是那些后发酵的茶叶。图1⃣️2⃣️3⃣️,1⃣️是他们用来煮茶喝的铜火锅——茶炊。保加利亚是玫瑰花的王国,他们的玫瑰精油卖出了黄金的价格,那个是制造香水的原料,也是可以口服的养颜美容食品。当然他们的玫瑰花茶也是值得认识一下的,那里的玫瑰花采摘节是在每年的六月份,我是七月去的沒有赶上。

图6⃣️是英国人喜欢的两款立顿红茶,有早餐茶和伯爵茶(亚曼),这个都是茶包了,那个伯爵茶来自于一百多年前的一位首相,他在红茶里面加入了柠檬、薄荷等等的一些树叶子,它为国人的了解还要仰仗于十几年前的“达芬奇密码”那部电影的对话:喝点儿什么?来杯亚曼茶吧!图7⃣️左下角是韩国人喝的柚子茶,其实就是柚子皮加糖煮成了酱,我们从小吃柚子都是将那层厚厚的皮儿剥去扔了,这一点应该学习人家的惜物精神。

本国的喝茶近几年没有学会使这项工作删繁就简,反而越来越玄乎了……我喝了五十多年茶最讨厌别人给我讲“茶文化”,有好茶尽管上来,费什么话!你配给我扯这个吗?每天煮上两壶茶,起码50克干茶……专用的茶包,虽然费了点,嗞味足啊!图8⃣️ 国人的喝茶也像老外的AOC级别的葡萄酒,讲究个原产地,我说的是龙井、和岩茶的“坑”,不喜欢普洱的山头,那是真的“坑”!国人以茶入菜,图9⃣️ 这个好像也就是日本有抹茶的点心。

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文化有什么不同?哪个国家的茶历史更加深远一些呢?

茶人相聚说茶,不时会有中日茶道之别的话题。日本的茶道我没有体验过,但看了很多详细的表演视频。中国的现代茶艺表演面对面见过很多次,但没有一次是能够从头到尾直视下去的.......日本的茶道表演,从你踏入他院子的那一刻起就已开始,整体环境充分的营造出了日式的“侘静”之美。你低下头钻进茶室、盘腿坐下、茶师为你奉上茶水,这个过程重现了一段日本的历史。

千利休代表文官集团向即将成为日本第一人的丰臣秀吉道贺和表示支持,又通过各种方式传达双方间的平等关系。在整个表演中,体验者能充分的感受到表演者的严谨和敬意,整体环境烘托出了美与雅,还有日本的历史文化。但我个人认为日本茶道与茶之间并没有多关系,千利休只是用茶把他的美学修为与政治智慧串联起来了。千利休确实厉害,他用茶道串联起来的政治力量使当权者忧虑。

千利休与他的优秀弟子古田织部,最终都被不同的当权者命令切腹自杀。在我们中国,一般是不会轻易称"道"的,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道”是一种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带有崇高性。而日常可以称之为"道"的,恐怕只有茶道了。喝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日常行为,但它却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我没有见识过传统的中国茶道是怎样演绎的,现在我们平常能够看到的称之为茶艺表演,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

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位穿得就如同仙子一样的美女在表演茶艺。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温婉、柔美......能不能专心把茶泡好了再叫我来喝呢?动作虽然都很美,但明显不能把茶泡好喝啊!这样会让我误会是不是请我喝茶的......日本茶道用整体环境来表现美和雅,由人来演绎谨和敬。中国目前的茶艺用人来演绎美与雅,诱代敬、谨被丢,何以为道?只能沦为悦人之艺!茶道是什么?是体验一杯好茶的滋味还是用茶来进入一种境界?怎样去演绎茶道?演绎出来的东西能真实表达茶道的内涵吗?先说日本茶道,日本的茶道虽然很美,但那并不是纯粹的茶道。

就如同千利休对他弟子说过的一句话:“茶道应该根据自己对于艺术、文学感想和领悟,自由发挥”。现在的日本茶道里把他们的美学、艺术、礼仪、历史融合在一起,用茶作为动线进行演绎。这个表演很好的传达了他们的思想和文化,但茶只是辅助工具,是可被替代的,有的茶道(古田织部流派)甚至会加入吃饭。传递的重心是文化和思想,而非茶本身。

日本茶的演绎之道有幸。出了一位千利休,一位在他所处时代中,公认的美学及茶道第一人。在日本最精彩的历史时段,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上出了点睛之力。他最终悲情离世,完美的符合了圣人的标准。正好日本也只有绿茶(抹茶为主),极易产生一致的共识,这些综合原因造就了日本茶道。在我心目中,中国的茶道才是最纯粹、内涵最丰富,也是最有深度的,没有之一。

甚至可以说中国人对茶的理解,和其他国家是不同空间维度的。光是加工制作上就有六大类茶,每一类茶还有很多不同品类,关于茶的研究和理解更是多元化。正因如此,中国的茶道表演很难像日本茶道那样达成共识。但真实的喝茶之道与演绎之道是有别的!喝茶之道需要你去亲身体验,以茶修心之道需要你去深入理解。这些都无法通过演绎来准确的传达。

自从朱元璋罢造龙凤团饼后,打开了中国制茶人的创新思维,促成了中国茶叶制造方式的大变革。从此中国茶可以轻松的走进寻常百姓家。而日本则因斗茶的奢侈、浪费,迎来了千利休用美学、意境和寻求心灵安宁所做的茶道改革。加上地理环境和其他各种因素,日本茶道的发展稳定了下来,保留了来至宋代的茶文化。而中国在这个变革中逐步抛弃了这种喝茶方式,并逐渐发展出了乌龙茶、红茶黑茶3大类茶。

怎样去演绎中国茶道是很难的,因为茶与中国人的生活融合度是非常高的。学茶更重要的是对茶的全面理解,而非表演。如要表演,我期望中国现在的茶艺能抛弃那些媚俗的做作,也别叫茶艺师那么麻烦,就两个字“茶师”多好。内容上可加入些传统礼仪,以严谨、专注的态度,用茶来表达出思想和修为,方可称之为道吧。中国丰厚的文化,如此多的茶品类,理应百家齐鸣,为何要被现在的茶艺所禁锢呢?茶道不只是一场表演,正因茶涉及的文化范围非常广,才可称之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