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活水",其实就是源自大自然,清洁无污染,因为流动而富含氧离子的水,扬子江心水就是这样的水。说的是茶和水的最佳搭配,蒙山顶上的茶好不好,喝过的人自然知道,这里姑且不论。说明陆羽对于水的品鉴已经有了很高的见解。扬子江心的水,为什么泡茶最搭呢?茶因水而活,水因茶而润,一杯好茶一定是好水和好茶的完美结合。

泡茶的步骤是什么?

喝茶是好的生活习惯,泡茶是一门比较有讲究的学问,泡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品茶的质量,不论是个人自泡自饮还是给客人泡茶,都应按照正确的顺序,这样泡出来的茶才好喝。具体的泡茶步骤为:1、温具,即用热水冲淋茶壶、茶杯,随即沥干,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2、置茶,即用茶勺舀适量的茶叶入茶壶或盖碗中。

3、冲泡,按照茶叶的多少以及茶壶的大小,将开水注入壶中,八分满为宜。需注意第一泡水为洗茶,不能给客人喝,应直接倒掉。4、奉茶,要面带笑容,最好用茶盘托着放置客人处,手指并拢伸出,以示敬意5、赏茶,茶叶冲泡好后,应先观色察形,端杯闻香,再品其汤赏其味。泡茶有很多讲究,不同地方泡茶的方法各有不同,但基本步骤是一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人喝茶的方式和今天一样吗?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并了解茶的国家。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茶从药用逐步到食用、饮用,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茶文化。在长达千年的发展中,茶也随着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入其他国家,影响越发深远。时至今日,我们的茶文化依旧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茶,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是如何被发现,被喜爱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了解一下,茶的起源和发展。

茶的起源相传早在远古时期,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的记载。但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早已经不可考证其真实性。而关于茶最早的记述,是由晋人所著的文献,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到:"周武王伐封,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其实之珍者,树有荔支,蔓有辛药,园有芳萌、香茗。

"这段文字大致意思是早在2000多年前,周武王时期,巴国境内已经有人工茶园培植的茶叶,其中"香茗"就是茶叶,并且作为贡品,非常珍重地献给周王室。由此可见,充满智慧的中国人很早就已经开始人工培植茶叶了。关于茶的起源,一代茶圣代陆羽对此有专门的论述,他在《茶经》中记载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耀,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

茶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的,到了春秋时期,茶叶逐渐从药物转变为日常的食用之物了。随着时间的发展,茶的饮用也从王公贵族渐渐流传到民间,也不再是名贵的皇家专属,普通百姓也可以饮用了。据文献记载,大约是汉代时期,江南地区有一些人家就流行饮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的种植和饮用从西南向东传播开来,茶的生产遍及淮河以南各地,饮茶风气盛行于南方并逐渐传到中原、华北。

同时,伴着清谈和佛道风气的兴盛,士大夫阶层以及文人、僧人、道士等都把饮茶作为一种高雅享受和精神寄托,作为陶冶情操、表达志趣的手段,使饮茶不再局限于醒脑解渴的自然使用价值,逐步过渡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茶文化开始萌芽,从而为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茶文化的发展唐代时期,由于唐王朝的经济文化得以发展,同时在当时社会稳定的环境下,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重视。

据文献记载,唐以前的使用茶叶方式,最原始的是嚼茶叶来生津解渴。再后来较为细致一些,饮茶方式是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等,制成茶饼或茶团,饮用的时候把茶饼或是茶团捣碎,放上葱、姜等煎煮,用来佐餐或解渴,这也是一种粗放式的饮茶方式。到了唐代,饮茶风气渐趋普及。据唐代文献《膳夫经手录》中记载到:"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

"唐贞元年间,茶的饮用普及全国,上至王公贵族、文人大夫,下至村野百姓,形成了全国性的贵茶风俗。有文献记载:"嗜茶榷茶,皆始于贞元间矣。"唐朝中后期,陆羽《茶经》的问世。 这部著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它全面论述了茶的起源、茶叶的采制、制茶用具、煮茶用具、烹茶方法、茶的饮用以及茶的历史等十个门类。

可以说,《茶经》是当时茶产大盛、饮茶风行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它的出现使"天下益知饮茶矣"也极大推动了饮茶风习的传播。到了宋代,茶文化进一步发展,将唐代煎茶法发展为点茶,民间出现了"斗茶"的饮茶方式。这种艺术性较强的"斗茶"的内容大致是文人士大夫以及佛门僧侣争相讲求茶品、火候、煮法及饮效等。斗茶、茗战因其高雅的形式、无限的趣味深受普通士人甚至皇帝、大臣们的喜爱、痴迷。

此后,明清时期茶的饮用更加的精细。在明代,散茶中的绿茶是利用炒青法所制的主要茶类,其中也包含部分花茶。清代的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等茶类,组成了我国茶叶基本种类,同时,"点泡茶"的方法被"撮泡茶"取代。清代,茶叶远销英法,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的代表。茶叶,时至今日,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文化地位,也成为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泡茶为什么要用陶瓷水罐储存水?

有一句古诗: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说的是茶和水的最佳搭配,蒙山顶上的茶好不好,喝过的人自然知道,这里姑且不论。扬子江心的水,为什么泡茶最搭呢?茶因水而活,水因茶而润,一杯好茶一定是好水和好茶的完美结合。古代的各种茶砖家对于泡茶的水有各种排序和推荐,个人认为归根到底就是要用"活水"。所谓的"活水",其实就是源自大自然,清洁无污染,因为流动而富含氧离子的水,扬子江心水就是这样的水。

许多对茶痴迷的老茶客喜欢用陶瓷水罐储水,而且在储水后会经常用水瓢搅动水罐中的水。这是因为,我们现在城市生活中日常饮用的水多为桶装水。这些桶装水在生产,运输,储存的过程中都需要密封,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常常搬动,导致水中原有的氧离子释放出来,因为长期密封,这些释放的氧离子无法得到补充,虽然没有变质,但是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死水"。

名泉佳水对于泡茶真的有影响吗?

水为茶之母。自古至今,历代茶圣茶仙们都认同:“好茶须有好水配”只有鲜活的好水和优质的香茶相遇,茶水的味道才会登峰造极。唐代茶圣陆羽,曾经在《茶经》这样论述泡茶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北宋宋徽宗赵佶:“水以清、轻、甘、冽为美”。在苏东坡《汲江水煎茶》,在月色朦胧中用大瓢将江水取来,当夜使用活火烹饮,方能煎得好茶。

明代著名戏曲家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里指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也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红楼梦》妙玉更是绝妙,“用梅花上的雪埋在地下,隔年煮茶”。这样的水煮出来的茶,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由此可见,古人对泡茶用水是多么重视和讲究。科学证实,茶叶本身呈弱碱性,如果水中的PH值呈弱碱性的话,能有效保护茶叶里的茶多酚(茶叶里最有效的营养物质)。

如果为了追求茶叶的营养和口感,弱碱性天然矿物质水是泡茶水的最佳选择。生活中泡茶建议第一选择:纯净水。这是个保险的选择,它不会使茶增色,也不会破坏。如果选择自来水,一般会含有氯气,稍开盖(15秒)挥发氯气,也可以使用。如果选择矿泉水,较为复杂,请重点感受其清冽和甘甜的感受,一般有次感受,我想不会太差。。

唐代茶神陆羽,为什么把庐山桃花源里谷帘泉的水,评为天下第一泉?

陆羽其人,并不是出身高贵,而是一个弃婴,他生性自卑多疑,但是他遇到一生的良师,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陆羽被称为“茶圣”,我们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陆羽,听其名字,观其称号,大家心里对他的印象一定是位出身高贵,白衣胜雪的翩翩佳公子,在茶盘间素手撩拨,指点茶之江山。但是现实会打破你不切实际的幻想,陆羽完全不是那样的翩翩少年郎,他出生在唐代的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这个地方不是陆羽的福地,甚至可以说是伤心之所,在这里留下了他无尽的辛酸,《文苑英华》里有一段叙述: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

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燕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嗔。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不愆也。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说,陆羽不知道是哪里人,很有可能是个弃儿。有仲宣、孟阳一般丑陋相貌,相如、子云一般的口吃,为人小气多疑,富有才华,朋友也规劝于他,可能由于自身的关系,他其实很自卑,所以有点性格偏执。

在封建社会,走仕途经济才是正途,像茶学、琴艺之类的学问,要么算爱好,要么算不务正业的“杂学”,懂也可以,不懂也可以,并不是非学不可的,就像你上学之余喜欢玩游戏,但是游戏很难归于你的科目成绩是一个道理。陆羽和其他的学子是一样的,在兴趣爱好之余,还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但是他是一个异类,把兴趣爱好做成了一项千秋大业。

陆羽是一个弃婴,《新唐书》里有记载,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时,看到一群愁雁哀鸣,走近一看,是一个男婴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是他身世的一个版本,另一个版本是,他被一李姓夫妇收养,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李公夫妻思乡归家,就把他交给高僧积公,积公为他占卜,卦辞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取名陆羽,他一直在积公身边煮茶奉水,他的恩人积公本是烹茶高手,在积公身边耳濡目染,自然也习得煮茶精髓。

在陆羽没有成书之前,茶只是一种草药,他为了能做到极致,遍访天下名水,并为此给了一个排名陆羽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安史之乱”,他随难民南下,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茶叶产制资料,并积累了丰富的品泉鉴水的经验,撰下《水品》一篇,可惜今已失传。说明陆羽对于水的品鉴已经有了很高的见解。

当时有一个叫张又新的人,在《煎茶水记》中记载,陆羽曾经品评过江河井泉,及雪水等二十种水单。可以想见,陆羽对于品茶这个兴趣爱好是真的发挥到了极致,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嘛,陆羽用亲身的经历告诉大家,要做就做到极致。唐时曾任过衢州刺史的赵磷,其外祖与陆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话录》里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鬻茶之家,陶其像置于锡器之间,云宜茶足利。

”在陆羽之前,并没有茶的写法,茶写作“荼”,是和药一样的功效,并没有品茗一说,而《茶经》成书于何时,并无考证,但是可以确定的说,他能成就如此著作,并为后世称为“茶圣”,和他执着的性格有关系,他为了研究茶性,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茶叶的采制饮用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成为某一项事业的专家之前,首先得具有精研学术的精神,陆羽就具备这样的精神。

张又新曾经提到过陆羽给天下水排名一事,如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老三是蕲州兰溪石下水,而扬子江中心的中泠泉,排名第七。谷帘泉能成为天下第一泉,是因为它水质清冽,陆羽说天下第一泉的传说,众说纷纭,也许是为了增加第一泉的知名度,传说不可考,但是谷帘泉确实当得起泉水中的“航空母舰”我们来着重说一下,这个谷帘泉,这个谷帘泉四周多山体,肯定就是山泉水之类了,周围多有砂岩,大家应该知道砂岩的作用,对于水质的过滤是具有很大的作用。

谷帘泉四周植被繁茂,特别是下雨天,雨水通过植被,经过砂岩沉淀,流经岩石裂缝,形成涓涓细流,多股细流汇聚成一泓清泉,从涧谷喷涌而出,蔚为壮观。此外,宋代的王安石、秦少游、朱熹等也都慕名到此,品茶品水,公认谷帘泉甘美无比。宋代名人王禹偁还专为帘泉写了序文:“:“水之来计程,一月矣,而其味不败。取茶煮之,浮云蔽雪之状,与井泉绝殊”。

另外庐山有一名茶,庐山云雾茶,茶叶粗壮,常年在此环境下生长,必然浓郁甘馥。 那么陆羽说庐山谷帘泉天下第一泉是怎么回事呢?根据张又新《煎茶水记》:刺史李季卿在扬子江畔,偶遇陆羽,便邀请同行。李季卿早听说陆羽大名,也有心和他一起品茗聊天,他听闻扬子江附近的南零水煮茶极其好喝,便叫身边的士卒去打了来泡茶,结果士卒笨手笨脚的,泼洒了一半,怕回去受到责骂,就偷偷灌了江水。

结果这士卒哪里知道,内中有个品水高手,陆羽喝了一口便说,这哪里是南零水,分明就是近岸之水嘛。士卒一听被揭穿了,跪在地上交代得一五一十,之后陆羽就被传得神乎其神,长期在水世界里浸淫,怎么能不清楚,水质一清一浊,一轻一重的道理。但是关于陆羽品鉴庐山泉还有另一种说法,和品鉴扬子江的水如出一辙,都是士卒打翻了水,陆羽一品之下就知道不是谷帘泉,此等传说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