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两汉以前,中国的茶叶都是将鲜叶直接放进汤里做羹或者做粥的。推荐:太湖银鱼、苏式熏鱼(爆鱼)、虾籽鲞鱼、梅鲚、白虾、阳澄湖大闸蟹购买地点:乾生元、采芝斋、叶受和、稻香村及各大超市茶叶过年来客,长辈都是爱喝茶的!带点茶叶回去是最明智的!苏州最负盛名的当属碧螺春了!当然碧螺春的价格也不便宜。

茶与佛有什么典故?

茶和佛结缘很早。据陈舜臣在《茶事遍地》中的说法,唐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的降魔师在坐禅时禁止一切饮食,唯一的例外就是茶,可见当时茶就被看做某种不同凡俗的特别之物。这个说法出自《封氏见闻录》。收养“茶圣”陆羽的也是禅师,是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自《百丈清规》行世以来,禅寺多有“农禅并重”,有不少禅寺的“农”就体现在茶园中。

四川蒙山茶,据说是甘露普慧禅师亲手所植;武夷岩茶自古有名,建安的岩茶师傅,有不少是寺院的僧人;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僧人所手制的水月茶,就是如今的碧螺春;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也大大的有名。此类佛茶,还有黄山云雾、普陀山普茶、大理威通茶、天台万年寺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香林茶等等。而关于僧人以茶养生的神异故事也有不少。

宋钱易《南部新书》里有一个故事,说唐大元年间,东都洛阳有一个活了一百二十岁的和尚,唐宣宗问他何以如此长寿,和尚告诉他不是别的,就是爱茶,一天可以喝到上百碗,所以长寿。以茶供佛在宋代已成传统。宋真宗年间释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就有六七十处说到吃茶,所述禅师故事中,就有不少和茶有关,有些禅师爱茶到了不可一日无茶,将之比喻为“家风”的。

不仅自己喝,还要供佛,“供佛以紫茸香”。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即有“茶头”一职位,专管煮茶供佛、待客。此外,公案中也多有用茶打机锋的,比如广为人知的赵州“吃茶去”。赵州问新来的和尚:“可到过此间?”回答未曾到,赵州让他吃茶去。回到到过,赵州还是让他吃茶去。院主不理解,为什么到没到的,都要吃茶去呢?赵州把他叫过去,院主答应着过去,赵州对他说:“吃茶去。

隋朝的文臣武将都有谁?

一武将:高颎,开皇八年(588)隋朝以晋王广为元帅伐陈。高颎为元帅长史,指挥全军一举灭陈,完成南北统一,以功封齐国公。高颎为相近二十年,又曾统兵出御突厥,对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起了很大作用。贺若弼,伐陈有功,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史万岁,史万岁(549—600.11.2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隋朝名将。

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随父从军。北周武帝时,其父战死,以忠臣子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北周末,随上柱国梁士彦攻讨相州总管尉迟迥,每战先登,因功拜上大将军。隋初,因大将军尔朱勣谋反被杀而受牵连,发配敦煌(今甘肃敦煌西)为戍卒。隋开皇三年(583),秦州,总管窦荣定击突厥,遂至辕门请自效。奉命与突厥单骑比武决胜负,驰斩其一勇士,使突厥军不敢再战而退。

每行军作战,身先士卒,善抚部下,将士乐为效力。因其南征北战,屡建战功,遭杨素嫉妒诬陷,被隋文帝冤杀。韩擒虎,八年冬至九年春,隋大举攻陈时,领军为先锋,从右翼进攻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率500锐卒夜渡长江,迅速袭占采石( 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 ),半日内攻克姑孰(今安徽当涂),然后进军新林(今南京西南)。

陈军畏惧,镇东大将军任忠等相继投降。韩擒虎率500精骑,由任忠直引入朱雀门,占领建康城,俘后主陈叔宝。因功进位上柱国大将军。刘仁恩,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隋朝大将。 在当时颇有名气,治绩号称天下第一,深得重用杨素,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

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韦云起,隋开皇中,以明经补符玺直长。孤身一人前往突厥借兵两万并运用计谋击溃契丹人,堪称有勇有谋。这样的将领与事迹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长孙炽 ,字仲光,上党文宣王稚之曾孙也。

祖裕,魏太常卿、冀州刺史。父兕,周开府仪同三司、熊绛二州刺史、平原侯。炽性敏慧,美姿仪,颇涉群书,兼长武艺。建德初,武帝尚道法,尤好玄言,求学兼经史、善于谈论者,为通道馆学士。来护儿(?-618年),字崇善,江都人,隋朝名将,东汉中郎将来歙之后。来护儿早年投奔隋军,参与平定陈朝,累功至上开府,后随杨素平定高智慧起义,升任大将军。

隋炀帝继位后,来护儿进封右翊卫大将军、荣国公。大业八年(612年),隋军一征高句丽,来护儿率水军逼近平壤,终因轻敌致败。九年(613年),来护儿随军二征高句丽,但因杨玄感造反,遂回军平叛。十年(614年),来护儿三征高句丽,迫使高句丽王请降。张须陀,张须陀“性刚烈,有勇略”(《隋书·张须陀列传》)。隋开皇十七年(597年)二月,昆州(治在今云南昆明市西郊马街附近)刺史、羌族首领爨翫举兵反隋,张须陀随行军总管史万岁前去进讨。

因功被授仪同,赐物三百段。薛世雄555年―617年),字世英,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泾州刺史、舞阴郡公薛回之子,隋朝将领。周法尚宇文述司马德勘屈突通周罗睺杨义臣二文臣:苏威,太子少保,兼纳言、度支尚书;后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苏威很有才能,历任要职,力主减轻赋役,并主持修订隋朝法典。

与高颎参掌朝政,齐心协力辅佐隋文帝多年。开皇九年(589年)被任为尚书右仆射,时为"四贵"之一。开皇十二年(593年),因被举报结私营党而被免除官爵。崔仲方,字不齐,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县)人。周隋时期大臣.少好读书,有文武才干。明经及第,以为宇文护参军事,向北周武帝献上灭齐之策。北周宣帝时,迁少内史,出使淮南。

隋文帝杨坚即位,颇受器重,与高颎共议正朔服色,进位上开府,转司农少卿,进爵安固县公。仁寿初年,拜代州总管。从平汉王杨谅反叛,进位大将军,拜民部尚书,出为信都太守。薛胄,字绍玄,隋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鼎)人,生卒年不详。薛胄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父薛端,仕北周,官至蔡州刺史。薛胄自幼天资聪明,每读书颇晓其大义,常感叹后世的训注者,不能领会先圣的深旨所在,经常据己意辨证错误,受到当时诸儒的称赞。

他还讲气节,志于功名,北周明帝时,他袭父爵为文城郡公入仕,以后还任过上仪同、司金大夫和开府等职。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元岩喜欢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他刚正耿直有度量,注意培养自己的名节,年轻时与渤海的高颎、太原的王韶志同道合,交情很好。入后周为官,多次升迁至内史中大夫,封为昌国县伯。王韶(526-593年),字子相,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

隋朝大臣,原州刺史王谐之孙。幼而方雅,颇好奇节。初仕北周,官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封昌乐县公。 隋文帝即位,加封为项城郡公,转任灵州刺史。 晋王杨广镇守并州,以为行台右仆射。 参与平陈之战 驻守石头城,进位柱国。 秦王杨俊为并州总管,以为长史。开皇十三年,劳弊而死 ,时年六十八岁 。隋炀帝即位,追赠司徒、尚书令、都督灵州豳州等十州刺史、魏国公。

"碧螺春"是一种什么茶?

你好!碧螺春属于绿茶。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种茶、品茶历史悠久,产茶量极为丰富。因疆土广袤,各地环境气候不同,茶的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中国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分为六大类,即绿茶、黄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江苏省原吴县的太湖洞庭山碧螺峰,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特殊的花朵香味。

碧螺春历来以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甘津的绝妙滋味倾到众人。据记载,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千余历史。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碧螺春”。碧螺春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喝一杯碧螺春,仿如品尝传说中的江南美女。极品的碧螺春,银白隐翠,条索细长,卷曲成螺,身报白毫,冲泡后的汤色碧绿清澈,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回甘持久。

茶具用沸腾的开水冲洗加温后,放入适量茶叶再以70℃—80℃开水冲泡即可(但我个人比较喜欢90℃左右的开水)。一次的茶叶量,可依个人喜好连续冲泡数次,使用陶土制之茶具泡茶,其风味更佳。但用细腻的白瓷杯或透明纯净的玻璃杯欣赏效果更好。碧螺春贮存时要避免放于高温或阳光直射的场所。如果放在10℃以下的冷藏柜或冰箱内储藏,即使久贮仍能保持碧螺春的色、香犹如新茶,冲泡后味道依然鲜醇爽口。

苏州的特产烟酒茶都有哪些?

苏州特产的烟酒听得少,茶叶碧螺春举世闻名,买一些苏州特产给长辈不一定得是烟酒茶呀,看看苏州有哪些适合送给长辈的特产吧糕点类传统口味的糕点,价格也不贵,像海棠糕大约3块钱一个。实在挑花眼,也可以选择礼盒装,糕点师傅会搭配好,苏式糕点口感比较松软,适合老年人的口味,当然年轻人也有喜欢的!推荐:海棠糕、梅花糕 、葱猪油糕、金钱方糕、百果蜜糕、定胜糕、松子黄千糕、松仁椒盐夹糕、瓜子仁玫瑰拉糕、云片糕等,最近很火的苏州新城花园饼屋的奶酪包也不错哦!购买地点:黄天源 、采芝斋、稻香村、花园饼屋......糖果零食类苏州糖果、苏州蜜饯等是苏州老字号的畅销物,买点带回家,也不会太占地方,很方便。

推荐:采芝斋糖果 、蜜饯、黄棣西瓜子购买地点:采芝斋、湘城老大房及各大超市年糕、豆腐干苏州的年糕真的很好吃,口感香糯,而且它们可以真空包装,路途遥远的伙伴也不用愁了!津津卤汁豆腐干,苏州人从小吃到大的牌子,看着黑乎乎、其貌不扬,咬一口汁水香甜!推荐:卤汁豆腐干、苏州年糕购买地点:采芝斋、万福兴、长发及各大超市......肉 类苏州人逢年过节,各式各样的卤菜熟食是少不了的,酱肉酱鸭更是供不应求。

带些酱肉酱鸭让亲戚朋友尝鲜最不错了!推荐:叫花鸡 、万三蹄髈 、同里状元蹄、太仓肉松 、苏式酱鸭等购买地点:陆稿荐、盛三珍 、王四酒家......水产品大家都知道,苏州临湖,各类水产品也是驰名全国的,如阳澄湖大闸蟹、太湖三鲜等等,而且口感还很鲜嫩,可以买点让家人都尝尝苏州水产品的味道。推荐:太湖银鱼、苏式熏鱼(爆鱼)、虾籽鲞鱼、梅鲚、白虾、阳澄湖大闸蟹购买地点:乾生元、采芝斋、叶受和、稻香村及各大超市茶叶过年来客,长辈都是爱喝茶的!带点茶叶回去是最明智的!苏州最负盛名的当属碧螺春了!当然碧螺春的价格也不便宜。

名牌的碧螺春价格贵,路上的小店又担心不正宗。那不如去苏州的东西山购买碧螺春。购买地点:观前街有闻名的“三万昌”,山塘街有“玉露春”,留园路上还有很多的原先苏州茶厂的专卖店。价格参考(2016年数据):极品碧螺春:1800-2300元/斤精品特级碧螺春:1500-1800元/斤特一级碧螺春:1200-1500元/斤特二级碧螺春:1000-1200元/斤一级碧螺春:800-1000元/斤二级碧螺春:600-800元/斤三级碧螺春:500-600元/斤炒青一级碧螺春:400-500元/斤炒青二级碧螺春:300-400元/斤工艺品苏州的工艺品都是很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多,价格也不便宜,家里长辈真的有兴趣所在,倒也是可以投其所好,当然还要有这方面的辨别能力,别被人坑了就好。

茶的来源和来历是什么?什么茶最好?

一般而言,如果想要探寻一个事物的来源,最好从记录该事物物名的古文字入手。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侧重于以形表意。因此,我们就有可能从记录物名的古文字字体去探寻该事物的由来。在唐代以前,中国所有的文献里并没有“茶”这个字。但是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晒青制茶法,也就是说至少在三国以前中国就有了现代意义的茶。

只不过唐代以前的文献里都把茶写作了“荼”。中国古典文献中最早记录荼的是《诗经·邶风·谷风》,诗曰:“谁谓荼苦?”汉代毛亨解释说:“荼,苦菜也。” 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释物》解释“荼”说:荼,苦菜也。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也把荼解释为苦菜。所以荼的本义为苦菜。中国古人在劳动过程中发现有些苦菜吃了可以提神,也可以强身健体,所以慢慢地就有了把这种苦菜拿来食用的习惯。

这种用来提神健体的苦菜就是现代意义茶的祖先。两汉以前,中国的茶叶都是将鲜叶直接放进汤里做羹或者做粥的。所以中国古代只有吃茶而无喝茶之说。但是,吃茶的鲜叶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如果想要一年四季都吃上茶,只有把茶像其他菜一样晒成干。因为人们已经在生活中发现失去大部分水分的菜干可以长时间保存。所以,两汉至三国期间,茶就以晒青的方式出现了。

隋唐开始,人们创造了蒸青制茶法。明代人们创造了炒青制茶法。炒青是中国六大茶类中最常见的制茶法。晒青被白茶继承下来了,蒸青被恩施玉露等茶继承下来了。这就是茶的来历。至于什么茶最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中国可以产茶的地方太多了,不同的地方做茶的手法不一样。中国光茶的大类就有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绿茶黑茶、黄茶六大类。

每一类的产区都很大,每一个小产区因为地理环境、文化的不同,做出茶的特色也不尽相同。所谓类类有好茶、处处有好茶,哪个最好真的无从比较。所以茶友们常说茶无止境,因为谁也不知道最好的茶到底是什么茶。再加上每个人的喝茶经历、对茶的期望值不一样,口感偏好也不一样,对茶品质的判断也会因人而异,评判有很大的主观性,就算有了结果,也不会客观。

中国十大顶尖茶叶分别是什么?国内茶叶排名前十的品牌美食分别是什么?产地在哪儿?

如果问我中国十大顶尖茶叶是那些我真是无法说得清,我虽然是一位很喜欢喝茶的人,平时以喝安溪铁观音和信阳毛尖为主。据说这两种茶叶也排过前十,但是我喝的只是这两种茶叶的一般级别,高等级的我真是喝不起,因为太贵了!近十年每次开车经过湖南岳阳我都会去一家比较有名的茶庄买1斤君山银针,我比较喜欢君山银针那种香味!说到杭州的西湖龙井,我还有一个小故事,1975年6月去上海出差,我们在杭州仃留了两天,和同事去虎跑泉,当时虎跑泉有一家喝茶的茶厅,虎跑泉水泡龙井茶,每杯收费5角钱,我真舍不得喝,实在太贵了!当时5角钱够我一个人在上海吃两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