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上樑不正下樑歪,位极人臣的和珅尚且如此,由于可见乾隆这一时期的执政是有些“玩忽职守”的,対贪官的危害性没有应有的重视。两岸的群山层峦迭嶂,一条蜿蜒的山道与孤舟相互照应,远处高耸入云的山峰和河面的波浪都雕刻得非常细腻,整个画面意境清丽,可见作者对作品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理解与非凡的技艺。

月饼的来历?

大家好,我是喂食家,是一个喜爱美食,接地气实战经验丰富的餐饮业内人士,喜欢美食的请关注我,感谢点赞,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月饼(拼音:yuè bǐng),又称月团、小饼、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秋节的时节食品。月饼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发展至今,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月饼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也是中秋节的时节食品。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古时候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等祭品。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月饼作为拜祭月神的供品,其由来历史悠久。“月饼”一词,在现存文献,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发展至今,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在古时也称“小饼”和“月团”,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从中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

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有了“团圆”的象征义。

清朝最大的败家子是谁?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清朝统治中国有268年的时间,在这段历史长河里,大多数人对于清朝的认知主要还是建立在康熙、雍正、乾隆这仨位皇帝的身上。这祖孙三人在位一共有一百多年的时间,而在这仨统治的时期,平民百姓基本都能安居乐业,社会也比较安定繁荣,达到了清朝统治史上的高峰,而这段时期又被称为“康乾盛世”。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仨位就都是旷世明君了,在小编看来,清朝的皇帝真正有能力的并不多,也只有康熙和雍正两位罢了,乾隆虽然也有一定的能力,但更多时候,乾隆实际上是一个二世祖。先说康熙。康熙帝少年继位,先是斩鳌拜,跟着灭三藩平吴三桂。再跟着是历史性地收复台湾,平定准噶尔,一桩桩都是了不得的功绩。在对民政策上,康熙实行的是永不加赋政策,让农民百姓得以维持生计,社会趋向稳定,让清朝从入关中原后彻底的得以站稳陈脚,为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雍正继位,虽然这位爷在“九子夺嫡”中所表现出来的手腕让人有些反感,被认为是卑鄙狡诈的代言人,但不可否认的是此君确实是兢兢业业、勤勉执政的明君。雍正上台后不但大大整顿了贪污腐朽的歪风邪气,还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雍正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十三年,但却是“康乾盛世”中间不可或缺的一环。雍正之后就到“十全老人”乾隆继位了。

其实到这位乾隆爷继位的时候,由于康雍两帝打下的坚实基础,许多雍正时期推行的新政策已经开始有了成效,所以此时的清朝已是钱粮丰足,社会经济发展到了顶峰的盛世了。说白了,乾隆差不多是一个坐享其成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中的原因,其实也不是说乾隆没能力,只是雍正确实命不好,如果他稍微命长一些,不说像康熙执政60年吧,就算折算一半做个30年皇帝,那这个盛世就只能叫“康雍盛世”,没乾隆什么事了。

既然如此,乾隆只需要守住先皇的基业就已经算是优秀的了。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乾隆不但重用大贪官和珅,还自瑜“十全老人”。说起重用和珅,要知道在雍正时期,可是实行贪污大整治的,而乾隆时期的清廷,除了和珅,就没有贪官了吗?非也,和珅只不过是乾隆执政时期清廷官场一个典型,一个缩影。所谓上樑不正下樑歪,位极人臣的和珅尚且如此,由于可见乾隆这一时期的执政是有些“玩忽职守”的,対贪官的危害性没有应有的重视。

只不过由于前人先辈拼下的庞大基业,足够乾隆挥霍而已。除此之外,乾隆多次下江南巡视更是花费了大量的国民资源,虽说有和珅这个谄媚溜须的大贪官打点一切,并没有动用国库什么钱。但是,这白花花的银子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和大人还不是从平民百姓身上搜刮下来的。只是可惜,乾隆这个二世祖皇帝却被盛世蒙敝了双眼,没有居安思危的觉悟,我行我素,为清朝以后的江河日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小编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也来个添热闹,给山东省人打个招呼吧!久闻山东人爽宜交,有古时山东及时雨之称。今列举山东小吃来表达本人的支持,诸如青岛出海参,是个闻名于世的丰富吃物,又闻诸城烧肉如象是"水晶肴肉"即似唇齿浓香的感觉。久闻济南鲁菜以其清香,鲜嫩,味纯著称。又闻济南特色美食压城三条街,有芙蓉街,有济南美食街,有烧烤一条街。

乾隆喜欢墨吗?乾隆的书法怎么样?

乾隆皇帝(1711-1799年)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誉为“十全老人”。其文武兼修,一生钟爱艺术及文玩收藏,鉴赏力与收藏量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仅对墨的研究和收藏就足以让历代帝王汗颜。乾隆御制题画诗墨乾隆款《御笔题画诗墨》,又名《乾隆御制题画诗墨》。全套9锭。按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分别为:王宠 山水图诗墨王宠山水图诗墨梅花形。

正面为山水图,图中描绘的是冬天湖边的景色。近处的苍松、亭子与湖石雕刻细腻,映衬着远处严峻的寒山,一派冬日清冷凛冽的氛围。背面有填金行书御题诗一首:“识得吴中派,爱看云外皴。问他虚四柱,所待是何人。丁丑(1757年)春御题。”另有“乾隆宸翰”、“几暇临池”印二。此诗题为《王宠高树虚亭》,曾收入《清高宗御制诗初集·二集》卷六七。

侧款为阳文楷书:“大清乾隆年制”。王宠(1494-1533年),字履仁,后字履吉,别号雅宜山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工诗文,精书法,风格婉丽遒逸,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三家”。能山水,工篆刻。王蒙 竹趣图诗墨王蒙竹趣图诗墨长方形,委角。正面为图,图绘丛竹和石山,竹子枝叶疏落,石山皴笔短促而苍劲。

竹林布于下方,石山居上,山路与竹林深处的小亭相连,起到了贯穿气息、参与构图的作用。背面有填金行书御题诗一首:“酌斟范缓与倪迂,竹院深沉昼曝书。借问伊人趣何在,得来非窃子猷余。庚寅(1770年)孟夏月御题。另“乾”、“隆”印二。此诗题为《王蒙竹趣图即用其韵》,曾收入《清高宗御制诗初集·三集》卷八九。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赵孟外孙。曾为元朝小官,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入明,曾任泰安知州,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死于狱中。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为“元四大家”之一。沈周 茄菜图诗墨沈周茄菜图诗墨葵瓣形。正面为图,图中描绘一个茄瓜,其瓜蒂与叶子笔法简练,以“意到情适”为目的,“不拘于形似”,参以南宋牧溪禅宗画的简笔意趣,用凝练而静逸的笔墨抒发自己对于平凡事物的率真情感。

背面有填金行书御题诗一首:“石田率笔迥传神,此独霅溪一脉真。不肯盘餐较滋味,紫苞如滴露华新。庚辰(1760年)仲秋御题。”另有“几暇怡情”、“得佳趣”印二。此诗题为《沈周紫茄》,曾收入《清高宗御制诗初集·三集》卷七。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代隐居吴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博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

一生布衣,优游林下。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笔墨上既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于苍中带秀,刚中见柔。他的画风开创了“吴派”,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王绂 山水图诗墨王绂山水图诗墨长圆形。正面为图,图中描绘的是一叶小舟缓缓荡出山峡的情景。两岸的群山层峦迭嶂,一条蜿蜒的山道与孤舟相互照应,远处高耸入云的山峰和河面的波浪都雕刻得非常细腻,整个画面意境清丽,可见作者对作品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理解与非凡的技艺。

背面有填金行书御题诗一首:“水驿山途各趱程,问谁忘世得无营。九龙一幅萧萧笔,别有悠然访荔情。丙子(1756年)春御题。”又“乾隆宸翰”印一。此诗题为《王绂春流出峡图》,曾收入《清高宗御制诗初集·二集》卷六十。王绂(1362-1416年),字孟端,后以字行,号友石生,江苏无锡人。永乐初,以善书供事文渊阁,官中书舍人。

幼小聪明好学,学识渊博,精通书法,能诗善文,有《王舍人诗集》传世。善画山水墨竹。其墨竹笔法灵活稳健,含有书法特点,多受文同影响。知名于明初画坛。黄荃 花鸟图诗墨黄荃花鸟图诗墨正方形。正面为花鸟图,图中描绘了杏树上栖息着一只禽鸟,神态生动逼真,图左下配以竹子,线条细腻,画面清丽动人。背面有填金行书御题诗一首:“绿竹高擎红杏花,文禽翩集一枝斜,能言何以无言好,默舞东风斗丽华。

乙未(1775年)仲春下浣御题”另有“乾”、“隆”篆书印二。此诗题为《题黄荃杏竹文禽》,曾收入《清高宗御制诗初集·四集》卷二八。黄荃(903-965年),字要叔,蜀人。画家。主要创作活动在后蜀时期。擅长花、竹、翎毛、佛道、人物和山水。是一位技艺全面的画家。以画品富贵流布后世。吴历 山水图诗墨吴历山水图诗墨长方形,四周缺角,两面起边。

正面山水图,山峰挺拔,云雾缭绕,山泉淙淙,林木丰茂,小桥流水,屋藏幽静,刻工细致入微,别具风格。背面填金行书御题诗一首:“我登鸟道华山巅,一泓天池乃俯视。设从山下望石壁,虚无应在云端拟。乃知居高见自广,游于物内迷恶美。渔山写照即境披,评图莫若评其理。乾隆丁丑(1757年)二月,登华山,俯天池,因题此图。

御笔。”另钤“几暇怡情”、“得佳趣”印二。此诗题为《题吴历天池石壁图》,曾收入《清高宗御制诗初集·二集》卷六九。吴历(1632-1718年),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等,江苏常熟人。早年学画于王鉴、王时敏,后接触西方文化,这对其山水画风的形成有潜在影响。他喜用干笔焦墨,笔墨细腻,注重画面的纵深感,并略微注意到透视法的运用。

吴历以其独到的艺术风貌与“四王”、恽寿平并称“清初六大家”。据《竹人续录》等史料载,吴氏兼擅刻竹,风格缜密,深受嘉定派影响。方从义 叶菜图诗墨方从义叶菜图诗墨八方形。正面叶菜图,图中的叶菜刻画圆厚流畅,叶脉、根部清晰细腻,画面清新生动,别有一番趣味,值得仔细鉴赏。背面有填金行书御题诗一首:“向背分明叶簇攒,瀼瀼似浥露华寒。

栽培自不如老圃,滋味何妨识大官。且喜烟芜共长养,漫同冰鲤齐咸酸。融融生意春镫下,画帧当如汉诏观。壬午(1762年)新正御题。”钤“从德”印一。此诗题为《方从义画菜》,曾收入《清高宗御制诗初集·三集》卷一七。方从义(约1302-1393年),字无隅,号方壶,贵溪(今江西贵溪)人。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工诗文,擅古隶、章草,笔法纵逸洒脱,颇富特色;复工画,长于山水,宗法董源、巨然,又师高克恭云山墨戏,峰峦高耸,古木槎枒,墨气冉冉,实为画中逸品。

文壁 松石图诗墨文壁松石图诗墨长方形。正面松石图,怪石居下方,形态奇特,左下的几株翠竹与上方的苍松交相辉映。此作品刻画精细,苍松、翠竹、怪石搭配巧妙,别具匠心。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徵明,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王蒙林壑云泉图诗墨圆形。正面林壑云泉图,描绘了错落有致的山石,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粼粼水波。构图饱满,别具意味。

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官,比知府大吗?

当然是道台比知府大了。明清两朝,地方行政分为省、府、县三级。省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在明初,最早是布政使和按察使。布政使主管民政,俗称“藩台”,从二品。按察使主管司法,俗称“臬台”,正三品。这两个长官,虽然级别上有高低之分,但政治地位是一样的,都是知府的直接上级,皇帝的直接下级,对皇帝直接负责。明初,皇帝之所以要把省一级的管理权限进行分割,主要是为了让布政使和按察使在基层相互制约,避免像元朝那样,封疆大吏在地方上一家独大,造反威胁朝廷。

但这样的分权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如果碰上难搞的事情,比如一定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外患入侵,布政使和按察使可能会相互推卸责任。办不成事。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明朝中期,藩台衙门和臬台衙门就经常扯皮推诿。于是乎,后来的明朝皇帝就在布政使和按察使之上,增加了巡抚。(明朝地方还有一个都指挥使,与布政使和按察使合称三司)每当地方上出现难搞的事件时,皇帝就派巡抚下去,统筹指挥三司解决问题。

巡抚这个官职,俗称“抚台”。起初是不固定的。需要的时候,皇帝才临时设立。派京官下去。不需要了,就撤销。把官员再召回朝。后来,明朝皇帝觉得常设巡抚,更便于对地方进行管理。于是,巡抚才变成了一个固定的职务,成为一省最高领导,管理三司,常驻在地方。既管理地方的行政、司法、经济,也管一部分军事。又后来,到了明末。

由于战争的规模是越来越大。外患或内部的农民军,经常是跨几个省运动作战。于是,皇帝在巡抚之上又设立总督,负责两到三个省的行政、经济、司法和军事。总督这个官职,俗称“制台”。起初也是不固定的。需要的时候才设立,不需要了就撤销。后来,也是因为皇帝觉得常设总督,更便于管理地方。于是总督也变成了固定职务,成为两至三个省的最高领导。

与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关系一样,总督和巡抚虽然级别上有高低之分,但它们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他们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区别只在于,总督往往统辖数省的行政、经济和部分军事权。而所有的巡抚都只统辖一省行政、经济和部分军事权。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布政使和按察使是总督和巡抚的下级。但总督、巡抚对布政使、按察使没有任免权,只有评价权。

也就是说,朝廷考察布政使、按察使时,总督和巡抚的评价,能影响布政使、按察使的升迁或降级。但是,督抚不能直接任免藩台和臬台。二司长官的任免权,在皇帝手上。这一点在很多历史剧中也有演绎。比如《雍正王朝》中,江苏巡抚李卫要在辖区内推行“摊丁入亩”。他让江苏按察使落实政策,但按察使黄伦故意顶着不办。李卫无法撤换黄伦,最后只能想别的办法,才搞掉了黄伦。

清朝入主中原后,大体借鉴了明末官制。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均保留。布政使依然是从二品。按察使依然是正三品。巡抚固定为从二品,与布政使一样。但如果巡抚加兵部待郎衔,则为正二品。总督固定为正二品,比巡抚高半级。但如果兼兵部尚书衔,则高配至从一品。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说清朝的总督和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书记或省长。

那清朝布政使和按察使,就相当于副省长。既然是副省长,那布政使和按察使,自然就有助手了。布政使的助手,在明朝叫左、右参政。品级为从三品。左、右参政之下,还设有左、右参议。品级为正四品。按察使的助手,在明朝叫按察使副使。品级为正四品。按察副使之下,还有佥事。品级为正五品。这些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按察副使,佥事。

其实就是“道台”的前身。他们的工作就是替布政使和按察使,下到府县巡查工作。负责收税和监督。只不过,他们当时的正式职务还是布政使参政或按察使副使,还不是道员。他们的身份也是布政使或按察使的属官。还不是独立的一级。清朝入关后,起初和明朝一样。但到了乾隆时期,估计考虑到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工作任务也很繁重,无法对每一个州府厅都能做到有效的管理。

于是便干脆把各省划分为若干道,把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副手派到各道坐镇。布政使派出的副手,叫“守道”。按察使派出的副手,叫“巡道”。另外,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之下,也有道员派到各道,分别为“河道”和“粮储道”。于是,之前所谓的布政使左、右参政;布政使左、右参议、按察副使等职务,就全部一并取消了。只留下守道和巡道,全部统称为道员,一律为正四品。

而这样一来,道员就脱离了两司,从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副手,变成了布政使、按察使与知府中间的独立的一级。道员变成正式的一级后,知府若有文书,必须要先上呈给道台,由道台转送两司,最后再由两司呈报给督抚。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清朝的知府,就降了半级。从明朝的正四品,降为从四品。从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下级,变成了道台的下级。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中后期,道台还有了向皇帝密奏的权利,是皇帝监视总督、巡抚和两司长官的眼线。而这种皇权特许的密奏之权,是知府不具备的。所以说,道台比知府地位高。无论是品级还是实权,都比知府高。当然,这里说的知府只是一般知府。如果是顺天府尹和奉天府尹,那又另当别论。因为这两个府的知府,地位特殊,都是正三品官阶,比道台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