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投茶:将称取的大红袍投入盖碗中。说完冲泡方法,再来讲讲大红袍的品鉴。”老杨在2017、2018连续两年到武夷山实地研究学习岩茶的种植环境、采摘制作工艺,深刻的体会到了岩韵的真谛在于“香、水、气、韵”四者的完美合一。武夷岩茶正岩核心产区的茶,茶香深沉而具有穿透力,不仅仅有兰花香、果香、蜜香,更有着产地山场小环境独有的地理、气候、植被的自然气息,这种山场气息给岩茶带来了多种香形、层次丰富、浓郁芬芳的复合香气,难以言状,只能用异香来夸赞。

大红袍的岩韵要如何感知?

老杨说茶,实话实说。要如何感知武夷岩茶的岩韵?就需要首先知道什么是岩韵。岩茶粉们都知道,岩韵就是岩骨花香。但是怎样理解岩骨花香呢?不同历史时期的爱茶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清代的乾隆皇帝评价武夷岩茶的一首诗《冬夜煎茶》:“就中无疑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清香至味本天然,咀嚼回甘趣逾永”。乾隆皇帝的这首诗写出了武夷岩茶“岩韵”的特征:岩骨花香、活甘清香。

其中,骨鲠即为武夷岩茶茶汤醇和饱满、苦涩均衡、口感层次丰富分明,因而在口腔中形成的一种向外扩张的力量感和支撑感。“骨鲠”是对武夷岩茶“岩骨”最形象的一种解释。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老所长陈德华在《武夷岩茶大红袍)研究》一书中指出:“如何理解岩韵的含义,可以冲武夷岩茶原产地的特殊生态环境来解释。其结果是:岩韵——岩骨花香——地域香——武夷地土香,即岩韵——武夷地土香。

”茶界名宿叶启桐先生认为:“岩韵是武夷茶在武夷山特有的碧水丹山环境中,经传统的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味甘醇厚、甘留舌本,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已故百岁茶人张天福认为:“所谓武夷岩茶的岩韵,似费解释,但其品质特征具备以下三个内容才能体现出来:第一,品种香显(如水仙、肉桂)。第二,茶汤也有这个品种的香气,即香味相结合。

第三,品饮后有回味(喉韵)余韵犹存,齿颊留香。”已故岩茶泰斗姚月明指出::、“……岩韵……岩骨……岩石味……醇而厚、能长久留舌本、回味持久深长……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锐则浓长、清则幽远、馥郁具幽兰之胜。”老杨在2017、2018连续两年到武夷山实地研究学习岩茶的种植环境、采摘制作工艺,深刻的体会到了岩韵的真谛在于“香、水、气、韵”四者的完美合一。

香即武夷岩茶“岩骨花香”中的花香。武夷岩茶正岩核心产区的茶,茶香深沉而具有穿透力,不仅仅有兰花香、果香、蜜香,更有着产地山场小环境独有的地理、气候、植被的自然气息,这种山场气息给岩茶带来了多种香形、层次丰富、浓郁芬芳的复合香气,难以言状,只能用异香来夸赞。水是指茶汤入喉的顺滑度、滋味、厚度。正岩茶品的汤水入喉顺滑,如丝绸般柔顺而滋润。

滋味苦涩均衡,层次丰富,口感饱满,不寡淡,能抓得住舌头,形成一种支撑感。茶汤清澈,浓稠如油似蜜,挂杯明显。气是指武夷岩茶岩茶的茶气足,体感显著,好山场的茶饮之茶气上冲,直至头顶天灵,身心温暖。韵是指武夷岩茶岩茶的韵味悠长,冷杯香半日不绝,茶水入口生津,回甘迅速,甘爽入喉,有明显的喉韵,茶香茶味萦绕于口中、心头,振奋精神,使人忘忧,沉醉其中。

香、水、气、韵合一而成武夷岩茶之“岩韵”。老杨在研习武夷岩茶的三年中,有这样一个体会,要想深刻理解武夷岩茶的岩韵,需要做好三件事:1、通过品饮各个档次的武夷岩茶,尤其是“三坑两涧一窠”正岩核心产区的岩茶确立正确、明晰的岩茶感官标准,通过品鉴感知岩茶的岩韵。2、阅读岩茶相关书籍、多余岩茶资深茶客交流,了解岩茶的基础知识与品鉴标准,进一步了解岩茶

3、通过对武夷山景区内正岩核心产区的走访,感受武夷岩茶种植自然环境与茶叶香气、滋味的对应关系,深入体会岩韵产生的环境因素。茶友应该明确一点,要想深入透彻体会岩韵,就要通过理论知识积累、品鉴经验积累、产地实地走访三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集感性与理性对立统一的综合认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也会有一千种岩韵。

大红袍这个茶怎么样,应该怎么泡?

大红袍大红袍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福建武夷岩,属乌龙茶。生长在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永乐禅寺西面九龙窠的大红袍母树,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小壶小杯细品慢饮才能真正品尝到其特殊韵味。

当然,冲泡大红袍也没有传说中那么玄乎。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中的茶,都是为了适意,给自己一份享受。如果搞成繁文缛节,就失去了“适意”,反成负担,何乐之有?今天老乾就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大红袍冲泡方法。大红袍冲泡泡茶主要器具:热水壶,盖碗,公道杯,品茗杯1、取茶:依据个人口味8-10克之间。

2、洁具,温具:先用洁净水冲洗此次泡茶所用的一切器具。3、投茶:将称取的大红袍投入盖碗中。4、醒茶:让茶叶稍稍舒展开来,为后面滋味更好的浸出做准备。5、冲泡冲泡大红袍的水温达到初沸,即98℃左右,第一次出汤10秒左右,第二次出汤15秒左右,第三次出汤20秒。一般情况下大红袍好喝的茶汤是第三道,所谓的岩骨花香也是第三道最明显。

从第四道茶汤开始,每增加一道,视茶叶完整性,浸泡时间增加5-10秒。6、分茶:把已冲泡好的大红袍茶汤倒入各个品茗杯中品饮。说完冲泡方法,再来讲讲大红袍的品鉴。大红袍品鉴方法品鉴大红袍则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包括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等。观其汤色,橙黄明亮;闻其味,香气馥郁;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吸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则为上品;入口甘爽滑顺,则为优;通常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

另外,干茶的外形色泽、叶底也可以作为品质鉴别的参考。其外形要求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叶底应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这次就给大家分享这么多啦,以上内容是乾亨德事茶多年的看法,一家之言,与诸茶友共勉!觉得说得好的朋友请点赞哦,有不同看法或见解的朋友欢迎留言讨论。头条号:乾亨德中国茶价值发现者,分享实用茶知识,分析茶行业现状,欢迎和期望对茶感兴趣的朋友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