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茶道不是玄之又玄的学问,只是喝茶的人对茶的理解,对茶文化的确认而已。只要是喝茶的人,喜欢喝茶的人,每一个人的个性化喝茶方式,就会显示出来他们的个人观点的茶道思想,讲究的就用讲究的方法,简单的就用简单的办法,各得其所,各有所获。小人无处不在,相信你我他的周围都有这种人的影子。

日本人真的懂茶道吗?

不但日本人懂茶道,而且韩国人,朝鲜人,越南人,印度人,英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澳大利亚人,……只要喜欢喝茶的人,都有茶道,都懂茶道!当然也包括我们中国大陆人,台湾人,香港人,澳门人,那些喜欢喝茶的人,都懂茶道!只是没有去认真总结出来。实际上,茶道不是玄之又玄的学问,只是喝茶的人对茶的理解,对茶文化的确认而已。

每一个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样,相对应的茶道思想就不一样。有些资料(书籍)介绍说日本茶道思想讲究的是“和,静,清,寂”,这好象离生活很远,有点高大上的感觉,实际上,这种思想,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已。当然,那些喝茶讲究的日本人对生活,对人生,对人性的理解比简单的用茶,拿起来就喝的茶的人来说,都是讲究规则,讲究理念,讲究方法,让生活有仪式感的人。

但这并不是表明简单用茶的人,就是没有茶文化,没有茶道思想的人。何况,简单用茶也能反映出品茶人的茶道思想,是以“简,洁,明,快"为主导思想,或者是随遇而安,或者是因陋就简,或者是适者生存式的品饮茶方式。我不认为以高大上的感觉来对待茶,来认识茶,来品饮茶……就是茶道高深,有思想的表现。只要是喝茶的人,喜欢喝茶的人,每一个人的个性化喝茶方式,就会显示出来他们的个人观点的茶道思想,讲究的就用讲究的方法,简单的就用简单的办法,各得其所,各有所获。

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欢迎关注【懂茶帝】在茶道中,有六个兄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占据着茶席一隅(一般放在茶席的右前方),被茶友们亲切地称为“茶道六君子”。它们分别是:茶筒、茶夹、茶则、茶匙、茶针、茶漏。它们既是一个整体,又各自有着独特的用处。今天,小伙伴们就和小懂一起来了解一下“茶道六君子”吧!1茶筒外形如同花瓶。

主要用于盛放“茶道六君子”中的其它五个君子,一般为圆筒状,亦可设计成其它各式各样的形状,筒身常雕刻或镂空出一些图案,极具观赏性。2茶夹外形如同镊子。温杯的时候,借助茶夹拾起品茗杯或闻香杯,一来预防烫伤,二来干净卫生。另外,茶叶冲泡过后,在清理盖碗或茶壶的时候,里面常常残留一些茶渣,这时我们可以利用茶夹将茶渣夹出,这样既方便又卫生。

3茶则外形如同勺子。主要用于将茶叶茶叶罐导入茶荷。对于有经验的茶人,他们往往能够借助茶则盛取适量的茶叶,因此茶则还有称量的功能哦!另外,在正规的品鉴现场,我们可以用茶则将冲泡后的茶叶从审评杯导出到叶底盘,供大家观察叶底。4茶匙外形如同扁平弯头的棍状器具。像不像我们用的挖耳勺~主要用于将茶叶从茶荷拨入盖碗或茶壶。

在我们用茶壶冲泡茶叶之后,茶叶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这时我们可以利用茶匙将茶叶拨出,这样既方便又卫生。(很多小伙伴茶则、茶匙傻傻分不清,这下一定要记住了哦!)5茶针外形如同细针。茶壶用久了之后,壶嘴容易被茶叶堵住,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茶针来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另外,我们在将干茶置入盖碗或茶壶之后,可以用茶针调整干茶的位置,使得碎茶在下,整茶在上。

在这里,小懂要提醒大家注意啦!有些茶友印象里还有一种“茶针”,是用来撬茶饼的,但是“此茶针非彼茶针”哦,撬茶饼所用的茶针一定要结实,所以一般选用坚硬的金属原料,比如铁。而“茶道六君子”里面的“茶针”一般为木制和竹制,比较脆弱,所以茶友们千万不要用它去撬茶饼哦!6茶漏外形如同漏斗。在将茶叶拨入茶壶时,因其壶口内翻,不同于盖碗碗口外翻,茶叶容易散落出来,所以我们需要将茶漏置于壶口,借助茶漏增加壶口的面积,以便将茶叶顺利导入壶中,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道六君子”的材质通常为竹木,竹制品气质清雅,木制品质感纯然,与茶香交相辉映,增添品茗的情调。它们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既作为饮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性工具,又作为一种装饰和点缀,营造品茗的意境。通过小懂的介绍,相信各位茶友们一定对“茶道六君子”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小懂就功成身退啦!如果大家还知道“茶道六君子”的其他妙用,欢迎童靴们留言交流哦!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生活中总有一群“贱人”以小人之心揣度你,该如何“收拾”这群人?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千人千面,什么样的人都有。提到小人,就想到了诸葛亮流传千古的《出师表》,其中有一句很出名,也就是“亲贤臣,远小人”。小人无处不在,相信你我他的周围都有这种人的影子。他们处心积虑,随时会给你造成严重的困扰。你对他真诚,他对你笑里藏刀,冷不丁的背后来一刀,使得你猝不及防。我不喜欢和做人准则相异的人处在一起。

小人行事诡异,反复无常,凡事以个人私利为重,从不知道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他们吃不得亏,受不得委屈,总想在明处或者暗处占到上风。他们睚眦必报,没有丝毫怜悯心,有的只是对物欲的追求。我的身边也有个小人,她从小就和我在一起,无话不谈。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她是我的知己,什么都可以向她和盘托出,不用考虑任何问题。然而若干年后,我才知道当初的判断是错误的。

她早已把我当成了竞争对手,伺机盖掉我的风头。直到有一天,她在同学群中说出了我的秘密后,我就和她老死不相往来了。虽然她还在我的列表中,但已形同路人。她很虚伪,喜欢弄虚作假,更喜欢嚼舌根。每当在朋友圈中看到她为自己不喜欢的同学点赞时,我就觉得她这个人特有心机。我不想揭露她说过的那些坏话,也不想把为她代考的事情公布于众,否则她的人设将会崩塌。

《雍正王朝》中,被太子卖了15万两的四川盐茶道,康熙是如何识破太子卖官的?

黄河一场大水把国库亏空的积弊暴露出来,户部账面上的五千万两存银真正能够调用的只剩下区区四十万两,其它都被朝中文武百官借贷一空,而始作俑者竟然是奉旨监国的太子胤礽。康熙委任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为钦差大臣,负责追比国库欠款一案。太子胤礽拖欠库银四十五万两,是户部最大的债务人,因上成为首当其冲的追比目标。为了归还债务,胤礽打起了卖官鬻爵的主意,把四川盐茶道和河南布政使等六个肥缺明码标价的卖给了几位捐官出身的商人,总共搂了五十万两银子用于归还户部欠款。

按照朝廷定规,七品以上的外放官员在赴任前要向皇帝辞行,俗称“陛辞”,是外放官员赴任的最后一道关卡。如果官员品级较低,皇帝通常让他们行完觐见礼后简单问两句话;但如果是封疆大吏,皇帝会特意叮嘱,面授机宜,向他们指示到地方就任后的具体要求和举措方略。康熙发现太子卖官鬻爵之事,问题就出在这六名官员“陛辞”的节骨眼上,同时也跟几位兄弟的互相配合,落井下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太子卖官之事,老八胤禩早就收到眼线的汇报,却故意不向康熙禀报,而是指示吏部按照太子的钧谕办理,但却派人把风声透漏给了大阿哥胤禔。六名官员“陛辞”当天,吏部堂官是老八的心腹揆叙,当值引见的是大阿哥,强强联手,挖下深坑,把太子胤礽给坑惨了。行完礼后,康熙看完引单,随口问道:“谁是康祖恩哪?”跪在地上的一个官员回道:“小人是康祖恩。

”康熙又问:“你知道你要去当的那个官是干什么的吗?”康祖恩简洁明了地回答:“知道,是管盐和管茶的。”从这句回答中,康熙已经感觉到异常,于是再次试探:“你知道盐和茶该怎么管吗?”康祖恩轻描淡写地回答:“知道,就是把盐从盐民手中买过来,然后卖出去。把茶从茶农手中买过来,然后也卖出去。”听完这句话,康熙已经明白,这根本就不是一位适任此职的官员,因此又问:“你过去在哪个任上任职?”康祖恩老老实实的交代:“回皇上,小人是个候补道,原来没有放过缺,一直在山西做生意。

”一个从来没有放过实缺的候补道,竟然被派往四川担任四品盐茶道,感到震惊的康熙转头问大阿哥:“这个人是谁举荐的?”诡计得逞的大阿哥装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恭恭敬敬的回答:“回皇阿玛,这六个人都是太子点名放的缺。”康熙让六名官员退出,又问大阿哥:“太子和这六个人是什么关系?”大阿哥等得就是这句话,立即回答:“据儿臣所知,太子连这六个人的面都没见过。

”康熙顿时惊呼一声:“什么!”至此,太子卖官鬻爵之事彻底真相大白。为了维护太子的声誉与尊严,康熙很快冷静下来,说了一声:“没关系就好,跪安吧!”大阿哥还想在康熙面前上点猛药,最好能一举扳倒太子,喊了一声:“皇阿玛!”康熙再次强调:“跪安吧!”大阿哥只好悻悻而归。由于四川“盐茶合署”,四川盐茶道是管理西南地区盐政、茶叶的特设官员,也是天下闻名的肥缺,每年至少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

古代盐、茶、铁都属于战略物资,因此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太子胤礽竟然把如此重要的肥缺放给一个连面都没有见过的生意人,其原因自然是为了贪污纳贿。康熙让李德全召来太子,询问他十阿哥当街卖家当殴打朝廷命官,诸多老臣前来哭诉求情的事他知不知情,不料胤礽却把原因归结为老四、老十三处事操切,把差事给办砸了,丝毫不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功劳自己揽着,过错推给别人。

康熙又把官员引单交给胤礽,告诉他是吏部报上来的外放官员,行的话就批了。康熙是借此试探太子,如果太子心中有愧,应该磕头请罪。结果太子以为康熙被糊弄了过去,根本没有请罪的意思,还屁颠屁颠地把引单收好放进袖口。堂堂国之储君,犯下如此不可饶恕的罪行竟然恬不知耻,毫无悔意,难怪康熙会发出质疑:“这就是我大清将来的皇帝吗?”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