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说红茶的有益物质不输绿茶,甚至能暖胃,许多地方于是研制和丰富了红茶种类,连龙井、碧螺春的产地都有了。至于青茶、绿茶红茶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的制作工艺和发酵程度。茶味中的“苦”和“涩”,常喝茶的人是不觉得的,也许之于他们,便是浓和香了。

中国六大茶类是什么?

六大茶类,如题。也有提到花茶的,常见的有在绿茶或青茶里搭入茉莉、桂花之类的,归于六大有些牵强。六大茶,皆来自一片神奇的绿叶子,而不是网上流传的疑问“红茶红茶树上长的么”。茶闹笑话,娱乐一下也无妨,像钱钟书作品里写的,据说茶刚到外国,外国人用壶煮个一二斤,然后把水倒掉,专吃叶子。当然,茶叶真可吃,电视上见过云南的阿姨,身体矫健,赤脚上树,采叶调制,吃得津津有味。

中国讲文化传承,茶文化不例外。不过,书面文化的传承,难能普及到预期,需要一直努力,再努力。普通老百姓,只知道喝茶,记得好不好喝,至于再深入的了解是不大上心和费心。这与个人有无文化,关系不太大,倒是件奇怪的事。也许,不需要,也是一种固有的文化。树种,区域,采摘时间,制作工艺和意愿,再加上需求,大致决定了茶的种类。

绿茶,可谓是独占鳌头。北国与南疆,东海至西域,大传统与小作坊,都可种植和出产绿茶,观色、品滋与回味,喜爱者乐此不疲。对绿茶不感冒的,偶尔也会来上一杯,自呷或待客都可。红茶,据说是储运绿茶过了期的偶然发现,跟豆腐乳有着相似的遭遇。有研究说红茶的有益物质不输绿茶,甚至能暖胃,许多地方于是研制和丰富了红茶种类,连龙井、碧螺春的产地都有了。

青茶,来自闽粤台,铁观音,大红袍,洞顶乌龙,各有特色,喝过不忘。台湾的乌龙茶,大体上按产地高度分等分价,味道都是不错,等祖国统一了,咱百姓多去实地观赏品尝。白茶和黄茶,不知是产量还是啥原因,普及度尚不算高。其味道,也可能惹争议,爱者深爱,不爱者有嫌。想来多是因为他们未去细品罢,有偏见实为正常,就像看人,一眼定论的太多了。

喜欢黑茶的,大约有两种人,一种有工夫的,一种用于刷油脂的。喝黑茶的工夫,不简单,有条件的要选好茶,再起码要备个煮器,配个实木的桌几,不然好像对不住自己的品位。想刷油脂的,也要有个好身板,不然扛不住常喝。不管常不常喝,爱茶者,家里存个黑茶饼是必须的,装饰一下门面,也是应该的。好茶,不在种类之别,而在自然,品质清纯即够。

你怎么看乌龙茶的苦和涩?如何处理乌龙茶的苦和涩?

谢题主邀请。我入茶道连毛带皮才六七年时间,与你这种行家若是探讨,显然不够级别,不敢班门弄斧,但因嗜茶大约成癖,谈点体会,也许可以壮壮胆子。茶味中的“苦”和“涩”,常喝茶的人是不觉得的,也许之于他们,便是浓和香了。理论上讲,红茶口感有点苦味,黑茶有点涩味,但不管哪种茶,浓了都会有这两种味道,若“处理了”,便失去了“韵味”。

红茶绿茶有什么区别,这两个茶哪个更适合老人喝?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是自己做茶的,而且我的小作坊每年主要就是制作绿茶红茶。那绿茶红茶有什么区别呢?首先他们的原料是一样的,都是用新鲜的同一棵茶树上的鲜叶制作的,不同的是加工工艺。绿茶制作工序:摊青—杀青—炒制—烘干;红茶制作工序:萎凋—揉捻—发酵—炒干.所以,从工序上可以看出,绿茶是不发酵的,保留茶叶原本的滋味,红茶是经过发酵的,叶绿素在发酵过程中也会转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香气也会发生变化,滋味上更是有很大的差别,绿茶清香、鲜爽为主,红茶香气更丰富,有花香、果香,茶汤滋味更温和。

茶性上来说,绿茶会更有提神作用,对胃刺激性也更大,红茶温和,不刺激胃,也不容易提神。至于老人家适合喝什么茶,通常来说,喝点红茶会更好一些,特别是传统工艺用炭火烘焙的茶,不寒,更暖胃,适合老人家的身体状态。当然,老人家如果脾胃好,又是长期喝绿茶的,特别在江浙一带,春夏之际喝点绿茶也是挺好的,最好选择用传统木材火炒的茶叶,寒性会少一些。

武夷山大红袍茶是乌龙茶、绿茶还是红茶?这三个系列的茶叶有什么区别?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大红袍、肉桂、水仙,它们是武夷岩茶的三大当家产品,属于闽北乌龙茶(青茶)。至于青茶、绿茶红茶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的制作工艺和发酵程度。绿茶为不发酵茶,鲜叶摘下来后尽快进行杀青,利用高温钝化茶业内部蕴含的物质,保留下极其鲜爽的风味,所以绿茶以喝鲜为主,不耐久存。

青茶为半发酵茶,发酵程度10-60%,其中武夷岩茶的发酵程度在30-60%之间,在青茶中也算是比较高的了。茶圈里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武夷焙法,实甲天下”,说的就是岩茶所使用的焙火工艺。虽然它让岩茶的制作更加复杂,但也赋予了岩茶独特的风味与香气。红茶为全发酵茶,茶叶内部的茶多酚已经彻底氧化,因此红茶的涩味并不明显,反而是花果香、松烟香、桂圆香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