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什么样的口粮茶,这个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绿茶,有的人爱喝普洱,有的人就喝红茶,而不同品种的茶,价格差异也很大。如果我们注意泡茶方式,即便是品质一般的绿茶,我们也能扬长避短,泡出稍好的口感出来;如果不注意泡茶方式,即便是品质很好的绿茶,泡出来的口感也会与我们花费的价钱相差甚远。

各种绿茶有什么区别?

绿茶是未发酵茶,在我国的产地很大,品种繁多。按照制作工艺,绿茶可以分为蒸青、炒青、烘青、晒青四类;按照绿茶的外形,绿茶可以分为芽茶、针形茶、扁形茶、曲形茶、螺形茶、珠形茶、兰花形茶等。按照采青制茶季节的不同,绿茶一般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少见。从产地上来说,绿茶种类极其繁多,常见的品种有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洞庭碧螺春、涌溪火青、恩施玉露、安吉白茶、黄山毛峰、峨眉竹叶青等。

根据制作工艺,绿茶可以分为蒸青、炒青、烘青、晒青四类蒸青、炒青、烘青、晒青绿茶在外形、口感、茶性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功效大同小异。1.蒸青绿茶蒸青绿茶利用蒸汽的高温来杀青,代表有恩施玉露、玉泉仙人掌茶等。蒸青绿茶的干茶颜色为深绿,茶汤浅绿,茶底青绿。蒸青绿茶口感鲜醇,香气略低,香气多为略带青味的绿豆香和板栗香。

蒸青绿茶的寒性很大,涩度比较高,刺激性强,在四类茶中只低于晒青绿茶。肠胃功能衰弱者慎喝。2.炒青绿茶炒青绿茶是我国绿茶中最常见的品种,干茶外形各一,颜色较蒸青稍浅,茶汤嫩绿清澈;口感没有蒸青绿茶那样浓郁,以清爽见长,香气高雅,以兰香、花果香居多。代表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等。炒青绿茶的寒性、苦涩、刺激性较晒青绿茶(新茶)、蒸青绿茶低。

3.烘青绿茶所谓烘青绿茶,是指制茶时在炒青的基础上再加一道烘焙程序的绿茶。烘青绿茶干茶墨绿,茶汤和茶底多为黄绿色。口感浓厚甘醇,鲜度略低,在众多绿茶中回甘最好,香气沉郁。在蒸青、炒青、烘青、晒青绿茶中,烘青绿茶的寒性、苦涩度、刺激性是最小的。烘青绿茶的代表有安吉白茶、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4.晒青绿茶晒青绿茶在低温炒青以后再加晒青工序,在滇青中用得比较多,比如普洱茶生茶(2014年国家出台的茶叶新标准将普洱茶生茶列为绿茶,《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

晒青绿茶干茶大多比较粗壮肥大,色偏深绿,茶汤叶底偏黄绿。晒青绿茶口感鲜爽醇厚,香气浓郁,延展性非常好,回甘尤好。晒青绿茶新茶的寒性极大,苦涩度非常高,刺激性非常强,所以,晒青绿茶一般需要陈放足够的年份再喝。四类绿茶茶叶外形、口感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茶性晒青寒性大,刺激性强,蒸青次之,炒青再次,烘青寒性最小,刺激性也稍弱。

从功效上来讲,四类绿茶都有利于清热、消腻、醒脑提神、止渴生津。按照外形的不同,绿茶可以分为芽茶、针形茶、扁形茶、曲形茶、珠形茶、兰花形茶等按照外形的不同,绿茶可以分为芽茶、针形茶、扁形茶、曲形茶、珠形茶、兰花形茶等。芽茶的代表有峨眉竹叶青等,芽茶茶青就是一个单芽;针形茶外形细长如针,代表有南京雨花茶和安化松针等;扁形茶因在炒制的过程中被重力压平,所以外形扁平,代表有西湖龙井、太平猴魁等。

曲形茶外形卷曲,代表有洞庭碧螺春等;珠形茶通过揉捻等手段,茶形紧实如圆珠,代表有涌溪火青、浮山绿珠、平水珠茶、羊岩勾青等。兰花形茶,干茶如兰花形,代表有舒城小兰花等。这些茶的主要区别在外形上,其口感、茶性因制作工艺(杀青、揉捻、干燥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功效并无大的区别。按照采青制茶季节的不同,绿茶一般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等按照绿茶采青制茶季节的不同,绿茶一般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非常少见,因为采摘冬茶会影响来年春茶的品质,而且也很伤茶树,所以一般很少会有茶农采制冬茶。

在春茶、夏茶、秋茶中,从外形上来讲,春茶干茶偏油润,茶毫多,茶汤清澈黄绿,茶底柔软,茶底边缘锯齿不太明显。而夏秋茶干茶偏苍绿,茶毫少,茶汤明亮弱于春茶,尤其是夏茶的茶底较硬,边缘锯齿则明显。从口感上来说,春茶的营养物质最丰富,口感最好,醇厚鲜爽,香气最高长。秋茶香气高长,但是汤水单薄。夏茶香气很低弱,有粗浊感。

从茶性上来说,春茶苦涩低,刺激性最低,汤水柔和。夏茶苦涩高,刺激性最高,汤水粗硬。秋茶居中,但是汤水中的营养物质大不如春茶。从功效上来说,春、夏、秋茶都有利于清热、消腻、醒脑提神、止渴生津,只不过春茶的口感最好。从绿茶的产地上来说,不同的绿茶制作工艺、外形、口感大有差异;如果制青工艺相同,茶性、功效基本相同。

一向不太赞同以省份来区分绿茶的产地。在每一个绿茶小产地,因为地理环境、制茶文化的不同,生产出来的绿茶在制茶工艺、外形、口感上大有不同,茶性受制青工艺的影响,功效并无大的区别。绿茶的产地太多,篇幅有限,现枚举几例典型。1.西湖龙井西湖龙井的核心产地在杭州西湖一带,属于炒青、扁形茶。外形扁平黄绿,口感清淡甘甜,豆香浓郁,很多绿茶爱好者都是西湖龙井的拥趸。

2.信阳毛尖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地在河南信阳一带,属于炒青、针形茶。信阳毛尖以芽茶为上,干茶很小,干茶上多茶毫,茶汤也显得比较浑浊。信阳毛尖的香气高长,口感清淡。3.洞庭碧螺春碧螺春的核心产地在洞庭东半山和西半山。为炒青、曲形茶。干茶外形绿中显银白(茶毫),非常好看。碧螺春口感清淡,香气为非常迷人的花果香,所以被称为吓煞人香。

4.涌溪火青涌溪火青的核心产地在安徽泾县一带,为炒青、珠形茶。顾名思义,平水圆茶干茶大多为紧实的圆形茶,干茶色泽墨绿乌润,茶汤黄绿。口感浓醇,香气很高。5.恩施玉露恩施玉露的核心产地在湖北恩施,为蒸青、针形茶。外形笔直如针,汤色嫩绿清澄,玉露因此而得名。恩施玉露的口感非常鲜醇。6.黄山毛峰黄山毛峰的核心产地在黄山风景区,是烘青、曲形茶。

黄山毛峰干茶偏黄绿,有鱼叶,外形略弯曲,非常独特,干茶辨识度很高。黄山毛峰是烘青绿茶,相对同样采茶标准的绿茶,黄山毛峰的口感偏浓郁,苦涩很低,香气略沉郁。7.峨眉竹叶青峨眉竹叶青的核心产地在四川峨眉山一带,采青标准极高,一般只采单芽,采茶季节一般在清明以前。属于烘青、芽茶,因为竹叶青的工序有烘焙。竹叶青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干茶嫩绿,茶汤黄绿清澈,叶底浅绿,香气高且余留性好。

8.普洱茶生茶普洱茶生茶是晒青绿茶,产地主要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临沧和普洱市一带。普洱茶采青粗壮,干茶肥硕,新茶干茶为青绿色,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变为褐绿直至乌润的黑褐色。新茶茶汤嫩黄,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变为杏黄、橙黄、橙红、深红。普洱茶生茶新茶香气尖锐,口感咸爽,回甘深广,苦涩明显,刺激性极强,新茶极易伤脾脏肠胃,但经过陈放以后,茶性会变得温和。

写在后面的话综上,不同品种的绿茶区别主要在外形和口感上。绿茶的茶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绿茶制作工艺的影响。如果制茶工艺大致相当,茶性基本相同。如蒸青、炒青、烘青、晒青四种茶内部,各种茶茶性并无大的区别。绿茶的功效大致差不多,适量饮用,都有利于醒脑提神、消腻、生津止渴等。因此,不同品种的绿茶,区别并不在功效上。

绿茶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题主您好,您泡绿茶一泡就发黄,而且还很苦涩,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您把茶投入杯中加水以后,泡的时间太长,茶在里面闷泡久了,茶叶会变黄,而且味道苦涩。另一个是您泡茶的水温过高,相当于把绿茶煮了一次,茶叶也会变黄,苦涩明显。喝茶时,泡茶方式很重要,如果泡茶方式正确,即使是同样的茶,泡出来的茶汤会好喝很多。

一般说来,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就可以泡出一杯好喝绿茶啦。一、选择适合自己的泡茶方法泡绿茶方法常见的无外乎两种:一种是闷泡法,就是将茶放入杯或壶中,冲水以后,茶汤和茶不分开,喝掉一部分茶汤以后再注水,直至茶汤味道变淡。闷泡法比较简便,但是也有缺点,这样泡出的茶苦涩度要稍微高一些。另一种就是茶汤分离法,就是功夫茶泡法,水冲下去以后把茶底留在盖碗或紫砂壶中,快速把茶汤分出来倒在公道杯里,喝的时候倒入品茗杯中,随喝随倒。

这种泡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茶叶的苦涩度。但这种泡法比较费事,需要茶台、功夫茶茶具(盖碗或者透气性比较好的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不如闷泡法一个玻璃杯或紫砂壶省事。二、选用正确的泡茶茶具很多人说绿茶不挑茶具,这个观点个人不太认同,有些茶具并不适合绿茶,如保温杯(用保温杯泡出的绿茶茶叶会发黄、茶汤浑浊苦涩),厚壁透气性不太好的紫砂壶等。

绿茶叶嫩,很怕高温,用这两种茶具泡茶,相当于是在煮绿茶,泡出的茶汤适口性大大降低。按闷泡与茶汤分离两种方法来看:适合闷泡法的绿茶茶具有直筒玻璃杯(不带盖,直筒杯聚香,玻璃杯透明比较方便观赏茶汤)、薄瓷盖碗、透气性比较好的薄壁紫砂壶等。适合茶汤分离泡法的绿茶茶具有功夫茶茶具等。三、泡茶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水有的茶友泡茶不太注意选水,会用自来水来泡茶,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消毒水味道特别重,不适合泡茶,如果用这种水来泡茶茶叶的品质越高,泡出的茶汤喝着心理落差越大。

所以,我们在泡茶时可以使用经过过滤的自来水,如买一个净水器(对家庭用水安全也有好处),或者在自来水过滤站买水。如果再讲究一点,可以使用一些硬度没有那么高的山泉水,有山泉的可以自己去打山泉水,如果没有,可以超市里买一些瓶装水,如农夫山泉等。纯净水也可以,但是泡出的茶厚度、柔滑度、层次会差一些,我泡茶时很不喜欢用纯净水。

四、泡绿茶一定要注意泡茶的水温很多茶友泡茶时,水烧开了就直接冲下去,沸水泡绿茶是大忌,这样泡出的茶茶叶会出现题主所说的那种现象,茶叶发黄,茶汤苦涩。泡绿茶时,我们可以根据所买绿茶的嫩、老程度选择合适的水温。如果泡的绿茶大多都是芽头,像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茶的明前茶,水温在85度左右就可以了(不用水温计,开水壶水开以后揭盖半分钟,或者静置四五分钟即可)。

如果泡的绿茶以芽叶为主,比如黄山毛峰、安吉白茶、日照绿茶、恩施玉露等,水温可以高一点,90度左右就可以了(开水壶水开以后揭盖十几秒,或者静置一两分钟即可)。如果泡的绿茶采青粗壮,比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沸水冲泡也是可以的,水温低了反而泡不出真味。五、适当的注水方法会降低茶汤的苦涩度有时候,我们在茶叶店试喝一款茶的时候喝着非常细滑甘甜爽口,结果回家一泡,苦涩粗浊增加,远远没有在茶叶店里喝的那么好喝

很多人以为是茶叶店把茶掉包了,当然不排除有这样的奸商存在。但是也很有可能是我们泡茶的方式不对,一个是水温太高,一个就是注水方法的问题。泡茶时注水方式有很多,以玻璃杯泡茶为例,泡绿茶时注水建议将玻璃杯斜着,让开水壶的壶口挨着玻璃杯,让水缓缓流进玻璃杯,而不是将壶口高高地倒水下冲。使用这种低缓注水法泡茶,同样的茶,比用高冲法泡出来的茶汤会清澈很多,茶的苦涩粗感也会大大地降低。

如果用盖碗泡茶,可以将壶口低下来,定在盖碗的某个点,低缓注水,这样泡出的绿茶口感比高冲法泡出的绿茶要细滑、甘甜爽口得多。六、选择合适的投茶量泡绿茶时也要注意投茶量:如果是闷泡法,茶和水的比例在1:40为佳,即120毫升的玻璃杯或者盖碗,投茶量不要超过3克。当然了,如果茶友口重,可以适当增加一点投茶量。

如果是茶汤分离法,茶和水的比例在1:20为佳,即120毫升的盖碗,投茶量在5克到6克为宜。如果是紫砂壶,因为紫砂壶出水稍微慢一点,可以酌情更减。泡绿茶时,如果投茶量太小,茶会太淡,喝着没意思,如果投茶量太大,茶汤的苦涩会增加,既浪费茶,泡出的茶口感也不会好,喝茶过量对人的身体也不好。七、讲究一下投茶方法,会让同样的茶泡出的茶汤更好喝绿茶投茶法有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几种方式,如果觉得水温不好控制,可以从投茶法入手来避免高水温将茶烫坏的现象。

泡茶时,可以根据绿茶干茶的嫩老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投茶法。如果泡的绿茶大多都是芽头,适合采用上投法,即先将沸水倒入玻璃杯中,然后再往杯子里放茶。像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的明前茶适合这种投茶法。如果泡的绿茶以芽叶为主,适合采用中投法,即在玻璃杯中倒一半开水再投茶,投茶完毕后再倒入另一半水。像黄山毛峰、安吉白茶、日照绿茶、恩施玉露等,如果不是特殊批次,这些茶一般是芽头带一两片嫩叶,比较适合这种投茶法。

如果泡的绿茶采青粗壮,适合采用下投法,就是我们通常所用的先放茶,再注水泡茶方式。像一些绿茶的雨后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都适合用这种投茶法。八、注意泡茶时间我们平时泡绿茶一般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闷泡法,一种是茶汤分离法,不同的方法,茶水浸泡的时间会不一样:闷泡法:一般投茶以后,泡半分钟就可以喝了,时间再长,茶汤的苦涩度会增高。

茶水分离法:一般水注入盖碗或者紫砂壶中十几秒就可以出汤了,紫砂壶时间还可以更短一点,因为紫砂壶出汤比较慢。结语泡茶是个技术活,注意泡茶方式的目的就是要避开茶的缺点,凸显茶的优点,即所谓的扬长避短。如果我们注意泡茶方式,即便是品质一般的绿茶,我们也能扬长避短,泡出稍好的口感出来;如果不注意泡茶方式,即便是品质很好的绿茶,泡出来的口感也会与我们花费的价钱相差甚远。

你一般会选什么价位的口粮茶?一到两百一斤的绿茶算不算贵呢?

茶无最好,适口最佳。选什么样的口粮茶,这个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绿茶,有的人爱喝普洱,有的人就喝红茶,而不同品种的茶,价格差异也很大。所谓口粮茶,顾名思义,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消耗所需,这样的茶,最大的特点就是①价格适中,性价比高。②口感要适中,要过得去。③品质要有保证,毕竟天天喝。关于喝什么样的口粮茶,说说我的情况吧。

本人是茶二代茶农,老父亲种了几十年茶了。我们这是浙江绿茶产区,盛产绿茶,如安吉白茶,龙井43,乌牛早,黄金芽等品种。我们的口粮茶都是自己的茶叶,品种上自己把关,这个肯定不必担心。一般而言,春茶,我们自己是舍不得喝得,毕竟贵。都是等春茶快结束后,采摘一轮茶叶,加工做茶口粮茶,这样的茶便宜,口感也还过得去。

春尾的茶,鲜茶青基本在个位数,基本都是大叶了,二叶三叶摊张的,采去卖又便宜卖不了几个钱,正好做成干茶,大部分做茶香茶,耐泡,成本好的也就四五十一斤,就算加工好去市场上卖,差不多就这个价。 当然,这样的茶到了流通环节,还是要大几百的。虽说这样的茶,对于我们茶农来说看起来便宜,可要比市场上或是各电商平台卖的便宜货,好上不止一个档次,巨坑。

那种100好几斤的,有些无良商家卖的,在我们眼里,真就是草,奈何还卖的挺好,想不通。还有些,会采摘秋茶,做成口粮茶。秋茶跟春尾茶比,品种上还要好点。这个季节的茶青价格也比春尾要高,所以整体上,这个季节做的口粮茶,品相,色泽口感俱佳。当然,价格上也略高。夏茶,我们基本不喝。第一是口感苦涩,第二夏天病虫害多,打药频繁。

夏茶,整体上是最便宜。电商平台上,那种惊爆眼球的价格的茶,大致就是这个季节的茶。这个季节的绿茶,个人觉得是最不要喝的。所以,我们茶农自己喝的茶,就是这个情况。价格不高,但是品质过关。至于一两百一斤绿茶,好不好?这个嘛看是什么时候的茶。如果是春茶,肯定不贵,品种大体上不会太好,只能说中下,好不好喝,要看采摘品质跟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