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云南普洱最有名的人是

普洱名人:傅晓楼

2,有没有人认识云南普洱的一个人叫何琼的

思茅有10多万人

3,李玉筱是不是普洱人

没有,是普什么人,但绽不是普耳人,普洱是黑茶。

4,为中国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有哪些

牺牲了几百万人,都是为中国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建议你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去看看。
江姐

5,古人李文桂

李佐贤的父亲李文桂,字镜秋,号鲁村李文桂立功云南。为人纯正谨慎,处事有担当,就是遇到十分棘手的事情也不影响他那慎密优雅的气度。嘉庆间授云南路南州知州,曾任思茅厅(今普洱市)同知、普洱府知府等职。他在思茅任职的时候,禁止贱收贵买茶叶,并将禁令刻在石碑上,永远废除奸商垄断,保护了以茶山为业的少数民族利益,当地民众建立生祠来颂扬他的功德。李文桂在云南任职期间,正值车里宣慰司使刀绳武潜居内地。车里宣慰司是清廷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设立的傣族土司机构,刀绳武生性懦弱,本族人召搻觊觎他的位置,勾引缅甸人假称修好前来与刀绳武歃盟,设下陷阱要俘虏他。刀绳武知道真情后非常害怕,请李文桂出面相救。李文桂慨然承诺,招募乡勇团练与宣慰司兵丁共同御敌,夺舟断渡,逼退了召搻引来的缅甸人,立下赫赫战功。滨州大学士杜堮作《镜秋李君家传》,介绍李文桂生平,论说他的品德才能,并感叹道:“或谓君之位不足以配其才,君之遇不足以称其志,是则然矣。”(光绪九年《利津文征·卷第三》)
我会继续学习,争取下次回答你

6,重兴解放前的英雄或烈士的资料

烈士墓前祭英魂 ——清明节活动记录“红领巾在一起爱蹦爱跳,今天却庄严肃穆不吵不闹;小伙伴在一起爱玩爱疯,今天却满脸虔诚不说不笑。”“啊,烈士墓前祭英魂,松柏挺立白云绕。清明雨朦胧,苍天掉泪同哀悼。”今天是4月5日清明节,下午1:30分我校全体师生排着队伍,迈着沉重的步伐,怀着悲痛的心情向后山的邢玉坤烈士墓地进发。山路很陡、路很滑,可是师生们毫无怨言,默默无语。一年级的同学唯恐落后,一溜小跑地紧随着。墓地上,师生们共同努力,为墓地清理杂草、整理墓碑、填土、献花圈、表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邢玉坤烈士的敬仰和怀念。队旗火样红,队礼最崇高,音乐缓缓脚步轻,莫惊醒——英烈安眠静悄悄。我们真正懂得,今天春光为什么这样美好,我们知道珍惜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清明雨纷纷,少年涌心潮,光荣传统——我们继承,美好明天——我们创造。安息吧,烈士墓上长满了鲜花和青草。英明载史册,风范月更高。 山东济宁三里营小学1993界全体学生
任务占坑

7,普洱有什么名人

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数百年来以“普洱”二字出名,历来都有无数对于普洱茶这个名字的这种论断,然而,云南布朗族先民是最先种植茶树的民族,普洱茶的名称,也和该民族先民的名称有密切关系。在云南有个叫“普洱”的地方,在唐宋元明时期,名为“步日睑”、“步日部”,到清代时才叫“普洱府”,而茶名却在清代前已称“普茶”。1.远在唐代,南诏已于今思(茅)普(洱)地区设银生节度于银生城(今景东县),普洱设治,名“步日睑”,宋代元代时期,称“步日部”,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称“普耳”,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普洱府”。2.佤族学者尼嘎(魏德明)先生作过调查,并在《“普洱”人考》中提出:“步日”或“普洱”是佤语,是佤族(布饶)和布朗族称呼“兄弟”的意思。3.调查考证发现,佤族布饶人称布朗族为“步耳”,有的方言为“步日”,布朗族则称佤族为“布嘎”,意为朝前走的同胞同伴。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一带的布朗族和佤族布饶人都自称为“艾佤”,后来在迁徙的过程中,前面走的是佤族人,所以布朗族称他们为“布嘎”,后面跟来的是布朗族,故佤族称他们为“步日”。至今在佤族布饶人和布朗族中,仍然广泛流传着其祖先居住在普洱(今宁洱)、思茅、墨江一带。1949年以前居住在普洱城边的几家布朗族人还说,普洱城最早是他们的老祖宗建立的,以前普洱城有块石碑上还刻有他们“大王”(指首领)的名字,后来被敲掉了。
著名电影演员杨丽坤。 杨丽坤,1942年4月27日生于云南,彝族。中国著名舞蹈演员、电影演员。 曾出演了电影《五朵金花》和《阿诗玛》两部电影,在中国亿万观众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2000年7月21日18时30分杨丽坤因病在上海家中去世,她的墓碑,上海一座、昆明一座。她的骨灰,上海一半,昆明一半。 普洱市,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云南省南部,原名思茅市。普洱市辖1个市辖区、9个自治县。分别是思茅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思茅区月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