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680cc大不大,250cc紫砂壶会不会显的太大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时间:2025-04-22 18:20:40
本文目录一览
1,250cc紫砂壶会不会显的太大
250cc紫砂壶不会显的太大,250cc的紫砂壶可谓是黄金容量,单手持壶丝毫不会觉得累,而且这个容量可以两三人泡茶饮用,非常的实用!
2,紫砂壶的容量选在多少毫升更合适
很多新手壶友在购买紫砂壶的时候,只顾着挑选壶型和外观,而每每选好后才想起来,容量忘了问。商家会告诉你,不用担心,他卖给你的那把壶,是喝茶的黄金容量。而拿到手之后,发现容量或大或小,又是一番麻烦。那么,买个壶到底买多大的容量合适呢?一般来讲,120cc以上200cc以下的为小品壶;200cc以上350cc以下的为中品壶;350cc以上500cc以下的为大品壶。那么选用的时候,要从「器形」和「实用」这两块来考虑。首先是器形,容量就是它的体积,壶型是决定壶的容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壶型精致秀气,只适合做小壶,如果强行把它做成一个大壶,不仅体现不了壶型的精美,还会显得异常笨拙,反之亦然。像西施、思亭这种壶型,基本都200cc左右,这样的容量的壶才能凸显壶型的小巧、秀美;而像景舟石瓢这种满瓢,就要做到300cc往上才显得有气势,才有那种饱满浑厚的端庄感,做小了反而不美。其次就是我们讲的一个实用的标准了。常言道:一人饮,谓之品;二人饮,谓之趣;三人饮,谓之谈,那么考虑到日常使用的不同,壶容量的选择也要不同。如果是一个人独饮独品,那么毫无疑问是选择小容量的小品壶,独坐自品,自得其乐。如果是与二三好友喝茶,那么可以选择中品壶(200ccl到300cc左右),一壶泡下来刚好,不急不徐。如果人更多了,大品壶也就派上用场了,所以在考虑容量的时候,想一下是自己一个人喝茶的时间多,还是与友一起饮茶较多,这样大多能选择到正确的容量,一般来说,200cc到350cc左右的壶,都能满足日常饮用的需要。还有一点呢就是地区习惯的不同了,像福建沿海那边有功夫茶的文化,一般都以小品量的居多,而在内陆、东北部则多以中品量为好。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说容量多少才是最好的,喝茶本是随心的一件事,顺心顺手即可。
3,紫砂壶该选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紫砂壶大小都是有好处的,看你个人喜欢,各有各的好处。如果喝的茶叶比较粗大就用大的比较好了,其实没有谁好谁不好。需要知道更多方面紫砂知识与文化以及新闻等找(壶史名录)这个跟饮用人数有关系的,有的壶友们常常一人独饮,有的喜欢和好朋友们三五人聚在一起品茶,对常用的紫砂壶大小需求就不同了。陈壶给您一些建议:一人喝茶,选择200毫升以下的壶;两三人喝茶,选择200-300毫升的壶(这个也是最常见的场景)三五人喝茶,就要选择300-400毫升的壶了。
4,传壶人紫砂壶容量问题不能忽视
紫砂壶的容量,是壶友购买、艺人制作时的重要考量。根据不同的工艺设计、使用需求和风俗习惯,对容量的作用、选择也不尽相同。 紫砂壶的各种不同容量(容量单位:CC/ML)适合多少人饮用,实际上是取决于紫砂壶的大小以及品茶所使用杯子的容量大小来决定,很多朋友购买紫砂壶作品时,壶的大小、容量,是参考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接下来就给各位壶友介绍一下。除去一些较为极端、夸张的紫砂壶,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一下容量酌定: 130cc或130cc以下为特小壶 130cc~200cc称为小品 200cc~350cc称为中品 350cc~600cc为大品 600cc以上为超大品 品茶用的茶杯大概有这三种规格:小口杯(约30cc左右)、中口杯(约50cc左右)、大口杯(约90cc左右)。 除去茶具的各自损耗,损耗包括紫砂壶内的茶叶占了体积,而茶杯不可能倒得满满的,碰一下就洒出来。比如有壶友会问到,160cc的紫砂壶可以适合几个人同时喝茶使用,这种情况下就选小口杯,160cc就可以提供2-3人同时喝茶了。 事实上这个问题是可以随时变换的,可以根据实际喝茶时候的情况来随意搭配,只要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喝茶心情,随意就行了。对购物来说,因居住地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饮茶风俗,比如说闽南、广东一带盛行功夫茶,推崇朱泥小壶,朱泥因材质及泥色的特殊性不宜制作大品,恰恰符合功夫茶壶“宜小不宜大”的概念。 严格来说,茶具的容量讲究宜茶,泡茶铁观音等要焖、煲、捂出香味的,适合小容量的扁壶;普洱生茶适合250cc左右的中品冲瀹,熟普洱的等全发酵茶叶适宜壶身大一些、250cc以上的壶。习茶场景亦是重要参考:三五好友聚会或者一人细饮慢品,适合220cc以上保温性好、容量稍大的壶,如果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喝完一泡,建议选购150cc以下的壶,正好两杯的量。 有些壶友购壶只为助茗只用,有的则钟情于把玩摩挲,“玩”为尚,建议多购入小品或中品,以一手可握为佳。 如果置入茶馆、各种艺术院廊作展览装饰只用,适宜大品及超大品,因为壶身装饰面积大,书画空间充足,能产生较为醒目的广告效果。另外,价格也是影响壶友选择容量的一个因素,通常来说,在泥料相同、造型相同的情况下,容量大的壶制作室更费时费力,价格也就相对高一些。 从制作者的角度来看,一把壶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跟造型泥料,制作工艺是否搭配。 有些壶相对来说适合做中、大品,例如曲壶、提壁壶等,重在表现气势韵味;有的壶适合做小品,如西施、思亭,突出其玲珑剔透。选对容量,将功能与审美形成最佳结合,饮茶的过程会变得更加的科学与愉快。
5,紫砂壶是大容量好还是小点好
要看自己平时泡茶使用情况,适中好。你自己用,选个小容量就可以。如果经常来朋友,买个大点的比较好。茶叶品种、饮茶的人数、品茗杯的大小,这些因素都会对紫砂壶容量有所影响。大多数茶友都钟情于容量小的紫砂壶(容量在100~200毫升左右),因为,小壶便于试茶、品味,香气不涣散,壶的容量低于100毫升的壶,适合泡细碎、嫩度高、叶片小的茶叶。大壶保温性较好。适合于多人共同品饮,尤其适合泡普洱茶、红茶,因有闷、热的特点,茶汤滋味更易体现出韵味。冲泡绿茶,可选用的器型较大,一般多为300毫升左右,器型身矮,开口较大,以使绿茶能够在85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充分展现绿茶特有的清香和清爽滋味,冲泡绿茶时,不用加盖壶盖,2-3分钟后,再盖上壶盖倾出茶汤,用品茗杯品饮。
6,紫砂壶买多大合适
问题一:紫砂壶多大容量的合适 1.你好。紫砂壶容量一般都以“CC”为单位,所以在产品容量栏都标注为“容量:180cc”“容量:200cc”或“220cc”等等。那么多大容量合适呢?一些茶友可能搞不清楚计量单位“cc”是怎么一个概念?其实1cc=1ml(1毫升)。我们经常喝的矿泉水容量多为550ml。根据您的喝水量或喝水人数来推算紫砂壶多大容量较合适。 2.假若您个人使用推荐120cc左右的,两个人使用推荐150-180cc的,多人使用选购200cc以上的。太小不够用,太大又太笨重,看来紫砂壶容量的选择也是技术活啊! 问题二:买个多大容量的紫砂壶合适 北方人豪饮,买容量大点的,南方人小酌,容量小点的就可以 问题三:买多大容量的紫砂壶比较好 看你平常几个人喝茶,如果平常只有1-4个人的话300CC以下的就够了,可以再备一个大点的壶400-600cc就可以,以备客人多的时候用 问题四:多大的紫砂壶才是最佳标准容量 紫砂壶没有最佳容量,也没有标准容量。不过有黄金容量,大概就在250毫升左右。为什么说是黄金容量呢,因为适用度广,一把250毫升的紫砂壶,适合两至三人喝茶,这个是一般喝茶最常见的人数。喝茶不像喝酒,围了一桌人,一个人喝茶也不多,就是两三人喝茶聊天最常见。所以250毫升左右的紫砂壶是适用度最广的哦。 问题五:紫砂壶容量选择多大的比较好 根据你自己的情况选。你自己喝选小品就可以。200CC以下的。 如果跟朋友们喝,那你就选大品的400以上的。 问题六:喝茶选多大容量的紫砂壶最合适,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这个跟饮用人数有关系的,有的壶友们常常一人独饮,有的喜欢和好朋友们三五人聚在一起品茶,对常用的紫砂壶大小需求就不同了。 陈壶给您一些建议:一人喝茶,选择200毫升以下的壶; 两三人喝茶,选择200-300毫升的壶(这个也是最常见的场景) 三五人喝茶,就要选择300-400毫升的壶了。 问题七:如何挑选不同容量的紫砂壶 要从容量的大少来选择紫砂壶的话,可以根据茶叶种类、品茶人数、杯的大小等因素作为选择紫砂壶容量去考虑。 很多喝茶的朋友都会喜欢于容量相对小的紫砂壶,容量在100~200毫升左右的最为合适。最主要的是因为,容量小的紫砂壶可以方便试茶品味,香气不涣散。泡细碎、嫩度高、叶片小的茶叶,适合用容量低于100毫升的紫砂壶。 容量大的紫砂壶有点是保温性好。如果是多人共同品饮尤为合适,特别是针对泡普洱茶、红茶,因为要有闷、热的特点,茶汤滋味更易体现出韵味。如果是冲泡绿茶的话,可考虑使用的容量较大的壶,一般容量在300毫升左右尤为合适。 器型相对较低,壶口开口较大的壶型,以使绿茶能够在85℃左右的温度下充分展现绿茶特有的清香和清爽滋味,冲泡绿茶时,不用加盖壶盖,2-3分钟后,再盖上壶盖倾出茶汤品饮。 冲泡红茶,选用器型可大可小。但要要记住的一点是要壶口小、壶身高,因为红茶需要高温焖,选用壶口小、壶身高的紫砂壶有益于使茶香更甜醇、滋味更醇厚。泡乌龙茶,应选用器型小。器型小的壶香气不涣散,香聚而香味佳。 泡花茶,选用可同绿茶的壶,能够充分展现花香和茶香的复杂滋味。 泡普洱茶,陈年乌龙茶,多选用口阔腹扁、胎质疏松和容量小的紫砂壶。 在对各种茶的性质有了解过后,会发现不容量的紫砂壶会对不同茶叶所冲泡出来有不同的效果,如果要令茶汤更加具有味道的话,就应该针对不同的茶叶的种类去选择不同容量的紫砂壶。 问题八:买紫砂壶,是大点儿好,还是小点儿好 一、大小的划分 划定紫砂壶的容量时,通常取正常情况下,不算极端作品的,通常分为5种 1、130C或者130C以下的成为特小壶; 2、130C以上200C以下的可以称为小品; 3、200C以上350C以下的可以称为中品; 4、350C以上600C以下可以称为大品; 5、600C以上可以成为超大品; 二、地理位置和购买习惯 按照够买习惯,南方朋友买中小品的较多一些,北方朋友买中大品的较多些;当然这个不是一定的,只是相对而言! 三、大小与价格问题 在相同款式和相同泥料的紫砂壶中,往往越大价格相对越高一些,这是在于作者用料多,处理更为复杂,付出更多时间为代价,但是这只是限定于同款同泥料的说法,如果不同款式不同泥料就不能用大小相比。 在紫砂壶中往往不同款但是同泥料来说,朱泥往往越大越贵一些,朱泥收缩比高,大容量的壶,收缩率越大就越不容易成型,烧制过程中的损毁率也就越高。因此,制作难度就更大,价格就会更高。 四、壶的容量与款式 在紫砂壶中有些壶天生就大,有些壶天生就小,一些八方壶和一些六方壶,由于光面多,一般都是中大品,这样才能体现出方壶的阳刚,能够观赏方壶多个光面的协调和美观,一般很少有低于200C以下的六方和八方。无独有偶,对于一些款式来说,它天生就是小壶,一些光西施、小水平等,这些壶天生小品,不信大家可以去市场瞧瞧,看看有多少人做300C的以上的小水平,谁做三、四百毫升的光西施,如果在市场上见到一个500C的光西施,那岂不是一个大笨球。 就拿300C以上的西施来说,大部分都有刻绘和装饰,只能用这种方式才能掩饰这种壶的天生缺陷,西施这种款式往往是小巧玲珑,越小越精致,拿在手中让人爱不释手,反过来越大越粗糙!基本上光西施大多是100-200多些,再大点的都要有刻绘等装饰掩饰粗糙。 问题九:最好的紫砂壶多少钱 你好,不知道您指收藏类的还是,上阵子紫砂泰斗顾景舟的紫砂壶拍卖是9000多万,但是要是还留有二期大师或是一期大师至紫砂创始人龚春的紫砂壶价值远远不止,哥要是想买实用性的紫砂就不用追求名人作品,民间艺人紫砂壶一个300左右就足够的,这个只是个人建议 问题十:紫砂壶容量对比:怎样的容量泡怎样的茶 一般来讲紫砂壶的容量选择和茶叶关系并不大,选择大小壶主要还是看喝茶的人数。不过有些茶适合小容量壶冲泡,如铁观音就适合小壶闷泡;而像绿茶黄茶白茶这类轻微发酵茶叶最好用一些大容量宽口的壶来泡,这样不容易闷黄。
7,关于紫砂壶的容量求解
一般收藏壺分幾種狀況,一是要增值、有好的價格在賣出,如果泡過價錢就會低,一種是放著欣賞,還有的是在炫耀,另一種是喜愛泡茶、愛壺、養壺,這是不同的領域。為什麼名家壺要做容量大的壺,既然是名家的壺,當然要霸氣,看起來要精緻、精華,在香港、台灣,早期稱為版壺,而且名家壺不可能大量生產,製作過程會有損壞,通常為數應該不會超過十把,另外,紫砂壶除了泡茶外。在现今还有投资和收藏价值。有些人买壶就是用来捣腾的。虽然俺不太赞成一般茶友投资、收藏紫砂(主要是紫砂缺乏透明,活跃的交易平台)。但现在炒作确实存在~~~ 乡亲们,大师壶看看就好,搞几把实用,料对,工正,器喜的就行。大师壶价高可能艺术也高,大湿壶价高可能是水涨船高,砂深糊搞。
8,学做紫砂壶有没有年龄限制
这个需要有么?能专注的好好学就会学有所成!喜欢就去大胆做吧,支持你!私人的一般不传授的,更不会是免费的 ,要是学私人的,那你得花点心思找人了,一般的话都去培训班,如果你要是真心想学,更想学点名堂,那你想,你应该和好一点的老师学,那么一般就是工艺师或者工艺师助理,那么价钱这方面你要想好,找人很难,价格也不会低,边打工边学还是可以的,但是我们那消费还是挺高的,靠打工生活加上学茶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在茶壶界的竞争是大的让人难以置信的,学茶壶的人像蜜蜂一样涌入,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要量力而行哦,看看自己的能力再决定是不是去原则上没有。但是,岁数太大就不要去学了。做紫砂是个需要一定眼力、体力的。长时间做壶的人,因为工作时都是低头坐着,腰椎、颈椎容易出问题。年纪大了眼力不好,细工就不可能做得好。
9,制作紫砂壶有多少大的步骤
紫砂壶制作过程大致包括预备、制作、烧制和后续工序四个过程。这几个紫砂壶制作过程一般不是一个人完成,如烧制,一般都不是制作职员来做,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分工非常显著,这也是促使紫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紫砂壶制作过程预备 (包括预备工具、泥料、造型预备)
紫砂壶制作过程1:紫砂壶泥料预备
首先是从矿中挖泥,从矿层开挖出来的紫泥,俗称生泥,泥似块状岩石;生泥出来后需天然分化,然后破碎、碾细,并用60目筛子筛选;再手工或机械练泥。手工练泥很辛劳,后来改用雷蒙机,但用机器轻易损伤泥料。
紫砂壶制作过程2:工具预备
工具本身也在不断地创造,以下所列的只是长期发展下来大家都用的工具中的一部门。善用工具是做好茶壶的一个先决前提。
主要包括泥凳(工作台),搭子(打泥条等),拍子(打身筒等)、尖刀、矩车(做圆形泥片)、线梗(光滑各种装饰线条的工具)、明针(即牛角片,光滑表面)等。
紫砂壶制作过程3:造型预备
做茶壶前一定要想好要做的茶壶是什么样的,就象画一幅画,一定要先想好,可以画一些草图、作一些计算。另一种成型的方法是用印模,假如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在设计后做出模具,用印模的方法是可以大量出产统一个设计。
二:紫砂壶制作过程之制作
紫砂器成型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捏作、印模。两者都是先做好各个部件,再把各个部件粘在一起,再进行表面精加工,特别是接口部门的加工。就手工捏作,对圆形的茶壶其壶身用“拍身筒”的方法,该法不同与我们在陶吧中常见的“拉坯”的方法。对方形(包括四方、六方等)的茶壶其壶身用“镶身筒”的方法。
基本过程包括:
紫砂壶制作过程1.把泥块打成厚薄平均的泥片,俗称打泥条、打泥片等
紫砂壶制作过程2.做壶身,此处就分为“拍身筒”和“镶身筒”两法,还有模型法等
紫砂壶制作过程3.做壶手把、壶嘴、壶盖等
紫砂壶制作过程4.精加工
紫砂壶制作过程5.有些还要加一些装饰,如贴花、绘画、刻字等
三:紫砂壶制作过程烧制
做好的茶壶首先要阴干,大概要两三天左右。器坯阴干后装匣钵进窑烧制。现在一般用地道窑进行烧制,古代一直用龙窑烧制,解放后开始用倒焰窑。
四:紫砂壶制作过程后续工序
紫砂器烧成后还要有的还需磨光上蜡,有的还要抛光包铜、金银丝镶嵌等工序。
详情请看: http://www.zisha123.com/knowledge/catalog/4346.shtml
10,如何分辨紫砂壶
鉴别纯正的紫砂壶首先学会三步:一看 二听 三摸。 一、看颜色:纯正紫砂的颜色,不论紫色、黄色、红色或者是两者之间的颜色都应有玉石般的韵味,其光质为黯然之光,象上了油一样,越擦越润,不能上腊,不能抛光,可参考老玉石的材质效果,材质越稀有、越有价值,因为资源有限。
二、听声音:紫砂壶是陶之上品,所以壶的声音是陶的声音。泡茶以后,声音沙、哑、沉,不能象金属声或者瓷器那么脆声,声音沙哑说明材质透气性好,内部不结晶,能保持茶的香味,不易变味。
三、手感:紫砂壶的手感应具光滑圆润、舒坦,虽有颗粒但很圆润,紫砂颗粒一般以32目-60目为适宜,通过传统手工加工,石磨碾粹的砂粉其手感和机器加工出来砂粉的手感是不同的。
四、养壶效果:好的紫砂,通过养壶泡茶少许,然后用于布干擦就能看出哑光色质,油性很重,时间养的越长,色质越深沉,古朴,直至产生壶之灵气,与人通性情。
紫砂壶第一讲究紫砂材质,讲究砂质的效果,紫砂矿岩从矿石风化到颗粒状,然后用石磨碾成带有颗粒的粉沫,加水练成熟泥,制作茗壶,这种原始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砂壶的透气性,使其日用功能良好,优良的材质颗粒效果使壶的音质为深、沉、沙、哑。
砂料最佳的颗粒为32目-60目。原始的加工方法,可使砂壶产生圆滑、舒适的感觉。紫砂壶的表面不论偏紫、偏红、粉红、豆紫等,养壶不久都应有象上油的感觉,不能枯、乏,显得没有活力象老人的皮肤。
紫泥应紫里泛青、泛红,红泥应红而不艳,本山绿泥应黄里发青。过去茗壶的颜色与龙窑的气氛有关。龙窑烧制的茗壶的颜色与龙窑的气氛有关。龙窑烧制的茗壶,一般断面发黑。
纯正的紫砂材质,是紫砂壶造型设计的前提,充分利用材质的特点、颜色,表达紫砂的材质美、造型艺术美、日用功能美。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讲究健康长寿,无毒、无害的纯正紫砂茶具更会被人们所青睐。
紫砂壶的造型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非常讲究其点、线、面的美感。讲究壶体整体的设计完美、新颖,要求制作人员以人为本,加以人性设计。壶体讲究气度,讲究合理的壶咀、壶把、壶钮的功能搭配协调。, 对于爱壶者而言,首先分清壶的制作,是全手工或是手工壶,观观察壶体的造型是否优美,有无作品个性。壶体结构搭配是否协调,这是关键,如果是光货表面是否平滑,咀把过渡是否自然,做工是否精细、干净、利落。
其次观察出水是否流畅、干净,把子是否省力,盖子是否紧密。光货造型在传统观念上,同一把造型外轮廓曲线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说。光货造型或丰满、或清秀、或粗犷、或刚毅,给人感觉 "圆、稳、匀、正"。
现代陶艺手法制作的茗壶,讲究形体的艺术趣味,在不规则中求稳重,变化之中求规律,充分显示作品的灵气,讲究作品的艺术效果,追求返朴归真的意境。从原有的壶艺法则中变成无法,充分享受美的感觉。
花货是自然界中的自然形态、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加以提炼装饰,古代花货中尤以供春壶、鱼化龙最为出神入化,现代作品如始祖等、花货讲究精神,讲究提炼,讲究变化,作者必须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并且能够舒适的把玩,一把好的花货作品必须形好、工好、艺术构思好、日用功能好,烧制效果好。人们购买紫砂陶器,一般是购买紫砂茶壶,最关心的一是茶壶是否能真的隔夜不馊?是不是真紫砂?二是茶壶的质量如何?
紫砂茶壶自问世以来就是实用与艺术两用的,发展到现在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出现了大批商用的紫砂制品,作为手工艺品,其产量和工艺必然不能兼顾,对于一般商品壶来说只能以适用为主,再兼顾一下造型艺术,至于精工细作,那是千元以上的极品了,包括其它各种手工艺品都是这样,这里免谈。开头的问题对于做壶的人来说实在是有些可笑,因为他们关心的是做工如何精细,做工越好越逼真,价钱就愈贵,而泥料则是与做工成等比的,因为泥料的好坏其价格相差很大,很难想象一把工艺很差卖到十元以下的壶能用到五六元一公斤的好泥,而做好壶的人为了达到他的工艺要求也不会去用没经过提炼的五六毛钱一公斤的甲泥。不过对于完全是门外汉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还是两个最基本的入门问题:泥料和做工。
我们先从泥料说起。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紫砂泥不一定是紫红色的。有乳白色的称为“团泥”;有墨绿色的称为“绿泥”;当然也有紫红色的称为“紫泥”;还有一种性能差一点的朱红色的“朱泥”,透气性不如以上几种,但由于它的成型工艺特殊而有它的特殊价值,前段时间台湾风行的“大红袍”、“梨皮朱砂”、“碧榴皮朱砂”当属此类。
紫砂陶器最大的特点,是她做成容器以后良好的透气性能和不渗漏特性奇妙的结合,这要归功于紫砂泥料特有的属性。紫砂是陶器,但是她和其它陶器不同的是她做成容器后不需要涂釉,这也是保证良好透气性的前提。我们知道,紫砂的泥料并不是一开采出来就可以用的,而是要经过提炼、淘洗、过筛等诸多任务,因此一块好的泥料其质地、颜色必定很均匀,体现在成品上则是颗粒匀称,颜色纯正无杂质,比如有不均匀的黑点、白点就不是好泥。提炼、淘洗是保证颜色纯正的前提,提炼前先要经过粉碎,经过提炼淘洗去掉一些铁质、石灰岩、玄武岩等等杂质。铁质在烧成后成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在壶身上出现黑点;石灰岩在烧成后成为石灰,在壶身上出现白点,而且遇水膨胀,造成壶体的小块剥落,俗称“爆子”,严重影响茶壶的质量,可恶的是这种现象买的时候有的不易察觉,回家一泡茶慢慢胀开,常令人懊恼莫及;玄武岩等杂质由于其收缩率、颜色等不同而在成品上出现杂点、不规则的颗粒等。这里有一点要说明,有时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制作者会人为地加入一些与生泥相同或不同颜色的生泥或熟陶碎片、颗粒或粉末,以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生泥和另一种不同颜色的生泥均匀的掺和会产生另外一种颜色,如果不均匀地绞和则会产生流水飞云般的神奇效果,两种或多种颜色之间泾渭分明,绝不拖泥带水但又浑然一体,令人浮想联翩,这便是由当代大师吕尧臣先生首创的“绞泥”。由于不同颜色的泥料收缩率不一样,要使两种颜色间紧密结合而又平滑如一体,颜色又不能相混,有时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获得成功,制作实属不易。如果制作的时候用熟陶与生泥均匀地掺和,成坯后与其它生坯没啥两样,一经烧成,由于熟陶和生泥的收缩率不同(生泥烧成时收缩率大约为20%左右,朱泥则更高达30%以上,熟陶则基本不收缩或收缩很少),使成品表面出现均匀颗粒,看起来有橘皮、石榴皮、梨皮样的特殊“粗糙”效果,这是“颗粒表皮”,应与“杂质”区分开来。这样的手法在朱泥产品中用得特别多,因为朱泥的收缩率特别大,烧成后往往容易变形,加入熟陶可以减小收缩提高成品率。相信朋友们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上面提到的“梨皮朱砂”、“碧榴皮朱砂”所指的是什么。
总的来说,一把真正的紫砂泥做的壶应该是颜色纯正、颗粒均匀无杂质瑕疵的,即使是“绞泥”和“颗粒表皮”的壶,它的每一种颜色也应该非常纯正。那种颜色脏唏唏的充满杂质毛刺的一定不是好泥。不用好泥的其工艺水平也一定很差。确切的说,紫砂陶器的工艺价值(或者说价格,在马克思理论中,价格和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完全由其工艺水平决定。通俗一点就是做工啦。
那么怎样区分做工的好坏呢?壶都是人做的,做一把好壶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举个例子,如果现在有两把壶放在您的面前,一把是一个人花了一整天的功夫做的,另一把只花了他半个小时,按每天工作时间八小时计,后面那把他每天可以做十几把,可以想象每天十几把的壶一定很粗糙,实际上十几元一把的壶其产量每天可以达到二、三十把,不然他就会入不敷出,无法生活。同样为了降低成本,他也不可能采用很好的泥料。和画画一样,画画不仅仅在于“象”,而要有它的气度、神韵,紫砂壶也如此,做工到了一定程度可以随心所欲,不必要有太大提高,关键是怎样用做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风格,使作品拥有自己的气度、神韵,这就是千元以上的价值相差所在。这些讨论起来比较繁复,好在我们的范围不在于此,点一下而已。
那么做工的好坏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这得从砂壶的工艺说起,紫砂茶壶的制作到目前为止仍然基本停留在手工阶段,最多在批量生产时采用一些模具来套制身筒、盖、盖滴子、实心的嘴和把,而底、口沿、嘴的掏空、嘴、把的安装及其位置、盖和壶身的配合等等都要人工来掌握,一般的商品壶基本上都是套用模具来做的,所以我们在选定中意的式样以后主要是看它以下几个方面:
1、安装工艺。
在外形上,从壶的侧面看,壶口、壶嘴和壶把的上端面应该平齐;从上面看,壶嘴壶把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应有歪斜,且居于壶身的中间。口、盖端面应该平整无起伏,配合应该严密,没有砂纸或锉刀打磨的痕迹。
通身不应该有裂纹和剥落,如有则是次品,价格最少要短三分之一。尤其注意嘴、把、滴子与壶身、壶盖镶接的地方,另外壶底、壶口沿、盖的口沿和花货的装饰物也是镶接上去的,也不应该有裂纹,有许多裂纹在壶的里面,特别要当心。剥落则可能发生在嘴、口、盖子等容易发生撞击的端面。
2、手工艺。
接头的地方应该过渡自然光滑,没有人工修补的痕迹。线条应挺拔清楚,不拖泥带水,花货的形象应尽量逼真、有质感,工具修饰的痕迹应越少越好。我们要以机械整体加工的规格来衡量,好的壶应该就像用机械整体加工出来一般,其加工精度以500元的壶为标准,光面每厘米非造型起伏不得超过±0.1毫米,装配精度误差不得超过1毫米,口与盖的配合间隙在0.5毫米左右,如果盖子是对称几何形,则盖子在各个对称方向上应该配合良好。这里要注意的是不应该有为了配合良好而用砂纸、锉刀打磨的痕迹。
3、烧成。
在烧成过程中由于火力的不均匀、温度的高低可能造成颜色不均匀,有气泡,过老或过嫩等现象,这也要注意。1、壶特亮的不买,表面色彩特别艳丽,并且水色(也就是光泽度)很高的新壶最好别碰。
2、颜色怪异的不买,紫砂主要颜色就是红、紫、绿,红是红中透着橙黄色,而非大红或者艳丽红色。紫泥色泽更丰富,有暗红的,有猪肝色的,绿,米黄色或或者黄中透绿,记得所谓绿泥,可不是那种墨绿或者翠绿,并不是超过这几种颜色就不对路,而是经验不足的话很难识别好坏真假。建议新手从紫泥开始,相对其他两种泥料猫腻较少
3、老壶不买,是不是紫砂您都鉴别不出,老的就更别想念了。
以上三条不代表肯定没问题,但是新手无参考的情况下最容易理解的几个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