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景迈古树茶的诗句,知道的回答一下谢谢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时间:2025-04-21 08:40:40
本文目录一览
1,知道的回答一下谢谢
2,明天是我喜欢的女孩的生日帮我写首诗祝她生日快乐
祝寿如沧海
你祖积善在
生朝天一涯
日月同光彩
快乐安乐人
乐游时景迈
3,叶问对联景迈芒景景上景茶王古茶茶上茶
景山叫山山非山,北海名海海非海 北京的景山只是一个人为的小山,并非高山。北京的北海是人工的城湖并非是广阔的大海{不弃}8090下联:仙人神仙仙佛仙,空壳似空空外空
4,成语长什么日
长绳系日cháng shéng jì rì 【解 释】 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 【出 处】 晋·傅玄《九曲歌》:“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唐 赵牧 《对酒》诗:“长绳系日未是愚,有翁临镜捋白须。”宋 李甲 《过秦楼》词:“已蜨稀莺散,便拟把长绳系日无由。”亦作“ 长绳系景 ”。《周书·萧大圜传》:“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寔不愿之。”【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比喻想留住时光。长绳系日系:拴,缚。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1,长天老日【解释】指夏至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的白天,这段时间是夏季昼长的日子。【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2,长绳系日【解 释】 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 【出 处】 晋·傅玄《九曲歌》:“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长天老日:chang tian lao ri 指夏季昼长的日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贾母因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1,长天老日【解释】指夏至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的白天,这段时间是夏季昼长的日子。【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5,急想做一个藏头诗
五言绝句-送爱人
生还真可喜 日出花药丽 快意亦适然 乐琴书雅意
生不去亲爱 日月同光彩 快意作清游 乐游时景迈
生平良自珍 日夕望云林 快意且为乐 乐事与良辰
生与天作花 日旦清风发 快意思一扫 乐安山水佳
生意满故林 日华正嵩岑 快意诚甘疢 乐游春正深
生还应有分 日夕望美人 快意洗天宇 乐道任天真
生爱香山游 日夕常安流 快意言多忤 乐事期中秋
生意全天和 日月光天德 快意频举挹 乐此一日泽
生香余晚花 日月同光华 快意樽中醑 乐将高歌发
生此济时杰 日永篆香绝 快意乃为好 乐奏曾无歇
五言绝句-送朋友
生不去亲爱 日月同光彩 快意亦适然 乐游时景迈
生还真可喜 日出花药丽 快意作清游 乐琴书雅意
生民多材良 日华丽池光 快意乃为好 乐道喜文章
生意满故林 日新日日新 快意洗天宇 乐事与良辰
生平一壑美 日预龙华会 快龙驾翩翩 乐山仍乐水
生还应有分 日夕望美人 快意风雨会 乐游春正深
生爱香山游 日夕常安流 快意思一扫 乐事期中秋
生光彩辉辉 日夜春风吹 快意诚甘疢 乐道知所归
生此济时杰 日永篆香绝 快意且为乐 乐奏曾无歇
生当作人杰 日上苍龙阙 快意言多忤 乐饮过三爵
七言绝句-送爱人
生碧香罗粉兰香 日华风蕙正交光 快意一时荷叶雨 乐土长吟帝子章
生来自秀培来秀 日暖梨花催美酒 快意雄风海上来 乐府正声三百首
生才故有山川气 日边已觉风光丽 快襟诗思有清风 乐府艳词悦君意
生来且喜事精神 日夕空驰咏德心 快刀肯截乌龙角 乐游原上少年春
生前有力移天地 日月光华含吐异 快活快活真快活 乐棚擢秀名何丽
生香深在桂花枝 日光玉洁元子辞 快意长江都是酒 乐事何如初见时
生意满怀都是春 日满南窗也可人 快秋风飒然来此 乐回和气作春温
生人情谊贵和光 日移花影上窗香 快将好景供诗酒 乐来一顾遇孙阳
生来富贵由天分 日日花开日日新 快哉雄风起苹末 乐天还欲醉精醇
生来已占妙香国 日日东流生白波 快意截流船到岸 乐全老子今禅伯
七言绝句-送朋友
生平不得春风力 日月光华含吐异 快襟诗思有清风 乐意融融兄及弟
生才故有山川气 日边已觉风光丽 快将如意碎青珊 乐府艳词悦君意
生碧香罗粉兰香 日日春光斗日光 快刀肯截乌龙角 乐土长吟帝子章
生前有力移天地 日泛花光摇露际 快意生平有此观 乐棚擢秀名何丽
生前富贵何劳美 日饭兰花饭溪水 快意雄风海上来 乐府至今歌翡翠
生来且喜事精神 日明好古子云心 快意一时荷叶雨 乐游原上少年春
生人情谊贵和光 日移花影上窗香 快意长江都是酒 乐来一顾遇孙阳
生生世世寿康宁 日观封崇大礼成 快秋风飒然来此 乐天当日最多情
生来已占妙香国 日日东流生白波 快将好景供诗酒 乐全老子今禅伯
生香深在桂花枝 日光玉洁元子辞 快意截流船到岸 乐事何如初见时
祝公眉寿长康强君富才明见亦常生平不得春风力日移花影上窗香快刀肯截乌龙角乐土长吟帝子章生辰喜庆饮红酒
日后欢欣驱苦愁
快人快语爱家国
乐善好施福禄久
6,问问成语的后两个字是系日前面是啥字
长绳系日 ( cháng shéng jì rì )编辑本段基本寓意【解 释】 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 [1]【出 处】 晋·傅玄《九曲歌》:“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唐 赵牧 《对酒》诗:“长绳系日未是愚,有翁临镜捋白须。” 宋 李甲 《过秦楼》词:“已蜨稀莺散,便拟把长绳系日无由。”亦作“ 长绳系景 ”。《周书·萧大圜传》:“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寔不愿之。”[2]【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比喻想留住时光。另有长绳贯月:比喻想追求自由!!!编辑本段典故来源从前有一个皇帝,一直痴迷于长绳系日的传说,以至于寝食难安——他想用一根绳子把日拽到皇宫,因为上面满溢着金水。经过内阁大臣的一番筹划,他下令征集全国的能工巧匠,打造一架抵日的云梯。这架云梯自然是由无数更小的云梯叠加而成,而每打造一架小云梯,至少需一棵40米高的大树,此一工程,便几乎伐光了全国的森林。一个良辰吉日,当日抵达皇宫正午的上空,掌旗的太监一声令下,工匠们便瞄准日头,迅速开始了叠加云梯的工作。虽然那时的天不算高,蓝晶晶的有一种伸手可触的感觉,但当这架云梯垒叠到日的高度时,日已向西偏移了约三华里的路程。爬梯子的太监只得把两百斤重的用于系日的绳子又背了回来,脚一落地,人便瘫了下来。一直在中宫焦急等待的皇帝,又立刻下令征召全国最杰出的天文学家和算术家,经过三七二十一天的车轮式闭门计算,终于得出了云梯该何时垒叠,何时将与日相遇的精确时间。但当踌躇满志的太监爬到梯子的顶端时,沮丧地发现,近处的日并非远视时那样的几乎静止,而是泥鳅一般地滑行着,根本不予系绳结扣的从容时间。而且,系绳时,斜出的身子难以保持平衡,一不小心,云梯和顶端的太监就象倒挂的钟摆一般,在空中晃荡起来——以至于胆战心惊的太监下意识地将手扶向日,烫了一手金黄的伤疤。虽然这个金黄的伤疤,更加刺激了皇帝的斗志,但全国上下仍是一筹莫展。这一天,皇宫来了一个方士,自称刚从天河乘浮槎回来,为皇帝的精诚所感,遂献上一个方子:“从理论上说,日首先是一种时间的象征。因此,如果控制了时间,也就控制了日。”皇宫的密室里,方士诡秘地与皇帝和大臣们耳语着。皇帝和大臣们则似懂非懂地点着头,然后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才能控制时间?”“有办法,”方士站直身子,胸有成竹地说道:“皇上可下令全国所有的钟表都停止运行,停在某一共同时刻,这样,日也就会随之固定在这一时刻——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显然,这是一件浩大而繁琐的工程,不亚于修筑万里长城,但皇帝的决心已定,不容动摇。首先,须举办各级官员学习班,统一认识。然后,再由官员们组织无数个宣传队,深入千家万户做动员工作,并许诺成功后,每户可得一枚纯金日币。而违逆的后果,自然不言而喻。人们将信将疑地接受了这种说法,纷纷取下时钟,置于案前,准备听从号令。然而,这看似简单的关键一环,却意外地遇到了麻烦,由于钟表出自不同的厂家,质量参差,在向皇宫要求的时间进发前,步调就已先后不一了。“必须以同一步调,同一速度,抵达那个共同的时刻。否则,将会影响对日的控制效果。”这是方士一再关照的。皇帝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他立即指示,全国只留一家最大的国营钟表厂,其余立即倒闭。但问题似乎没有穷尽。例如,如何指导人们的具体操作,就十分令人头疼。指针指向的那个皇宫时间,精确率必须达到“亿分之一”,而且这个精确率是大臣们与方士协商了三天之后,方士作了让步,才同意的指标。但下层如此广大的文盲,根本就不能理解“亿分之一”是个什么概念,对于如何进入这“亿分之一”的精确率,有如探入虎穴般的胆怯。倒是孩子们早已对大人们的这些失常举动好奇起来,把指针胡乱地拨个不停,造成更加混乱的局面。当然,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皇帝坚信——一夜之间,全国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无数的速成大学,财力雄厚的,还从国外聘请了金黄头发的教授。皇帝踌躇满志地等待着那一幸福时刻的来临——但他没有想到,皇位的觊觎者们也同样地利用钟表,在暗中进行着反叛的工作。他们只须一台时钟和简单的工具,便将皇宫的正午时间指向黑夜。于是,直到现在,日仍在天上循时运行,皇帝的子孙们垂涎地望着。情 字开头的成语: 情不可却 碍于情面,不能推辞 情不自禁 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语出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情不自已 犹情不自禁 情窦初开 谓少年男女刚懂得爱情 情非得已 情况出于不得已 情孚意合 同“情投意合” 情急智生 情况紧急时忽然想出了应变的办法 情见乎词 见“情见乎辞” 情见乎辞 真情从言辞中流露出来。语出《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情见乎言 同“情见乎辞” 情见力屈 同“情见势屈” 情见势屈 谓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屈居劣势地位 情见埶竭 同“情见势屈” 情见於色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情理难容 于情于理都不能容忍 情凄意切 谓心境十分悲伤 情深一往 谓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 情深义重 情义深重 情深意重 情意深重 情恕理遣 以情相恕,以理排遣。谓待人接物宽厚和平。语出《晋书·卫玠传》:“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情随事迁 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情同骨肉 情谊像亲人一样深厚 情投契合 同“情投意合” 情投谊合 同“情投意合” 情投意合 双方感情和心意都很投合 情投意洽 谓双方思想感情很融洽 情投意忺 同“情投意合” 情有可原 在情节或情理上有可以原谅之处 情真意切 谓情意十分真切 情重姜肱 《后汉书·姜肱传》:“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后以“情重姜肱”喻兄弟友爱 情逐事迁 见“情随事迁”
7,谒山 李商隐
网上找不到翻译,那我只能自己解释了。李商隐的诗多是朦胧诗。解释:自古以来要拴住太阳却没有足够长的绳子,水流去而白云归山,无比的愁恨。想要向麻姑买下整个沧海,就像一杯子春天的露,冷得如水。最后一句有点难理解,大概意思就是:这眼前的一杯春露,不过是浩渺的沧海倏忽变化的遗迹,顷刻之间,连这一杯春露也将消失不存了。流,白云舒卷,更令人怅恨不胜。正想向仙人麻姑买下沧海,哎,只剩得一杯春露,其冷如冰谒山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本作的韵脚是:二十五径;可"八庚九青十蒸"通押。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注释】:麻姑: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她自称曾在短时间内三见沧海变为桑田。【赏析】: 一开头就把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到人们面前。正因为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止,望见逝川东去、白云归山的景象,不免令人感慨,中心怅恨,无时或已。由系日无绳之慨,到水去云回之恨,感情沉降到最低点,似乎已经山穷水尽,诗人却由“恨”忽生奇想,转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镜。 “欲就麻姑买沧海。”这里即因此而认定沧海归属于麻姑,并想到要向麻姑买下整个沧海。乍读似觉这奇想有些突如其来,实则它即缘“系日乏长绳”和“水去云回”而生。在诗人想象中,“逝者如斯”的时间之流,最后都流注汇集于大海,因而这横无际涯的沧海便是时间的总汇;买下了沧海,也就控制占有了全部时间,不致再有水去云回之恨了。这想象,天真到接近童话的程度,却又大胆得令人惊奇;曲折到埋没意绪的程度,却自有其幻想的逻辑。 末句更是奇中出奇,曲之又曲。沧海究竟能不能“买”?诗人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幻觉似地在读者面前推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形象—— 一杯春露冷如冰。刚刚还展现在面前的浩渺无际的沧海仿佛突然消失了,只剩下了一杯冰冷的春露。 这是对宇宙事物变化迅疾的极度夸张,也是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极度夸张。一个“冷”字,揭示出时间的无情、自然规律的冰冷无情和诗人无可奈何的失望情绪。诗中那种“欲就麻姑买沧海”的奇异而大胆的幻想,“一杯春露冷如冰”的奇幻而瑰丽的想象,却充分体现出诗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奇幻的想象和构思,颇似李贺,可以看出李贺对李商隐的影响。【评析】: 题称“谒山”,即拜谒名山之意。从诗中所抒写的内容看,当是登高山望见水去云回日落的景象有感而作。将一个古老的题材写得这样新奇浪漫,富于诗情,也许正可以借用和诗人同时的李德裕说的一句话来评价:“譬诸日月,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此所以为灵物也。” 时间的流逝,使古往今来多少志士才人慷慨悲歌。李商隐这首诗,所吟咏慨叹的尽管还是这样一个带有永恒性的宇宙现象,却极富浪漫主义的奇思异想,令人耳目一新。【话外音】: 神话中的麻姑曾经发现,蓬莱仙山一带的海水比不久前又浅了一半,大概沧海又一次要变成陆地了。诗人抓住这一点加以发挥,将沧海变桑田的过程缩短为一瞬间,让人意识到这眼前的一杯春露,不过是浩渺的沧海倏忽变化的遗迹,顷刻之间,连这一杯春露也将消失不存了。 有人曾指出诗中买沧海的设想和李贺《苦昼短》中“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的意思差不多,而“一杯春露冷如冰”的诗句则是点化李驾《梦天》“一泓海水杯中泻”的句子,这是非常精辟的比较分析。【集评】: 傅玄《九曲歌》说:“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长绳系日,是古代人们企图留驻时光的一种天真幻想。但这样的“长绳”又到哪里去找呢?傅诗说“安得”,已经透露出这种企望之难以实现;李诗更进一步,说“从来系日乏长绳”,干脆将长绳系日的设想彻底否定了。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谒山》 【创作年代】晚唐 【作者姓名】李商隐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谒山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1] 编辑本段作品格律 这首七言绝句的用韵方式为首句入韵平起式。其韵脚是:二十五径;可“八庚九青十蒸”通押。 从来系日乏长绳, ○○●●●○△ 水去云回恨不胜。 ●●○○●●△ 欲就麻姑买沧海, ●●○○●○● 一杯春露冷如冰。 ⊙○⊙●●○△ (说明:○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2]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时间的流逝,使古往今来多少志士才人慷慨悲歌。李商隐这首诗,所吟咏慨叹的尽管还是这样一个带有永恒性的宇宙现象,却极富浪漫的奇思异想,令人耳目一新。 诗一开始就把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到人们面前。傅玄《九曲歌》说:“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长绳系日,是古代人们企图留住时光的一种天真幻想。但这样的“长绳”难以寻找。傅诗说“安得”,已经表现出这种企望之难以实现;李诗更进一步,说“从来系日乏长绳”,干脆将长绳系日的设想彻底否绝了。 正因为时间流逝的无法阻止,望见逝川东去、白云归山的景象,不免令人感叹,心中怅恨,无时或已。由系日无绳之慨,到水去云回之恨,感情低沉到极点,似乎已经山穷水尽,诗人却由“恨”忽生奇想,转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境。 “欲就麻姑买沧海。”麻姑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她自称曾在短时间内三见沧海变为桑田。诗人因此而认定沧海属于麻姑,并想到要向麻姑买下整个沧海。乍读似觉这奇想有些突如其来,实则它即缘“系日乏长绳”和“水去云回”而生。在诗人想象中,“逝者如斯”的时间之流,最后都流注汇集于大海,因而这横无际涯的沧海便是时间的总汇;买下了沧海,也就占据了全部时间,不致再有水去云回之恨了。这想象,天真到接近童话,却又大胆得令人惊讶;曲折到埋没条理的程度,却自有其幻想的逻辑。 末句更是奇中出奇,曲之又曲。对于沧海究竟能不能“买”的问题,诗人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在读者面前推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形象——一杯春露冷如冰。刚刚还展现在面前的浩渺无际的沧海仿佛突然消失不见了,只剩下了一杯冰冷的春露。神话中的麻姑曾经发现,蓬莱仙山一带的海水比不久前又浅了一半,大概沧海又一次要变成陆地了。诗人抓住这一点加以发挥,将沧海变桑田的过程缩短为一瞬间,让人透悟到这眼前的一杯春露,不过是浩渺的沧海倏忽变化的遗迹,顷刻之间,连这一杯春露也将消失不存了。这是对宇宙事物变化迅速的极度夸张,也是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极度夸张。一个“冷”字,揭示出时间的无情、自然规律的冰冷无情和诗人无可奈何的绝望情绪。诗中那种“欲就麻姑买沧海”的新奇而大胆的幻想,“一杯春露冷如冰”的奇幻而瑰丽的想象,却充分体现出诗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奇幻的想象和构思,颇似李贺,可以看出李贺对李商隐的影响。有人曾指出诗中买沧海的设想和李贺《苦昼短》中“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的意思差不多,而“一杯春露冷如冰”的诗句则是点化李贺《梦天》“一泓海水杯中泻”的句子,这是比较精辟的比较分析。 题称“谒山”,即拜谒名山之意。从诗中所抒写的内容看,当是登高山望见水去云回日落的景象有感而作。将一个古老的题材写得这样新奇浪漫,诗情画意,也许正可以借用和诗人同时的李德裕说的一句话来评价:“譬诸日月,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此所以为灵物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