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勐库十八寨那个寨好,云南那个地放最好玩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时间:2025-03-11 05:00:40
本文目录一览
1,云南那个地放最好玩
2,勐库十八寨之公弄丙山护东
本文转载【微信公众号:云高特,ID:gh-f25a303991a0】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 公弄、丙山、护东位于勐库西半山,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每个茶山产出的普洱茶,在口感上都有较大的区别。产出的普洱茶各有各的特点。下面就继续为大家讲解勐库十八寨中的公弄、丙山、和护东。 公弄 公弄坐落于邦马大雪山的一条小山脉上,公弄的海拔不算太高,但位置很好,视野开阔。公弄是一个较为“奇特”的布朗族村寨,拥有三绝,其一是古树众多;其二是茶艺多姿多彩;其三是奉茶为神者多如牛毛。公弄在勐库算是个茶区,包含着公弄大寨、小户赛、豆腐寨(中户赛)、五家村、三家村等等,其中以小户赛、三家村的茶为最佳,但是公弄大寨的古树茶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公弄古树茶特点 在勐库,有拉祜族和布朗族的地方都有着树龄较大的古茶树,公弄便是其中之一!公弄大寨的古树茶条型肥大,芽叶匀整,开汤时汤色金黄透亮,落口生甜,茶香馥郁,有蜜香,回甘持久,生津迅速,韵味悠长,茶质丰富,叶底鲜活灵动,是勐库诸多寨子中茶质肥美的茶品! 丙山 丙山地处勐库镇西边,年平均气温20.00 ,年降水量1800.00毫米,邦丙山平均海拔1500米,以布朗族、佤族为主。邦丙村村寨寨都种茶,茶园面积有4000多亩,有近千亩是1949年以前的古老茶园。海拔1500米以上,古树群落大,大约在2000亩左右。但有部分被矮化,非常可惜,古树茶茶龄在200年以上。丙山古树茶特点:果蜜香浓郁,茶气强劲,苦涩均衡,入口香气足,苦涩味稍重,苦化甘快,生津明显,茶汤香柔,汤色黄亮,耐冲泡,叶底肥嫩。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使得生长在这里的勐库大叶茶叶片特大,一般呈长椭圆或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质厚软,芽叶肥壮,呈黄绿色,绒毛特多。 护东护东位于勐库西半山,海拔1150米,年均气温25摄氏度年均降水1600mm. 护东普洱茶特点 茶清香,条索清晰,芽尖肥厚多毫,叶片壮实完整,滋味柔顺,醇厚浓郁,回甘生津迅速,喉部非常舒服,尾韵足,耐泡,二十泡后,仍留有香甜滑柔感,水浸出物丰富。
3,云南省有个什么老寨村
云南省老寨村多了、比如屏边县玉屏镇有个、河口县的桥头镇也有一个、蒙自市期路白乡也有一个你要问那个。云南省,马关县,金厂镇,老寨办事处邮政编码——663702
4,勐库十八寨那赛普洱茶
村情概况 那赛行政村隶属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地处勐库镇的东边,距离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距离县城41公里。东邻临沧,南邻亥公,西邻邦读,北邻坝糯。辖白花树、小村、正气塘等12个村民小组;该村是汉族和拉祜族的混居地。 自然资源概况 那赛村国土面积4.41平方公里,海拔1928米,年平均气温25 ,年降水量2000毫米。该村有耕地总面积为2236亩,其中田地有1099亩,土地1137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38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45亩,有效灌溉率为42.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32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亩;另外还拥有林地 4377亩,其中经济林果地为2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1亩,主要种植经济林果为核桃。 那赛茶区 那赛茶区的名气在勐库东半山与坝糯茶区的名气不相上下,那赛茶区下辖的三个自然村分别是 “ 小村、正气塘和那赛大寨 ” ,其中正气塘的位置从小村出发还得往山上走,也是三个寨子中海拔最高,海拔在1800—2000米之间;小村位置居中,那赛大寨在小村下边。小村坡脚有条水流湍急的小河,当地人称其为 “ 那赛河” ,河上有座石桥将河两边的古道连接,过了石桥走10多分钟就到那赛大寨。古道从那赛大寨穿过,将那赛大寨分为上下两个寨,两个寨鸡犬相闻,相距不到100米,古道上方的寨叫上寨,古道下方的寨叫下寨,上寨下寨都是汉族寨,两个汉族寨的老人们都说,汉人没迁来之前,那赛大寨有佤族人在此居住过。 那赛古茶树 那赛大寨到小村的古道两旁分散着不少老茶树,从树形上看,过去留的都是藤条茶,从树龄上看,比小村拉祜族寨的要小一些,应该是汉人们在民国初年种下的。那赛村委会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新种了2000多亩高产茶园,白花树村是新茶园最多的寨子。目前白花树村、小村都有茶叶初制所。 勐库东半山的茶大多古茶树都为藤条茶,而那赛茶区的藤条茶与坝糯相比,条索的肥壮程度基本相似,而茶的整体口感在东半山当中算是拔尖的,这一点从丰富的内含和金黄的汤色当中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那赛茶区所产古树有着勐库东半山古树的共性,其向阳而生,故苦重而涩轻,质醇而香扬;这一点在春茶尤为明显。其茶条索紧结显毫,汤亮色金黄,香气强烈特久,生津回甘佳,经久耐泡。 那赛普洱茶特点: 那赛大寨、小村、以及正气塘虽然同属那赛茶区,但由于海拔不同,树龄不同,茶的口感差距也稍有不同,相比于其他两寨,小村寨内大都为拉祜族,其中古茶树无论从树龄、口感、茶质都相对较好,其次应该算有“小冰岛”之称的正气塘,其茶茶质鲜美,茶气劲扬!下面是对小村、正气塘、那赛的口感分析: 小村: 那赛小村入口柔顺,入口微苦微涩,然后苦涩瞬间化开,入口顺滑,而后是回甘生津,层次感分明,且茶汤粘稠度高,挂杯香明显。 正气塘: 正气塘平均海拔2000米,有 “ 小冰岛 ” 之称的正气塘茶汤金黄厚实,干净明亮,茶香气劲扬,兰花香独特,汤质充满刚阳之气,汤感厚实,滋味饱满,汤香甘甜质厚,茶气强烈,气足韵长,喉韵深远,回甘绵绵不绝,冲泡后口腔持续保留冰糖的蜜香。 那赛大寨: 那赛大寨所产的古树茶带着典型的东半山特质,比之正气塘茶气相对较弱,比之小村,汤感粘稠度相对较低,茶汤香气明显,香扬水柔,也备受众多茶客的喜爱。
5,云南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地方
昆明,马龙,大理,丽江,临沧,蒙自,西双版纳,景洪,玉溪,沾益,文山,香格里拉,建水,弥勒,埔折合,曲靖等等。还有很多哦不要太热那么就错过了几个地点,比如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其他的可有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怒江,这几个地方不是太热,吃的民族特色小吃也多,民族服饰也很多。
6,细说临沧茶区
临沧产茶区域主要集中在沧源、双江、凤庆、云县等地,其中享誉世界的万亩古茶树群落位于双江勐库大雪山,大雪山是非常重要的产茶区域,大名鼎鼎的冰岛就位于大雪山东半山。 临沧是非常重要的普洱茶产茶区,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之一,是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临沧茶和版纳茶相比,整体表现:苦弱涩强,在口感表现上稍硬,汤质刚强,口感较窄,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劲扬,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刺激性稍高。 临沧最出名的山头当属勐库十八寨,坊间有言: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 东半山:忙蚌、坝糯、那焦、邦读、那赛、东来、忙那、城子。 西半山:冰岛、坝卡、懂过、大户赛、公弄、邦改、丙山、护东、大雪山、小户赛。 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冰岛、昔归、坝糯等,各寨滋味均是各有千秋,文章会在下面做出一些解读。 冰岛老寨 冰岛之名,在普洱茶界真是至高无上的,除了老班章,似乎无可比拟也无可替代,冰岛到底是被炒作,还是真有神乎其神之味? 其实两方面都有,冰岛茶确实好喝,但炒作的水分也让它的价格名气膨胀了很多,先不说炒作是谁的过,我们只聊实实在在的茶山和茶。 冰岛村委会下辖五个村子:冰岛、地界、糯伍、南迫、坝歪,其中坝歪和糯伍位于东半山,其余三个寨子位于西半山。 先说冰岛老寨,这几年来,冰岛简直被神话了,冰岛茶比老班章茶还难买,最主要的原因是,冰岛老寨的茶树是真的少,小树茶都很少,更别提古树茶了。 冰岛老寨称得上古树茶的大概有一百多亩,而1949年以后新种植的小树茶有六七百亩,这个数字在众多茶山中简直不值一提,而且每年春茶开采,就有很多香港和广东的老板守候在茶树下等着买,这么点茶,还不够上山蹲守的茶人分,平时喝茶为乐的茶友更别提买冰岛茶有多难了,冰岛茶贵,物以稀为贵是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冰岛茶为何能圈住这么多粉丝?因为真的好喝。冰岛茶的好喝,是老幼皆宜新旧都爱的适口。 冰岛古树茶,品饮时入口苦涩度非常低,前两泡可能会觉得平淡,但丰富的层次感也正是在这种递进中逐渐展现,茶汤咽下后,茶味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铺陈,堆砌成非常馥郁甘甜清冽的茶味,回甘生津绵润细腻持久,茶汤饱满度非常高,回甘尤其鲜爽怡人,至于大家最熟悉的冰糖香,在三四泡之后,喉咙部位会有清凉的回甜,甜味荡漾着冰糖的凉爽鲜甜,很舒适,而且出汤后的冷杯香非常高亢,也展现出极其高冷的冰糖甜香。 冰岛茶最难以言说的,是它入口时可能让人觉得淡,但绝不会有单薄感,而在两三泡之后,茶味浓郁汤质饱满,层次极其鲜明,有种不动声色占领口腔沁入感官的绵润,这种动人心魄的魅力,还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市场上的冰岛茶,尤其古树茶十有八九都是假,想喝纯正冰岛茶的茶友,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 冰岛糯伍 在冰岛这一带,古茶树数量上不是很壮观,生长形态却非常抓人眼球,尤其是南迫、地界、糯伍这几个名声默默隐藏在冰岛背后的老寨子,历史非常悠久,古茶树枝干曲折遒劲,有种沧桑的韵味,形态堪称超凡脱俗,如果去到勐库西半山,一定要去走走这几个寨子,感受古茶树的历史风骨。 糯伍老寨在2003年以前就只有三十多户人家,是个纯粹的拉祜族寨子,由于位置太偏僻,一直没有通电通路,政府组织过一次搬迁,许多人家都搬到了公路旁边,成为糯伍新寨,但古茶园在糯伍老寨周围,每年采茶的时候,拉祜族村民依旧回到老寨采茶。 糯伍老寨的茶,真的是非常之稀有了,即便是茶山已经被现代化气息渲染严重的今天,去糯伍老寨古茶园依然要爬三个小时的山路,糯伍老寨只有七八十亩古茶园,但树龄比较大,而且没有经过矮化,生态环境非常原始,真正的大自然的馈赠,是纯正的勐库大叶种味道。 糯伍老寨的茶,外形上比较独特的地方是毫毛细密油润,非常黑亮,做成饼茶以后条索分明,色泽乌润,在阳光下尤其油亮,非常诱人。 糯伍老寨的古树春茶,在新茶时汤色就呈现明黄色,深邃透亮,茶汤有非常馥郁的花香味,浓而不艳是比较独特的地方,香气沉稳,冲泡时稳定性强耐泡度高,茶汤饱满丰润,韵味明快,苦化的快,回甘绵润。 糯伍老寨的茶,价格和冰岛不相上下,非常非常难得,且喝且珍惜。 地界这个寨子,就像深海里的宝石,知道的人不多,品质却很高。地界和糯伍差不多,都因为交通不便位置偏僻曾经被政府组织搬迁,地界老寨有五六十亩古茶树,品质不亚于冰岛,每年地界产的鲜叶,都是运到冰岛卖给收冰岛茶的茶商,实际上市场上所说的冰岛茶,大部分指的还是冰岛行政村下辖五个村寨产的茶,好在这几个寨子都没有砸了冰岛的招牌,可谓深藏功与名。冰岛——南迫老寨: 南迫老寨距离冰岛老寨约五公里,没有大路能上去,走山路要一个多小时,闭塞程度可想而知,南迫老寨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又没有通电,政府曾组织过一次搬迁,搬到冰岛老寨下方位置,后来有十多户人家觉得还是家乡好,又搬回去老寨居住,不过说起来,南迫老寨并不大,就算没搬迁的时候,这个历史超过五百年的拉祜族老寨也只有七十多户人家。 南迫老寨的古茶树资源比冰岛老寨要丰富很多,而且南迫老寨海拔高,地势急,生态环境非常原始,古树茶和森林古木混生,树龄大,保存的非常好,其中生长着一棵勐库茶王树,高三层楼,树围超过三米,非常壮观,这个地方因为是个搬迁寨,山高皇帝远,至今没通电修路,而且生长了几百年的古茶树也没经过人为矮化,这棵茶王树也就自由生长了,枝桠疏影横斜,藤蔓攀附在树干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南迫老寨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收茶确实非常不便,每年有很大一部分鲜叶都是由当地拉祜族运到冰岛老寨卖给收冰岛茶的茶商,其实不止南迫老寨,包括地界、糯伍的茶,很大一部分都是运到冰岛老寨当做冰岛茶卖,但是这几个寨子的茶品质都是非常高的,真假莫辨,要是能买到这几个寨子的冰岛茶,也算碰上良心卖家了。 南迫老寨的茶,喝起来非常清甜,微微清苦,回甘很好,绵润甘淳,花香沁人心脾,南茗佳人在2010年南迫老寨还不是很受关注的时候做过一款古树茶,量不多,口感非常好,特色比较鲜明,适合偏爱小清新的茶友。 冰岛坝歪 坝歪古树茶生长海拔1500米勐库东半山产茶区,属冰岛村委会,较冰岛村的其它茶区而言,由于坝歪山是目前勐库镇唯一不通公路茶山,所以当地的古树茶受其它茶种的影响最少。 坝歪山地理位置与冰岛寨茶山紧挨在一起,茶品与冰岛老寨相差不多,但由于冰岛老寨已名声在外,因此坝歪茶现在的价位比冰岛茶也就显得更有优势了! 同时由于坝歪茶山交通不变,因此茶叶都是在当地初制好后才下山,这造就了坝歪茶品质的纯正! 现在冰岛五寨的茶都打冰岛的名儿,五个寨子的口感还是稍有差别: 南迫:回甘相似冰岛,回甘快,但没有冰岛的鲜爽,口齿间留香没有冰岛持久 地界:留香像冰岛,但是回甘没有冰岛快,冰糖甜没有那么明显 坝歪:茶气像冰岛,不过坝歪的茶叶也分两种口感,坝歪老寨下面的香气好涩味稍微重点,老寨左边的有点偏甜,茶气稍微要弱点,感觉茶叶的水分太足了那种,喝着水甜水甜的 糯伍:茶气更平和一些,香气和冰岛有点不同,但是口感很好… 地界和南迫会比坝歪和糯伍茶价高,因为地界通车,南迫通车,茶商们更容易去到,坝歪和糯伍要走路上去,村民们上山去需要40-50分钟,要是城里的朋友去了可能要走上两小时左右… 昔归: 昔归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绑东乡境内的昔归村忙麓山,忙麓山是临沧大雪山向东延伸靠近澜沧江的一部分,背靠昔归山,向东延伸至澜沧江,山脚便是归西渡口(原嘎里古渡)。 昔归古茶,忙麓茶,一个简单的茶,现在被搞得很复杂。 第一,树龄最老的,250年就一棵,正常的,通常的,200年。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这里说的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这个是仅仅见于史料最早关于昔归茶的描述。 第二,昔归茶特点的来源,没有修剪,只采春秋两季。许多许多古树,口感不如意的原因,往往是两条:第一,修剪,第二,过渡采摘;根本原因是为了提高产量,方便采摘。 忙麓山的茶还有一个特点,是自然生长的。有的树高三、四米,有的五、六米,有几棵茶树主干只剩下一截枯树桩,但又从底部重新长出了锄把粗的新树叉。大茶树基围在80~90厘米左右,茶园属传统采摘自然生长,树枝盘曲向上,经百年的人工无意造作,形成的造型嶙峋古怪,似卧龙、似飞禽展翅,既易攀援采摘又有观赏性,是典型的人工栽培古茶园。 昔归茶苦涩回甘。入口先觉苦涩﹙尤其是新生茶﹚,但化得很快,随之而来的是持久的回甘。茶气强劲。邦东古树茶大多茶气强劲而有霸气﹙其中以昔归忙麓茶为代表﹚,只有少数片区为香甜型。 口感饱满纯正和谐。茶汤入口,口腔各个部位均感受到不同信息,但这些感受恰如一曲多种乐器合奏的乐曲,虽声音的声部音色高低各不相同,但都舒服而极为和谐,细心品饮,恰如欣赏一曲动人的乐曲。 昔归茶,目前采摘面积至多在300亩,春茶产量最多在1.5-2吨,秋茶数量应该只有春茶三分之二。如果以大滇标准选择忙麓山的茶来做,预期总产量,应该在1吨以内。这样,按我们通常收茶的惯例,千万不能在一个地方收购超过20%的茶,否则,价格就会剧烈上升。所以,最佳收购量不宜突破200公斤,当然,如果放宽标准,非忙麓山的茶,那就会较多了。勐库——大雪山:勐库大雪山位于东经99゜46—99゜49,北纬23゜40—23゜42。澜沧江和小黑江从山下流过。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这里生长的野生古茶树群落,约一万二千亩,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群落所处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野生古茶树为二级乔木层优势树种,其生长密度(包括自然繁衍的植株)平均为一个样方(62m2)19株,达到构成植物自然群落的密度要求。古茶树群落属原生自然植被,且保存完好,自然更新力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和保存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遗产。 在云南临沧市和双江县西部与耿马县交界处,有一座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支脉邦马山。主峰叫勐库大雪山(临沧地区还有永德大雪山、邦东大雪山),海拔3200多米,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境内。著名的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就位于此山海拔高度2200~2750米的地方。 云南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在分类上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大理茶种。在进化上比境内若干栽培品种原始,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份(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所处海拔高,抗寒性强,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大雪山正山古树茶:大雪山位于云南临沧地区双江县勐库镇。“若论普洱茶,必言大叶种,勐库大叶茶,品种称英豪”;,云南双江勐库镇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勐库大叶种茶属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在茶业界享有较高的美誉度。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定了第一批30个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榜上有名。大雪山雄踞双江县勐库镇西北,是孕育勐库大叶茶的摇篮。在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至2750米,人迹难至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目前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大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茶叶研究所 等科研部门的植物专家和茶叶专家的鉴定,双江县大雪山野生古茶园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 大雪山正山古茶、大雪山正山古树春茶饼均系选用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制成,外观油润呈深墨绿色、无毫。闻之有浓郁的山野夜来香的香气,茶性劲足霸道,存放时间短不宜多饮,特别适宜长期收藏贮存。因地处高山密林,原料采摘艰难,故产量极少。 勐库懂过 懂过这个名字,很多茶友可能没听说过,认识懂过最大的难度来自于交通,懂过的位置真的很偏僻。 懂过位于邦马大雪山的一条小的延伸山脉上,面对着邦马大雪山,而且懂过周围有五六座山峰层层叠叠的阻隔着,还有两条河环绕其间,地理环境极其封闭,交通不发达的地方,总是缺少宣传,名气自然小。 懂过是勐库西半山最大的寨子,懂过村委会下辖四个寨子,连成一片,单是懂过大寨就有四百多户人家。 懂过茶园面积合起来约有5700亩,新茶地和古茶园各占一半,面积辽阔,郁郁葱葱延绵不绝,年产毛茶上百吨,在懂过,树龄数百年的、树围一百厘米以上的古树茶很多,良好的古树茶生长环境,深远的茶树栽培制作历史,以及原始的生态环境,都是造就懂过高品质好口感的关键因素。懂过的古树茶,有着独特的魅力。首先是香气非常高亢,沉稳的果蜜香宛转悠扬如同草原牧歌,有种奔放张扬的活力;其次是茶味非常浓,苦涩均重,但属于很清爽的苦,而且化的很快,回甘生津几乎是迅猛刚劲的。懂过的茶,还有个特点,茶气足,体感强烈,在甘甜淳润方面,懂过不如 冰岛 昔归 ,但在刚劲的茶气方面,懂过有过之而无不及。 懂过的茶,有非常独特的魅力,整体滋味口感丝毫不逊色于一线名山头,但由于交通闭塞路途遥远,很多茶人不愿意去到懂过收茶,所以市场上要想买到懂过的古树茶也并不容易,而且懂过的茶,难得还保持着比较高的性价比。 勐库大户赛 大户赛是勐库西半山海拔高度仅次于三家村的古茶园,大户赛的名气比小户赛豆腐寨要大,主要是因为邦马大雪山上享誉世界的野生古茶树群落,要去野生古茶树群落,最好的路线就是从大户赛去,自从这片野生古茶树群落被发现以后,大户赛就顺带成了专家学者的聚集地。 和大户赛距离最近的寨子是豆腐寨,相距约5公里,大户赛现在有一百五十多户人家,主要是拉祜族和汉族,拉祜族集中在山坡下的平地,汉族集中在半山腰的梁子上,但最先在大户赛定居的是拉祜族和佤族,最少三百多年前,拉祜族就已经开始在大户赛种茶,现在大户赛树龄较大的超过两百年的古茶园大部分集中在拉祜族居住地周围。 1949年之后,大户赛曾大面积种植过茶树,到现在这批茶树也有五六十年,长势良好,这些新栽的茶园葱葱郁郁的连成片,横跨几个山头,非常壮观。 大户赛的古树茶做成毛茶后乌亮油润,色泽比较深,条索狭长,当地人称之为“大黑叶”,压制成饼非常漂亮。 大户赛的新茶,品饮时汤色明黄透亮,香气是清幽恬淡的花香和馥郁的果甜香,茶汤入口甜度明显,苦涩化的快,苦味较低,涩重于苦,回甘生津迅猛持久,饮过之后喉咙一段舒爽甘淳,韵味凛冽,沁人心脾,叶底黄绿色,柔软,韧性好。 勐库豆腐寨 豆腐寨和小户赛中间隔着一条河,两寨呈现对望之势,以前小户赛的人称豆腐寨为中户赛,根据地形蜿蜒向上,依次是小户赛、中户赛、大户赛,后中户赛改名豆腐寨,并沿用至今。 豆腐寨属于公弄村委会,是个纯粹的汉族寨,豆腐寨也是产茶大寨,现有七十多户人家,位于邦马大雪山上,虽然海拔不低,但地势较低,沿着大雪山往上,在豆腐寨上面还有两个寨子——五家村和三家村,三个寨子中间是连绵成片的古茶园。 豆腐寨古茶树资源非常丰富,茶树围绕在房前屋后,房屋和古茶树交叉分布,景观秀丽别致,生态环境好。 豆腐寨的古树茶特点在大雪山派系中略显突出,首先是香气,大雪山的茶,比如大户赛小户赛三家村,都以果蜜香见长,豆腐寨的古树茶新茶时期展现出清新的花香,经过几年存储转化逐渐趋于果蜜香。 外形上来说,豆腐寨的茶条索黑亮肥壮,白毫尽显。香气非常高亢,洗茶时就能闻到很馥郁的花香,茶汤入口,苦味和甜味几乎同时显现,苦味化的非常快,一闪即逝,回甘生津明快鲜爽,两泡之后整个口腔都是甜润的,有舌底鸣泉之感。 豆腐寨的茶,还有一个特点,当年的新茶就展现出很好的茶汤厚度,这是非常少见的,茶汤在三四泡时有比较明显的粘稠感和饱满度。 近两三年,豆腐寨的古树茶在市场上并不少见,但往往是这种常见的山头,更不容易买到真的,真正的豆腐寨古树茶,入口即有惊艳感,香气劲扬,汤色清亮,一瞬间的苦味之后就是爆发出来的甘甜,饱满甘淳,触动人心。 若去到大雪山,一定不要错过豆腐寨的风光。 勐库小户赛 小户赛和公弄隔着一条沟壑,小户赛拥有勐库面积最大的古茶园,并且保存的非常好,小户赛有两百多户人家,分为三个寨子一个汉族寨子,两个拉祜族寨,相隔不远,小户赛的人无论汉族还是拉祜族都会说两种语言,交流非常方便。 小户赛背靠邦马大雪山,从小户赛到享誉世界的野生古茶树群落要走两个小时,小户赛的古茶树生长在村寨周边,一进村寨就能看到长势旺盛的古茶树,房前屋后管理很方便。 小户赛古茶树的特点是树龄大,自然环境成长,生态原始,古茶树和森林混生,品饮时有独特的森林清香。 在口感上,小户赛的古树茶表现出馥郁的果蜜香,这也是大雪山古树茶的共同特点,外形上,小户赛古树茶叶片肥壮,梗圆,当年新茶汤色清亮嫩黄,有宝石的璀璨感。香气属于比较高亢明锐一类,从冷杯香到茶汤咽下后扑出来的香气都展现的清新热烈,而且口齿留香之感非常浓烈。茶汤入口苦弱,涩味比苦味微重但相比其它茶区要淡一些,苦味化的速度一般,回甘生津非常明快,回甘产生的甜味能够迅速稀释苦味,总体来说是偏水甜香扬一类的茶。 水路适中,稍偏细腻柔软,又不是特别明显,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色是喉韵非常舒爽,尤其是鲜爽馥郁的果蜜香沿着喉咙奔流在呼吸间时,感觉心旷神怡,齿颊留香,而且回甘和喉韵非常持久,耐泡度也很高。 小户赛的古树茶,从新茶开始就展现出良好的品饮口感,在后期存储中也有很不错的表现,是真正的宜品宜藏。勐库——公弄:公弄是勐库最古老的寨子,是茶祖濮人生活过的地方,最先发现邦马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就是公弄人,公弄是个古老纯粹的布朗族寨子,他们千百年来对自然保持着敬畏之心,爱护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公弄也是茶树科研人员最喜欢去的地方,这里是研究普洱茶茶种和驯化过程的最佳天然茶库。 在1950年以前,公弄就已经是勐库很有名的产茶大寨,至少有两千亩茶园,后来在低产茶园改造过程中古茶树砍了很多,新栽种了上千亩茶园,所以今天的公弄,古茶树多,但树龄达到三百年以上的就很少了。 公弄还是第一批制作红茶的寨子,公弄的红茶制作技术从凤庆引进,除了普洱茶,红茶也已经成为公弄的一张标签。 勐库东半山(东来、那赛、那焦、坝糯) 东来,实际上东来现在已经不是村委会,214国道修通以后,东来成了一个交通死角,愿意去收茶的人不多,我们都知道,交通闭塞往往意味着落后和原始,实际上东来的茶品质很高,而且古茶园面积不小。 从那赛开始往上,几乎都是藤条茶,东半山是藤条茶的天下,那赛三个寨子大部分是拉祜族,对茶树的管理非常细致认真,今天的那赛,古树茶数量不是很多,但上世纪八十年代栽种的两千多亩新茶树非常出名。 那焦的海拔很高,而且那焦一带村寨都沿着公路呈现密集型分布,公路两侧全是藤条茶,那焦七个寨子都产茶,古茶园零散分布,大大小小不计其数,但树龄不是很大,超过两三百年的古茶树就比较少。 坝糯是东半山最大的寨子,现在有三百多户人家,汉族大约占85%,其余是拉祜族,在茶山上,我们见到过很多这种多民族其乐融融和睦相处的寨子,数百年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实在难能可贵。 坝糯是最著名的藤条茶产地,藤条茶面积也是双江第一,现在留下来的大约有1500亩,每年都供不应求。 坝糯是东半山海拔最高的寨子,站在坝糯,可以一览西半山的风光,坝糯虽然海拔高,但地势很平坦,呈阶梯状层层平铺,坝糯的梯田也是一道风光,如果有幸去到茶山,一定要去坝糯看看美丽无双的藤条茶和清新秀丽的高山梯田景致。
7,大家好云南那个地方里缅甸最近啊
云南省西面与缅甸相邻,口岸以瑞丽市为主,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怒江州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有长达449.5千米的国界线;保山市,是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云南临沧市南部与邻国缅甸接壤;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与泰国的直线距离仅200余公里;普洱市,西南与缅甸毗邻。
8,云南哪好玩
滇中大昆明旅游区-天下第一奇观-石林盛典传承的世界名园-世博园智者的世界-抚仙湖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玉笔擎天,永镇山川-大理崇圣寺三塔世界遗产,人文丽江-丽江古城堆琼积玉,立地擎天-玉龙雪山远方有个女儿国-泸沽湖三江并流,皇冠上的宝石-梅里雪山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你能听到花开的声音-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热带雨林,孔雀家园-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中国只有一个野象谷-西双版纳野象谷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和顺侨乡宇内无双的梦幻彩沙-陆良彩色沙林旅游区山水之间生长快乐的地方-丘北普者黑
9,云南十八怪有哪些
云南十八怪有三个版本:版本一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第四怪、火筒能当水烟袋;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第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第十二怪、新鞋后面补一块;第十三怪、汽车还比火车快;第十四怪、脚趾常年都在外;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带;第十六怪、花生蚕豆数堆卖;第十七怪、这边下雨那边晒;第十八怪、四个竹鼠一麻袋。版本二第一怪、竹筒当锅煮饭卖;第二怪、牛奶做成扇子卖;第三怪、过桥米线人人爱;第四怪、草帽当锅盖;第五怪、米饭粑粑叫饵块;第六怪、鸡蛋用草拴着卖;第七怪、三个蚂蚱一碟菜;第八怪、土锅通洞蒸鸡卖;第九怪、谈情说爱用歌代;第十怪、竹筒做烟袋;第十一怪、星云湖里鱼分界;第十二怪、新娘要把墨镜戴;第十三怪、娃娃出门男人带;第十四怪、四季服装同穿戴;第十五怪、大理石头当画卖;第十六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第十七怪、石头生在云天外;第十八怪、四季鲜花开不败。版本三第一怪、洞经古乐赛天籁;第二怪、建水汽锅神仙爱;第三怪、翡翠人人身上带;第四怪、赤脚踏火真能耐;第五怪、刀山当做云梯赛;第六怪、太阳历法彝家寨;第七怪、宴席长长摆通街;第八怪、民歌小调下酒菜;第九怪、燕子窝窝皇帝爱;第十怪、烧豆腐用玉米数着卖;第十一怪、草芽当做象牙卖;第十二怪、披星戴月纳西噻;第十三怪、北回归线双胞寨;第十四怪、三步走过五条街;第十五怪、百间房子一家在;第十六怪、树叶洒水表示爱;第十七怪、火把节来人人爱;第十八怪、独龙纹面古传代。扩展资料相关说明蚂蚱能做下酒菜:将捕捉到的蚂蚱集中起来,然后倒入滚烫的水中,扣锅盖,加大火势,蚂蚱由绿黄色变成棕色后,便捞出来进行晾晒,并摘去翅膀、刺脚。食用时,一般用植物油煎炸,脆香美味,是佐酒待客的一味佳肴。火车没有汽车快:那么中火车小火车究竟慢到什么程度呢?以米轨为例,从昆明至开远,约需8小时,而一般汽车约5小时。鲜花四季开不败:云南的立体气候适宜寒温热类型的植物生长。在这个植物王国里,四季常青,鲜花常开。春夏秋鲜花常开不难想象 ,而进入数九寒天,傲雪斗霜的山茶花、梅花则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盛开起来。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云南十八怪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买。 云南第二怪,粑粑饼子叫饵块。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炒盘菜。 云南第四怪,石头长到云天外。 云南第五怪,摘下草帽当锅盖。 云南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云南第七怪,种田能手多老太。 云南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烟袋。 云南第九怪,袖珍小马有能耐。 云南第十怪,蚂蚱能做下酒菜。 云南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 云南十二怪,好烟见抽不见卖。 云南十三怪,茅草畅销海内外。 云南十四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云南十五怪,娃娃出门男人带。 云南十六怪,山洞能跟仙境赛。 云南十七怪,过桥米线人人爱。 云南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第一怪 鸡蛋串出来买第二怪 火车没有汽车快第三怪 三个蚊子一盘菜第四怪 四只老鼠一麻袋第五怪 草帽当锅盖第六怪 四季衣服同穿戴第七怪 姑娘叫老太第八怪 竹筒当烟袋第九怪 鞋子后面多一块第十怪 穿鞋脚趾露在外第十一怪 小和尚可以谈恋爱第十二怪 东边下雨西边晒第十三怪 蠺豆数着卖第十四怪 粑粑叫铒块第十五怪 鲜花当做下酒菜第十六怪 背着娃娃谈恋爱第十七怪 有话不说歌来来代第十八怪 鲜花四季开不败
10,那个地方最好玩
大理地处低纬高原,境内有中外闻名的点苍山和高原明珠洱海, 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地方性气候,冬暖如夏,空气清新,四季如春。这里年平均气温15.1℃,最冷月(1月)8.7℃,最热月(7月)20.1℃,素有“东方瑞士”之称,国际最佳疗养温度18.7-20.6℃,
而大理就有126天的温度如此,大理霜期极短,全年无霜期长达229天,为各类花草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四季鲜花常开,芳香迷人。下关素有“风城”之称,年平均风速4.1米/秒,良好的通风条件,净化了环境,挣化了空气,因此人们把大理的风视为一宝。大理古城素有“花都”之称,温和的气候使各种花卉四季常开,在这里各地引种的奇花异草汇集成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玉洱银沧之间,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蝴蝶泉深幽,兼有“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保存着古朴而浓郁的白族风情。到大理你可以了解白族的生活习俗,可以品尝别具一格的白族风味食品,可以选购到称心如意的白族民间工艺品,还可以参加传统的大理白族三月街节日庆典活动。
古城大理吸引了来自国外的自助旅游者,在城内护国路内形成了一条有名的“洋人街”。陶醉于白族古朴的民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他们甚至会在大理长期居留。
——云南大理苍山洱海旅游风景区
苍山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古今旅游者所向往的地方。明代著名文人杨升庵描绘它“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
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还有一处遐迩闻名的游览胜地--蝴蝶泉。蝴蝶泉的出名与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的描述有关。他写道:“泉上大树,当4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还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颠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确也有这样的时候,来此聚会的彩蝶多得难以数计,色泽绚丽,如霞如锦。前些年,蝴蝶数目减少,据有关方面考察,主要原因一是当地气候转向干燥,导致蝴蝶迁徙,二是农村大量使用杀虫药物,误伤不少蝴蝶幼虫。不过,最近两三年来,随着生态平衡的逐渐恢复,加之人们有意识地对蝴蝶采取保护措施,每年聚会的蝴蝶已与日俱增。
——云南大理洋人街旅游风景区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护国路东西走向,长1000米,宽7米,青石板铺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爱,复兴等主要街道。
之后,为了适应开放旅游的需要,把大理古城定为开放旅游的主要景点,红山茶宾馆定为涉外宾馆,红山茶宾馆在古城护国路西段,由此,护国路便成为外国游客在大理的集散地。中西风味店,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各行各业随之兴起,铺面林立两侧,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成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如今大理古城护国路的名字在外国有些图纸上,早已真称为“洋人街”了。可见大理洋人街已驰名世界,成为外国友人向往的地方和他们旅居大理的温馨家园。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旅游风景区
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入之一。
——云南大理古城旅游风景区
古城大理(现大理城)简称榆城,是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位于南诏和大理国都城遗址的东部,始建于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历代屡经修建。
如果说,州府大理市给人以繁盛喧闹的感觉,那么大理城则是古朴而幽静,城内流淌着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户户养花植树,花果并茂。那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憩息佳所,改革开放后私人开设的法国等风味小吃餐馆也是外宾喜爱光临之处。传统的大理石工艺品,摆满街道两侧,任其观赏选购。
——云南大理蝴蝶泉旅游风景区
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由于长期的山水冲刷,砂石成片,山坡上树木稀少。但当你缓步上坡,行约半里,却见一片绿荫耀眼。走过古朴的石坊,迎面有一块高约3米的大理石碑挺立,碑呈棱形,正面右侧有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左例刻郭老咏蝴蝶泉诗的手迹;碑的背面,书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记。沿林荫小道曲折前行约三四十米,只见古树林立,浓荫蔽天,一方清泉嵌于其间,底铺青石,泉水明澈,常有人掷金属钱币于池中,观其缓缓旋落,阳光从树顶筛下,池底银光闪烁,倍感泉水清例。
泉池周围有大理石栏板,泉边一株高大古树横跨泉上,此树因花形似蝶,因此人们称为“蝴蝶树”。每当夏季来临,“蝴蝶树”开花,苍洱之间的蝴蝶成群来此聚汇,翻飞起舞,热闹非常。最奇的是万千彩蝶交尾相衔,倒挂横于泉止的蝴蝶树上,形成无数蝶串,垂至水面,五彩缤纷,蔚为壮观。最盛之期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所以农历四月十五日被定为“蝴蝶会”。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民居旅游风景区
喜洲位于大理古城北16公里,是滇西、大理一带的著名乡镇,喜洲民居代表了大理市白族民居的风格。
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表瓦人字大层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