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子张问怎样才算是一个好人,怎样做才叫行善?孔子回答意思是:一个真正行善的人是不会让人感觉到他的痕迹的。

我们为什么叫华夏儿女?

上古时期居于华北平原的一些部落,先后冒发出了文明的曙光,诞生了伟大的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的那位)、有巢氏(教人筑巢为室,与野兽禽畜分开居住,咱们才有房子住。)等部落首领。公元前5000年,黄河洪水泛滥,导致居住于华北平原部落死伤殆尽,幸存者复曦氏-女娲带领一小簇族人逃到关中地带,后来称之为华族,另一部分幸存者则逃亡到陕北地带,后来称之为夏族。

洪灾过后,山东半岛的东夷族看到原来华族和夏族因为洪灾出逃,而空出来的华北平原无人居住,于是他们迅速占据了今天的徐州地带,住在南边的百越族也抢占据了中原到海滨的广大地区。公元前2700年,已经迁移到陕西地带的夏族和华族后代们,时刻思归故土,于是当时夏族部落首领黄帝率族人东进归故土,渐行渐近到了今河北省涿鹿县地带;华族部落首领炎帝也率族人向东挺进,回到了中原老家今河南省淮阳县地带。

回归故土的炎帝与当时强占并住在中原的百越族发生了战争。炎帝部落兵败,逃往世代姻亲的兄弟部落——黄帝部落。蚩尤率军追击炎帝,在涿鹿地带被炎黄联军击败,蚩尤被杀。由此,炎帝重归旧日家园。 过不久炎黄二族为生存资源问题,争夺做霸主,双方军队大战于阪泉之野。炎帝兵败,华族并入夏族,黄帝迁都到今河南新郑。

因此,中原的华夏二族逐渐融合成华夏族,后人亦称炎黄子孙。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左传·定公十年》(是注释还是正文不敢确定)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厚德方能载物,内圣方能外王”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两句话,是说人生哲学注重养成道德的品行的重要性。厚德载物遵循了天地人和相应之规律。一、德是道之用,尊道必须贵德: 顺应天地人和之规律“道德”一词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道德经》一书,道是体,是德的本性。道是形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源;道是宇宙万物存在和运动变化依据;道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道是人类社会所遵循的生活准则。

人类把“道”作为应该遵循的最高的生活原则,比如修身之道、齐家之道、治国安邦之道、养生之道、处世之道等等。德是道之用,尊道必须贵德。必须惟道是从,不能占用,不图报,不干涉,所谓“道之在我之谓德”,“德者得也”。与道相违,违背自然规律,就是无德、失德。天地人和,传承于古而宣扬于今,坚守“中庸”之道,顺应社会发展,共建“和谐”与“和平”,更有“天时,地利,人和"之意。

曾国藩如是说:“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指君子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厚实可以承载万物。厚德载物,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像大地那样承载万物和生长万物。《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内圣外王,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儒学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只有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品德,积累自己的善果才能够承载住人生所拥有的福报。所谓“内圣”自修,“外王”事功,即“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简单说,就是以儒家的标准,做好人,办大事。道德修养达到极致,即为“内圣”。

经济事功达到极致,即为“外王”。被称为司法始祖皋陶施行的德政就是一个典故。皋陶认为实行德政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强调君主、群臣的修身应由上而下,由己及人。提出为官者要具备三、六、九德。以三德要求于卿大夫,以六德要求于诸侯,以九德要求于天子。以道德处理政务,大臣们就会同德同心,就能使功成业就谋略实现。

只有“知人善任”,举用德才兼备、勤政廉政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施恩惠于民。民心之安,取决于君、臣之德。由于皋陶卖力推行德政,身体力行,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生,所以民众宾服他,归附他,怀念他。从而开创了“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的大好形势。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修在《咎繇碑》文中评价皋陶:“德齐于舜、禹,道超乎稷、启。

”“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皋陶的思想后来被孔子继承和发扬光大,创立了儒家理论学说,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王朝治国基础理论。治家、治学、治业、治国皆遵循规律,顺应民意,不违四时,天人合一。二、德行比才能更重要:为人遵循的规律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那样美好的资质,只要骄傲吝啬,那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

德行与才能孰重孰轻?有一个故事或许可以带给我们借鉴与思考。有一位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为了不让自己的技艺失传,他决定物色一个接班人。在一段时间的挑选和培养过后,老锁匠决定在两个年轻人中做出选择。测试的方法很简单,两个保险柜,两个徒弟分别打开。结果,大徒弟花费不到十分钟,二徒弟却耗时半个钟头,正当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之时,老锁匠问两个人,保险柜内有什么,大徒弟双眼放光,“师傅,里面全是百元大钞。

”而二徒弟却支吾半天说,“师傅,我没看到里面有什么,因为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只打开了锁。”测试结果是二徒弟胜出。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任何行业都要讲求‘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更需要很高的职业操守,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否则,稍有私念便容易起贪心。每个修锁的人,心中都应该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在唐代,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以“四善”为原则,“德义”是首要标准。德乃做人之本,毋庸置疑。之所以在当下有“德行”与“才能”的论争,是因为社会变得功利而浮躁,德才观失去了方向与准则。为了所谓的“成才”与“成功”,人们变得急功近利和盲目激进。德与才是有机的统一体,二者不可分割,不可偏废。宋代政治家司马光在总结历史上用人治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二者相辅相成,同样重要。只有德才兼备,才为贤者。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老好人并不受欢迎,因为他们属“汤圆作风”、“太极拳作风”,没有原则性,两面讨好,和稀泥,不会得罪人。这类人表明上很有道德的样子,其实是用假仁假义的面具来迷惑大众。为儒家最反对,名之为“乡原”,谓“德之贼也”。

在很多企业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用人准则,“有才有德先用,有德无才慎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三、做好人才能办大事: 处事遵循的规律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先进》子张问怎样才算是一个好人,怎样做才叫行善?孔子回答意思是:一个真正行善的人是不会让人感觉到他的痕迹的。在孔子看来,真正做好事的人,不是希望别人对他感恩戴德,或者总是希望别人能看见他做了好事的人,而是做好事不留名,在帮助他人时绝不会把自己表现为高高在上的施予者。

白居易曾经向鸟巢禅师请教:“佛法的大意是什么?”鸟巢禅师回答:“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白居易回应:“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鸟巢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八十的老翁未必能够做到。”白居易心中服膺。是啊,做一次善事容易,但终身行善很难。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做一个从未做过坏事的好人难上加难,做一辈子的好人最难!做好人,常常能自律和反省改过。

自律是遵循法度,自我约束是减少错误最有力量的道德力量。有缺点、有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知错能改,悔过自新。背负着良心的惩罚会让你苦恼得寝食不安,而做到坦荡荡,唯有让自己的心充满正直、诚实。曾国藩称“慎独”为人生第一自强之道,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他自己能从一个有着很多缺点的普通人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儒,也靠的就是反省改过。

做好人,常常帮助别人。给他人机会是为“大仁”。宽恕他人的过错,给他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往能够改变他的一生。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成人之美,换得自身解脱。曾国藩认为,人要“心存济物”,要有一颗愿意帮助别人、成就别人的心,懂得帮助他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古有范蠡三散千金的故事。据《史记》记载,范蠡在帮助勾践雪会稽之耻,平灭吴国之后,便辞官引退,游走各国。范蠡颇具经商才干。他在行至齐国后,便以鸱夷子皮为化名从事商业买卖。很快,范蠡就积累下千金家财,成了齐国的首富。齐王得知范蠡的才能,便拜他为相。然而,手执相印的范蠡却想到了更多生活于贫困之中的百姓。于是他将财富全部接济穷人,辞去了相职,重以布衣之身前往陶地。

陶地位于齐、宋、卫国的交界处,范蠡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与各国交通便利,在此贸易必可致富。于是他又化名陶朱公,再次开始经商。果然,陶朱公不久后便大获其利,家产第二次累至千金。但是他发现,陶地同样有许多人贫苦不堪。于是范蠡又一次将千金散尽,资助穷人。据说范蠡在十九年的从商经历中曾“三至千金”。他的才干使他几乎每到一地都能富甲一方,然而对天下穷人的悲悯却又让范蠡每一次都将千金巨富倾囊赠出。

在布施财富之余,范蠡还不忘传授人们经商获利的方法,希望借此为穷人找到致富的门路。厚德载物,内圣外王的为人处世内涵丰富也非常灵活,既让人远离虚伪奸诈,又不致使人迂腐僵化,其正是我们现代人想要达到的“完人”之境。行有道,达天下。“行有道”,体现了北汽人在传承进取中所遵循的为人、做事、创产品的价值观:为人之道,要诚实信用,追求善行善德;成事之道,要依法合规,尊重商业伦理和道德;出品之道,要追求完美,苛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