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类类有好茶、处处有好茶,哪个最好真的无从比较。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晒青制茶法,也就是说至少在三国以前中国就有了现代意义的茶。所以茶友们常说茶无止境,因为谁也不知道最好的茶到底是什么茶。所以中国古代只有吃茶而无喝茶之说。在唐代以前,中国所有的文献里并没有“茶”这个字。

茶的来源和来历是什么?什么茶最好?

一般而言,如果想要探寻一个事物的来源,最好从记录该事物物名的古文字入手。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侧重于以形表意。因此,我们就有可能从记录物名的古文字字体去探寻该事物的由来。在唐代以前,中国所有的文献里并没有“茶”这个字。但是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晒青制茶法,也就是说至少在三国以前中国就有了现代意义的茶。

只不过唐代以前的文献里都把茶写作了“荼”。中国古典文献中最早记录荼的是《诗经·邶风·谷风》,诗曰:“谁谓荼苦?”汉代毛亨解释说:“荼,苦菜也。” 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释物》解释“荼”说:荼,苦菜也。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也把荼解释为苦菜。所以荼的本义为苦菜。中国古人在劳动过程中发现有些苦菜吃了可以提神,也可以强身健体,所以慢慢地就有了把这种苦菜拿来食用的习惯。

这种用来提神健体的苦菜就是现代意义茶的祖先。两汉以前,中国的茶叶都是将鲜叶直接放进汤里做羹或者做粥的。所以中国古代只有吃茶而无喝茶之说。但是,吃茶的鲜叶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如果想要一年四季都吃上茶,只有把茶像其他菜一样晒成干。因为人们已经在生活中发现失去大部分水分的菜干可以长时间保存。所以,两汉至三国期间,茶就以晒青的方式出现了。

隋唐开始,人们创造了蒸青制茶法。明代人们创造了炒青制茶法。炒青是中国六大茶类中最常见的制茶法。晒青被白茶继承下来了,蒸青被恩施玉露等茶继承下来了。这就是茶的来历。至于什么茶最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中国可以产茶的地方太多了,不同的地方做茶的手法不一样。中国光茶的大类就有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绿茶黑茶、黄茶六大类。

每一类的产区都很大,每一个小产区因为地理环境、文化的不同,做出茶的特色也不尽相同。所谓类类有好茶、处处有好茶,哪个最好真的无从比较。所以茶友们常说茶无止境,因为谁也不知道最好的茶到底是什么茶。再加上每个人的喝茶经历、对茶的期望值不一样,口感偏好也不一样,对茶品质的判断也会因人而异,评判有很大的主观性,就算有了结果,也不会客观。

在文物鉴定领域,有哪些大师级别的人物?

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绝对算是大师级别人物。他是容庚、商承祚的高徒,主攻青铜器和古文字,在这一领域如雷贯耳,慧眼识宝,精于学术,著作等身!马先生的学术头衔和学术著作。学术头衔一长串,要用几百字来介绍:他还不是那种书呆子,他在八十年代出任上海博物馆的馆长,以极高的胆识和能力,将当时不入流的上海博物馆经营得有声有色。

今天上海博物馆体系之完整、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的青铜藏品,恐怕仅次于依托周原的宝鸡博物馆。没有他,上海博物馆绝对不可能成为殷周青铜器收藏的重镇,马先生从香港文物市场抢救了不少国宝级青铜文物。「青铜器」领域两位大师级别的人物,除了朱凤瀚,就是马承源,朱凤瀚长于理论,马承源长于实践。

总之,这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个人。我只说一下,马先生鉴定文物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几件。上博楚竹书1994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张光裕教授在香港发现一批竹简,文物贩子肯定不让拍照,张光裕教授就临摹了一些摹本:张光裕教授然后张光裕教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马先生,马先生仅仅凭摹本,以极高的学术敏感性,立刻判断这是真货,就斥巨资买下。

后来,1995年又买入一批,一共1200多枚竹简,35000多字。仅凭摹本就做决策,这是怎样胆魄??因为你赶快不出手,很快就被别人买走了!花了多少钱我就不知道,我猜是没花多少钱,因为买文物你越犹豫,贩子越坐地起价,今天这是上博的无价之宝。之后,说马先生买到「假货」的八卦、谣言、质疑漫天飞,经过碳十四和学术界陆续的研究论文发表,质疑者闭上了嘴巴。

这批竹简是秦始皇「焚书」以前的楚国文献,能校正汉儒集结的《易经》《尚书》《论语》这样经典文献,学术意义三句话也说不完,汉唐学者梦寐以求的东西,我们今天看到了,总之这是无价之宝:书影引自:韩义刚. (201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研究概况及文字编. (Doctoral dissertation, 吉林大学).上博陆续在多年的时间出版了这批竹简,我不知道有没有出版完,可能还有一些在整理,我收藏的电子文献有八本,即便后来马先生死了,主编还是「马承源」。

不是他的果断,上博也没有这个镇馆之宝:买到这批竹简的时候,很多都像面条一样脆弱,马承源带领上海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专家,进行了完美的处理,所有到技术今天被同行广泛使用。上博专家发表的论文《严重朽蚀饱水竹简的真空冷冻干燥研究》,当时还获得了文物局颁发的【文物科技进步一等奖】:陈元生, 解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