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为这一点,其他种类的中国茶,绿茶,轻发酵的乌龙茶,这些泡出来个茶汤都会失衡,香气闷钝,苦涩加重,所以全发酵的红茶更能胜任,更适合英国的水质。偶尔红茶,可以长期保存,有运输到横跨半个地球的英国,自然是它更受英国商家的欢迎呢。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茶汤红亮,口感醇和甘甜,苦涩低,尤其是香气浓郁高扬,香型有兰花香、栀子花香、金银花香、玉兰花香等,让人沉醉。因此,红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当前,人们喝茶常见的有三种方法,一种是像绿茶一样直接冲泡;一种是水冲入茶碗(茶壶)以后,将茶汤倒到公道杯中,将茶汤和茶叶分开的功夫茶泡法;还有一种是像袋泡茶一样的过滤法。
那么,红茶该怎么喝呢?是像绿茶一样直接冲泡,是使用功夫茶泡法,还是像袋泡茶一样使用过滤法?具体要视红茶的品种与制作红茶的茶青采摘标准而定。红茶的品种与制作红茶的茶青采摘标准1.红茶的品种按照制茶工艺,红茶可以分为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晒青红茶四类。工夫红茶的代表有宜红工夫、祁门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粤红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等。
小种红茶有正山小种(武夷山桐木关产)、外山小种(坦洋、北岭等地的小种红茶)等。红碎茶以云南大叶种红碎茶为主,另外祁门红茶有的也采用了切碎工艺。红碎茶和碎红茶不是一码事,前者是一个品种,后者是低端的红茶碎料。晒青红茶主要产自云南,采用的是类似于普洱茶生茶的工艺,利用日光干燥再经发酵,是介于红茶与生普之间的一种新工艺红茶。
喝红茶时,如果想要红茶的口感更好,应该根据红茶的品种来决定喝法。2.制作红茶的茶青采摘标准不同的红茶品种,制作红茶的茶青采摘标准不一样,红茶在采摘茶青时都会区分细嫩和粗壮。红茶中有些品种采青非常细嫩,如全部用芽头的工夫红茶中的礼茶、祁门香螺中的芽茶、小种红茶中的金骏眉等、滇红中的新工艺滇红大金芽等。也有一些采用一芽一叶初展茶青制成的红茶,这些红茶茶青也都非常细嫩。
红茶也会用粗壮的茶青制茶,如正山小种除金骏眉以外,采用的都是开展的三四叶。祁门红茶中有些级别的红茶用料也比较粗壮,云南晒红的用料更加粗老。喝红茶时,最好根据所喝红茶的茶青细嫩、粗老情况来决定红茶的喝法。红碎茶和采用切碎工艺的祁门红茶要使用过滤法喝红茶时,如果喝的是红碎茶或采用切碎工艺的祁门红茶等,因为红茶比较细碎,如果直接像绿茶一样冲泡或者使用像功夫茶一样的茶水分离法,茶汤里会有很多茶叶的碎末,严重影响口感。
所以,泡红碎茶或者用切碎工艺的祁门红茶时,最好使用过滤法。具体做法是:或者使用茶袋,将茶叶放入茶袋中,喝茶时将茶袋放到盖碗或者茶壶中,冲水浸泡数秒以后,将茶袋从茶汤中提出。或者使用专门的茶叶过滤纸,将茶叶过滤纸铺在茶漏上浇淋。从方便的角度来看,使用这种茶叶过滤纸不如使用茶包,后者更方便,操作起来更简单。
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的喝法要看制茶茶青的采摘标准1.用细嫩茶青制成的高端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可以使用像绿茶那样直接冲泡的闷泡法喝红茶时,如果喝的红茶制茶时使用的是细嫩的茶青,如使用芽头,一芽一叶初展等,可以像绿茶那样直接冲泡,使用闷泡法。可以像绿茶那样直接冲泡的有红茶中的礼茶,小种中的金骏眉,祁门红茶中的祁红香螺、祁门毛峰,滇红大金芽等等。
但是,如果不怕麻烦,这些高端红茶使用功夫茶那样的泡法口感会更好一点。2.采青粗壮的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宜使用功夫茶泡法一些采青比较粗壮的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宜使用功夫茶泡法。比如正山小种中有一种老枞红茶,采青时采用的是茶树的三四叶,这种红茶如果使用像绿茶一样直接冲泡,虽然发酵度高,但是茶汤还是会多苦涩而少甘甜润滑,口感会大打折扣。
苦涩度较高的晒青红茶应该使用功夫茶泡法这几年,云南红茶中出现了一种新工艺,人们利用类似生普一样的手法,做出了一种介于生普和红茶之间的红茶,人们把它叫做晒青红茶。晒青红茶制茶的茶青跟生普一样,重茶青粗壮,而且,这种红茶口感相对其他红茶口感比较浓郁,苦涩度比较高,一般而言,苦涩度比较高的茶不能像绿茶一样直接冲泡。
因此,晒青红茶不适合像绿茶那样直接冲泡,应该采用功夫茶泡法。写在后面的话就红茶而言,除了少数制茶茶青细嫩的高端红茶可以像绿茶一样直接冲泡以外,其他的红茶都不适合绿茶式泡法。红碎茶和使用切碎工艺的祁门红茶等因为香气浓郁、口感厚重,在外国市场很受欢迎,但因为料太细碎,这种茶适合袋泡茶一样的过滤法。在我国比较受欢迎的有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后者的受众更多,这两类红茶如果采用功夫茶泡法,口感会更好,虽然其中的少数高端茶也可以使用绿茶泡法。
英国人喜欢喝红茶,而且英国的红茶在世界茶类销量最大。要探究英国人喜欢喝红茶的原因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说:1.水质原因其实从很多资料里我们都可以发现英国的水质太差了,除了曾经工业大国的基础让雨水的酸度较高外,这个岛国的约克郡的水基本上都属于硬水。长期使用硬水,就会使身体有脱毛,脱发的反应,比如像英国的威廉王子,还有杰森斯坦森啊,脱发都很厉害。
也因为这一点,其他种类的中国茶,绿茶,轻发酵的乌龙茶,这些泡出来个茶汤都会失衡,香气闷钝,苦涩加重,所以全发酵的红茶更能胜任,更适合英国的水质。2.运输原因当年东西方最为方便的运输方式就是海航。但是从中国到英国怎么也得好几个月,船上湿气又大,鲜嫩的绿茶有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到了目的地已经口味变异风味不在。
偶尔红茶,可以长期保存,有运输到横跨半个地球的英国,自然是它更受英国商家的欢迎呢。3.口感原因红茶风靡英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因就是他的口味。小日本,即便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日本人还是更,偏爱绿茶,或青茶。相反,欧洲人偏好重口浓郁的滋味儿,这点这一点也可以从他们使用的香料或饮的烈酒看得出来,况且红茶作为全发酵茶,包容性大,加奶加糖都可以,很适合他们日常饮用的口味。
英国人为什么“嗜茶如命”?他们不是应该更喜欢喝咖啡吗?
用“嗜茶如命”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在二战英军物资采购单中,茶叶超过炮弹,排在了第二位!但在咱们的印象中,英国人应该喜爱喝咖啡才对,毕竟喝茶略带苦涩,完全不符合欧洲人的饮食特点,不得不承认,咖啡确实是英国人的最爱,在咖啡畅销英国时,茶叶几乎没人喝,但为什么如今茶叶“翻身”了呢?答案是出现了一种真菌!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英国人喝茶的那些事吧。
咖啡是如何风靡英国的?咖啡最初传入英国的时间,大概在公元7世纪,起初咖啡并不是饮料,而是被当作一种能够提神的药物。但在资本的影响下,到了17世纪,大量新闻媒体开始推广咖啡的妙用。17世纪50年代,英国伦敦开设了欧洲首家咖啡体验馆,在这里,消费者可以跟商业伙伴洽谈生意,也可以跟朋友闲聊人生,关键是定价便宜,一杯咖啡才1便士。
很快,咖啡馆就迎来了大量英国人,接着咖啡馆越开越多,没过多久,英国的大街小巷上就能随处可见各类咖啡馆。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咖啡馆谢绝女士入内,这让很多已婚男士找到了“避风港”,遇到家庭矛盾时,就直接去咖啡馆休息。就在咖啡备受英国人喜爱时,17世纪中期的茶叶,还在英国坐“冷板凳”,由于昂贵的售价、苦涩的口感,当时英国人几乎没人愿意喝茶叶。
英国人为什么放弃咖啡,转而喝茶叶了?明朝时期,我国茶叶就传入了欧洲,由于对外贸易,所以茶叶输出国只有荷兰跟葡萄牙,不过在东印度公司的操作下,茶叶又传到了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那么茶叶是如何传入英国的呢?这就必须要说道一位名叫凯瑟琳的葡萄牙公主了,她本身特别喜欢喝茶,在欧洲政治婚姻的背景下,跟凯瑟琳(葡萄牙)联姻的是查理二世(英国)。
凯瑟琳考虑到英国几乎没有茶叶,自己嫁过去后怎么办?于是凯瑟琳在嫁妆中带了221磅中国红茶,婚后,酷爱喝茶的凯瑟琳每天都要喝一杯神秘的东方饮品,很多上层阶级的贵妇也争相模仿,所以喝茶的习惯在英国上流阶级是存在的。但还是那句话,茶叶口味独特,再加上价格昂贵,绝大多数英国人还是偏向于喝咖啡。一开始,英国的咖啡销售主要由东印度公司负责,他们花大代价培养了英国人喝咖啡的习惯,想着以后“割韭菜”。
但眼瞅着英国庞大的咖啡市场,荷兰资本家坐不住了,他们在斯里兰卡开始种植大量咖啡,并且他们的爪哇咖啡比摩卡咖啡更便宜,所以东印度公司的咖啡贸易备受打击,并且看不到翻身的可能,所以无奈的东印度公司,只能投入部分茶叶贸易。19世纪,茶叶的销售还是很不理想,反观咖啡,在英国拿到了斯里兰卡的掌控权后,他们就更加钟爱咖啡了。
当时的斯里兰卡,其中15%的农田都被用来种植咖啡树,并且咖啡出口量急剧猛增。但问题也悄然出现了。1875年开始,斯里兰卡的咖啡树感染了真菌,也就是“咖啡锈菌”。咖啡锈菌的大量孢子,会随着风力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当孢子落在咖啡树上后,它就会使其感染,接着咖啡树就会出现叶片脱落、枝条死亡的情况,导致咖啡年产量从1870年的4.5万吨,降到了1889年的2300吨。
不管当地农户用什么办法,始终无法消灭咖啡锈菌,后来英国专家过去一看,要根治这种真菌,就必须在孢子还没从孢子囊中扩散出去之前灭杀,否则就没用。可尴尬的是,当时并没有很厉害的杀菌剂,所以斯里兰卡的咖啡种植业只能遭受重创,这也跟单一密集型种植咖啡树有关。那么茶又是如何普及的呢?18世纪,英国贵族的中餐跟晚餐相隔时间太久,导致很多人每天一到下午3、4点就有点饿,本来大家都是忍忍,结果安娜勋爵却每天让仆人端点吃的给她,于是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就慢慢盛行了起来。
19世纪,英国伦敦的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了很多污染,其中不乏有通过水源传播的病毒,于是大量专家呼吁老百姓多喝热水,但光喝热水很难受,所以在皇室的影响戏,老百姓也开始喝红茶。而斯里兰卡那边,为了弥补咖啡树的亏损,同样开始种植红茶,有了大量茶叶后,价格自然也就变得更加亲民了。此外,英国位于大西洋东岸,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受此气候影响,英国每年降雨量丰富,雾气常年不散,“雾都”之名由此而来,而红茶较为暖胃,是个不错的饮品。
而且英国下午茶基本都是甜点,经常吃高油高脂的食物,对人体也不好,而红茶的碱性不仅能中和酸类食物,还有清淡解腻的功效,再加上红茶本身富含维生素、氨茶碱、氨基酸等营养,在咖啡受真菌影响的情况下,红茶自然就成了英国人的首选饮品,时至今日,依旧如此。当然,英国人喝茶,跟我国不同,英国早已将茶类饮品本土化,为了满足“嗜甜”的喜好,英国人在喝红茶时,会将牛奶、糖类加入其中,形成了英国人独有的喝茶文化。
英国人有多爱喝茶?我国虽然是东方茶叶大国,茶道文化源远流长,但要论人均茶叶消费量,英国妥妥的能排全球前三,如今的英国人,喝茶早就不再局限于下午茶,清晨有“前早茶”,喝一杯提神醒脑,吃完午饭有“工作茶”,下班前再来喝一杯,犒劳下辛苦工作的自己,甚至很多英国人睡觉前,都要来一杯“离别茶”。如果这都不足以说明英国人的爱茶程度,那就只能把二战给搬出来讲了。
二战期间,英国人的军用物资采购清单中,茶叶排在第二位,高于炮弹,低于子弹,甚至还设立了500多个专门储存茶叶的基地,而且在英军的战舰跟坦克中,都有煮茶设备,足以说明,茶叶在战时,已经成为了英国人的战略物资。估计当时战机没这条件,否则飞行员都能一边喝茶一边驾驶战机。所以,英国人“嗜茶如命”说的一点都没错。